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电功率和电能量 1.4电阻元件 1.5电容元件 1.6电感元件 1.7电压源和电流源 1.8受控源 1.9运算放大器 1.10基尔霍夫定律 习题 第2章电阻电路分析 2.1电阻的联接 2.2电源的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含受控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2.4支路分析法 2.5网络的线图和独立变量 2.6网孔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 2.7节点分析法 2.8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习题 第3章电路定理 3.1叠加定理 3.2替代定理 3.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5特勒根定理 *3.6互易定理 *3.7对偶原理 习题 第4章正弦稳态分析 4.1正弦量及其描述 4.1.1正弦量的时域表示 4.1.2正弦量的频域(相量)表示 4.2正弦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与复导纳 4.4正弦稳态功率 4.5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4.6最大功率传输 4.7串联谐振电路 4.8并联谐振电路 4.9三相电路 4.9.1电源配送 4.9.2三相电源及其联接 4.9.3三相负载及其联接 4.9.4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4.9.5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4.9.6三相电路的功率 习题 第5章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5.1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5.1.1互感系数M和耦合系数k 5.1.2互感电压和同名端 5.1.3互感元件的串联、并联和互感消去法 5.2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路分析 5.3空心变压器 5.4理想变压器 *5.5全耦合变压器和变压器的模型 5.5.1全耦合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5.5.2全耦合变压器的工作分析 5.5.3变压器的电路模型 习题 第6章非线性电路 6.1非线性元件 6.1.1非线性电阻元件 6.1.2非线性电容元件 6.1.3非线性电感元件 6.2非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6.3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解析法和图解法 6.3.1解析法 6.3.2图解法 6.4分段线性化法 6.5小信号分析法 *6.6非线性电路方程的列写 6.6.1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节点方程 6.6.2非线性动态电路的状态方程 *6.7牛顿拉夫逊法 习题 第7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7.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7.2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平均功率 7.2.1非正弦周期电流或电压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7.2.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 7.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7.4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习题 第8章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8.1动态电路及其方程 8.2初始条件和初始状态 8.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2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4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8.4.1RC电路在恒定输入时的零状态响应 8.4.2RL电路在恒定输入时的零状态响应 8.4.3RL电路接入正弦电压的零状态响应 8.5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三要素法 |
8.6脉冲序列作用下的RC电路 8.7单位阶跃函数和单位冲激函数 8.7.1单位阶跃函数 8.7.2单位冲激函数 8.7.3单位冲激函数与单位阶跃函数之间的关系 8.8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8.8.1阶跃响应 8.8.2冲激响应 8.9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9.1R〖〗2L2>1〖〗LC,即R>2L〖〗C(非振荡放电过程) 8.9.2R〖〗2L2<1〖〗LC,即R<2L〖〗C(振荡放电过程) 8.9.3R〖〗2L2=1〖〗LC,即R=2L〖〗C(临界情况) 8.10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8.10.1激励为阶跃函数的零状态响应 8.10.2激励为冲激函数的零状态响应 8.10.3二阶电路的全响应 *8.11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跃变 *8.12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卷积积分 8.12.1卷积积分 8.12.2卷积积分的图解 8.13状态方程 8.13.1状态和状态变量 8.13.2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8.13.3状态方程的列写 习题 第9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9.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9.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9.3拉普拉斯反变换 9.3.1部分分式展开法 9.3.2留数法(围线积分法) 9.4电路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9.4.1电路的s域模型 9.4.2复频域阻抗与复频域导纳 9.5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动态电路 9.6网络函数 9.6.1网络函数的定义与分类 9.6.2网络函数的物理意义与求法 9.7网络函数的应用 9.7.1H(s)的零点和极点 9.7.2H(s)的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 9.7.3H(s)与频率特性 9.7.4对给定激励f(t)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f(t) 9.7.5根据H(s)写出微分方程 *9.8用拉普拉斯变换解微积分方程 习题 第10章二端口网络 10.1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10.2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10.2.1Z参数方程 10.2.2Y参数方程 10.2.3传输参数方程(T参数方程) 10.2.4H参数(混合参数)方程 10.2.5二端口网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10.3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及联接 10.3.1T形等效电路 10.3.2Π形等效电路 10.3.3非互易网络的等效电路 10.3.4二端口网络的联接 10.4有载二端口网络和特性参数 10.5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10.5.1回转器 10.5.2理想变压器与理想回转器的比较 10.5.3负阻抗变换器 10.5.4用运算放大器实现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10.6RC有源滤波器 10.6.1RC有源低通滤波器 10.6.2RC有源高通滤波器 10.6.3RC有源带阻滤波器 10.6.4RC有源带通滤波器 习题 第11章磁路和有铁心线圈的交流电路 11.1磁路的概念和铁磁材料的磁特性 11.1.1磁路的概念 11.1.2铁磁材料的主要特性及磁滞回线 11.2磁路的基本定律 11.2.1磁路的欧姆定律 11.2.2基尔霍夫磁通定律 11.2.3基尔霍夫磁位差(磁压)定律 11.3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11.3.1无分支磁路的计算 11.3.2分支磁路的计算 11.4磁饱和与磁滞对电压、电流及磁通波形的影响 11.4.1磁饱和对电压电流及磁通波形的影响 11.4.2磁滞对电压电流及磁通波形的影响 11.5铁心中的功率损耗 11.5.1涡流和涡流损耗 11.5.2磁滞损耗 11.5.3磁损耗(铁损耗) 11.6有铁心线圈的交流电路 *11.7小功率变压器的设计 习题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配套教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第2版)》、《电路实验与实践》。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第2版)》 |
9787302185109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8.12.01 |
邢丽冬、潘双来 |
课程资源
该教材提供有课堂教学使用的ppt课件。
该教材是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4年制订的《电路理论基础》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
该教材的修订由潘双来主持,参加修订工作的有潘双来、邢丽冬,该书经潘双来修改、补充和定稿。该书由清华大学王树民教授主审,他对该书的修订做了的审阅,提出意见。艾燃、龚余才老师在该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
该教材于2007年08月01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同源重组时,只有载体的同源区以内部分发生重组,同源区以外部分将被切除。随机整合时,是在载体的两端将整个载体连入染色体内。置换型载体含有正负选择基因各一,正选择基因多为neo基因,位于同源区内,其在随机...
1、将两个电压源转为电流源;8V2欧姆的转为4A并联2欧姆,方向向上,4V2欧姆的转为2A并联2欧姆,方向下下,2、以上两个电流源合成一个电流为4-2=2A,并联2//2=1欧姆的电流...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1、一...
全书共11章,内容为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分析,电路定理,正弦稳态分析,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非线性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磁路和有铁心线圈的交流电路。每章附有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新版保持重视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特点;明确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为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和模拟电路等后续课程及学生今后工作需要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新版在教材内容上力求保持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适当补充电路理论的应用范例,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邢丽冬,先后于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南航自动化学院电工教学中心主任。主编《信号与线性系统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参编的《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200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
潘双来,教授,197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任国家工科南航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工中心主任。主持电工教学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主编的《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200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
龚余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 2100433B
电路理论基础
电路理论基础 1: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 )。 回答:参考点 2:不能独立向外电路提供能量, 而是受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 控制的电源叫( )。 回答:受控源 3:振幅、角频率和(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回答:初相 4: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 回答:小 5: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 )。 回答:零 6: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 回答:安培 7:与理想电压源( )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回答:并 8:电气设备只有在( )状态下工作,才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回答:额定 9:通常规定( )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回答:正 10:电容元件的电压相位( )电流相位。 回答:滞后 11: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等于()之差。 回答:初相 12:电位是相对于( )的电压。 回答:参考点 13: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
电路理论基础潘双来第二版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a)、 (b)吸收 10W; (c)、 (d)发出 10W. 1-2. –1A; –10V; –1A; – 4mW. 1-3. –0.5A; –6V; –15e –t V; 1 .75cos2t A; 3Ω ; 1.8cos 2 2t W. 1-8. 2 F; 4 C; 0; 4 J. 1-9. 9.6V,0.192W, 1.152mJ; 16V, 0, 3.2mJ. 1-13. 供 12W; 吸 40W; 吸 2W; (2V) 供 26W, (5A)吸 10W. 1-15. 0 .5A,1W; 2A,4W; –1A, –2W; 1A,2W. 1-17. (a)2V; R耗 4/ 3W; US : –2/ 3W, I S : 2W; (b) –3V; R耗 3W; U S : –2W, IS : 5W; (c)2V,–3V
该书是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
该书的修订在潘双来指导下,由邢丽冬主持完成,参加修订的还有王芸、方天治、谢捷如、吴旭文、张砦等。
《电路理论基础(第3版)》于2015年11月01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邢丽冬,先后于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南航自动化学院电工教学中心主任。主编《信号与线性系统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参编的《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200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
潘双来,教授,197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任国家工科南航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工中心主任。主持电工教学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主编的《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200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 2100433B
该教材共有10章,另有一个附录。基本内容有:电阻电路(直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内容编排上:将原版中第2章的电源的等效、含受控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第3章的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互易定理及第10章二端口网络的部分内容整合成一章内容,称为电阻电路等效法分析;将原版中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中谐振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和第5章的含互感、变压器电路整合成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一章。新版教材在内容上做了一定的补充和删减,主要有:在电路模型的基本元件中,增加了多端元件的介绍,如受控源模型中的三极管、MOSFET、IGBT等;在非线性电路中又介绍了其开关工作状态(即可控开关元件)的特性。三相电路中介绍了触电故障,动态电路中基于可控开关元件介绍了斩波电路(buck变换器)。删减了特性阻抗、阻抗匹配等内容。附录介绍了MATLAB中用于电路仿真的Simulink的应用、专用电路仿真的PSpice及目前最为流行的Saber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