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匙叶黄杨

匙叶黄杨(学名:Buxus harlandii)为黄杨科黄杨属的常绿灌木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海南、广东东部沿海以及香港的大潭笃和乌蛟腾。一般生长在溪边或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本种现已用作庭园栽培和盆景。 匙叶黄杨于1858年在香港岛大潭笃发现。

匙叶黄杨基本信息

匙叶黄杨分布范围

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查看详情

匙叶黄杨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叶黄杨

  • 高度180-200cm,冠幅40-50cm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叶黄杨

  • 高度150-180cm,冠幅35-45cm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叶黄杨H0.5米

  • H0.5米
  • 西安海川
  • 9%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叶黄杨

  • Ф100公分
  • 西安海川
  • 9%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叶黄杨

  • Ф120公分
  • 西安海川
  • 9%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匙叶黄杨

  • 苗高×冠幅100×80cm 球形
  • 东莞市2015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匙叶黄杨

  • 苗高×冠幅120×100cm 球形
  • 东莞市2015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匙叶黄杨

  • 苗高×冠幅100×80cm 球形
  • 东莞市2015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匙叶黄杨

  • 苗高×冠幅80×70cm 球形
  • 东莞市2015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匙叶黄杨

  • 苗高×冠幅100×80cm 球形
  • 东莞市2015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叶黄杨

  • 高0.5m以上,冠幅0.25m以上
  • 6500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13
查看价格

叶黄杨

  • 详见附件
  • 40719袋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22
查看价格

叶黄杨

  • 高度:80-100cm 冠幅:120-150cm
  • 86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13
查看价格

叶黄杨

  • 1.胸径:6.0-8.0cm2.篱高:1.5-1.8m2.单位面积株数:6株/m2
  • 688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1-03
查看价格

叶黄杨

  • H=150,P=35,25株/㎡
  • 576m²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11
查看价格

匙叶黄杨主要价值

【功效】止咳;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咳嗽;咳血;疮疡肿毒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花春季采集,晒干。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本品叶多皱缩,薄革质。完整叶通常匙形,亦有狭卵形 或倒卵形,大多数中部以上最宽,长2-4cm,宽8-18mm,先端圆或钝,往往有浅凹口或小尖凸头,基部狭长楔形,有时急尖。叶表面绿色,光亮,叶背苍灰色,中脉两面凸出,侧脉极多,叶面中脉下半段大多数被微细毛。叶柄长1-2mm。质脆。有的可见腋生头状花序,花序轴长约2.5mm。气微,味苦。

【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雀舌黄杨的根、叶或花。

【性味】苦;甘;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

【出处】《中华本草》

查看详情

匙叶黄杨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0.5-1米;枝近圆柱形; 小枝近四棱形,纤细,直径约1毫米,被轻微的短柔毛,节间长1-2厘米。叶薄革质,匙形、稀狭长圆形,长2-3.5 (-4)厘米,宽5-8 (-9)毫米,先端稍狭,顶圆或钝,或有浅凹口,基部楔形,叶面光亮,中脉两面凸出、侧脉和细脉在叶面细密、显著,侧脉与中脉约成30-35度角,在叶背不甚分明,叶面中脉下半段常被微细毛;无明显的叶柄。花序腋生兼顶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长3-4毫米;苞片卵形,尖头;雄花:8-10朵,花梗长1毫米,萼片阔卵形或阔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具极短柄,末端甚膨大,高约1毫米,为萼片长度的1/2;雌花: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边缘干膜质,受粉期间花柱长度稍超过子房,子房无毛,花柱直立,下部扁阔,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1/4处。蒴果近球形,长7毫米,无光,平滑,宿存花柱长3毫米,末端稍外曲。花期5月,果期10月(在海南岛12月仍开花,翌年5月果熟)。

查看详情

匙叶黄杨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匙叶黄杨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2700m的平地或山坡林下。

查看详情

匙叶黄杨参考文献

Buxus harlandii Hance in Journ. Linn. Soc. Bot. 13: 123, 1873, p. p. maj.; Rehd. et Wils. in Sarg. Pl. Wils. 2: 166. 1914, p. p. excl. pl. ex Hupeh et Fukien; Rehd. Man. Cult. Trees et Shrubs 533. 1927; Merr. et Chun in Sunyats. 5: 103, 1940; Hatusima in Journ. Dept. Agr. Kyusyu. Univ. 6 (6): 314, f. 20. Pl. 20 (5), f. 2. 1942; 海南植物志2: 339. 1965. --Buxus sempervirens auct. non L.: Benth. Fl. Hongk. 315, 1861;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26: 418, 1894, p. p.; Dunn et Tutcher in Kew Bull. Misc. Inform. add. ser. 10: 233 (Fl. Kwangt. and Hongk.) 1912.

查看详情

匙叶黄杨文献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格式:pdf

大小:1.0MB

页数: 3页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 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发病症状: 枯萎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 ,严重时可 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 ,初期茎部 变为褐色 ,叶片失绿 ,嫩梢下垂 ,叶不脱落 ,后期茎部受 害部位变黑 ,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 ,生有许多细小 的艷 (yan) 小菌核 ,随着气温的升高 ,受害部位迅速发 展,病菌侵入木质部 ,导致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 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 一般 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 八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 周。 防治措施 在发生病害时,可以用格润根竟+蓝菲一号兑水灌根, 在治疗病害的同时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 黄杨白绢病 发病症状: 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 腐烂 ,经几天阳光曝 晒在病部及土壤表面出

大叶黄杨整形修剪方法与技术 大叶黄杨整形修剪方法与技术

大叶黄杨整形修剪方法与技术

格式:pdf

大小:1.0MB

页数: 7页

大叶黄杨整形修剪方法与技术

雀舌黄杨生长环境

雀舌黄杨又名匙叶黄杨,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半阴,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