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沉沙池应用范围
1.2 沉沙池设计资料
1.3 沉沙池设置条件及泥沙沉降设计标准
1.4 沉沙池设计内容及步骤
1.5 术语和主要符号
第2章 沉沙池位置、类型和布置
2.1 沉沙池位置
2.2 沉沙池类型
2.3 沉沙池布置
第3章 沉沙池主要尺寸计算
3.1 计算基本原则
3.2 连续冲洗式沉沙池主要尺寸计算
3.3 定期冲洗式沉沙池主要尺寸计算
3.4 曲线形沉沙池主要尺寸计算
3.5 条渠形沉沙池主要尺寸计算
3.6 斜板式沉沙池主要尺寸计算
3.7 喷微灌工程沉沙池主要尺寸计算
第4章 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
4.1 泥沙沉降速度计算方法
4.2 准静水沉降法
4.3 沉降概率法
4.4 超饱和输沙法
第5章 沉沙池流场分布改进研究
5.1 沉沙池流场分布概述
5.2 沉沙池流场分布改进措施及原理
5.3 调流板调节水流机理分析
5.4 调流板对水流调节作用模型试验分析
5.5 沉沙池流场数值模拟
5.6 调流板设计方法
第6章 沉沙池溢流堰改进研究
6.1 沉沙池溢流堰改进措施及原理
6.2 溢流槽对溢流堰出池水流含沙量的影响分析
6.3 溢流槽长度与溢流堰水头的定量关系
6.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6.5 溢流槽设计方法
第7章 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排沙廊道改进研究
7.1 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排沙廊道改进措施及模型试验概况
7.2 沉沙池排沙廊道分流规律
7.3 水流条件对沉沙池排沙廊道分流比的影响规律
7.4 沉沙池排沙廊道分流量的变化规律
第8章 沉沙池的泥沙沉降特性及模型试验
8.1 准静水沉降法及模型试验
8.2 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及模型试验
第9章 沉沙池截沙率及模型试验
9.1 沉沙池截沙率
9.2 定期冲洗式沉沙池截沙率计算
9.3 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截沙率计算
9.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第10章 沉沙池应用及原型观测
10.1 沉沙池运行设计
10.2 原型观测和安全监测设计
10.3 沉沙池应用实例
10.4 沉沙池原型观测
参考友献 2100433B
本书全面总结了现有沉沙池水沙性能方面的成功经验,设计提出了一种微灌用新型沉沙池,并对其水沙性能进行了研究。全书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沉沙池位置、类型和布置;第二部分为沉沙池计算,包括各种类型沉沙池的设计计算过程及沉沙池泥沙沉降基本计算方法;第三部分为新型沉沙池的改进研究,包括流场分布改进、溢流堰改进和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排沙廊道改进研究等;第四部分为新型沉沙池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包括泥沙特性及截沙率等;第五部分为新型沉沙池的应用及原型观测成果。
所属分类: 建筑材料 水处理 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 :是一长形渠道, 沿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方向,距池底20-80cm处安设曝气装置,在其下部设集砂斗,池底有I=0.1-0.2的坡度,以保证砂粒滑入。...
,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 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包豪斯的设计理论简而言之就是三个字“标准化”,其追求工业与艺术的结合,既反对批量化生产的粗制滥造,有反对脱离社会的纯艺术,主张将二者集合,是现代设计的开山鼻祖,影响深远,可以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能用到花样...
小型水电站沉沙池设计
根据该电站沉砂池工程实例,来具体说明沉沙池的设置条件、泥沙沉降标准和工作原理,通过对该沉沙池水力计算及具体布置,对类似工程沉沙池设计提供参考
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在微穿孔板吸声体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电力声类比等效电路法建立了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共振频率ωs与参数k1、r1的关系。将共振频率ωs与前腔深度D1做为两项设计指标,结合单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设计思路,简化了设计工作。
批准号 |
69572010 |
项目名称 |
软开关拓扑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F0118 |
项目负责人 |
程仁杰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6-01-01 至 1998-12-31 |
支持经费 |
8(万元) |
批准号 |
50578069 |
项目名称 |
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2 |
项目负责人 |
余柏椿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经费 |
25(万元) |
《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即为该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尽管五位评审专家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全都鉴定为优秀,但作为项目主持人的我,在心里得到了一丝丝慰藉之余,心中仍有挥之不去的感慨!个中原因,最主要的莫过于研究的艰难性和困难。细细回想起来,除了个人的学识和能力以外,还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研究对象已有的理论基础的薄弱,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包装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人类的起源、发展同步,而且受制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的发展水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许正是它的存在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国内外对其研究一直囿于其表层,既没有系统的理论构建,也缺乏深入的个案和微观的研究。正因为如此,在最初构建课题理论框架体系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每每有推倒重来的念头。对包装行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本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很难摆脱现象的陈述和事实的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