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是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图书。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基本信息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信号切换系统

  • SD-VOL2参数:2路音量调节,全新的数字路设计,对音频的高、中、低频没任何影响,ID选择:旋转的ID切换设置网络ID身份代码,最高可达256个不同ID 支持19寸标准机架式安装;
  • SBOLA
  • 13%
  • 深圳市中远浩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建筑智能化系统

  • 污水处理系统接口
  • 13%
  • 西安协同软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无负压供水系统设备

  • COR-3VI3205/CC/NNP
  • 13%
  • 威乐水泵(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复合电力手孔板3#

  • AD902 ф1410*860
  • 13%
  • 江西省蓝盾市政设施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复合电力手孔板1#

  • AD902 ф500*1000
  • 13%
  • 江西省蓝盾市政设施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力

  • 1-10千伏
  • kW·h
  • 东莞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力

  • 20千伏
  • kW·h
  • 东莞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力

  • 不满1千伏
  • kW·h
  • 东莞市2022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力

  • 20千伏
  • kW·h
  • 东莞市2022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力

  • 不满1千伏
  • kW·h
  • 东莞市2022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力系统接口

  • 集成电力系统
  • 1套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11-16
查看价格

绿色清洁电力系统

  • 5KW光伏发设备,19块英利YL265P-29b型多晶组件,1台科士达KSG-5.0K-DM型逆变器,32平方米镀锌支架,4平方缆100米,4寸缆管50米.
  • 1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4-29
查看价格

电力系统集成(含网关硬件)

  • -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5-24
查看价格

战时电力系统电源总配

  • R2AA Pe=125KW
  • 1台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05
查看价格

战时电力系统电源总配

  • R1AA Pe=125KW
  • 1台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05
查看价格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文献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知识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知识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知识

格式:pdf

大小:119KB

页数: 4页

www.whhdgk.com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有三种方式: 有效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包含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 经电阻接地系统(含小电阻、中电阻和高电阻) 大电流接地系统 用于 110kV及以上系统及。 该系统在单相接地时, 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基本不变, 系统过电压 较低,对 110kV及以上系统抑制过电压有利, 但此时接地电流很大, 运行设备很难长时间通 过此电流, 接地相对地电压很低,甚至为零, 系统电压严重不平衡,许多电气设备无法正常 工作,必须及时切除接地点。 大电流接地系统要求部分主变的中性点接地, 避免单相接地时 短路电流过大。这些主变必须有一个三角形接线的绕组,以构成零序通路,降低零序阻抗。 主变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 1/3,线路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 3 倍。 作为 220kV 枢纽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并列运行。其中一台主变的 220k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

格式:pdf

大小:119KB

页数: 16页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在接地安全指标、仿真分析、降阻措施、测试和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并且初步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技术和理念已经成功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难题,为接地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打下的深厚的基础。但是由于接地的复杂性,相关技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接地工频安全指标

虽然对于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限制指标规定已经比较明确,但对于地电位升的安全限制仍然缺乏深入研究。例如,虽然前面分析认为变电站内10 kV或35 kV供电系统避雷器最易受到地电位升的影响,但此时10 kV或35 kV避雷器的耐受能力如何、动作电压是多少,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虑外部从10 kV或35 kV电源和线路到站内配电装置的整体下,加在10 kV或35 kV避雷器的电压值仍需要更细致的计算分析。此外,是否还有其他更易受到地电位升影响的设备没有考虑到,其承受的电压和耐受的能力等仍然需要仔细的论证。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接地仿真分析方法

虽然已经可以分析分层土壤下复杂接地体的接地性能,但由于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所分析的情况仍然存在简化。接地仿真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1)土壤模型主要为分层模型,实际超、特高压变电站、发电厂等土壤结构更加复杂,很多为分区域分层的情况,因此目前土壤模型与实际还存在一定差距。

2)目前的接地计算仅考虑一个电流入地点的情况,而实际中由于高低压侧线路地线的分流、变压器的接地等,入地电流是通过多点流过接地网的,这样接地网上的电位差、热稳定校核等应当考虑实际流过的电流,对于大型接地网,这一影响可能会很大。

3)接地网并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电缆接地、电缆沟、龙门架等地上部分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目前的接地计算没有考虑这些影响,尤其是其与二次电缆之间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4)对于大型接地装置,故障电流分布会受到接地点之间地电位差的影响。目前入地电流计算将变电站的所有接地点视为同一个点,即接地网视为等电位,这在小规模铜接地网中没有问题,但对于大型钢接地网,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方法

虽然接地系统仿真软件已经可以分析很多降阻措施的效果,然而,随着接地模块、离子棒、深水井接地、爆破接地极等新型降阻技术不断出现,这些降阻措施如何在仿真软件中等效,如何通过接地系统仿真软件合理评估这些降阻技术的效果,以便科学指导降阻工程,成为摆在国内外接地技术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目前的国内外研究中,均没有合适的分析评估模型,需要从机理、实验验证、理论建模等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工作 。

同时以上接地降阻装置随土壤温湿度变化、大电流冲击下的稳定性、长效性等仍然缺乏有效的验证,也缺少相关检测手段,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接地装置雷电冲击特性研究

目前,针对接地装置雷电冲击特性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缩尺模型下的实验多,真型尺寸下的实验少。由于土壤放电的非线性,缩尺模型结果与真型尺寸下结果的等效性还有待验证。

2)冲击下的接地测量方法有待深入研究。由于冲击发生器成本高、使用不方便,并且为了保证波形完好引线不能过长。因此回流极对接地装置电流分布及周围电位分布影响较大,如何既保证接地装置电流分布与实际接近,又保证测量波形符合要求,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对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研究多,对接地网的冲击特性研究少。目前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接地网的工频特性上,没有深入研究接地网的暂态特性。国外IEEE标准也仅考虑了短路电流的暂态影响,而没有明确雷击的影响。在实际设计、施工和运行实践中造成比较大的混乱。由于雷击变电站时电流大、频率高,接地网上的电位差更加明显,导致接地网本身局部电位差和接地网电位异常升高。

4)虽然已经开始研究雷击接地网造成的地电位不平衡,但在雷击接地网状态下地网暂态电位升高对二次系统的安全的影响研究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总体上还是一片空白,在目前一次设备的装备制造水平和设备绝缘质量已较以前上了一个台阶的形势下,雷击对二次系统或二次设备绝缘和电磁干扰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迫切需要就雷击下地网导体电位升高和场区压差对二次设备和二次回路的影响进行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给出综合考虑工频和雷击下地网导体电位升高和场区压差取值的依据,指导接地网工程设计和运行维护。

5)由于智能变电站刚刚出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开展变电站地电位升高对智能设备的危害研究。随着雷击等暂态事故的频发,需要深入研究雷击下暂态地电位差对智能设备的影响。

6)我国的接地装置大量使用钢材,最近也开始使用铜覆钢等新型接地材料,而国外普遍使用纯铜作为接地材料。接地材料的差异使得我国雷击下地电位差的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7)缺少二次系统雷击防护措施的研究。目前,对传统二次设备的抗干扰措施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雷击下的防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备的工作方式、安装位置差异较大,很难将传统二次设备的抗干扰措施用于雷击防护。需要深入研究雷击下二次电缆端口特征,以便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接地系统安全性评估研究

目前对接地系统安全性评估主要针对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接地体导通性等工频特性以及接地体的腐蚀问题展开。

随着接地网面积增加,接地网各处对应的接地阻抗、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等差异较大,因此需要从多个空间维度对接地网各参数进行测量;随着接地网上通过电流的多样化,电流的频率成分也呈现多样化,从频率较低的直流、工频,到频率逐步增加的开关操作、雷击、 VFTO等,因此需要从多个频率维度对接地网各参数进行测量;由于接地网一方面时刻可能经受雷电、操作、VFTO、短路等短时过程的考验,另一方面在长期运行中也会受到腐蚀、不平衡电流等的影响,因此也需要从多个时间维度对接地网相应参数进行测量。最后接地网的评估还涉及到电、热、化学等多种物理量。可见,对接地网安全特性的检测和评价应当是多维度、全方位的,现有规程仅从工频参数来对接地装置进行评估已经不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

查看详情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由于接地装置需要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因此接地技术的研究贯穿于以上各个阶段,包括安全指标、仿真分析、降阻措施、测试和评估等方面,在每个方面又需要从工频和暂态等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目前,对接地技术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些技术和理念已经成功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难题,下面分别介绍。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接地工频安全指标讨论

我国在接地系统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设计过于简单,二是过于强调接地电阻,而不重视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转移电位差等。过去入地短路电流I只有几kA,接地电阻容易满足要求。随着接地故障电流的不断增大,发变电站接地电阻R要满足要求很难,导致目前标准中的2 000 V地电位升限值并未在实际接地设计中被有效执行,失去了应有的规范作用。同时,即使地电位升满足要求,但若接地装置设计不合理,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地面仍可能出现高电位梯度,给运行人员带来危险。因此,研究接地设计所需考虑的参数及其限值,有针对性地设计、改造接地装置,对于确保发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理论分析、实验和实践应用,目前国标GB50065已经给出了以上安全指标的相应限值。明确相关指标的作用,可以在地电位升或接地电阻难以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时,通过合理设计接地装置保证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电力系统接地的目标就是确保一、二次设备以及人身的安全。事实上,对设备和人身造成安全影响的均为接地点之间的电位差。目前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相应指标包括接地电阻(地电位升)、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转移电位差等均通过电位差体现,如图1所示,下面分别讨论。

1)工频接地电阻、地电位升和地电位差

接地电阻和地电位升一直是设计和运行中主要分析的参数,是接地技术研究的热点,一些研究成果已总结在GB 50065中。对于小面积接地网或者铜接地网,接地网地电位升与工频入地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很小,相应比值称为接地电阻;对于大面积钢接地网,接地网地电位升与工频入地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较大,相应比值称为接地阻抗。地电位升主要影响一、二次设备安全。由于二次设备耐压较低,因此是确定地电位升限值的主要考虑因素 。

传统的变电站存在通信等二次电缆与站外设备有金属性连接的情况,此时,地电位升全部施加在二次设备上,由于微机保护等二次设备的耐压在2000 V左右,因此GB 50065规定,地电位升不应超过2000 V。现代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与站外的连接通常通过光纤,因此二次设备的金属连接部分通常全部位于变电站内。此时其承受的最大电压即为变电站内两端接地点之间的电位差,不是全部的地电位升,这里称之为地电位差。影响该电位差的主要因素是二次系统两接地点之间接地网的连通性,并不是接地网的绝对地电位升。减小接地点之间的电位差的最有效方式是使用良导体接地网、增加接地网密度,包括沿电缆沟并铺铜排等。当接地系统连接紧密时,即使土壤电阻率很高导致地电位升很高,变电站接地体之间的最大电位差也很小。因此对于没有高电位从二次设备引出变电站的情况,限值地电位升小于2000 V非常不合理,而应当是限值变电站内地电位差小于2000 V。由此,变电站的地电位升可以进一步提高。事实上,对于各种高电位引出或者低电位引入的情况(也就是转移电位差),如果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如增设隔离变压器,则均可以消除绝对地电位升的影响,从而放松对地电位升的要求。

但是,即使地电位差小于2000 V,地电位升限值也并不是一味地可以提高。事实上,此时还需要考虑地电位升对一次设备的影响。对于变电站内高、中压一次设备,由于其耐压较高,即使地电位升很高也不会影响其安全运行。耐压最差的一次设备是电压较低的设备,如10kV或35kV站外供电系统。由于10 kV或35 kV变压器中性点并不接地,且其本身为感性设备,考虑故障电流的暂态特性,变电站中、高压侧有故障电流入地,导致地电位升高时,10 kV或35 kV各相的电位并不一定同时升高(其参考点可能在站外的电源),并且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此时,考虑到三相之间的相位差,很可能10 kV或35 kV某相的电位与变电站的地电位升反相,造成相应避雷器承受的电位是相电压与本变电站地电位升之和。如果该电压过高,将导致避雷器动作以保护10 kV或35 kV电源供电系统的安全,当避雷器的容量够不够时,避雷器可能爆炸。可见,对于一次设备,变电站受地电位升影响最大的是10kV或35kV避雷器,地电位升高不应对其造成损坏。

综上,对于没有二次系统引出站外的变电站,其地电位升可大于2000 V,但应小于其他所有高电位引出系统的耐受能力,比如10 kV或35 kV站外供电系统避雷器的动作电压。同时,要保证接地网内的电位差尽量小,不超过二次设备等的耐受值。对于有二次系统或者其他系统引出站外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后,地电位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总之,接地设计应当更注重减小地电位差,使地电位分布更均匀,而不是绝对地电位升。减小地电位差可以通过加密接地体、使用良导体接地等,而不是一味的降低接地电阻。目前这一设计思想已经在我国高土壤电阻率中的超、特高压变电站、电厂得到了应用。

2)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

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限值保证了人身安全。我国原有行标规定的安全限值没有考虑高阻层的影响。GB 50065参照美国IEEE标准,引入了考虑高阻层影响的衰减系数,修正了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的限值。

我国以前对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接地电阻小,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就没问题了。但事实上,接地电阻与接地网的面积相关,而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与接地网的密度相关,两者并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占地很大的接地网,接地电阻可能很低,但如果接地网格稀疏,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可能会很大。因此降低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并不需要采用降阻的方法,而是需要增加接地体密度。极限的情况,如果变电站接地采用金属板,则接地电阻仍然存在,但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却几乎为0 。

20世纪90年代,重庆大学提出接地体不等间距布置本质上也是在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较大的接地网边缘增加接地体密度,以达到降低最大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的目的[}zo}。接地体不等间距布置基本不影响接地电阻。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接地仿真分析方法

接地网设计应考虑接地系统中最严重的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以及接地网上最大电位差的情况来作为设计的基础。事实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通过精心、合理的设计,可使危险电位降低到最低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外的接地系统设计一般是根据土壤地质结构,采用多层土壤结构模型,分析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地电位升、地电位差、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确保施工完成的接地系统满足安全要求。另外一方面,科学的设计能够根据地质结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接地系统设计,经济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地电位差、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接地系统数值计算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一是确定符合实际的土壤结构模型,二是接地系统电气参数计算,三是入地电流和分流系数的计算。

1)土壤结构分析

在均匀土壤中,水平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与接地系统所处土壤电阻率成正比,与地网面积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土壤电阻率对于接地电阻的影响非常显著。土壤电阻率的合理估计是进行接地系统设计的基础。早期的接地系统设计把土壤看成均匀的,利用经验公式对接地电阻值进行估计。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通过借鉴地质研究中的沉积岩构造理论,人们意识到土壤分层结构对于接地系统参数的影响,开始进行土壤分层的研究。鉴于土壤分层计算的复杂性,早期的研究局限在两层土壤结构的分析上。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将各种可能的土壤结构参数组合制成所谓的“量板”,将测量结果与量板上的曲线对比来确定土壤分层结构;另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是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分析双层水平分层土壤结构的数值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多层土壤模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出发点都是从点电流源产生的电场推导得到随测量极间距变化的视在电阻率的解析表达式,采用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反演分析得到土壤的结构参数。各研究者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反演求解土壤结构参数时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不同。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在消化吸收国内外研究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的地中电场计算、多层土壤结构反演工作,并开发了相关软件,目前在土壤结构分析的计算方法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2)接地系统电气参数分析方法

为了确保发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地网参数计算是极其重要的。接地系统接地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另一类则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精确的计算。

采用简单的经验公式分析接地系统的接地参数是各种标准推荐的发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的方法,如IEEE Std80-2000、我国的接地标准等均采用简单的经验公式来进行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各种经验公式是基于对接地系统的近似处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模拟试验分析得到的。这些计算公式在如下方面做了近似处理:

(1)将接地装置的几何形状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便于进行数学分析。如将水平接地网用实心圆盘来代替,然后进行适当的修正,以考虑地网的实际结构;在我国接地规程中推荐的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则是根据圆盘和圆环的接地电阻理论公式用线性内插法分析得到的。

(2)假设电流在接地系统的所有接地导体上均匀分布。这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对于大型接地网,内部导体被外部导体屏蔽,导致电流分布不均匀。

(3)假定土壤结构均匀。现代发变电站占地面积大、地下情况复杂,对于电阻率不均匀土壤,如土壤分层时,计算方法不再适用。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各国学者将各种数值计算方法应用到接地参数的计算中来,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模拟电荷法、边界元法等。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地考虑地网的实际结构及故障电流流散时的实际情况,即考虑到地网不同部分导体散流的非均匀性,对于任意复杂接地网都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计算结果,同时也能在技术经济上达到最优,解决了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中的各种问题 。

20世纪70-80年代提出的差分法、有限元法、模拟电荷法、边界元法、多步法、平均电位法、矩阵法和解藕法等更适合于均匀土壤及双层土壤模型中接地参数的数值计算。而90年代以来提出的滤波法、基数镜像法及复数镜像法更适合于多层土壤结构模型中接地参数的分析。

3)入地电流及分流系数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只有一部分短路电流经接地网流入大地,其余部分经变压器中性点、与地网相连的架空地线、电力电缆的屏蔽层流回系统。因此研究故障时的电流分布,确定入地电流是分析接地系统安全指标的基础。获得准确的故障电流分布需要明确电流分布的机理和模型。入地电流与总故障电流的比值(分流系数)除受变电站接地电阻、线路地线电阻、杆塔接地电阻等的阻性分流影响比较大外,线路地线与相线之间的互感也会起很大作用。实际变电站故障发生时,故障电流由线路的相导线提供,即相导线作为电流引线,如图2所示。

此时,由于相导线与其地线一直保持长距离平行,之间的距离也非常近,造成它们两者之间的互感很大。相导线提供的故障电流会通过互感的作用在地线中感应出很大的反向电流,这部分电流是分走故障电流的主要部分之一。并且,由于互感的作用,如果有多回线路的情况,提供故障电流多的线路地线分走的电流多,其他线路地线分走的电流少 。

入地电流的准确计算主要取决于建立精确的短路电流模型,而该模型的计算方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在众多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和软件中,被电力系统肯定并经常使用的有运算曲线法、PSASP和PSD-BPA等。国内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基于电路模型,开发了专门计算短路电流分流系数的软件,方便了工程应用。同时,国内也开展了分流系数的测试研究,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方法

为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传统的措施主要在接地网的2维方向进行研究,包括扩大接地网面积、引外接地、增加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利用自然接地、局部换土、接地模块和离子棒等。随着接地系统降阻要求的逐步提高,新型降阻技术不断出现,充分利用接地网周围的地形、地质特性,构建3维立体接地网成为趋势,除垂直接地极外,斜接地极技术、深水井接地技术和深井爆破接地技术施工已经在很多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变电站的接地改造中取得显著的成效。但目前各种降阻措施的研究工作大部分仅针对某一种措施展开,缺乏组合降阻措施的研究,各种降阻措施之间也缺乏系统的比较,实际在降阻措施的选用中存在盲目性。当前我国接地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对于接地系统的初步设计和优化降阻只能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思维,而一旦不具备这种经验或考虑不周,就会造成设计过程繁琐反复,而且可能造成设计结果脱离实际、经济性和技术性权衡不足,一旦设计结果付诸实践,则会致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导致财力物力的浪费。

应当注意,各种降阻方法都有其应用的特定条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设计发变电站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很难满足要求,特别是面积比较小的发变电站,采用长垂直接地电极来降低其接地电阻已被越来越多的工程设计人员所采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很多降阻公司依托具体工程,开展了研究工作。另外各种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以获得明显的降阻效果。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接地装置雷电冲击特性研究

泄放雷电流、保证雷击时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是接地装置的重要作用之一。由于雷击而引起的事故日益增多,雷电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的运行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有效改善接地网性能是提高雷击保护效果的有效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从土壤放电特性、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力的指导了防雷接地设计。

1)接地装置附近土壤的雷击放电模型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发表了很多关于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研究论文。大部分冲击试验的结果都是在时域中直接进行分析的,得到的结论也都是对时域而言。

限于试验场地和工作量,一些学者在高压实验室中进行了模拟接地体的冲击试验。这类试验方法是利用相似原理,将接地体的尺寸、冲击电流波头等物理量进行了相应的尺度变换,从而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较小的电极来模拟实际的接地体进行冲击试验。在实验室中,利用模拟试验,可以比较容易地改变一些参数,如电极类型、土壤电阻率、埋深等,得到这些参数影响接地体冲击特性的规律。前苏联的一些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相似理论计算了集中接地体的冲击特性。国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公式和用于估计接地体冲击特性。随着冲击装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国内开始开展现场的真型冲击实验研究,目前该方面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

2)接地装置雷电特性仿真计算

接地系统除了要确保工频短路时的安全性外,还要确保雷电等作用时的暂态安全性。目前对接地系统暂态性能的仿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电路理论和传输线理论、电磁场理论。

基于电路和传输线理论的方法,是由电阻-电感-电容-电导组成的兀型等值电路来模拟计算接地导体暂态特性的一种直接的、有效的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易于执行,在对计算资源的消耗(内存及计算时间)及结果的精度方面都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些方法都没有考虑土壤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电击穿现象。随着土壤击穿效应逐渐被广大学者所重视,地网导体参数的时变特性需要体现到暂态仿真的算法之中。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接地系统安全性评估研究

1)在接地电阻测量技术方面

接地电阻是接地装置相对于无穷远电位与流入大地电流的比值。实际测量中电压极不可能设在真正的无穷远处,而电流极的存在又会使地中的电流场发生畸变从而影响到地面的电位分布,所以接地电阻的测量会存在误差。围绕着如何尽可能有效地减小测量误差、测得尽量真实的接地电阻值,国内外电力工作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传统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有两点法、三点法、电位降法、四极法等。目前我国测量接地电阻常用的方法是IEEE标准推荐采用的电位降法。由此派生出的0.618法和30度夹角法更为常用。

传统的0.618法和30度夹角法没有考虑土壤不均匀的情况。土壤不均匀时,基于均匀土壤得出的补偿法的结论不再适用,应当改变电压极位置。IEEE Std.81-1983中推荐的电位降法,将电压极位置在待测地网与电流极之间改变,做出视接地电阻曲线,找出曲线平坦段对应的视接地电阻即为地网的实际接地电阻。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工作量很大。为了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引线需要很长,实际操作中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电科院、清华大学、陕西电科院、华北电力大学等积极研究接地电阻的短距离引线测试技术,并且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仿真以及现场实测证明了电流引线最短到2D下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

在接地电阻测试时,由于存在线路地线分流的情况。我国通过仿真与测试,提出了分流系数的测量方法,并开发了测试设备。

2)在接地网腐蚀诊断方面

构成接地网的导体埋在地下,常因施工时焊接不良及漏焊、土壤的腐蚀、接地短路电流电动力作用等原因,导致接地网导体及接地引线的腐蚀,甚至断裂,使接地网的电气连接性能变坏、接地电阻增高。接地网腐蚀已构成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现在了解接地网腐蚀及断点的常用方法就是停电抽样开挖,即过一定年数后,根据地区的土壤腐蚀率,经验地估计接地网导体电阻腐蚀程度,然后抽样挖开检查。这种方法带有盲目性、工作量大、速度慢,并且还受现场运行条件的限制,不能准确的判断断点和腐蚀程度。同时,发变电站承担着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巨大任务,每一次停电都不可避免地要带来许多经济损失,这样带来了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另外的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接地电阻来分析接地网的腐蚀情况。这种方法在原理上存在问题。当接地网腐蚀或存在断点时,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接地网由于严重腐蚀导致接地网的解裂,由于两部分接地网间的互电阻的作用,解裂后测量得到的接地电阻仍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另外接地电阻随土壤电阻率的季节变化、测量方法、测量方位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即测量得到的接地电阻变化不是由于接地网腐蚀及断裂引起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能反映接地网的腐蚀情况,但也没法准确定位故障点。只好人工抽样开挖检查,或者大范围开挖检查,造成了成本昂贵、检测工作量大等弊端。

查找接地网的断点及严重腐蚀段已成为电力部门一项重大反事故措施。电力系统迫切需要找到一种简单、准确、不受现场运行条件的限制,实现在不停电和不开挖的情况下,对接地网的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清华大学和重庆大学基于接地点之间的导通性,开展了接地网腐蚀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随后陕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广东电科院等也开展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等通过接地体周围的磁场,研究接地体的导通情况,进一步推算接地体的腐蚀。

查看详情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系统接地技术》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触电危害与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接地、接零和触电防护,大地和水的电阻率,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计算,冲击接地电阻计算,接地装置设计要求,接地装置设计、安装与维护,建筑物及电力运行控制设施防雷保护接地,接地装置特性参数和土壤电阻率测量。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