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绪论:科学观与建筑观
1.1 当代建筑转向
1.1.1 当代建筑时代背景
1.1.2 当代建筑现象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现阶段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框架
1.3 科学与建筑的关系
1.3.1 科学与建筑的历史关系
1.3.2 新科学对当代建筑产生影响
1.4 新科学与新建筑
1.4.1 当代各个学科的交融性
1.4.2 当代科学、社会、建筑的关系与特点
1.5 新科学建筑理论研究现状
1.5.1 建筑与科学新特点的相关性
1.5.2 当代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
1.5.3 当代建筑学理论的科学观
本章小结
2 科学观-哲学观-建筑观的渐进转变
2.1 从科学的转折到哲学的流变
2.1.1 科学观的转折
2.1.2 哲学观的转向
2.1.3 审美观的拓展
2.1.4 思维方式的转变
2.2 科学的图像化与建筑的概念化
2.2.1 读图时代——图像化
2.2.2 科学的图像化
2.2.3 建筑形态的概念化
2.3 建筑观的拓展
本章小结
3 当代科学对建筑观的影响
3.1 当代科学观映射下的建筑观
3.2 不同层次学科的科学观念
3.3 基础学科——数学
3.3.1 模式——数学变换
3.3.2 形状——新几何学
3.4 基础学科——物理学
3.4.1 相对论
3.4.2 量子力学
3.5 基础学科——复杂性科学
3.5.1 自然的复杂性本质
3.5.2 混沌
3.5.3 分形
3.6 分支学科对建筑观的影响
3.6.1 天文学(宇宙学)
3.6.2 生物学
3.6.3 地质学
3.6.4 晶体学
3.6.5 形态学
3.6.6 电子学
3.6.7 热力学
3.6.8 流体力学
3.7 科学理论的综合影响
本章小结
4 从科学观到建筑观的转换
4.1 当代科学方法论与技术手段
4.1.1 当代科学方法论
4.1.2 当代科学的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
4.2 涌现理论与生成理论
4.2.1 建筑的涌现与生成
4.2.2 建筑师的涌现理论
4.3 图解理论
4.3.1 数据图解
4.3.2 科学图解
4.3.3 计算机图解
4.3.4 分析图解
4.4 科学观与先锋建筑空间/表皮的生成
4.4.1 科学观的转译、援引
4.4.2 空间——数学化与生成化
4.4.3 表皮——复杂化与媒介化
4.5 计算机技术下的建筑生产方式
4.5.1 建筑的数字化生产
4.5.2 综合实例:格拉茨美术馆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新科学观 计算机技术发展出新建筑观
5.2 新科学拓展了建筑的可能性
5.3 新科学观与建筑观的反思
5.4 结论的扩展
参考文献
名词解释
图片索引2100433B
《当代建筑的科学之维:科学观下的建筑形态研究》研究了新科学观与当代建筑形态生成的联系。从科学观的视角考察新科学对建筑观念的推动,将现代科学最前沿的观念引入建筑设计领域,探讨了新兴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对建筑形态、建筑理念、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理论更新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当代建筑的科学之维:科学观下的建筑形态研究》面对当代先锋建筑的发展趋势,采用跨学科和图像化的研究方法,建立起从科学观到哲学观、空间观、审美观和建筑观的整体视野。
书中分类剖析了多个前沿基础学科,如拓扑学、混沌理论、量子力学以及分支学科中的宇宙学、生物学、地质学、晶体学、形态学、电子学、热力学、流体力学在观念和方法层面对建筑领域的影响。提出新的科学观和数字技术相结合更新了建筑的空间观、审美观和形态观,并从生成机制层面拓展了建筑的可能性。
形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一般分为3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从传统形态构成课程多年的教学内容来看,无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还是环境...
岭南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关于岭南建筑艺术特征的探索正从各个层面展开,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日益重视。本文仅就岭南建筑的界定及其人文品...
没有这个专业,有设计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艺术设计专业
建筑的\"非建筑\"——当代建筑形态弱化策略研究
当代空间设计观的转向、审美价值观的嬗变、影像文化的冲击以及建筑、城市、景观的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建筑形态的弱化.一些建筑师采用轻盈感的临时策略、平面化的图像策略和隐匿式的地景策略弱化了建筑的体量感、恒定感、物质性和表现性,使建筑呈现出了一种\"非建筑\"的状态.
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形态创新研究
建筑形态在建筑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建筑形态创新是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实践,从建筑形体形态、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装饰形态三个方面对获奖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的形态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对我国建筑设计创新提供一些借鉴。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随着当代建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构图原理和技术美学已不能揭示当代建筑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课题组将在已完成的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特征分析和建筑图式语言研究的基础上,用形态分析的方法总结当代西方建筑中经典案例以及建筑师的设计过程,如复杂性建筑语言的使用和非线性建筑中的形态生成方法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建筑中设计方法的转变。本研究属于建筑学领域中建筑设计基本规律的范畴,有助于理解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建立理性的建筑教育体系。
随着当代建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构图原理和技术美学已不能揭示当代建筑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课题组在已完成的“建筑图式语言研究”和“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用形态分析的方法总结当代西方建筑中经典案例以及建筑师的设计过程,如“复杂性建筑”语言的使用和非线性建筑中的形态生成方法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建筑中设计方法的转变。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含硕士论文和会议论文)20篇,出版相关专著一本,待出版专著一本。本研究属于建筑学领域中建筑设计基本规律的范畴,有助于理解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建立理性的建筑教育体系。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