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城市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

《城市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是2002-8经济管理出版社车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洪。

城市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基本信息

城市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作品目录

第一章 城市土地评价基础理论与技术途径

第一节 城市土地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地租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方理论

第四节 城市土地评价的技术途径

第二章 城市土地定级分值计算软件系统

第一节 城市土地定因素作用分值计算模型

第二节 定级因素计算的软件系统

第三节 城市土地质量分级计算与邓预测

第三章 城市土地基准地价测算与预测

第一节 其准地价测算原理

第二节 商业用地基准地价测算

2100433B

查看详情

城市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MCM城市放牛净醛泥城市放牛净醛泥

  • 艺术漆云素白CL-011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MCM城市放牛净醛泥城市放牛净醛泥

  • 艺术漆小麦黄CL-014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土地

  • 60×40品种:其他琉璃瓦饰;规格:60×40;
  • 壹瓦
  • 13%
  • 壹瓦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城市环保降噪密水型伸缩装置

  • RBHB;80型
  • m
  • 路宝
  • 13%
  • 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评价器101

  • QL-PJ-101品种:评价器;质保期:1年;产地:北京;技术参数:4按键中文显示 网口;
  • 钱林
  • 13%
  • 北京钱林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城市橱窗样式二

  • 城市橱窗样式二
  • 1个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0-13
查看价格

城市橱窗样式一

  • 城市橱窗样式一
  • 1个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0-13
查看价格

未来智能城市

  • 视频 未来智能城市
  • 120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

  •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
  • 1台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1-08
查看价格

CBC城市放牛净醛泥

  • CBC城市放牛净醛泥
  • 1kg
  • 1
  • CBC城市放牛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1-16
查看价格

城市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内容介绍

城市土地评价包括城市土地质量分级和基准地价评估两部分,是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书是我作者完成云南省科技厅软课题——城市(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理论、方法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上,经过补充、修订完成的。该书放要介绍了城市土地评价的理论和技术途径,城市土地评价的各种数据及其计算机编程,城市土预测决策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等。

查看详情

城市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城市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文献

《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格式:pdf

大小:2.0MB

页数: 4页

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3S(GPS、RS、GIS)技术和计算机快速发展为土地评价技术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为例,在传统土地评价课程理论内容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计算机技术与3S技术,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在补充教学内容以及开展新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旨在为高等院校土地评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

格式:pdf

大小:2.0MB

页数: 97页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

土地评价土地评价简介

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称为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通过对一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成若干相对等级,以阐明在一定时期内科学技术水平下,土地在各种利用方式中的质量优劣和价值大小,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的最适当最有利的用途。土地评价的理论依据是级差地租Ⅰ的理论。由于评价目标或评价指标的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和土地综合评价三种。

查看详情

土地评价学章节目录

第一篇 绪论篇

1 土地与土地评价概述

1.1 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1.1.1 土地的概念

1.1.2 土地的特性

1.2 土地利用与分类

1.2.1 土地利用与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1.2.2 土地利用与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1.2.3 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1.3 土地评价概述

1.3.1 土地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1.3.2 土地评价的方法

1.3.3 土地评价的分类

1.4 国内外土地评价的发展与趋势

1.4.1 国外土地评价的发展简况

1.4.2 我国土地评价的发展简况

1.4.3 土地评价的发展与趋势

参考文献

2 土地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土地肥力和生产力理论

2.2 生态系统理论

2.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2.2 生态系统的结构

2.2.3 生态系统的功能

2.3 地租理论

2.3.1 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

2.3.2 马克思地租理论

2.3.3 新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

2.4 区位理论

2.4.1 农业区位论

2.4.2 工业区位论

2.4.3 中心地理论

2.4.4 市场区位论

2.5 城市地理学理论

2.5.1 人地关系论

2.5.2 城市化理论

2.5.3 城市的可达性

2.5.4 聚集效应论

2.6 城市土地经济学理论

2.6.1 城市土地供求理论

2.6.2 土地产权理论

2.6.3 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6.4 土地投资开发理论

2.6.5 外部地价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方法原理篇

3 土地适宜性评价

3.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与步骤

3.1.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3.1.2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

3.2 评价系统的选择与制定

3.2.1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概况

3.2.2 美国农业部潜力分级评价系统

3.2.3 FAO《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

3.2.4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体系

3.3 评价单元的划分

3.3.1 评价单元的概念及划分的原则、方法

3.3.2 土壤发生类型及其划分与制图

3.3.3 土地类型及其划分与制图

3.3.4 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制图

3.4 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3.4.1 参评因素的选取

3.4.2 参评因素的指标分级与分值量化

3.4.3 土地适宜性等级的划分与确定

参考文献

4 土地生产潜力测算

4.1 概述

4.2 光合生产潜力测算

4.2.1 光合生产潜力测算的思路

4.2.2 地面接受太阳净辐射的计算

4.2.3 计算公式其他项目取值的计算

4.3 光温生产潜力测算

4.3.1 光温生产潜力测算的思路

4.3.2 气温影响修正

4.3.3 农业生态区域法中光温生产潜力的测算

4.4 气候生产潜力的测算

4.4.1 气候生产潜力测算的思路

4.4.2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

4.4.3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

4.5 经济生产潜力的测算

参考文献

5 农用地分等

5.1 农用地的概念与特点

5.1.1 农用地的概念

5.1.2 农用地的特点

5.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关系和意义

5.2.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

5.2.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关系

5.2.3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意义

5.3 农用地分等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5.3.1 农用地分等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5.3.2 农用地分等的主要步骤与技术流程

5.4 农用地分等因素的确定及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

5.4.1 分等指标区的划分

5.4.2 分等因素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

5.4.3 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

5.5 土地利用系数与土地经济系数的计算

5.5.1 土地利用系数与土地经济系数的作用与计算公式

5.5.2 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

5.5.3 土地经济系数的计算

5.5.4 土地利用系数与经济系数计算公式的改进

5.6 分等指数的计算与等别的划分、确定

5.6.1 分等指数的计算

5.6.2 农用地等别的划分与确定

参考文献

6 农用地定级

6.1 农用地定级的方法与步骤

6.1.1 农用地定级的方法和原则

6.1.2 农用地定级的主要步骤

6.2 因素法农用地定级

6.2.1 因素法农用地定级的技术流程

6.2.2 定级因素因子

6.2.3 定级单元的划分

6.2.4 定级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

6.2.5 定级指数的计算与级别的划分、确定

6.3 修正法农用地定级

6.3.1 修正法农用地定级的技术流程

6.3.2 定级修正基准指数与修正因素的确定

6.3.3 定级指数的计算

参考文献

7 农用地估价

7.1 农用地估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7.1.1 农用地价格的特点与分类

7.1.2 农用地估价的基本原则

7.1.3 农用地估价的基本方法

7.2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7.2.1 基准地价测算的前期准备工作

7.2.2 基准地价的测算

7.2.3 基准地价的确定与修正体系的建立

7.3 农用地征用价格评估

7.3.1 农用地价值的构成及征用前后的变化

7.3.2 农用地征用价格的构成与评估

参考文献

8 城镇土地分等

8.1 城镇土地的特性与价值

8.1.1 城镇土地的基本特点

8.1.2 城镇土地的经济属性

8.1.3 城镇土地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价格

8.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与关系

8.2.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

8.2.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关系

8.3 城镇土地分等的基本思路

8.3.1 城镇土地分等的基本途径

8.3.2 城镇土地分等的主要步骤

8.4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

8.4.1 城市土地等别影响因素因子的分析

8.4.2 城市土地分等因素因子的确定

8.5 分等因素因子的分值计算与等别划分的确定

8.5.1 分等因素因子的分值计算

8.5.2 土地等别的初步划分

8.5.3 分等结果的验证与确定

参考文献

9 城镇土地定级

9.1 城镇土地定级的基本思路

9.1.1 城镇土地定级的途径、分类和原则

9.1.2 城镇土地定级的主要步骤

9.2 城镇土地的定级因素与定级单元

9.2.1 城镇土地的定级因素

9.2.2 城镇土地的定级单元

9.3 城镇土地的定级因素因子分值计算

9.3.1 定级因素因子分值计算的方法

9.3.2 点线状因素因子作用分值的计算

9.3.3 面状因素因子作用分值的计算

9.4 土地级别的划分与确定

9.4.1 土地级别的初步划分

9.4.2 土地级别的验证与确定

参考文献

10 城镇土地估价

10.1 城镇地价的分类、影响因素及评估原则

10.1.1 城镇地价的分类

10.1.2 城镇地价的影响因素

10.1.3 城镇地价评估的原则

10.2 城镇土地估价的基本方法

10.2.1 收益还原法

10.2.2 市场比较法

10.2.3 成本逼近法

10.2.4 剩余法

10.3 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

10.3.1 基准地价评估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10.3.2 基准地价评估资料的调查收集

10.3.3 用土地收益资料评估基准地价的步骤和方法

10.3.4 用市场交易资料评估基准地价的步骤和方法

10.3.5 基准地价的确定与修正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11.1 概述

11.1.1 生态安全的概念

11.1.2 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与特征

11.1.3 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内容

11.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建立

11.2.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概述

11.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2.3 评价标准的建立

11.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

11.3.1 综合指数法

11.3.2 景观指数法

11.3.3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法

11.3.4 层次分析法

11.4 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11.4.1 我国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

11.4.2 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

参考文献

12 土地污染评价

12.1 概述

12.11 土地污染及其污染源

12.1.2 土地污染的特点与危害

12.1.3 土地污染诊断的方法

12.1.4 土地污染评价的分类

12.2 土地污染现状评价

12.2.1 土地污染现状调查

12.2.2 评价因子的选取

12.2.3 评价标准的确定

12.2.4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污染分级

12.3 土地污染影响评价

12.3.1 概述

12.3.2 土壤污染的识别

12.3.3 土壤环境容量预测

12.3.4 土壤污染预测

12.4 土地污染风险评价

12.4.1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12.4.2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12.4.3 土壤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12.5 土地污染的防治与修复

12.5.1 提高对土地污染的认识

12.5.2 土地污染的防治措施

12.5.3 土壤污染的修复措施

参考文献

1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13.1 概述

13.1.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历史

13.1.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

13.1.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尺度

13.1.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步骤

1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13.2.1 FAO的五大准则评价框架

13.2.2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

13.2.3 生态、经济、社会框架

13.2.4 土地资源综合价值法

13.2.5 “土地总量平衡 土地永续利用”框架

13.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应用与展望

13.3.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应用

13.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动态发展过程

13.3.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展望

参考文献

14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14.1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与必要性

14.1.1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分类

14.1.2 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

14.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14.2.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目的

14.2.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

14.2.3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主要内容

14.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14.3.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14.3.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14.3.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

14.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14.4.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14.4.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14.4.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

14.5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支持技术篇

15 土地评价常用的数学方法

15.1 主成分分析方法

15.1.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15.1.2 主成分的计算步骤

15.1.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

15.1.4 应用举例

15.2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15.2.1 系统聚类法

15.2.2 模糊聚类法

15.3 特尔菲法

15.3.1 特尔菲法的过程

15.3.2 应用举例

15.4 层次分析法

15.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5.4.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5.4.3 计算方法

15.5 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15.5.1 逐步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

15.5.2 逐步回归分析的步骤

15.6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15.6.1 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5.6.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5.7 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聚类分析

15.7.1 灰色关联分析

15.7.2 灰色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6 地统计学方法

16.1 地统计学的产生与应用

16.1.1 地统计学的产生

16.1.2 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的区别

16.1.3 现行土地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16.1.4 地统计学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16.2 地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假设

16.2.1 区域化变量理论

16.2.2 变异函数与协方差

16.2.3 平稳假设与内蕴假设

16.2.4 方差估计理论

16.3 变异函数的结构性分析

16.3.1 变异函数的性质

16.3.2 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

16.3.3 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

16.3.4 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最优拟合

16.4 空间局部估计

16.4.1 普通克立格法

16.4.2 对数正态克立格法

16.4.3 泛克立格法

16.4.4 协同克立格法

16.4.5 指示克立格法

参考文献

17 遥感技术与土地评价应用

17.1 遥感概述

17.1.1 遥感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17.1.2 遥感常用传感器及其对地观测特征

17.1.3 遥感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新近趋势

17.2 遥感常用地物解译方法

17.2.1 目视解译分析方法

17.2.2 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

17.3 遥感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17.3.1 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确定

17.3.2 土地评价参评因素指标信息的遥感提取

17.4 遥感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土地评价应用

18.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8.1.1 概况

18.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8.1.3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8.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18.2.1 土地评价中的空间数据库技术

18.2.2 土地评价中的空间模型库技术

18.2.3 土地评价中的可视化技术

18.3 土地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

18.3.1 系统分析

18.3.2 系统设计

18.3.3 系统开发流程

18.3.4 系统软件设计

18.3.5 系统试运行与维护

18.3.6 系统评价

参考文献

19 专家系统技术

19.1 概述

19.1.1 专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19.1.2 专家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分类

19.1.3 专家系统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19.2 专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9.2.1 专家系统开发设计的前提和原则

19.2.2 专家系统设计的步骤

19.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

19.3.1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与特点

19.3.2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方式

19.3.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优点与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篇 应用篇

20 桂林市土地粮食的潜力及人粮关系的研究

20.1 研究目的与研究区概况

20.1.1 研究目的

20.1.2 研究区概况

20.2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

20.2.1 研究方法

20.2.2 结果与分析

20.2.3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结论

20.3 土地粮食人口承载力

20.3.1 概述

20.3.2 人口与粮食需求预测

20.3.3 粮食人口承载状况及人粮关系协调的对策

参考文献

21 江苏省城镇土地出让最低价体系的建立

21.1 研究目的与研究区概况

21.1.1 研究目的

21.1.2 研究区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1.2.1 最低价建立的原则及地价内涵的确定

21.2.2 研究技术路线

21.3 全省城镇土地分等

21.3.1 分等的基本思路

21.3.2 分等因素因子的确定

21.3.3 等别划分与最终确定

21.4 土地出让最低价的测算与确定

21.4.1 基准地价扣除法最低价的测算

21.4.2 出让地价修正法最低价的测算

21.4.3 成本逼近扣除法最低价的测算

21.4.4 土地出让最低价的确定

参考文献

22 江苏省宜兴市农用地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建立

22.1 研究目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区概况

22.1.1 研究目的

22.1.2 研究技术路线

22.1.3 研究区概况

22.2 农用地定级

22.2.1 分等成果的提取

22.2.2 定级单元、指标区划分与修正因素因子的确定

22.2.3 修正因素因子分值量化

22.2.4 定级指数的计算

22.2.5 土地级别的划分

22.3 农用地估价

22.3.1 估价处理方法

22.3.2 样点平均值法基准地价的计算

22.3.3 模型法基准地价的测算

22.4 农用地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

参考文献2100433B

查看详情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及“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13章,主要内容:一是土地类型研究,主要论述土地分级和土地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土地类型的结构与演替,土地类型调查,土地类型制图;二是土地评价研究,主要论述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农用地和城镇土地的分等、定级与估价及数值法土地评价的原理与方法;三是论述了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本次修订在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全书内容作了增补,重点充实了土地类型结构研究,土地类型调查实例,农用地和城镇土地的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经济评价,数值法土地评价以及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实例等方面的内容。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