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100433B
主要完成人:李柱贤、吴学龙、冯向明、陈继东、杨治贵、杨一清、陈 石、王克虹、张彦敏、黄中林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武汉环保安全设计院、清华大学
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性垃圾。和一般垃圾。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主要从社会、环境、工程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社会因素(1)要同时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所有法规和标准,如《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包括(1)收集和清运(2)破碎、分选和脱水(3)浮选、溶剂浸出稳定化和固化处理(4)生物处理(5)焚烧与热解(6)填埋
【实用借鉴】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填埋物 4卫生填埋场选址 5填埋场地基与防渗 6填埋作业 7填埋场工程验收 本规范用词说明 1总则 1.0.1为了在城市生活垃圾实施卫生填埋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 政策,保证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的选址、 设计、 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不适用于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工程。 1.0.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城市生活垃圾 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0.2卫生填埋 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 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 2.0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毕业论文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 不断涌入城市, 使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多。 城市垃圾污染环境, 对城市居民的健 康和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我国各 大城市的重大环境问题, 同时,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 埋场的设计理论及工程技术问题日益受到应有的重视。 然而,我国卫生填埋场的 设计理论及其机理尚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此,本文结合卫生填埋场的建设, 对此进行了探讨。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解决垃圾的最终处置问题, 避免形成二 次污染,并将垃圾作为能开发利用的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卫生填埋所必须研 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对我国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 在此基础上,对填埋场的选址、防渗层的构造措施、防渗材料的工程特性、渗滤 液的产生及
2021年1月26日,由中国能建广东院总承包建设的深圳城市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中的10千伏高温超导电缆,通过深圳供电局组织的型式试验。
该工程是南方电网重大科技项目“城市配网超导输电关键技术研究”的示范工程,在深圳电网建成后,对解决特大型城市核心区高可靠性要求供电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同时,超导输电在枢纽城市运用得到进一步深化,有望成为未来改善城市电网结构、满足中心区域节约用地及高容量需求的战略技术。
一根10千伏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相当于一根常规110千伏电缆的电量输送能力,且其输电损耗几乎为零。系统性解决了三相同轴超导电缆总体设计、低温杜瓦管连续焊接成型、失超保护研制、电磁环网高可靠性运行方式等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填补了相关国内技术空白。超导电缆应用于实际电网中,有望“一揽子”解决电网建设用地难、电网负荷需求持续增长、城市输配电走廊趋于饱和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
作为项目总承包方,广东院统筹该项目全生命周期,全程参与超导电缆的设计、生产、试验、建设、运行工作。两年来,广东院与业主、高校及厂家协作,完成超导电缆的产品设计并编制10千伏超导电缆的总体设计方案与技术规范书,统筹进行高温超导电缆制冷系统设计、超导失超保护系统设计、超导电缆施工方案设计的研究,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及未来超导输电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2010年6月30日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科技部高新司组织的可行性论证。
依托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提出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有效解决风光储最佳容量配比原则、中短期功率预测、风光储优化调度等核心技术,建立相关检测平台和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为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
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将提高新能源发电质量和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对促进我国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2012年 4月3日,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迎来安全可靠运行100天。工程于2011年12月25日投运以来,在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风光储示范电站公司三级管理下,经过针对性、前瞻性科研攻关,在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试验示范作用和社会价值日益显现。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性示范项目,在3个多月的运营实践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风光储示范电站公司紧密结合项目核心规划、设计理念与运行实践,积累各项新技术、新设备数据,做好比对路线,在智能电网技术框架下,深度探索风、光、储多组态、多功能、可调节、可调度的联合发电崭新模式。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在工程运营中,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风光储联合发电全景智能监控系统、大规模储能监控系统、风光功率预测系统,已全面运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克服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影响,减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冲击等方面,效果明显。该系统的设计功能得到完善提升,预测更为迅捷、精准;风能、光能、储能三者联合发电最优、最经济的容量配比研究已逐项深入展开,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中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均已实现远程功率调控。电站先后两次成功完成了由于局部电网故障造成的低电压穿越,并成功抵御10级大风的侵袭,现已累计提供电量逾1.16亿千瓦时。风光储联合发电标准体系涵盖调试大纲、运营规程、调试规范、验收大纲及紧急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已初步建立完成。工程作为展示国家、国家电网公司实施节能减排,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标志,顺利通过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现场审核。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已申请并取得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22篇,含国际论文4篇。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安全运行100天的实践成果,初步验证了工程项目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河北省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2100433B
7月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2016年,将在已有相关项目基础上,推动项目升级改造和系统整合,启动第一批示范工程建设。
根据《实施意见》安排,“十三五”期间,将建成国家级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示范工程20项以上,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3项以上。到2020年,各省(区、市)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0%左右,既有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的比例达到30%左右。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弃风率控制在5%以内,弃光率控制在3%以内。
具体来讲,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方面,《实施意见》要求,在新城镇、新产业园区、新建大型公用设施(机场、车站、医院、学校等)、商务区和海岛地区等新增用能区域,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优化布局电力、燃气、热力、供冷、供水管廊等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能源供应和相关增值服务,同时实施能源需求侧管理,推动能源就地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在既有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居民小区等集中用能区域,实施供能系统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推广应用上述供能模式,同时加强余热、余压以及工业副产品、生活垃圾等能源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在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方面,《实施意见》要求,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水电站、具有灵活调节性能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建立配套电力调度、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开展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一体化运行,提高电力输出功率的稳定性,提升电力系统消纳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和综合效益。
在政策措施方面,《实施意见》明确要实施新的价格机制。针对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示范工程,在能源价格市场化机制形成前,将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推行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的电价、热价、气价等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实施峰谷价格、季节价格、可中断价格、高可靠性价格、两部制价格等科学价格制度,推广落实气、电价格联动等价格机制,引导电力、天然气用户主动参与需求侧管理。
针对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实施意见》则明确,要统筹市场形成价格与政府模拟市场定价两种手段,加快推进电力和天然气现货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价格市场化机制;在市场化价格形成前,实施有利于发挥各类型电源调节性能的电价、气价及辅助服务价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