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电压跟随器,顾名思义,是实现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的变化的一类电子元件。也就是说,电压跟随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恒小于且接近1。
电压跟随器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一般来说,输入阻抗可以达到几兆欧姆,而输出阻抗低,通常只有几欧姆,甚至更低。
电压跟随器的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电压跟随器起缓冲、隔离、提高带载能力的作用。
共集电路的输入高阻抗,输出低阻抗的特性,使得它在电路中可以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能够使得后一级的放大电路更好的工作。举一个应用的典型例子:电吉他的信号输出属于高阻,接入录音设备或者音箱时,在音色处理电路之前加入电压跟随器,会使得阻抗匹配,音色更加完美。很多电吉他效果器的输入部分设计都用到了这个电路。
电压隔离器输出电压近似输入电压幅度,并对前级电路呈高阻状态,对后级电路呈低阻状态,因而对前后级电路起到"隔离"作用。
电压跟随器常用作中间级,以"隔离"前后级之间的影响,此时称之为缓冲级。基本原理还是利用它的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之特点。
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特点,可以极端一点去理解,当输入阻抗很高时,就相当于对前级电路开路;当输出阻抗很低时,对后级电路就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即输出电压不受后级电路阻抗影响。一个对前级电路相当于开路,输出电压又不受后级阻抗影响的电路当然具备隔离作用,使前、后级电路之间互不影响。
在电路中,电压跟随器一般做缓冲级(buffer)及隔离级。因为,电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一般比较高,通常在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如果后级的输入阻抗比较小,那么信号就会有相当的部分损耗在前级的输出电阻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电压跟随器进行缓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电压跟随器还可以提高输入阻抗,可以大幅度减小输入电容的大小,为应用高品质的电容提供保证。
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隔离,在HI-FI电路中,关于负反馈的争议已经很久了,其实,如果真的没有负反馈的作用,绝大多数的放大电路是不能很好地工作的。但是引入了大环路负反馈电路,扬声器的反电动势就会通过反馈电路与输入信号叠加,造成音质模糊、清晰度下降。所以,有一部分功放的末级采用了无大环路负反馈的电路,试图通过断开负反馈回路来消除大环路负反馈的带来的弊端。但是,由于放大器的末级的工作电流变化很大,其失真度很难保证。
这种情况下电压跟随器可以很好地工作,把电路置于前级和功放之间,可以切断扬声器的反电动势对前级的干扰作用,使音质的清晰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1、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大小和相位一样。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很大,输出阻抗很小,可以看成是一个阻抗转换的电路(低频),这样可以提高原来电路带负载的能力,(不知道这样讲能不能理解?)。也就是,...
起隔离缓冲的作用,直接连接作用信号会衰减,而加跟随器隔离后,信号能不衰减的传输到负载
这个功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运放本身的功耗,另一个是输出在负载上的功耗。 可以这样计算:P=(VDD-VSS)*IDD,式中(VDD-VSS)是运放最高使用电压,
一种断路器跳闸跟随器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供电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断路器是否能正确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电可靠性。文章主要从背景、研究思路、原理等方面介绍了一种断路器跳闸跟随器的研究。
加热炉550kW风机频率自动跟随电机端电压的变频调速系统
本文介绍了主电路为二重化结构,逆变器输出频率自动跟随电机端电压的变频调速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电压跟随器,顾名思义,就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是相同的,就是说,电压跟随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恒小于且接近1 。
电压跟随器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一般来说,输入阻抗要达到几兆欧姆是很容易做到的。输出阻抗低,通常可以到几欧姆,甚至更低 。
在电路中,电压跟随器一般做缓冲级及隔离级。因为,电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一般比较高,通常在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如果后级的输入阻抗比较小,那么信号就会有相当的部分损耗在前级的输出电阻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电压跟随器来从中进行缓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用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输入阻抗,这样,输入电容的容量可以大幅度减小,为应用高品质的电容提供了前提保证 。
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隔离,在HI-FI电路中,关于负反馈的争议已经很久了,其实,如果真的没有负反馈的作用,相信绝大多数的放大电路是不能很好的工作的。但是由于引入了大环路负反馈电路,扬声器的反电动势就会通过反馈电路,与输入信号叠加。造成音质模糊,清晰度下降,所以,有一部分功放的末级采用了无大环路负反馈的电路,试图通过断开负反馈回路来消除大环路负反馈的带来的弊端。但是,由于放大器的末级的工作电流变化很大,其失真度很难保证 。
电压跟随器的作用达到更好应用,把电路置于前级和功放之间,可以切断呀扬声器的反电动势对前级的干扰作用,使音质的清晰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
主要运用在音响方面, ,还可做为反相电压跟随器
第一篇PSoC引论
第1章PSoC是什么,它能做什么
1.1PSoC的概念
1.2PSoC内部结构
1.3PSoC设计方法
1.4PSoC应用领域
第2章下载PSoC软件和获得授权
2.1下载PSoC软件
2.2激活PSoC软件
第二篇模拟系统设计
第3章电压跟随器的原理及实现
3.1PSoC内通用放大器资源
3.2电压跟随器原理
3.3电压跟随器的设计
3.4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3.5引脚分配
3.6设计下载与测试
3.7思考题
第4章同相放大器的原理及实现
4.1同相模拟增益放大器的原理及实现
4.1.1同相模拟增益放大器的原理
4.1.2同相模拟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4.1.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4.1.4引脚分配
4.1.5设计下载与测试
4.2同相程控增益放大器的原理及实现
4.2.1同相程控增益放大器的原理
4.2.2同相程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4.2.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4.2.4引脚分配
4.2.5设计下载与测试
4.3思考题
第5章反相放大器的原理及实现
5.1反相模拟增益放大器的原理及实现
5.1.1反相模拟增益放大器的原理
5.1.2反相模拟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5.1.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5.1.4引脚分配
5.1.5设计下载与测试
5.2反相程控增益放大器的原理及实现
5.2.1反相程控增益放大器的原理
5.2.2反相程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5.2.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5.2.4引脚分配
5.2.5设计下载与测试
5.3加法器的原理及实现
5.3.1加法器的原理
5.3.2加法器的设计
5.3.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5.3.4引脚分配
5.3.5设计下载与测试
5.4减法器的原理及实现
5.4.1减法器的原理
5.4.2减法器的设计
5.4.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5.4.4引脚分配
5.4.5设计下载与测试
5.5电流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及实现
5.5.1电流电压转换器原理
5.5.2电流电压转换器的设计
5.5.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5.5.4引脚分配
5.5.5设计下载与测试
5.6思考题
第6章仪表放大器的原理及实现
6.1仪表放大器的设计原理
6.2仪表放大器的设计
6.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6.4引脚分配
6.5设计下载与测试
6.6思考题
第7章积分器和微分器的原理及实现
7.1积分器的原理及实现
7.1.1积分器的原理
7.1.2积分器的设计
7.1.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7.1.4引脚分配
7.1.5设计下载与测试
7.2微分器的原理及实现
7.2.1微分器的原理
7.2.2微分器的设计
7.2.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7.2.4引脚分配
7.2.5设计下载与测试
7.3思考题
第8章一阶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及实现
8.1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及实现
8.1.1一阶同相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
8.1.2一阶反相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
8.2一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原理及实现
8.2.1一阶同相有源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
8.2.2一阶反相有源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
8.3思考题
第9章二阶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及实现
9.1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及实现
9.1.1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原理
9.1.2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9.1.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9.1.4引脚分配
9.1.5设计下载与测试
9.2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原理及实现
9.2.1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原理
9.2.2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设计
9.2.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9.2.4引脚分配
9.2.5设计下载与测试
9.3思考题
第10章峰值检测的原理及实现
10.1混频器峰值检测原理及实现
10.1.1混频器峰值检测的原理
10.1.2峰值检测器的设计
10.1.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0.1.4引脚分配
10.1.5设计下载与测试
10.2采样保持峰值检测原理及实现
10.2.1采样保持峰值检测的原理
10.2.2峰值检测器的设计
10.2.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0.2.4引脚分配
10.2.5设计下载与测试
10.3思考题
第11章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及实现
11.1正弦波发生器原理及实现
11.1.1正弦波发生器原理
11.1.2正弦波发生器的设计
11.1.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1.1.4引脚分配
11.1.5设计下载与测试
11.2方波发生器原理及实现
11.2.1方波发生器原理
11.2.2方波发生器的设计
11.2.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1.2.4引脚分配
11.2.5设计下载与测试
11.3三角波发生器原理及实现
11.3.1三角波发生器原理
11.3.2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
11.3.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1.2.4引脚分配
11.3.5设计下载与测试
11.4思考题
第12章精密整流器的原理及实现
12.1精密整流原理
12.2精密整流器的设计
12.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2.4引脚分配
12.5设计下载与测试
第13章相位锁相环的原理及实现
13.1相位锁相环原理
13.1.1相位锁相环的s域表示
13.1.2相位锁相环内部结构
13.2相位锁相环的设计
13.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3.4引脚分配
13.5设计下载与测试
第14章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及实现
14.1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14.1.1幅度调制原理
14.1.2幅度解调原理
14.2幅度调制器的实现
14.2.1幅度调制器的设计
14.2.2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4.2.3引脚分配
14.3幅度解调器的实现
14.3.1幅度解调器的设计
14.3.2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4.3.3引脚分配
14.4设计下载与测试
14.5思考题
第15章频移键控的原理及实现
15.1频移键控调制和解调原理
15.1.1频移键控调制原理
15.1.2频移键控解调原理
15.2频移键控器的设计
15.2.1频移键控调制器的设计
15.2.2频移键控解调器的设计
15.3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15.3.1调制器的软件控制代码
15.3.2解调器的软件控制代码
15.4引脚分配
15.4.1调制器模块引脚分配
15.4.2解调器模块引脚分配
15.5设计下载与测试
15.6思考题
第三篇数字系统设计
第16章SIO特性测试及其应用
16.1SIO性能及测试
16.1.1SIO原理
16.1.2SIO测试电路设计
16.1.3引脚分配
16.1.4设计下载与测试
16.2充电泵电路设计及实现
16.2.1充电泵电路实现原理
16.2.2充电泵电路设计
16.2.3引脚分配
16.2.4设计下载与测试
16.3思考题
第17章逻辑表达式及最小化实现
17.1POS和SOP表达式的实现
17.1.1POS和SOP表达式实现原理
17.1.2POS和SOP逻辑电路的设计
17.1.3引脚分配
17.1.4设计下载与测试
17.2逻辑表达式的化简及实现
17.2.1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17.2.2最简逻辑表达式电路的设计
17.2.3引脚分配
17.2.4设计下载与测试
17.3思考题
第18章编码器和译码器原理及实现
18.183编码器原理及实现
18.1.183编码器原理
18.1.283编码器IP核设计
18.1.3调用83编码器IP核实现设计
18.1.4引脚分配
18.1.5设计下载与测试
18.238译码器原理及实现
18.2.138译码器原理
18.2.238译码器IP核设计
18.2.3调用38译码器IP核实现设计
18.2.4引脚分配
18.2.5设计下载与测试
18.3思考题
第19章码变换原理及实现
19.1二进制码到七段码变换原理及实现
19.1.1七段数码管原理
19.1.2二进制码到七段码转换器IP核设计
19.1.3调用二进制码到七段码转换器IP核实现设计
19.1.4引脚分配
19.1.5设计下载与测试
19.2二进制码到Gray码变换原理及实现
19.2.1Gray码原理
19.2.2二进制码到Gray码转换器IP核设计
19.2.3调用二进制码到Gray码转换器IP核实现设计
19.2.4引脚分配
19.2.5设计下载与测试
19.3思考题
第20章多路复用器原理及实现
20.1多路复用器原理
20.1.12∶1多路复用器原理
20.1.24∶1多路复用器原理
20.22∶1多路复用器IP核设计
20.34∶1多路复用器IP核设计
20.3.1导入2∶1多路复用器IP核
20.3.2调用2∶1多路复用器IP核
20.4调用4∶1多路复用器IP核实现设计
20.4.1导入多路复用器IP核
20.4.2调用4∶1多路复用器IP核
20.5引脚分配
20.6设计下载与测试
20.7思考题
第21章多位数字比较器原理及实现
21.1比较器原理
21.1.1一位比较器原理
21.1.2多位比较器原理
21.2一位比较器IP核的设计
21.3多位比较器IP核的设计
21.3.1导入一位比较器IP核
21.3.2调用一位比较器IP核
21.4调用多位比较器IP核实现设计
21.4.1导入多位比较器IP核
21.4.2调用多位比较器IP核
21.5引脚分配
21.6设计下载与测试
21.7思考题
第22章算术运算单元原理及实现
22.1加法器的原理及实现
22.1.1加法器的原理
22.1.2一位半加器IP核的设计
22.1.3一位全加器IP核的设计
22.1.4多位加法器IP核的设计
22.1.5调用多位加法器IP核实现设计
22.1.6引脚分配
22.1.7设计下载与测试
22.2减法器的原理及实现
22.2.1减法器的原理
22.2.2一位半减器IP核的设计
22.2.3一位全减器IP核的设计
22.2.4多位减法器IP核的设计
22.2.5调用多位减法器IP核实现设计
22.2.6引脚分配
22.2.7设计下载与测试
22.3加法器/减法器的原理及实现
22.3.1一位加法器/减法器的原理
22.3.2多位加法器/减法器的原理
22.3.3一位半加器/半减器IP核的设计
22.3.4一位全加器/全减器IP核的设计
22.3.5多位加法器/减法器IP核的设计
22.3.6调用多位加法器/减法器IP核实现设计
22.3.7引脚分配
22.3.8设计下载与测试
22.4乘法器的原理与实现
22.4.1乘法器的实现原理
22.4.2四位乘法器IP核的设计
22.4.3调用四位乘法器IP核实现设计
22.4.4引脚分配
22.4.5设计下载与测试
22.5思考题
第23章锁存器和触发器原理及实现
23.1基本SR锁存器的原理及实现
23.1.1基本SR锁存器原理
23.1.2基本SR锁存器IP核的设计
23.1.3调用基本SR锁存器IP核实现设计
23.1.4引脚分配
23.1.5设计下载与测试
23.2同步SR锁存器的原理及实现
23.2.1同步SR锁存器原理
23.2.2调用SR锁存器IP核实现设计
23.2.3引脚分配
23.2.4设计下载与测试
23.3D锁存器的原理及实现
23.3.1D锁存器原理
23.3.2D锁存器IP核的设计
23.3.3调用D锁存器IP核实现设计
23.3.4引脚分配
23.3.5设计下载与测试
23.4基本D触发器的原理及实现
23.4.1基本D触发器原理
23.4.2基本D触发器IP核的设计
23.4.3调用基本D触发器IP核实现设计
23.4.4引脚分配
23.4.5设计下载与测试
23.5带置位/复位D触发器的原理及实现
23.5.1带置位/复位D触发器原理
23.5.2带置位/复位D触发器IP核的设计
23.5.3调用置位/复位D触发器IP核实现设计
23.5.4引脚分配
23.5.5设计下载与测试
23.6思考题
第24章寄存器的原理及实现
24.1普通寄存器的原理及实现
24.1.1普通寄存器的原理
24.1.2一位普通寄存器IP核设计
24.1.3四位普通寄存器IP核设计
24.1.4调用四位普通寄存器IP核完成设计
24.1.5引脚分配
24.1.6设计下载与测试
24.2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及实现
24.2.1移位寄存器的原理
24.2.2移位寄存器IP核的设计
24.2.3调用移位寄存器IP核完成设计
24.2.4引脚分配
24.2.5设计下载与测试
24.3思考题
第25章有限自动状态机原理及实现
25.1有限自动状态机的原理
25.2有限自动状态机IP核的设计
25.3调用有限自动状态机IP核完成完整的设计
25.3.1导入有限自动状态机IP核
25.3.2调用有限自动状态机IP核
25.4引脚分配
25.5设计下载与测试
25.6思考题
第26章计数器原理及实现
26.1计数器的原理
26.2三位计数器IP核的设计
26.2.1导入带置位/复位的一位D触发器IP核
26.2.2调用带置位/复位的一位D触发器IP核
26.3调用三位计数器IP核完成设计
26.3.1导入三位计数器IP核
26.3.2调用三位计数器IP核
26.4引脚分配
26.5设计下载与测试
26.6思考题
第27章查找表原理及实现
27.1查找表原理
27.2四位计数器的IP核设计
27.3调用四位计数器的IP核实现设计
27.3.1导入四位计数器IP核
27.3.2调用四位计数器IP核
27.4引脚分配
27.5设计下载与测试
27.6思考题
第28章多谐振荡器原理及实现
28.1多谐振荡器原理
28.2多谐振荡器设计
28.3引脚分配
28.4设计下载与测试
28.5思考题
第29章复杂数字系统的高层次描述及实现
29.1数字系统高层次描述概述
29.2基于高层次描述的交通灯控制实现原理
29.3交通灯控制器IP核的设计
29.4调用交通灯控制器IP核
29.5引脚分配
29.6设计下载与测试
29.7思考题
第四篇数模混合系统设计
第30章电阻触摸感应原理及实现
30.1电阻触摸屏原理
30.1.1电阻屏结构
30.1.2电阻屏测量方法
30.2USB模块原理
30.2.1USB总线模块功能
30.2.2USB模块结构
30.2.3USB模块工作条件
30.2.4逻辑传输模式
30.3人体接口设备的原理
30.3.1人体接口设备概念
30.3.2报告描述符
30.4电阻触摸感应系统的实现
30.4.1电阻触摸感应系统设计
30.4.2软件代码的功能及实现
30.4.3引脚分配
30.5显示界面的实现
30.5.1Windows操作系统下API函数
30.5.2上位机显示界面的设计
30.6设计下载与测试
第31章脉搏信号测量原理及实现
31.1脉搏信号发生器的原理
31.1.1ADC原理
31.1.2脉搏传感器原理
31.2脉搏信号测量器的实现
31.2.1脉搏信号测量器的设计
31.2.2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31.2.3引脚分配
31.3上位机显示界面的设计
31.4设计下载与测试
第32章电容触摸感应原理及实现
32.1电容感应模块原理
32.1.1电容感应模块结构
32.1.2电容感应ΔΣ算法
32.2PWM原理
32.2.1PWM功能
32.2.2PWM输出模式
32.2.3PWM死区控制
32.3电容触摸感应系统设计
32.3.1添加和配置CapSense模块
32.3.2添加和配置PWM模块
32.3.3添加和配置时钟模块
32.3.4添加数字引脚和逻辑低
32.3.5连接设计中的模块
32.4添加软件控制代码
32.5引脚分配
32.6设计下载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