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郭广才,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隧道与地铁工程、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本科生课程,盾构技术研究生课程。发表多篇论文,包括浅析奥林隧道盾构机中心回转体故障案例、符合地层中盾构过江风险与对策等。2100433B
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力隧道设计、复合地层典型工程地质特征、盾构机选型、建构筑物调查和施工场地布置、电力隧道端头加固技术、盾构始发及到达吊装技术、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电缆支架安装关键技术、过井施工技术、基于WHS模式的电力隧道质量管理。全书结合电力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及现场监测试验,充分利用国内外类似条件下的工程经验,对电力隧道盾构施工综合配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解决电力隧道中型直径、浅埋深、长距离、急转弯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技术难题。研究适合工况的土压平衡盾构机设计选型;研究急转弯半径(小于100m转弯半径);研究急转弯半径盾构隧道衬彻结构受力分布和变化情况,同时对周边围岩进行监测,分析急转弯对周边围岩的影响情况。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盾构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控评价、预测和反馈分析研究当中,建立和实施一套完整的中型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在电力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本书中“盾构管片及盾构隧道”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缩短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竖井工期”获南方电网公司2014年度QC奖一等奖。
按你的专业类别,我在工程技术发了一篇,很快但字特小。内容无深度。
电力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专门用来走电缆,电线。 相关有名的电力隧道的介绍: 由上海城建集团设计施工的世博重点配套项目--西藏路电力隧道南延伸工程于2009...
您给出图不全,推测电力隧道就是图中平行虚线部分,具体做法和工程量,您可以看看117-17, 18-18, 20-20的剖面图,会有工程做法。希望能帮到你。
复合地层电力隧道盾构机选型研究
随着非开挖技术的普及,盾构法施工已经应用到地下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文章结合长沙市220 kV电力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研究复合地层电力隧道盾构机的选型,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地区电力隧道盾构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电网建设速度有着飞快的发展,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电力电缆已经成为了城市核心区唯一可行的新建输电线路形式。同时电力系统近年来正在大力推进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的建设工作,这就使盾构法电力隧道施工成为了城市电缆隧道建设的重要施工方式。
我国从90年代以来,已成功地研制了直径3.8~6.34m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10余台,用于地铁隧道、引排水隧道、电缆隧道工程,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在隧道导向技术、监控技术方面的研究也达到了国际先进。但由于我国液压泵和阀件的加工制造水平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盾构掘进机中适量采用了国外的零部件。在直径1.2~3m的顶管掘进机方面,我国已经先后研制了先进的反铲顶管机、土压平衡顶管机和泥水加压顶管机,国内已完全有能力制造国产机械,替代进口设备。最近,上海已研制了国内第一台3.8m×3.8m组合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完成了2条62m长的地下人行通道,使我国在异形盾构的开发研究方面挤入世界先进行列。在微型隧道掘进机方面,我国也已研制了直径600~800mm的中心螺杆出土顶管机、夯管顶管机和水平定向钻机等设备。
【学员问题】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掘进的控制?
【解答】1,施工中发现硬岩岩渣的流塑性很差。施工中需调节泡沫剂的用量来改良岩渣的流塑性。这样可以使螺旋机出土更通畅,形成更好的土塞效应来控制土仓内的压力。
2,在硬岩地层掘进中,围岩对盾构机的扰动比较大,容易发生盾构机的自转和振动比较大的情况。掘进中应控制好盾构的掘进姿态,在改变掘进姿态时需平稳过渡。改变过猛会加大对刀具的磨损,影响管片拼装的质量(容易发生管片破损、错台现象)。同时也以通过反转刀盘来调节盾构机的滚动角,纠正盾构机的自转偏离。
3,由于围岩的强度比较高,刀具在挤压切削岩体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导致刀具温度急剧升高,这样就加速了刀具在挤压切削岩体的磨损,同时也导致土仓温度升高,土仓温度很容易高达80℃,隧道的温度也很容易达到40℃,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盾构施工。对于刀具我们可以及时的加入泡沫剂和润滑剂来改良土壤的质量和降低刀具与围岩的摩擦。对于环境温度的上升我们可以通过冷却循环水系统来降低环境的温度,保证盾构施工的正常进行。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研究所概况
西安工程大学电力自动化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依托陕西省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主要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高压电网故障分析及自愈控制、智能配电网快速故障处理、新能源并网及多源协调优化控制等相关研究。
西安工程大学电力自动化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研究所已形成了以邵文权教授、徐健教授等为带头人,以具有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初步形成了一支基础厚实、结构合理、创新的研究队伍。
科研平台
西安工程大学电力自动化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建有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系统、电力电子快速原型仿真系统、继电保护综合测试系统等专业实验室,具有逻辑分析仪、电能质量测试仪等测试仪器和各种仿真软件,能满足研究所开展教学和科研需要。
研究方向
西安工程大学电力自动化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研究立足于我国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需求,致力于高压电网故障分析及自愈控制、智能配电网快速故障处理、新能源并网及多源协调优化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结合高压交流系统/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中,故障后盲目重合闸失败引发的大电网失步及直流系统换向失败极闭锁、柔性直流系统环流及电压均衡控制等
问题,开展适用于高压输电系统的故障特征分析、故障状态识别、自适应重合闸/重启方案、换流系统环流抑制等的研究。
针对大量分布式电源或微网的接入智能配电网更高的故障响应及快速自愈的要求,开展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故障快速定位及故障隔离恢复策略;开发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故障分析及合环/负荷转移运行模式的评估计算软件;研发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选线和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消弧关键技术。
针对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的需求,开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变流环节的电力电子电路拓扑、系统建模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形成适用于间歇性电源 储能装置一体化的有源配电网动态孤岛策略;研发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局部电网电压质量控制、电网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有:
l 高压输电系统的故障建模与计算分析
l 主动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与保护
l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MMC控制与策略
l 配电网的故障计算及分析评估软件开发
l 电能质量检测、分析及治理优化
研究成果
西安工程大学电力自动化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陕西省教育厅及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总经费达510余万元。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Nonlinear Dyna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Chinese Physics B》、《中国电机工程学报》、《高电压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等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主要参与完成的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进步二等奖1项。
西安工程大学电力自动化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注重科研成果的工程实践与应用,先后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攻关开发的配电网短路电流电压快速分析软件模块在国内多个电网的配电网故障测试系统中得到应用;研究配电网相间智能重合闸技术也正在电网企业进行初步应用示范;同时积极开展配电网等工业用户电能质量检测与分析、评估及治理方案设计,为交直流输电网、牵引网等的谐波测量、分析与评估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