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裂缝及裂缝性储层
第一节 储层裂缝类型及特征
一、裂缝的定义
二、裂缝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裂缝形成的力学机制
一、应力分析
二、应力—变形关系
三、应力、应变与破裂的关系
四、岩石破裂过程的一般特征和格里菲斯裂纹
五、裂缝的扩展形式
六、岩性和围压对变形特征和破裂扩展的影响
第三节 裂缝性储层及其特征
一、裂缝性储层的定义
二、裂缝性储层的分类
三、各类储层主要特征
第四节 裂缝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一、岩性
二、层厚
三、构造部位
四、应力
第五节 裂缝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一、裂缝对油气井生产能力的影响
二、裂缝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三、裂缝对油气藏分布规律的影响
第六节 我国裂缝性油田的裂缝特征
一、成因上以构造裂缝为主
二、产状上以高角度缝为主
三、方位上与所处盆地的构造体制有明显的关系
四、裂缝发育程度受构造部位、层厚和岩性控制明显
五、裂缝规模总体较小
六、以闭合缝为主
七、裂缝孔渗较小以增加储层导流能力为主
八、动态上油井自然产能低但后期作用明显
第二章 储层裂缝研究方法和裂缝识别
第一节 储层裂缝研究历史和发展趋势
一、储层裂缝研究发展史
二、国外储层裂缝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三、我国储层裂缝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四、储层裂缝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裂缝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流程
一、裂缝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裂缝研究的复杂性
三、裂缝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和评价内容
第三节 岩心和露头裂缝观测方法
一、岩心裂缝观测方法及内容
二、露头裂缝观测方法及内容
三、裂缝观测资料的分析整理
第四节 裂缝的动态识别标志
一、钻井显示
二、试井显示
三、压裂曲线显示
四、注水显示
五、油田生产显示
第五节 利用储层物性数据间的异常关系间接判断裂缝的存在
一、岩心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
二、全岩心的垂直与水平渗透率关系
三、岩心渗透率与试井渗透率
四、通过分析孔隙度间接判断裂缝的存在
第六节裂缝的存在利用岩石力学特征确定应力和预测裂缝
一、岩石声发射实验与裂缝形成期次、强度的关系
二、受载岩石破裂试验与形成构造裂缝和断裂的关系
三、利用岩石应力特征确定就地三向应力的大小
四、用古地磁方法确定岩心在地层中方向
五、其他确定地层中天然裂缝及应力分布的方法
第三章 裂缝表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第一节 裂缝密度
一、概念
二、裂缝间距指数法确定构造裂缝密度
三、利用裂缝与层厚的关系求构造裂缝密度或间距
四、利用裂缝的切穿深度求构造裂缝密度或间距
五、利用地层倾角估计裂缝密度
六、利用裂缝与断裂的关系估计裂缝密度
七、利用构造曲率法或裂缝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裂缝密度
八、分形方法求取裂缝密度
九、利用示踪剂计算裂缝参数
十、微观裂缝密度及其确定方法
第二节 裂缝延伸长度
一、基本方程建立的假设条件
二、基本方程
三、裂缝三维延伸模型的解
四、结果分析
五、裂缝切穿深度
第三节 裂缝宽度
一、岩石模拟实验法
二、根据裂缝的体积压缩系数计算
三、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裂缝宽度
四、利用净应力和裂缝渗透率之间的关系预测裂缝宽度
第四节 裂缝倾角
第五节 裂缝方位
第四章 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及其确定方法
第一节 孔隙度
一、体积法
二、开度法
三、曲率法
四、面积法
五、裂缝体积密度法
六、测井法
七、试井法
八、综合法
第二节 渗透率
一、渗透率计算方法
二、理论计算法
三、数值模拟法
四、构造变形法
五、经验估计法
六、开度法
七、图版法
八、面积法
九、根据生产测井和试井资料确定渗透率
十、动态资料约束下的渗透率计算方法
十一、裂缝渗透率与地应力和压力的关系
……
第五章 裂缝性储层的测井探测和解释
第六童 裂缝的地震识别和预测
第七章 构造应力场及裂缝数值模拟技术
第八章 裂缝地质统计学和裂缝地质建模
第九章 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研究实例
第十章 当今主要裂缝建模软件介绍
参考文献
《储层裂缝预测研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裂缝性砂岩油田裂缝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法,在裂缝识别、描述、预测及建模等方面都反映了裂缝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供从事储层裂缝研究、油藏描述和地质理论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油田勘探开发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参考和借鉴。
1 、 地暖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后 48 小时内完成混凝土填充层施工; 2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方承担,单位密切配合; 3 、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水压不应低于 0....
从裂缝形态上看,密集、大量裂缝,内外通透裂缝,45度斜裂缝(多是超载引起)等是较危险的。
宽度一般在0.05mm以下,这种混凝土本身固有的微观裂缝,荷载不超过设计规定的条件下,一般视为正常。判断裂缝有害还是无害,首先视它是否有害结构安全和耐久性,其次是否影响使用功能(如防水,防潮)。比如小...
红河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本文以红河油田延长段为目标,建立了综合运用岩心分析资料、成像测井资料和常规测井等资料识别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有效方法。运用该方法及其研究成果指导该区部署评价井,水平井取心分析结果与研究结论一致,取得了较好效果。
库车坳陷克深地区低孔裂缝性气藏储层改造产能评价研究
克深地区裂缝性气藏具有高压低孔低渗的特征。天然裂缝十分发育,在钻井过程中储层受泥浆伤害比较严重,多数井需通过储层改造才能达到经济开发的要求。通过施工曲线拟合、储层特征对比和改造前后产能对比等多重手段对储层改造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天然裂缝是影响酸化解堵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裂缝密度和面缝率越大,酸化解堵效果越好,对天然裂缝不发育的气藏需进行加砂压裂改造,对天然裂缝较发育的气藏加砂压裂改造易出现脱砂甚至砂堵,从而造成改造后产能下降。
1968年,G.H. Murry将构造横剖面看作弯曲的“梁”,用几何方法导出了剖面曲率值与裂缝孔隙度之间的计算公式,对裂缝作了初步定量研究。1971年,他进行了关于构造主曲率和裂缝发育的关系的研究。1982年日本的Masanobu Oda引进裂隙张量来研究各向异性裂隙岩体的孔隙性指数。80年代初,美国的范.高尔夫─拉特才写成了关于裂缝油藏工程的专著,基本形成了裂缝型储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但专著却不是针对裂缝本身的研究。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分形几何学概念的提出,国外学者逐渐把这一理论引入储层裂缝研究领域。 1980年P.L.Gong Dilland从理论上证明分形理论可用于碳酸盐岩地区裂缝的研究,并介绍了用分形理论建立裂缝分布的实际模型。随后Barton C.C. (1985)、Hirata(1989)、Thomas and Blin-lacroix(1989)、Velde B. and Duboes J (1990)、Main(1990)等人又把这一理论用于其他岩石裂缝的研究,并在断层几何形态的描述、裂缝数与裂缝长度、裂缝宽度和密度、裂缝平面分布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到1995年,Barton C.C.通过研究认为,当裂缝的分维D大于1.34,裂缝就能构成互相渗流的裂缝网络。
除了理论上的发展外,国外专家学者在储层裂缝的识别上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90年代后,国外在裂缝的测井识别、地震识别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测井方面新方法和新设备主要体现在:电磁测向仪、CT扫描仪、微Lambda测井、环形声波测井、成像测井(FMI)、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FMI)、DSI偶极横波成像仪和井下电视仪(BHTV)等,这些方法和设备能测量出储层裂缝的倾角、走向、宽度、长度、视孔隙度,以及裂缝的充填与开启程度,甚至能识别出微裂缝及亚微观裂缝。
国内对储层裂缝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早,技术手段处于较先进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分析和生产经验总结的预测裂缝方法
50年代后期开始,四川油气田的地质工作者根据构造形态特征和断层部位等构造组合特征,提出寻找裂缝的“一占一沿”(即布置油气井位置时要占褶皱构造的高点,沿褶皱的长轴,),“三占三沿”(占高点、沿长轴,占鞍部、沿扭曲,占鼻突、沿断裂),“三打三不打”(打凸不打凹,打拱不打弯,对断层打上盘不打下盘)等经验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构造特征定性分析和生产经验总结的预测裂缝方法。
(2)利用测井手段和地震信息识别和预测裂缝
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剧,国内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国内专家学者也在数据的处理上有所发展,如在分析处理地震S波分析资料上,国外提出了旋转方法(Ando,1983)、偏振法(Crampin,1985)、旋转相关法(Bowman,1987)和纵横比方法(Smith,1989)四种方法,而在国内也相应提出了四种方法,即最大似然法、最大特征向量法、波形算法和自适应慢S波法。
利用测井和地震手段来识别裂缝,准确地说不能叫预测裂缝。同时测井与地震识别裂缝费用也高,且存在多解性,很难对裂缝进行准确的定量预测。
(3)非线性理论方法检测和识别地下裂缝
和国外一样,非线性理论也主要应用分形理论、神经网络等技术方法对裂缝进行检测和识别,但总体来说也不成熟。如1992年赵阳升在研究煤岩体裂缝分布规律后指出,小尺寸岩体与大尺寸岩体裂缝数存在一种自相似性。1995年彭仕宓等利用分形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E3储层裂缝进行了预测,指出裂缝发育与构造及断层有着直接关系。
(4)据构造应力的分析研究预测裂缝
构造应力作用是裂缝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对构造应力研究来预测裂缝的发育分布,应该是裂缝预测的主要方向。国内不少学者对此问题作过探索,但对于构造应力的求解方式、构造应力与裂缝的关系问题上,以及相关方法的适用性方面,也存在较大分歧或问题。
1982年和1988年,成都理工大学曾锦光教授先后提出了“应用构造面主曲率研究油气藏裂缝问题”和“用屈曲薄板模拟纵弯褶皱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分析褶皱应力场的计算方法。随后在1994年他建立了断层古应力场解析计算方法,从而提出了断层裂缝系统分布的预测方法。这些工作,为用力学理论来解决裂缝预测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由于其基础或理论依据过于理想化,所使用的解析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使用效果不太理想。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构造应力的研究和数值模拟计算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的殷有泉、陈子光、安欧、宋惠珍、黄润秋、胡明和秦启荣等人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90年代末至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构造应力场的角度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裂缝的定量预测,但这些工作大都是针对单个构造进行,或是仅为储层渗流的目的来研究裂缝。而系统、全面地从理论角度研究应用构造应力场进行区域性裂缝预测却很少,所以,今后主要要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摸索出一套进行区域性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带规律性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砂体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
第一节沉积环境标志
第二节沉积微相
第三节沉积体系空间演化及沉积模式
第三章储层裂缝分布特征
第一节裂缝特征描述
第二节裂缝分布规律
第三节裂缝分形几何特征
第四节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
第五节裂缝模糊识别技术
第六节裂缝成因及对开发的影响
第四章储层微观孔隙及孔隙结构特征
第一节储层微观孔隙特征
第二节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第五章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第一节微观非均质参数特征
第二节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研究
第三节储层微观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第六章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第一节层内非均质性
第二节层间非均质性
第三节平面非均质性
第四节非均质性对开发的影响
参考文献
裂缝性储层一般有3种类型:
一类是致密岩类,如四川盆地下二叠统(阳新统),其岩石基质孔隙度小于1%,渗透率小于0.1毫达西,因其构造裂缝发育形成而形成了有效的储、渗空间;
第二类是古风化壳溶蚀孔、洞储集层,渗透率极低,一般小于0.01个毫达西,但与后期构造裂缝搭配,形成了裂缝—孔洞(穴)型储层,如四川盆地的震旦系和奥陶系储集层;
第三类是低孔隙储集层,如四川东部的石炭系碳酸盐岩(孔隙度3%~4%)、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孔隙度5%~6%),他们的基质孔隙渗透率很低,一般在0.01毫达西左右,只有当构造裂缝发育的地区,才能形成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形成工业性的天然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