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一篇 村镇住宅节地设计
第一章 村镇住宅节地战略
第一节 推进中心村建设
第二节 转变住宅建设模式
第二章 村镇住宅节地指标
第一节 节地规划控制指标
第二节 住宅面积控制指标
第三章 村镇住宅节地布局与设计
第一节 基地选择与节地
第二节 住栋构成与节地
第三节 村镇住宅节地布局
第四节 村镇住宅节地设计
第四章 村镇住宅内部空间高效利用
第一节 各主要空间的合理使用
第二节 各主要空间的节 约使用
第三节 内部空间的适应性设计
第二篇 村镇住宅节能设计
第一章 村镇住宅被动式设计
第一节 村镇住宅节能与总体布局
第二节 村镇住宅中的自然通风
第三节 村镇住宅中的天然采光
第二章 村镇住宅围护结构设计
第一节 村镇住宅墙体节 能设计
第二节 村镇住宅门窗节 能设计
第三节 村镇住宅屋面节 能设计
第四节 村镇住宅楼地面节 能设计
第三章 村镇住宅能源使用模式
第一节 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
第二节 村镇生物质能利用
第三节 村镇太阳能利用
第四章 村镇住宅设备节 能
第一节 房间空调器节 能技术
第二节 热泵节 能技歹R
第三篇 村镇住宅节水设计
第一章 村镇住宅小区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第一节 村镇住宅小区给水和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要求
第二节 村镇住宅小区给水系统设计
第三节 村镇住宅小区排水系统设计
第四节 村镇住宅小区供水管网检漏与修复
第五节 村镇住宅绿化与清洗节 水
第二章 村镇住宅供水和生活节 水
第一节 室内给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第二节 室内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第三节 节 水型卫生器具与设施选型
第四节 给水和排水管道的管材选择
第五节 居民日常生活与节 水意识
第三章 雨水和海水利用
第一节 雨水收集与利用
第二节 雨水处理工艺和设施
第三节 雨水入渗、回灌补给
第四节 海水直接利用
第四章 村镇住宅污水再生利用技术
第一节 村镇污水排放与处理
第二节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技术
第三节 中水和景观用水循环利用技术
第四节 污水直接利用和灌溉技术
第五章 热水的太阳能利用
第一节 太阳能供热系统
第二节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第四篇 村镇住宅节材设计
第一章 村镇住宅建筑材料使用现状
第一节 结构材料
第二节 屋面材料
第三节 门窗材料
第四节 装饰装修材料
第二章 村镇住宅建筑节 材途径
第一节 建筑材料应用
第二节 建筑设计
第三节 建筑施工
第三章 村镇住宅建材产品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建材生产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建材产品的耐久性与经济性
第三节 建材产品的可回收性能及应用
第四节 村镇特色建材的性能与应用
第四章 村镇住宅绿色建材的选用
第一节 绿色建材简介
第二节 墙体材料的选用
第三节 门窗材料的选用
第四节 屋面材料的选用
第五节 装饰装修材料的选用
第五篇 村镇住宅环境质量设计
第一章 村镇住宅的内部物理环境设计
第一节 村镇住宅的光环境设计
第二节 村镇住宅的声环境设计
第三节 村镇住宅的热环境设计
第四节 村镇住宅的嗅觉环境设计
第二章 村镇住宅的健康化设计
第一节 室内空气质量与室内环境
第二节 材料与室内环境质量
第三章 村镇住宅的室外环境设计
第一节 村镇住宅的室外景观设计
第二节 村镇住宅固体废弃物处理
《村镇住宅可持续设计技术》是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村镇住宅可持续设计技术》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五个方面出发,详细论述了我国村镇住宅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对我国村镇住宅设计、尤其是村镇住宅的可持续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陈易,男,1966年生,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访问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参加了一系列国内外学术会议,公开发表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研究领域:生态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
高乃云,女,1949年生,博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同济大学市政工程系系主任、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第四届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展计划(863)课题。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教材1部;与他人一起在中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级、上海市和教育部等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及精品课程近10项。
张永明,男,1969年生,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同济中欧建筑节能培训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理事,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并参与多个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商品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研究”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寿青云,男,1977年生,博士,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制冷与热工程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制冷空调系统优化设计、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和低碳能源系统规划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已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EI收录3篇;参与4部专业著作的编写,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十多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和上海市科技创新计划的科研工作。
福建首座“可持续建筑”9层高的大楼,三天多就可拔地而起并封顶——— 这不是天方夜谭,在福安市真真正正实现了。12月19日,在福安市畲族经济开发区内,一栋高9层半、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新型钢结构...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实现城市由不协调剑协调、由非可持续剑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答案通过自己思考出来的多想想,答案错了没关系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思考才是自己的答案,多思考吧.你的点赞或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理论基础探究
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可持续设计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内生动力。本文通过对当前生态文化和可持续社会大背景的研读,结合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现状和发展态势,对设计的理论内核进行探索性的梳理。尝试性地将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并对各部分进行了阐释和相应的设计意义解读。
论建筑可持续设计中的人文趋势
本文用可持续建筑批判传统建筑的思维方式审视了当今的可持续建筑。在可持续设计中,自然和人文应该是相互平衡、相互促进、齐步向前的。随着可持续技术的日渐成熟,人文关怀必然成为可持续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成为我们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中心,人文亦将成为可持续的一个考量指标。
内容介绍
《村镇太阳能及住宅设备标准化设计技术》基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村镇住宅设备标准化设计技术与软件开发”项目,研发了村镇住宅太阳能应用模块化设计技术软件、村镇住宅给水排水系统模块化设计技术软件、村镇住宅电气系统模块化设计技术软件、村镇住宅弱电系统模块化设计技术软件等一系列标准模块化设计软件。旨在通过研发农村村镇住宅设备标准化设计技术为重点的集成平台,为改善民居环境质量、农民生活质量提供支撑;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2100433B
为树立村镇建设示范典型,近日,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求各市、县、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村镇住宅示范房建设。该厅提出,力求从2016年起,福建省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建成1栋“内以安心,外以安目”的村镇住宅示范房。到2025年底,福建全省每个乡镇建成1栋以上村镇住宅示范房。
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村镇住宅示范区的选址和村镇住宅示范房的布局、功能、外观、质量、配套和装修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要求。
村镇住宅示范区应选择在比较有利的地形地貌、交通方便的地区,并具有适合建设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应避开地质复杂、土壤承载力差、地势低洼又不易排涝以及风口、滑坡和洪水侵袭等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
在村镇住宅示范房的建筑要求方面,第一,要求布局合理,包括尺寸比例合理、空间布局合理以及朝向间距合理。原则上每户宅基地面积110平方米左右,面宽与进深比例以2 3左右为宜,南面两开间,客厅开间尺寸应为卧室开间的1.5倍以上,车库进深不小于6米,一层层高3.3~3.6米,二、三层层高3米。除楼梯间外的其它功能空间都应直接采光通风,卫生间设在西侧或东侧,应考虑贴春联及悬挂灯笼空间。房屋宜坐北朝南偏东或偏西15度左右,住宅建筑前后间距与前建筑高度比不小于1 1且不小于9米,相邻房屋山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米;可选择单户、双户拼联或多户并联户型。
第二,村镇住宅示范房需功能齐全。一层应设有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楼梯间等7大功能空间;二层应设有家庭厅、主卧、次卧、主卧卫生间、公用卫生间,还应有1个大进深的休闲阳台;三层应设有卧室、储存房或活动室、卫生间及1个面积为宅基地面积1/3左右的露台。
第三,要求建筑特色鲜明。建筑外观立足于“坡屋面、定色调、外墙用涂料”的基本要求,应反映乡村地域特色,要凸显乡村风貌和乡土气息。最好在外墙二、三层圈梁处设置披檐,保护墙体,呼应屋顶。对空调外机、集成水箱及太阳能热水器等安置空间应有统筹布置并注意装饰处理。
第四,村镇住宅示范房要质量可靠。可采用《福建省村镇住宅通用图》,或使用遵循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设计的施工图,施工图应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施工图文件及工程材料预算等。采用砖混结构,应在房屋四角、楼梯间四角、隔开间内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设置拉结钢筋。
第五,村镇住宅示范房在设施配套和装修无害方面也应符合标准。通水、通电、通信,宅前道路宽度适宜;配套三格化粪池,房屋四周设置3%坡度的排水沟,保障排水顺畅;房前屋后菜地化,菜地似绿地,不过度硬化。同时,房屋室内装修禁止使用不符合“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标准的装修材料,切实保障室内环境安全。房屋室内装修力争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原木板,不要合成版;要白乳胶,不要万能胶;要水性漆,不要油性漆。
本书针对目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镇住宅的低能耗技术应用,涉及国内外村镇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江南水乡村镇低能耗住宅技术策略研究、 夏热冬冷地区村镇建设低能耗技术应用、传统村镇住宅中被动式节能技术研究、村镇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村镇低能耗住宅的材料应用与检测等领域,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住宅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学术价值,对高校学生、设计单位从业人员、科研单位研究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与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