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土建百科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2011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顺波、乔裕民、马述江。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基本信息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对倒虹吸结构耐久性的提高作用

1.1.1 混凝土的腐蚀破坏机理

1.1.2 钢筋的锈蚀机理

1.1.3 预应力对混凝土耐腐蚀性的提高作用

1.2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经济效益

1.3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社会效益

第2章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方案

2.1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体系的选择

2.2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与设备

2.2.1 混凝土

2.2.2 预应力钢筋

2.2.3 锚具及其防护

2.2.4 孔道成型材料

2.2.5 孔道真空辅助灌浆技术

2.2.6 预应力张拉设备

2.3 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计算方法

2.3.1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2.3.2 预应力钢筋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2.3.3 预应力钢筋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2.3.4 预应力钢筋张拉伸长值的计算与校核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倒虹吸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3.1 南水北调中线南沙河倒虹吸工程背景

3.1.1 工程位置

3.1.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3.1.3 工程布置

3.2 倒虹吸结构设计基本资料

3.2.1 建筑物级别

3.2.2 基本资料

3.2.3 结构材料性能

3.3 倒虹吸结构设计原则

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计算

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3.3 施工期应力验算

3.4 作用(荷载)的计算

3.4.1 作用(荷载)的标准值

3.4.2 作用(荷载)的设计值

3.5 倒虹吸预应力钢筋的配置方法

3.6 倒虹吸结构的分析方法

3.6.1 施工期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平面应力有限元分析

3.6.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杆件内力计算方法

3.6.3 计算地质剖面情况

3.7 倒虹吸结构施工期的应力分析

3.7.1竖墙正应力

3.7.2顶底板正应力

3.8 倒虹吸结构正常使用阶段的应力分析

3.8.1 竖墙正应力

3.8.2 顶板正应力

3.8.3 底板正应力

3.9 倒虹吸结构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设计

3.9.1 承载力极限状态截面内力与应力计算结果的对比

3.9.2 倒虹吸结构正截面承载力设计

3.9.3 倒虹吸结构斜截面承载力设计

3.9.4 截面配筋构造要求

3.9.5 设计成果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倒虹吸结构仿真模型设计与试验

4.1 模型试验的任务

4.2 模型比尺与仿真材料

4.2.1 模型比尺选择

4.2.2 模型普通钢筋

4.2.3 模型预应力钢筋

4.3 模型制作

4.3.1 地基的模拟

4.3.2 钢筋的制备

4.3.3 底板和竖墙钢筋的绑扎

4.3.4 模板的安装

4.3.5 顶板钢筋的绑扎

4.3.6 混凝土的浇筑

4.3.7 模型混凝土的养生与拆模

4.4 模型测试系统

4.5 模型加载系统

4.5.1 基本要求

4.5.2 模型荷载的确定

4.5.3 水荷载的模拟

4.5.4 土压力的模拟

4.6 试验加载流程

4.6.1 模型施加预应力及测试

4.6.2 倒虹吸结构回填土施工模拟测试

4.6.3 倒虹吸结构正常使用模拟测试

4.7本章小结

第5章 倒虹吸结构仿真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5.1 倒虹吸仿真模型与原型的应力对比分析

5.1.1 倒虹吸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

5.1.2 预应力施加阶段结构应力对比分析

5.1.3 回填土施工阶段结构应力对比分析

5.1.4 正常使用结构应力对比分析

5.2 预应力施加阶段的结构应力实测与计算成果

5.2.1 模型底板应力对比分析

5.2.2 模型顶板应力对比分析

5.2.3 模型竖墙应力对比分析

5.3 回填土施工阶段的结构应力试验与计算成果对比

5.3.1 回填土至1/2倒虹吸高度

5.3.2 回填土至倒虹吸高度

5.4 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构应力试验与计算成果对比

5.4.1 正常使用工况I

5.4.2 正常使用工况Ⅱ

5.4.3 正常使用工况Ⅲ

5.4.4 正常使用工况Ⅳ

5.4.5 正常使用工况V

5.4.6 正常使用工况Ⅵ

5.4.7 正常使用工况Ⅶ

5.5 对预应力张拉工序的建议

第6章 倒虹吸结构不均匀地基处理方法

6.1 地质剖面情况的划分及其计算

6.2 地质变化对倒虹吸结构应力影响的分析

6.2.1 施工期的结构应力分析

6.2.2 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构应力分析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2100433B

查看详情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预应力混凝土

  • C25/汽车泵
  • m3
  • 3%
  • 漳州路桥翔通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预应力混凝土

  • C45/汽车泵
  • m3
  • 3%
  • 漳州路桥翔通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预应力混凝土

  • C50/汽车泵
  • m3
  • 3%
  • 漳州路桥翔通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预应力混凝土

  • C40/汽车泵
  • m3
  • 3%
  • 漳州路桥翔通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预应力混凝土

  • C20/汽车泵
  • m3
  • 3%
  • 漳州路桥翔通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混凝土

  • C10砼20石 现场搅拌站
  • 佛山市顺德区2009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混凝土

  • C15砼20石 现场搅拌站
  • 佛山市顺德区2009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混凝土

  • C20砼20石 现场搅拌站
  • 佛山市顺德区2009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混凝土

  • C40砼20石 现场搅拌站
  • 佛山市顺德区2009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混凝土

  • C45砼20石 现场搅拌站
  • 佛山市顺德区2009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预应力混凝土

  • AC15
  • 3807m³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7-10
查看价格

预应力混凝土

  • AC30
  • 3405m³
  • 1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6-02
查看价格

预应力混凝土

  • C30
  • 1m³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3-09
查看价格

预应力混凝土

  • AC15
  • 1m³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3-09
查看价格

离心环形预应力混凝土

  • 杆长10.0m,梢径150mm,壁厚40mm,根径283mm,质量584kg
  • 20根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1-13
查看价格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内容简介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北段南沙河倒虹吸初步设计,介绍了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体系及其设计方法。总结了大型倒虹吸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仿真模型试验新技术及其测试成果,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对试验成果进行了比对。提出了便于施工组织管理的倒虹吸结构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工序以及不均匀地基条件换填处理的方法。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可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施工组织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作为在校研究生的学习用书。

查看详情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倒虹吸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文献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202KB

页数: 2页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本文从预应力混凝士的起源、分类等方面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性,并浅谈了预应力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和发展展望,对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意义重大   

浅谈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浅谈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浅谈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格式:pdf

大小:202KB

页数: 5页

浅谈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 结构理论 浅谈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结构工程中一项先进的、有潜力的、 有发展前途的技术,该技术的发展 ,将推动工程结构的发展。预应力 混凝土不仅节约钢材 ,更重要的是改善结构的功能 ,满足建设事业的需 要。在大垮高层、 特种结构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充分体现它的作 用和优越性。 一、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的优越性 ㈠抗裂性好,刚度大。由于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大大推迟了裂缝 的出现,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构件可不出现裂缝, 或使裂缝推迟出现, 所以提高了构件的刚度,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 ㈡节省材料,减小自重。其结构由于必须采用高强度材料,因此 可减少钢筋用量和构件截面尺寸, 节省钢材和混凝土,降低结构自重, 对大跨度和重荷载结构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㈢提高构件的抗剪能力。 试验表明,纵向预应力钢筋起着锚栓的 作用,阻碍着构件斜裂缝的出现与开展, 又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设计原理内容简介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设计原理》以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与结构设计原理为主要内容、介绍了预应力技术发展历史、预应力混凝土材料、预应力工艺、预应力锚固体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构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与设计原理,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技术发展实例。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设计原理》既可作为桥梁和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桥梁与结构工程领域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查看详情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设计原理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概况

1.2 预应力混凝土概念及分类

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类型与特点

1.4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2.1 混凝土材料

2.2 预加应力材料

2.3 预应力管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预应力工艺、锚固体系及设备

3.1 预应力工艺

3.2 预应力锚固体系

3.3 预应力设备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构造

4.1 体内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构造

4.2 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构造

4.3 体内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构造

4.4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构造

4.5 预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构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弹性分析基本原理

5.1 预加力作用原理

5.2 预加力等效荷载原理

5.3 线形变换与吻合布索原理

5.4 弹性应力分析原理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弹性受力阶段设计原理

6.1 预应力损失计算

6.2 荷载平衡设计方法

6.3 弹性应力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极限承载能力设计原理

7.1 抗弯极限承载能力设计

7.2 抗剪极限承载能力设计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变形、裂缝等计算原理

8.1 结构变形计算

8.2 裂缝宽度计算

8.3 结构疲劳验算

8.4 预应力筋锚固段计算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要点

9.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2 体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3 预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4 结构徐变、收缩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技术发展实例

10.1 采用新型结构构造与施工方法的桥梁

10.2 采用新型预应力材料的桥梁

参考文献 2100433B

查看详情

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施工指南简介

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纵观国内外各种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可以说均远未达到,也难以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这是因为人们对发展后的技术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其施工方法和设计理论,使其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各方面都得到不断的改进。重庆交通学院在综合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改传统的预留孔道为预留明槽,节省了波纹管、定位钢筋和灌浆用水泥及相应工序;二是改传统的专用锚具锚固为粘结力自锚;节省了锚具、锚下局部加强钢筋及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操作长度;三是改传统的沿力筋纵向张拉为沿垂直于力筋的横向张拉,所需横张力仅为常规纵张力的1/5—1/7即可达到同等的预应力效果,减小了预应力损失,提高了张拉效率和张拉操作的安全度。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有...(展开全部)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纵观国内外各种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可以说均远未达到,也难以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这是因为人们对发展后的技术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其施工方法和设计理论,使其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各方面都得到不断的改进。重庆交通学院在综合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改传统的预留孔道为预留明槽,节省了波纹管、定位钢筋和灌浆用水泥及相应工序;二是改传统的专用锚具锚固为粘结力自锚;节省了锚具、锚下局部加强钢筋及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操作长度;三是改传统的沿力筋纵向张拉为沿垂直于力筋的横向张拉,所需横张力仅为常规纵张力的1/5—1/7即可达到同等的预应力效果,减小了预应力损失,提高了张拉效率和张拉操作的安全度。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有望集现有的先张法与后张法、有粘结与无粘结、体内束与体外束预应力技术的优点于一体,以简化工艺、节省材料、提高工效并易于保证质量。为此,在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的主持下,对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充分论证,由重庆交通学院、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渝通公路工程总公司等单位联合组成专题研究组,对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理论、构造措施、施工工艺及张拉设备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在渝长高速公路红槽房大桥(T型梁桥)、徐家沟大桥(空心板桥)及四川省的荥经大桥(用横张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拓宽加固旧桥)等六座桥梁得到成功应用,取得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在交通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又进一步补充了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部分静力和疲劳试验资料,完善了构造措施和施工工艺,并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这本《横张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施工指南》,希望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公路桥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横张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施工指南》的研究和撰写先后得到交通部、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教委领导的支持、关心和指导,还得到了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公路规划设计院、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一、二公路勘测设计院等单位部分专家的直接指导和支持,在此谨向所有对本《指南》工作给予支持、指导、关心和帮助的单位、领导、专家和个人致以真诚的感谢,同时感谢人民交通出版社对本书撰写和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