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随着水力资源的深入开发,有许多高落差的流域需要进行开发,如我国的雅鲁藏布江,落差达到两千多米,同时修筑水坝又不现实(考虑到这时一条国际河流)。因此冲击式水轮机便成为了首选。冲击式水轮机主要有以下优点 :
1.适应流量和水头比值比较小的情况。
2.加权平均效率很高,在整个运行区间都有很高的效率。特别是水斗式水轮机现在先进的可以在30%~110%负荷区间可以平均91%以上的效率。
3.对水头变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4.对管道和水头比值很大的也很适应。
5.开挖量小。
利用冲击式水轮机发电,出力范围可从50kW到500MW,可以适用于30米至3000米较大的水头范围,特别是高水头范围其它类型水轮机无法适用,并且无须建筑水坝,无需建造下游尾水管,建筑经费只是其它类型水轮发电机组2的几分之一,对自然环境影响也非常小。由于转轮在大气压之下的转轮室中运转,可以省去有压过流通道的、密封等的苛刻要求,广泛为工况运行效率高且变化平缓是其具有魅力的另一个原因。由于上述的优点,冲击式水轮机组的开发主题正在被世界关注,我国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我国蕴藏着太多适于冲击式水轮机组开发的水力能源。冲击式水轮机可以充分发挥其结构简单、转轮直径小、效率高的优越性,大大减少电站投资和二次资源的节省,21世纪将会成为选型热点,大型冲击式水轮机开发的成功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一课题有着较强的开创性和应用性。
切击式水轮机,也叫水斗式水轮机或培尔顿式水轮机;按主轴的布置方式分为卧轴和立轴两种,无论哪种其转轮始终位于大气中。这种水轮机适用于高水头、小流量水电站;大型水斗式水轮机应用水头约300—1700米,小型的也可达到40—250米;目前世界上水头高于1000米的电站均采用水斗式水轮机,单机功率可以达到400MW以上 。
其主要结构包括输水管、喷流机构、转轮、折向器和机壳等切击式水轮机工作射流中心线与转轮节圆相切,故名切击式水轮机。其转轮叶片均由一系列呈双碗状水斗组成,故又称水斗式水轮机。切击式水轮机是目前冲击式水轮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型。其应用水头一般为300-2000m,目前最高应用水头已达到1771.3m(澳大利亚的列塞克-克罗依采克水力蓄能电站,水轮机出力P=22.8MW)。
喷流机构主要由喷管、喷嘴、喷针(针阀)和喷针移动机构组成;其作用是把水流势能转化为射流动能,并通过移动喷针来调节流量。
转轮由圆盘和固定在它上面的水斗组成,射流冲向水斗,水斗与射流相互作用,射流动能转化为转轮旋转机械能;由于承受射流,水头越高对转轮强度要求也越高。
折向器就是一块高强度钢板(和驱动装置),机组甩负荷时折向器迅速使射流偏转,避免使机组转速过快。
机壳则主要起支撑水轮机轴承、排水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水斗水轮机中喷流机构和折向器都不只一套,其数量因型号各异,一般水头低时选4—6个,水头高时选2—3个。
早在古代,我国就开始使用水车提供生产动力。现如今,以水车为原型的水轮机——冲击式水轮机正在成为水轮机领域一个新的热门领域。在其他各种水轮机都相对成熟了的时候,冲击式水轮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冲击式水轮机是借助于特殊导水机构引出具有动能的自由射流,冲向转轮水斗,使转轮旋转做功,从而完成讲水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水力原动机。在冲击式水轮机中,以工作射流与转轮相对位置和做工次数的不同,可分为切击式水轮机、斜击式水轮机和双击式水轮机 。
理论分析证明,当水斗节圆处的圆周速度约为射流速度的一半时,效率最高。这种水轮机在负荷发生变化时,转轮的进水速度方向不变,加之这类水轮机都用于高水头电站,水头变化相对较小,速度变化不大,因而效率受负荷变化的影响较小,效率曲线比较平缓,最高效率超过91%。
冲击式水轮机是借助于特殊导水机构引出具有动能的自由射流,冲向转轮水斗,使转轮旋转做功,从而完成将水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水力原动机。在冲击式水轮机中,以工作射流与转轮相对位置和做工次数的不同,可分为切击...
分成几个大的部分。转动部分(转轮、主轴等等),喷嘴部分(喷嘴以及相关控制),机座部分(机座、机盖、机壳等),管路部分(配水环管、制动管路、伸缩节等等),还有轴承部分和一些杂七杂八的。对结构来说核心部分...
冲击式水轮机按水流的流向可分为切击式(又称水斗式)和斜击式两类。斜击式水轮机的结构与水斗式水轮机基本相同,只是射流方向有一个倾角,只用于小型机组。理论分析证明,当水斗节圆处的圆周速度约为射流速度的一半...
冲击式水轮机的研究制造主要在欧洲进行,瑞士阿尔卑斯山脉B水电站水头1883m,单机容量达到42万kW。大型冲击式水轮机为了更大限度利用水能,一般可以做到6个喷嘴,6喷嘴射流能量同时供给转轮做功。我国现在冲击式水3轮机的储能非常之大,开发量比例甚少甚少。转轮以早期哈尔滨大电机等的提供为主,但在10数年前已经停止了开发及试验。近年各厂家要么继续使用旧型转轮或加以一些改造,要么花高价(几百万元人民币)进口转轮。由于技术的缺乏,投标时苦于手中没有转轮,对这块空白地的竞争或束手无策,或是技术指标落后中标率低,影响了竞争力及损失了经济利益。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
其中天湖电站是1992年的当时国内第一个千米水头,所以这个电站的名气很大。长达17年的国内最高水头电站。后续高水头的基础,所以这个电站在国内水斗式高水头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苏巴姑虽然高了150米,但是毕竟是后续电站,现在的头衔就是一个国内最高水头电站。
冲击式水轮机问世后,为了提高其效率和输出功率又研制出了立式多射流型冲击式水轮机。现阶段随着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已能制造出使用水头在1000~2000m,输出功率高达1000MW,运行安全可靠的高水头大出力冲击式水轮机。冲击式水轮机的转轮为铸件,因此提高转轮的铸造质量并在大型转轮铸造较为困难的情况下,采用铸焊工艺生产能够安全地用于高水头大出力电站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为发展趋势之一。
斜击式水轮机利用喷嘴把水流的压力能变成速度能,水流自离开喷嘴,进入转轮直至离开转轮的整个工作过程,不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而是在充满大气的机壳中进行形成自由射流,并且同一时刻往往有3-4个斗叶在接受同一喷嘴流量大小不等的这种自由射流。喷嘴出口射流中心与转轮进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通常取22.5度)。
斜击式水轮机主要工作部件和切击式水轮机基本相同,只是工作射流与转轮进口平面呈某一角度α,射流斜着射向转轮。斜击式水轮机适用于水头在35-350m、轴功率为10-500kW、比转速为18-45的中小型水电站 。
双击式水轮机 就其原理来讲,他是介于反击式水轮机和冲击式水轮机之间(因水流在第一次流过叶片时是有压流动)。水流通过引水管从喷咀流出后,从转轮外周通过径向叶片进入转轮中心,完成第一次能量交换后(约占总转换能量的70%),再从转轮中心通过径向叶片流出转轮,完成第二次能量交换 。
双击式水轮机水流先从转轮外周进入部分叶片流道,消耗了大约70%-80%的动能,然后离开叶道,穿过转轮中心部分的空间,又一次进入转轮另一部分叶道消耗余下大约20%-30%的动能。这种水轮机效率低,一般适用于H<60m,N<150kW的小型水电站。
与反击式水轮机工作原理的异同点
冲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与反击式水轮机相同点是,均是利用水流与转轮叶片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将水流能量传给转轮,使转轮旋转释放出机械能。冲击式水轮机与反击式水轮机工作原理显著的不同点是:
1.在冲击式水轮机中,喷管(相当于反击式水轮机的导水机构)的作用是:引导水流,调节流量,并将液体机械能转变为射流动能。而反击式水轮机的导水机构,除引导水流,调节流量外,在转轮前形成一定的旋转水流,以满足不同比转速水轮机对转轮前环量的要求。
2.在冲击式水轮机中,水流自喷嘴出口直至离开转轮的整个过程,始终在空气中进行。则位于各部分的水流压力保持不变(均等于大气压力)。它不像反击式水轮机那样,在导水机构、工作轮以及转轮后的流道中,水流压力是变化的。故冲击式水轮机又称为无压水轮机,而反击式水轮机,称之为有压水轮机。
3.在反击式水轮机中,由于各处水流压力不等,并且不等于大气压力。故在导水机构、转轮及转轮后的区域内,均需有密闭的流道。而在冲击式水轮机中,就不需要设置密闭的流道。
4.反击式水轮机必须设置尾水管,以恢复压力,减小转轮出口动能损失和进一步利用转轮至下游水面之间的水流能量。而冲击式水轮机,水流离开转轮时已流速很小,又通常处在大气压力下,因此它不需要尾水管。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没有尾水管,使冲击式水轮机比反击式水轮机少利用了转轮至下游水面之间的这部分水流能量。
5.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转轮淹没在水中工作,而冲击式水轮机的工作轮是暴露在大气中工作,仅部分水斗与射流接触,进行能量交换。并且,为保证水轮机稳定运行和具有较高效率,工作轮水斗必须距下游水面有足够的距离(即足够的排水高度和通气高度)。
6.在冲击式水轮机中,因工作轮内的水压力不变,故有可能将工作轮流道适当加宽,使水流紧贴转轮叶片正面,并由空气层把水流与叶片的背面隔开。这样,可使水流不沿工作轮的整个圆周进入其内,而仅在一个或几个局部的地方,通过一个或几个喷嘴进入工作轮。由于工作叶片流道仅对着某个喷嘴时被水充满,而当它转到下一个喷嘴之前,该叶片流道中的水已倾尽,故水流沿叶片流动不会发生紊乱。
7.冲击式水轮机的工作轮仅部分过水,部分水斗工作,故水轮机过流量较小,因而在一定水头和工作轮直径条件下,冲击式水轮机的出力比较小。另外,充实水轮机的转速相对比较低(这是由于转轮进口绝对速度大,圆周速度小)、出力小,导致了较低的比转速,故冲击式水轮机适用于高水头小流量的场合。2100433B
冲击式水轮机水斗三维造型
本文以一个冲击式(切击式)水轮机水斗实例造型为基础,阐述了水轮机水斗的造型思路、方法及步骤,明确了造型中的难点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冲击式水轮机实现流体分析计算、强度分析及数控加工成为可能,为冲击式水轮机的国产化打下基础。
冲击式水轮机专用调速器的应用探讨
在中小型冲击式水轮机中,常规配置YDT等电液调速器;近些年调速器厂家研制出了冲击式水轮机专用调速器,已在不少高水头电站中投入使用,运行效果比较理想;通过对比两类调速器的使用情况,简要谈谈使用专用调速器的一些体会。
冲击式水轮机在高水头资源丰富的地区应用前景广泛,其流动干涉现象十分复杂,至今仍缺乏对其规律和比尺效应的科学描述与深入研究,仍是水力机械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申请以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旨在揭示机组内典型的三维非定常气液两相流及流动干涉的水动力学特性。探讨适合自由射流、水膜流等多流态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结合已有试验结果进行评价。探讨机组内典型流动干涉发生时的流动规律,如射流与水斗背面干涉,出流与水斗背面干涉,多喷嘴时水膜流干涉等,定量分析流动干涉对机组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改善流动干涉的方法。在易发流动干涉工况区,结合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分别对模型与真机进行流动干涉特性的数值计算,定量分析流动干涉与比尺效应之间的关系,完善冲击式水轮机的比尺效应换算理论。研究可为冲击式水轮机的性能换算、优化设计与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我国水电开发主战场已转向西南高原河流,仅雅江大拐弯一处的可开发水能装机容量就占全国的10%,目前正依托其梯级开发,研制50万千瓦级、1000米以上超高水头大型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而冲击式水轮机内部多态、多相流动特性、流动干涉、比尺效应等的准确研究仍不够深入。本项目开展的流动干涉特性及其对比尺效应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检索13篇,另EI检索论文16篇。 选取两套冲击式水轮机,基于均质多相流模型、SST k-omega双方程模型描述多相流场,深入探讨了CFL条件和网格收敛因子等对射流/水膜计算精度的影响,指出了精确模拟整体流道多种流态转换过程所需满足的离散关系,发展了包含管内流、喷嘴射流及水斗水膜流多种流态和流态转换的整体流道非定常多相流数值模拟方法,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的准确,研究成果在ISROMAC 2016国际会议分会场做了特邀报告。 基于该方法,系统分析了冲击式水轮机中的几种典型流动干涉及其对水力性能定量影响规律。水斗切割射流对射流的破坏导致水斗背面与射流接触位置会出现负压,该负压与背面挤压联合作用,引起水斗背面与射流间的干涉。在计算的低水头工况,流动干涉使转轮的水力效率降低约4%。此类干涉随运行水头的降低而加剧,适当减薄水斗缺口厚度可改善。对出流与水斗背面干涉,计算了水斗出流角和水头变化的影响。水斗在出水边出流角过大和高水头工况,更容易发生出流与水斗背面干涉。为避免对水斗背面的破坏,可适当减小水斗出流角或减薄水斗出水边的厚度。若将喷嘴数增至六,运行工况参数都不变,数值分析了水斗内两股水膜流动干涉现象产生机理及其对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喷嘴数增加使相邻射流进入同一水斗的时间间隔缩短,水斗先后接受的两股射流会在水斗表面碰撞,使此工况下机组水力效率降低10.91%,同时水斗内表面压力波动的幅值加剧,也会对水斗的安全性能造成极大威胁。 结合模型试验数据,对模型与真机的非定常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比较了三组单位流量工况下,真机与模型机中流动干涉是否发生;根据IEC标准和模型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的原型、模型机水力效率,量化的分析了冲击式水轮机中影响比尺效应的主要因素,发现雷诺数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弗劳德数和韦伯数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2100433B
前言
符号目录
1 冲击式水轮机基本理论
1.1 冲击式水轮机类别
1.2 水斗式水轮机发电站
1.3 水斗式水轮机能量平衡
1.4 冲击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的构建
1.5 冲击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
1.5.1 理想射流对固定的理想水斗的作用力
1.5.2 原理模型基本方程
1.5.3 冲击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基本方程的数值解
1.6 回顾冲击式水轮机基本原理研究
1.6.1 射流作用于平板和弯板
1.6.2 射流作用于转轮水斗
1.7 冲击式水轮机原理模型出口动能
1.7.1 冲击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转轮水斗出水动能
1.7.2 冲击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水斗出水方向
1.8 冲击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效率特性
1.9 水斗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特性
1.10 转轮同射流水质点间的相对运动
1.10.1 射流相对转轮的运动
1.10.2 关于所谓的水斗背面最佳型线
1.10.3 转轮水斗相对于射流的运动
1.10.4 射流分段进入水斗
1.10.5 关于水斗式水轮机的水斗数
1.10.6 关于诺莫图
1.11 射流
1.12 冲击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水斗型线
1.13 实际水斗式水轮机转轮水斗
1.13.1 射流直径影响
1.13.2 转轮直径影响
1.13.3 水斗式水轮机直径比
1.13.4 水斗数影响
2 关于相似理论及模型试验
2.1 水斗式水轮机模型试验
2.2 冲击式水轮机单位参数
2.2.1 单位流量
2.2.2 单位转数
2.3 水斗式水轮机模型特性曲线
2.3.1 水斗式水轮机的开度线
2.3.2 水斗式水轮机等效率线呈卵形
2.3.3 未来的水斗式水轮机模型特性曲线
2.3.4 最优效率线
2.3.5 高转数区等效率线密集
2.3.6 水斗式水轮机模型特性曲面
2.3.7 特性曲面应是光顺而圆滑的
2.4 水斗式水轮机设计
2.4.1 水斗式水轮机的转数及转轮直径
2.4.2 水斗式水轮机射流直径(或流量)
2.5 喷嘴
2.6 关于相似理论
2.6.1 直径比竽与比转数
2.6.2 关于标准直径、系列型谱
3 水斗式水轮机动力性能
3.1 水斗式水轮机基本原理模型动力性能
3.2 水斗式水轮机最优工况点
3.3 水斗式水轮机最优效率线
3.4 关于水斗式水轮机的性能换算
3.5 关于比例尺效应
3.6 水斗式水轮机能量损失
4 水斗式水轮机转轮破坏
4.1 关于汽蚀理论
4.2 水斗式水轮机汽蚀质疑
4.3 水斗破坏机理
4.3.1 水斗工作面
4.3.2 水斗背面破坏
4.3.3 水斗侧面
4.4 水斗销的断裂及受力面磨损
4.5 水斗裂纹及断斗
5 水斗式水轮机转轮设计
5.1 喷嘴设计
5.1.1 水斗式水轮机射流直径
5.1.2 喷嘴
5.2 转数及转轮直径
5.3 内摆线
5.4 水斗数目的选择
5.4.1 每个水斗每次工作所接受的射流段
5.4.2 水斗数
5.5 水斗在转轮轮辐上的位置
5.6 射流在水斗工作面上的运动
5.7 射流间的干扰
5.8 水斗的进水边
5.9 水斗的出水边
5.10 转轮水斗型线
5.11 水斗背面
5.12 水轮机设计效率的评估
6 水斗式水轮机展望
6.1 水斗式水轮机的飞逸及其限制
6.2 水斗式水轮机的双调节机构
6.3 水斗式水轮机的控制机构
6.4 水斗式水轮机的机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