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大叶冬青

大叶冬青(学名:Ilex latifolia Thunb.)是常绿大乔木,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由聚伞花序组成的假圆锥花序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无总梗;花淡黄绿色,果球形,成熟时红色,花期4月,果期9-10月。生于海拔250-15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灌丛中或竹林中。分布于日本及中国长江下游各省及福建等地。

大叶冬青基本信息

大叶冬青分布情况

产于江苏(宜兴)、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大别山)、湖北(来凤、兴山、随州、应山、黄梅、英山、罗城、麻城)、广西及云南东南部(西畴、麻栗坡)等省区。分布于日本。

查看详情

大叶冬青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大叶冬青

  • 品种:大叶冬青;几年苗:1;繁殖方式:籽播;高度H(m):0.8;冠幅W/P(cm):80;
  • 付立
  • 9%
  • 鄢陵付立园林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胸径12/全冠
  • 9%
  • 浏阳市佳锦苗木场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H100
  • 9%
  • 云南花木商汇园艺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米径(cm)6,高度(cm),冠幅(cm)250,地径(cm)50
  • 9%
  • 浙江垂丝海棠苗木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H50
  • 9%
  • 云南花木商汇园艺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冬青

  • 苗高×冠幅:400cm×120cm
  • 汕头市2019年下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冬青

  • 胸径15-16cm 苗高4.0-4.5m 冠幅3.0-3.5m
  • 珠海市2019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冬青

  • 胸径19-20cm 苗高5.0-5.5m 冠幅3.0-3.5m
  • 珠海市2019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冬青

  • 苗高×冠幅:400×120cm
  • 汕头市2019年上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冬青

  • 胸径9-10cm 苗高3.0-3.5m 冠幅1.5-2.0m
  • 珠海市2019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米径(cm)15 高度(cm)350
  • 8531株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3-30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米径(cm)20
  • 7260株
  • 1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0-19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土球直径:37cm, 株高:200-250 cm,冠幅:150-180 cm假植苗
  • 1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4-01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详见原档
  • 71892株
  • 1
  • -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1-27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

  • 米径(cm)15 高度(cm)350
  • 4416株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3-30
查看价格

大叶冬青栽培技术

大叶冬青育苗方法

1、种子处理:种子需用湿沙储存1-1.5 年,要变温处理。用40℃的温水浸泡12小时,置于5℃低温下处理24小时,再用40℃的温水浸泡10小时,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取出用清水泡8-10小时,置于沙床内催芽。经3个月左右,种子陆续萌动。此法,种子可提前9-12个月发芽,发芽率达30%左右。

2、芽苗移栽:幼苗高1.5厘米,出现真叶时,移入塑料袋营养钵中,排入苗床。株距6厘米,行距12厘米,塑料袋口径5厘米,钵高10-12厘米。幼苗移入后怕高温日灼和干旱,要及时用75%遮阳度的网搭设遮阳棚,以遮阳保湿。

3、施肥:主要是在幼苗生长旺期施肥。4月份每隔5天叶面喷施 0.1-0.3%的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的溶液1次,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和茎木质化。7-8月每隔5天叶面喷施0.1%的尿素液1次。苗木生长后期,每隔5-7天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液或0.2-0.3%的硫酸钾液1次,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越冬抗寒性。

4、防寒:秋后增施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后期适当缩短遮荫时间。从9月上旬起,逐步揭除遮阳网,增加光照。冬季极端气温来临前,搭拱棚盖膜,防寒保苗。

大叶冬青种植栽培

1、绿化大苗栽培。根据本品种喜侧方荫蔽的生物学特性,选用金丝垂柳、黄山栾、光皮树等阔叶树进行异龄混交复合配置,形成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的稳定的树种群落。落叶树行距2-3米,株距1.8-2.5米。行间种植大叶冬青,株行距均为0.4-0.5米。成活后视生长状况和绿化要求施肥管理。

2、叶用园栽培。用2年生大苗定植,株距1米左右,行距1-1.2米,定植1年后矮化修剪定型,修剪高度1米以下。2年后即可采摘嫩叶制茶。应要取叶制茶,栽培过程要增施有机肥(腐熟的饼肥、鸡粪等复合肥),严禁偏施氮肥,尽量少施化肥,达到无公害要求。

大叶冬青病害防治

大叶冬青病虫害较少,管理方便。首先是精修细剪及时除去病虫枝、枯死枝、内堂过密枝。通过合理调整树体及树间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恶化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其次是利用生物技术消灭害虫,利用天敌,采用人工饲养投放、引进等措施,增加天敌种群数量、控制害虫数量。第三,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第四,必要时可以使用矿物源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第五,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关键时可少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等,可在制茶采叶前20天禁止使用。第六,改进喷药技术,注意适时喷药,减少施药次数和浓度,做到能兼治的不专治,能挑治的不普治,若防治1次有效,可不再多次喷药。

查看详情

大叶冬青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全体无毛;树皮灰黑色;分枝粗壮,具纵棱及槽,黄褐色或褐色,光滑,具明显隆起、阔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叶痕。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19(-28)厘米,宽4.5-7.5 (-9)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疏锯齿,齿尖黑色,叶面深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中脉在叶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12-17条,在叶面明显,背面不明显;叶柄粗壮,近圆柱形,长1.5-2.5厘米,直径约3毫米,上面微凹,背面具皱纹;托叶极小,宽三角形,急尖。由聚伞花序组成的假圆锥花序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无总梗;主轴长1-2厘米,基部具宿存的圆形、覆瓦状排列的芽鳞,内面的膜质,较大。

花淡黄绿色,4基数。雄花:假圆锥花序的每个分枝具3-9花,呈聚伞花序状,总花梗长2毫米;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5-7毫米,宽3-5毫米;花梗长6-8毫米,小苞片1-2枚,三角形;花萼近杯状,直径约3.5毫米,4浅裂,裂片圆形;花冠辐状,直径约9毫米,花瓣卵状长圆形,长约3.5毫米,宽约2.5毫米,基部合生;雄蕊与花瓣等长,花药卵状长圆形,长为花丝的2倍;不育子房近球形,柱头稍4裂。雌花:花序的每个分枝具1-3花,总花梗长约2毫米,单花之花梗长5-8毫米,具1-2枚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3毫米;花冠直立,直径约5毫米;花瓣4,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1/3,败育花药小,卵形;子房卵球形,直径约2毫米,柱头盘状,4裂。

果球形,直径约7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柱头薄盘状,基部宿存花萼盘状,伸展,外果皮厚,平滑。分核4,轮廓长圆状椭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2.5毫米,具不规则的皱纹和尘穴,背面具明显的纵脊,内果皮骨质。花期4月,果期9-10月。

查看详情

大叶冬青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大叶冬青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50-15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灌丛中或竹林中。

查看详情

大叶冬青主要价值

大叶冬青观赏价值

叶、花、果色相变化丰富,萌动的幼芽及新叶呈紫红色,正常生长的叶片为青绿色,老叶呈墨绿色。5月花为黄色,秋季果实由黄色变为橘红色,挂果期长,十分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它适应性强,较耐寒、耐阴,萌蘖性强,生长较快,病虫害少,是城市理想的第3代绿化树种。木材可作细工原料;树皮可提栲胶;亦可作园林绿化树种。

大叶冬青药用价值

医药

叶(苦丁茶)苦、甘、寒。清热解毒、清头目,除烦渴,止泻。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

有效成分:含黄酮、生物碱、三萜皂苷、大叶冬青苷Ⅰ、熊果酸、β-香树脂醇、羽扇醇、蒲公英萜醇、蛇麻脂醇、α-香树脂醇、果醇3-O-乙酯、熊果酸3-O-乙酯、白桦脂酸、白桦脂醇、古柯二醇、熊果醇、齐墩果酸等。

功能活性:苦丁茶性凉,味苦、甘,有消炎解暑、生津解渴、消食化痰、清脾肺、活血脉之功效。特别对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促进全身代谢功能有独特功效。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慢性肝炎,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汤火伤。

①《岭南采药录》:"清热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凉解毒。治痧症,内热。熬膏可涂热疮。"

③江西《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跌打损伤,风湿病。"2100433B

查看详情

大叶冬青文献

大叶冬青降血脂作用及多糖含量测定研究 大叶冬青降血脂作用及多糖含量测定研究

大叶冬青降血脂作用及多糖含量测定研究

格式:pdf

大小:203KB

页数: 3页

目的:研究大叶冬青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脂小鼠血脂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多糖含量。方法: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测定喂食大叶冬青提取物后高血脂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大叶冬青多糖含量为1.19%(n=3,RSD=8.52%)。1.2g/kg大叶冬青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浓度(P<0.05),1.2、0.6、0.3g/kg3个剂量的大叶冬青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G浓度(P<0.05~0.01)。结论:大叶冬青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中6种三萜皂苷成分的量 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中6种三萜皂苷成分的量

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中6种三萜皂苷成分的量

格式:pdf

大小:203KB

页数: 4页

目的 在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建立测定大叶冬青中大叶冬青皂苷F(latifoloside F)、大叶冬青皂苷H (latifoloside H)、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 C)、大叶冬青皂苷D(latifoloside D)、苦丁冬青皂苷F(kudinosideF)、苦丁茶冬青皂苷E (ilekudinoside E)6种三萜皂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Wonda Cract ODS-2 (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5℃.结果 6个皂苷分离度良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52%~100.96%,RSD<2%.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神农本草--常见药用植物赏析】翠云草&amp;大叶冬青&amp;淡竹叶&amp;杜衡

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卷柏科

形态特征:主茎伏地蔓生,长30~60厘米,禾秆色,有棱,分枝处常生不定根,叶卵形,短尖头,二列疏生;侧枝通常疏生,多回分叉,基部有不定根;营养叶二形,背腹各二列;孢子囊穗四棱形;大孢子灰白色或暗褐色,小孢子淡黄色。

生境:生林下湿石上或石洞内,海拔40~1000米。

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南。

药用部位:全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炎、止血。

大叶冬青 Ilexlatifolia冬青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粗而有纵棱;叶大,厚革质,长椭圆形,缘有细尖锯齿;雌雄异株,花黄绿色,密集簇生于2年生枝叶腋;果球形,红色,内果皮骨质;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境:生于海拔250-15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灌丛中或竹林中。

分布:长江以南各地;日本也有。

药用部位:叶。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祛瘀。

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 禾本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木质缩短的根状茎;须根中部可膨大为纺缍形;秆直立,疏丛生,高40~100厘米;叶鞘平滑或外侧边缘具纤毛;叶片披针形,基部狭缩呈柄状,有明显小横脉;圆锥花序;颖果长椭圆;花果期6~10月。

生境:生于山坡、林地或林缘、道旁蔽荫处。

分布: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及日本均有分布。

药用部位:叶、根。

功用主治:清凉,解热、利尿。

杜衡Asarumforbesii马兜铃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节间短,下端集生多数肉质根;茎端生1~2叶;叶宽心形至肾状心形,顶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两面略被毛,边缘及脉上密被细柔毛;单花顶生,花被筒钟状,内壁网格状,暗紫色;蒴果肉质,具多数黑褐色种子;花期4~5月。

生境:生于林下土质肥沃的阴湿处。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和江西。

药用部位:全草。

功用主治:散寒止咳、祛风止痛。

图:丁华娇

杭州植物园微信:hzbgcn

查看详情

齿叶冬青系下级分类

  • 苗山冬青Ilex chingiana Hu & T. Tang

  • 细齿冬青Ilex denticulata Wall. ex Wight

  • 纤花冬青Ilex graciliflora Champ. ex Benth.

  • 全缘冬青Ilex integra Thunb.

  • 扣树Ilex kaushue S. Y. Hu

  • 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

  • 南宁冬青Ilex nanningensis Hand.-Mazz.

  • 宁德冬青Ilex ningdeensis C. J. Tseng

  • 洼皮冬青Ilex nuculicava S. Y. Hu

    • 洼皮冬青(原变种)Ilex nuculicava S. Y. Hu var. nuculicava

      • 秋花洼皮冬青(变种)Ilex nuculicava S. Y. Hu var. auctumnalis S. Y. Hu

      • 光枝洼皮冬青(变种)Ilex nuculicava S. Y. Hu var. glabra S. Y. Hu

  • 长圆果冬青Ilex oblonga C. J. Tseng

  • 粤桂冬青Ilex occulta C. J. Tseng

  • 五棱苦丁茶Ilex pentagona S. K. Chen, Y. X. Feng & C. F. Liang

  • 巨叶冬青Ilex perlata C. Chen & S. C. Huang

  • 毛叶冬青Ilex pubilimba Merr. & Chun

  • 拟榕叶冬青Ilex subficoidea S. Y. Hu

  • 铃木冬青Ilex suzukii S. Y. Hu

  • 薄核冬青Ilex tenuis C. J. Tseng

  • 毛果冬青Ilex trichocarpa H. W. Li

  • 细枝冬青Ilex tsangii S. Y. Hu

    • 细枝冬青(原变种)Ilex tsangii S. Y. Hu var. tsangii

      • 瑶山细枝冬青(变种)Ilex tsangii S. Y. Hu var. guangxiensis T. R. Dudley

  • 乌来冬青Ilex uraiensis Mori & Yamamoto

  • 阳春冬青Ilex yangchunensis C. J. Tseng

查看详情

冬青主要品类

冬青树种种类丰富,常见的有梅叶冬青、灰冬青、榕叶冬青、细花冬青、广东冬青、及大叶冬青(苦丁茶)等。

主要种类

秤星树(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Hook.et Arn.)Champ.落叶灌木,高3米。有长枝和短枝,小枝无毛,绿色,干后褐色,均具明显的白色皮孔,长枝纤细。产于仙居、龙泉、庆元、泰顺等地。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山谷、路旁灌丛中或阔叶林中。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根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之效;叶含熊果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榕叶冬青Ilex ficoidea Hemsl.常绿乔木,高12米。小枝黄褐色或红褐色,无毛。叶片革质,产于开化、仙居、临海、遂昌、松阳、龙泉、庆元、云和、景宁、缙云、丽水、瑞安、文成、泰顺平阳等地。生于海拔400~800米的山谷、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台湾。日本也有。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材质中等,可供家具制作、细工、美术等用材。

广东冬青Ilex kwangtungensis Merr.常绿小乔木,高10米。树皮暗灰色。小枝有棱,干后黑色,被锈色或黄褐色短柔毛。产于龙泉、庆元、泰顺、文成、平阳等地。生于海拔250~900米的山坡、山谷、沟谷边的疏林中。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常绿大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黑色,全体无毛。小枝粗壮,黄褐色,有纵裂纹和棱。生于海拔250~800米的山坡、山谷的常绿阔叶林中,也常见栽培于房舍旁。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及福建、广东、广西。日本也有。叶和果作药用,也可作庭园的绿化树种。

矮冬青Ilex lohfauensis Merr.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树皮栗褐色,无皮孔。小枝纤细,密被短柔毛。产于金华、遂昌、松阳、龙泉、庆元、云和、景宁、丽水、泰顺、平阳等地。生于海拔200~900米的山坡灌丛中。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常绿乔木,高20米。树皮淡灰色,小枝具棱角,红褐色,无毛。产于杭州、临安、普陀、仙居、龙泉等地。生于温湿肥沃的疏林中或山坡上。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西南各省和台湾省,日本、朝鲜也有。树皮、根、叶供药用。

四川冬青IlexszechwanensisLeos.灌木或小乔木,高1~10米;幼枝近四棱形,具纵棱及沟槽,被微柔毛或仅沟槽内被微柔毛,较老的小枝具突起的新月形叶痕,皮孔不明显;顶芽圆锥形,被短柔毛。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