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电气百科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是为了改善功率因数和提高电能质量,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并联电容器,它们均需按《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预防性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交接与预防性试验。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基本信息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并联电容器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反映着绝缘在一定直流电压作用下,通过它的稳定传导电流的大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可分为两极对外壳和极间两部分。

(1)极间绝缘电阻没有实际意义

高压电容器是由若干元件先并联、再串联而成。只要被试品有1~2个串联组的绝缘电阻较高,其极间绝缘电阻是呈现较高的数值,从而无法对极间的绝缘状态作出正确判断,所以进行极间绝缘电阻试验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电容器极间电容量较大,用摇表测量,很难得到稳定的数值。

(2)两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试验可检查极对壳的绝缘状态

用2500V摇表(兆欧表)简单,方便。对检查套管是否受潮比较有效。交接与预防性试验均可进行。

查看详情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电容器

  • BSMJS-0-0.45-30-3-D
  • 13%
  • 重庆宇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并联电容器

  • 品种:电容器;型号:BZMJ-0.45-15-3;系列:BZMJ0.4系列;
  • 正泰
  • 13%
  • 南昌市达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并联电容器

  • 品种:电容器;型号:BZMJ-0.45-18-3;系列:BZMJ0.4系列;
  • 正泰
  • 13%
  • 南昌市达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并联电容器

  • BCM0.4-22-3
  • 13%
  • 沈阳市法克电气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并联电容器

  • BCM0.4-18-3
  • 13%
  • 沈阳市法克电气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

  • TBB35-60000/500
  • 广东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

  • TBB35-40080/334
  • 广东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10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

  • TBB10-5010/334
  • 广东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10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

  • TBB10-2400/200
  • 广东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

  • TBB35-12000/500
  • 广东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低压并联电容器

  • BSMJ0.45-30-3
  • 126.0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5-09
查看价格

低压并联电容器

  • BSMJ-0.4KV-20-3
  • 4.0个
  • 1
  • 天正电气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5-12
查看价格

低压并联电容器

  • BSMJ0.4-30-3
  • 80个
  • 1
  • 浙江指月集团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3-23
查看价格

并联电容器

  • BSMJ-0.44-20-3
  • 24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0-28
查看价格

低压并联电容器

  • BSMJ0.48-20-3
  • 54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0-14
查看价格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并联电容器耐压试验

进行耐压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电容器的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并考核其承受短时过电压的能力。电容器的耐压试验可分极间和两极对外壳两项。

(1)极间耐压试验:根据国标GB3983-89等有关标准规定,极间绝缘必须承受2.15Ue工频交流试验电压或4.3Ue的直流试验电压,历时10秒钟。

(2)两极对外壳交流耐压试验:项目主要是对套管及包封件的绝缘强度进行考核。根据GB3983-89和GB50150-91其试验标准。

查看详情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并联电容器试验概述

并联电容器试验 :掌握正确的试验方法,进行合理的试验项目,能在减少试验工作量的同时,及时检出不良电容器,减少电容器组的故障率。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包含以下项目:

1、绝缘电阻试验

2、极间电容量的测量

3、耐压试验

查看详情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并联电容器极间电容量的测量

电容量是并联电容器的主要技术数据,电容量测量是交接与预防性试验重要项目。

(1)测量电容量的意义:交接验收试验中,必须重量电容量,以确定是否与铭牌相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GB3983.1-2-89《并联电容器》的有关要求。

(2)如果在验收试验中进行极间耐压试验,则在试验前后应测量电容量,以判断有无元件击穿。

(3)在运行中若发生单台熔断器动作或继保装置动作,必须测量电容量,以判断是否系电容器内部元件击穿短路或熔断器误动作等。

(4)在预防性试验中应测量电容量,以判断电容器是否已有元件击穿。

电容量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可分为高压测量和低压测量,高压测量用高压电桥,低压测量可用电容表和低压电容电桥等。使用电压电流法来测量电容量,要求接线正确。以免测量误差过大而造成误判断。

查看详情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文献

低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试验大纲 低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试验大纲

低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试验大纲

格式:pdf

大小:11KB

页数: 2页

BZMJ0.45-40-3 低电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试 验 大 纲 0ZTR.102.014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3-3-27 BZMJ0.45-40-3 低电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 0ZTR.102.014 1 电容测量和容量计算 按 GB/T 12747.1-2004第 7 章执行。电容器的实测电容与其额定值之间的偏差 应在 -5%~+10%范围内。 2 损耗角正切 tanδ 按 GB/T 12747.1-2004第 8 章执行。电容器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 20℃时 的损耗角正切 tanδ应不大于 0.002。 3 端子间电压试验 按 GB/T 12747.1-2004 第 9.2 条执行。电容器两个端子间的电介质应能承受 2.15UN 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 10s。 4 端子与外壳间电压试验(干试) 按 GB/T 12747.1-2004第 10.2条执行。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

格式:pdf

大小:11KB

页数: 1页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

并联电容器的种类

常用的并联电容器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台铁壳式、箱式、集合式、半封闭式、干式和充气式等多类品种。

单台铁壳式并联电容器

这类电容器量大面广,单台容量一般是50、100、200、334kvar等多种,现在还有更大容量(例如500kvar及以上容量)的产品问世,一般100kvar以上容量的产品带有内熔丝。这种产品一旦损坏,用户可以很快用备品自行更换,及时让装置恢复运行,因此采用此类产品时投运率高。加之可以配置外熔断器,保护相对比较完善。目前220kV、特别是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大多采用单台铁壳式并联电容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提高电容器的防锈防腐能力,要求用不锈钢板代替普通钢板生产电容器。即使如此,也有的还要在其表面喷涂防紫外线漆;这样的防护层即可防锈防腐蚀,又可大大减少紫外线辐射对电容器温升的负面效应,从而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这种款式的电容器中,我国二三十年间一直以内熔丝电容器为主,即电容器内部每个元件上都配装一根小熔丝。近几年来出现了无熔丝电容器,是一种既无内熔丝、也无外熔丝的电容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内生产的全纸电容器与早期的纸膜复合电容器,白于当时内熔丝还处在研究阶段,不可能采用到产品中去,保护电容器的专用外熔断器也是从1980年起才开始研制。电容器出现内部元件击穿后,全依靠电磁式继电器来保护,所以当时的电容器都是完全的无熔丝电容器。随后内外熔丝的相继应用,使我国的无熔丝电容器消失了约30年。此间虽然也一直存在无内熔丝电容器,但要配置外熔丝后才允许使用。

无熔丝全膜电容器有与前不同的新含义,越过了晶体管继电器、集成电路继电器阶段,直接进入了微机保护时代。我国无熔丝电容器内部元件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三种:

(1)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元件先并联后串联的方式。内部并联元件数量比较少,不宜配置内熔丝的小容量电容器(例如lO0kvar以下),一直沿用这种接线方式。

(2)内部元件先串联后并联的方式,即最近又被重新倡导的一种接线方式。

(3)内部元件既有串联成分,也有并联成分,但与上述两种接线方式不同,串中有并,并中有串,属于混合连接方式。这样的接法没有统一的格式,需要根据设计时对单台容量大小与保护上的要求而定。

这类电容器不宜用于lOkV级电容器成套装置。先串后并的元件接线方式虽然在三者中相对来说好一些,其单台容量也不宜做得大于lOOkvar。无熔丝电容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损耗与制造成本较低。

箱式并联电容器

该电容器外形和中小型变压器相似,内部为去掉铁壳的单台电容器芯子,按设计要求若干个串并联、预留散热油道、抽空脱气后注满合格的油而成。这种产品单台容量较大(500kvar及以上),内部出现损坏元件后,一旦炭黑析出并扩散,则基本无法修理了。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这款电容器按其结构分,有半密封和全密封两大类。储油柜加干燥过滤器的,入口处无论有无油封,属于前者;无储油柜而在箱体内部用其他方式来补偿油位冷热变化的,属于后者。目前研发的一种电动调容产品,运行实践表明不太可靠,它的活动触点在油里面,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可能产生局部过热,加上在两个端子间转接瞬间会产生相位问题,可能引发麻烦,因此可采用断电后用开关手动调容的方法。

该电容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其主要优点是安装方便、维护工作量小、节省占她面积。而其缺点主要是给用户带来不便,它的维护工作量虽小,但对它的观察很不直观,不能放松对其容量变化的关注;特别是在有谐波的场所,对其容量的变化必须时刻注意。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内熔丝可能会逐步动作,从而引发三相电容量失衡,这一故障很难在现场修复,返厂修理又费时间,影响电容器的投运率。再者因此引起的并补装置串联电抗百分率的变化,大到一定程度时会远离预定目标,甚至带来麻烦。特别是选取4. 5%电抗百分率的并联补偿装置,应事先做好预案,一旦这个百分率出现下滑向4%靠近时,要有可靠的应对措施。更值得注意的是,电容器高压出线套管下端(在油中)对地闪络或击穿时,对地保护有"死区"。《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 --1995)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均对此没有针对性措施;一旦发生这类事故,只能待其发展到元件损坏而出现不平衡电压或电流后,才能迫使后备继电保护动作。运行实践表明已有这类事故发生,而且都是恶性事故。因此在投运该类产品时,应考虑对此问题加以防范。其实这类事故的起因是对地绝缘失效,在保护上存在盲区造成的。后备保护动作是事故已经扩大,导致集合式电容器严重损坏,产生了不平衡电压或电流后的补救揩施,现有保护不能对这类恶性事故起到预防作用。

近年来并联补偿装置实际运行的统计数据表明,集合式电容器的年损坏率大约是单台铁壳式电容器的4倍,有些地区还要高一些;加上现场无法维修等因素,近年来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半封闭式并联电容器

半封闭式并联电容器是将单台电容器套管对套管卧放在特制的钢架上,然后封闭其导电部分(地电位部分不封闭)而成的组装体。可多层布放、向高空发展以节省占地面积。这种产品对电容器单元的浸渍工艺要求较高,最好要装外熔丝,否则难以保证运行安全。该类产品由ABB公司生产,国内亚热带地区有他们的产品,已安全运行10多年。国产的早期出过一些问题,也有人主张禁止使用,但改进后的产品已有10年以上安全运行记录。

干式并联电容器

该电容器是将低压金属化膜技术移植过来,若干个元件串、并联后制成高压电容器,因而仍具有自愈特性,而且符合产品无油化的发展方向。无油电容器不会像人们期待的那样不燃烧,电容器内部的聚丙烯基膜在条件具备时仍会着火。另外,自愈式电容器也不能万无一失,每次局部击穿后都能可靠自愈。实践证明不"自愈"(即自愈失效)的概率是存在的,因此这种产品设计时必须要有切实的防火措施和特殊的保护措施,方能确保安全运行。

充气式并联电容器

这款电容器目前实际上是油气并存,即将集合式产品箱体内的油换成气体,内部的单台铁壳产品仍然是油浸的。由于气体导热性能不及液体,所以这类产品在这一方面要有特别措施,以便散热可靠。热管技术是其中常用的一种。但是,这类产品的实际表现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气体的泄漏无法及时自动报警,同时还要给断路器发出跳闸信号,以便适时切除电容器,防止气体泄漏导致绝缘水平下降引起恶性事故。

查看详情

并联电容器的故障判断及原因

(1)渗漏油。并联电容器渗漏油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产品质量不良,运行维护不当,以及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皮生锈腐蚀而造成的。

(2)电容器外壳膨胀。由一坑电场作用,使得电容器内部的绝缘物游离,分解出气体或者部分元件击穿,电极对外守则放电,使得密封外壳的内部压力增大,导致外壳膨胀变形。

(3)电容器温升过高。主要原因是电容顺过电流和通风条件差。例如,电容顺室外调计不合理造成通风不良;电容器长时间过电压运行造成电容器过电流;整流装置产生的高次谐波使电容器过电流等。此外,电容器内部元件故障,介质老化、介质损耗、介质损失角正弦值增大都可能导致电容器温升过高。电容器温升高将影响电容器的寿命,也可能导致绝缘击穿使电容顺短路。

(4)电容器瓷瓶表面闪络放电。其原因是瓷绝缘有缺陷,表面脏污。

(5)声音异常。如果运行中,发现有放电声或其它不正常声音说胆电容器内部有故障。

(6)电容器爆破。哪里凶件发生极间或对外壳绝缘击穿,与之并联的其它电容器将对该电容器释放很大的能量,从而导致电容器爆破并引起火灾。

查看详情

【必看】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优势?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优势?并联电容器是目前最主要的无功补偿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价格低,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在保护完善的情况下可靠性也很高。

使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优势:

(1)并联电容器本身有功功率损耗很小,约为其无功功率容量的0.5%以下。而调相机有功损耗为其输出无功功率的1.5%-5%。

(2)并联电容器单位容量的投资低于调相机,而且其单位容量投资几乎与总容量无关。

(3)并联电容器无旋转部分,不需要专人维护管理,无噪声。

(4)并联电容器安装简单,可以做到自动投切。

(5)并联电容器可分散安装,可以安装在靠近无功负荷的地方。这样做减少了线路中的无功功率潮流,从而减少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电压质量。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优势?并联电容器厂家-库克库伯电气(上海)有限公司,28年专注改善电能质量,质保3年,使用寿命15年以上。

并联电容器http://www.ckkbdq.com/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