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2
1.1.1 GIS的组成 3
1.1.2 GIS的简史 3
1.1.3 GIS软件产品 4
1.2 GIS的应用 5
1.3 GIS的要素 7
1.3.1 数据模型 8
1.3.2 数据获取 10
1.3.3 属性数据管理 10
1.3.4 数据显示 10
1.3.5 数据探查 10
1.3.6 数据分析 10
1.4 Web制图 12
1.4.1 在线制图 12
1.4.2 协作Web制图 12
1.4.3 志愿者地理信息(VGI) 12
1.4.4 Web 应用程序的意义 13
1.5 本书的结构 13
1.6 概念与实践 13
重要概念和术语 14
复习题 15
应用:绪论 16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坐标系统 21
2.1 地理坐标系统 22
2.1.1 地球的近似表示 23
2.1.2 大地基准 24
2.2 地图投影 26
2.2.1 地图投影类型 27
2.2.2 地图投影参数 28
2.3 常用地图投影 29
2.3.1 横轴墨卡托投影 30
2.3.2 兰勃特正形圆锥投影 30
2.3.3 阿伯斯等积圆锥投影 31
2.3.4 等距圆锥投影 31
2.3.5 Web墨卡托 31
2.4 投影坐标系统 32
2.4.1 通用横轴墨卡托格网系统(UTM) 33
2.4.2 通用极射格网系统(UPS) 34
2.4.3 国家平面坐标系统(SPC) 34
2.4.4 公用土地调查系统(PLSS) 36
2.5 在GIS中运用坐标系统 36
2.5.1 投影文件 36
2.5.2 预定义坐标系统 37
2.5.3 即时(on-the-fly)投影 38
重要概念和术语 38
复习题 40
应用:坐标系统 41
参考文献 45
第3章 矢量数据模型 46
3.1 简单要素的表示 48
3.2 拓扑 48
3.2.1 拓扑统一地理编码格式(TIGER) 50
3.2.2 拓扑的重要性 51
3.3 地理关系数据模型 52
3.3.1 Coverage 53
3.3.2 Coverage 数据结构 53
3.3.3 非拓扑矢量数据 55
3.4 基于对象数据模型 55
3.4.1 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56
3.4.2 接口 56
3.4.3 Geodatabase 57
3.4.4 拓扑规则 59
3.4.5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优点 60
3.5 复合要素的表示 61
3.5.1 不规则三角网(TINs) 61
3.5.2 分区 62
3.5.3 路径 64
重要概念和术语 66
复习题 67
应用:地理关系矢量数据模型 68
挑战性任务 71
参考文献 72
第4章 栅格数据模型 73
4.1 栅格数据模型要素 74
4.1.1 像元值 75
4.1.2 像元大小 75
4.1.3 像元深度 76
4.1.4 栅格波段 76
4.1.5 空间参照 76
4.2 栅格数据类型 77
4.2.1 卫星影像 77
4.2.2 数字高程模型(DEMs) 79
4.2.3 USGS的数字高程模型(USGS DEMs) 81
4.2.4 全球数字高程模型 81
4.2.5 数字正射影像 82
4.2.6 土地覆被数据 83
4.2.7 二值扫描文件 83
4.2.8 数字栅格图(DRG) 83
4.2.9 图形文件 84
4.2.10 特定GIS软件的栅格数据 84
4.3 栅格数据结构 84
4.3.1 逐个像元编码 85
4.3.2 游程编码(RLE) 85
4.3.3 四叉树 86
4.3.4 头文件 88
4.4 栅格数据压缩 88
4.5 栅格数据文件格式 90
4.6 数据转换与综合 91
4.6.1 栅格化 91
4.6.2 矢量化 91
4.6.3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综合 92
重要概念和术语 93
复习题 94
应用:栅格数据模型 95
挑战性任务 97
参考文献 97
第5章 GIS数据获取 100
5.1 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 101
5.1.1 地理门户网站 101
5.1.2 美国地质调查局 102
5.1.3 美国人口普查局 102
5.1.4 自然资源保持局 103
5.1.5 州域公共数据举例 103
5.1.6 大都市公共数据举例 103
5.1.7 县级公共数据举例 104
5.1.8 私人公司的GIS数据 104
5.2 元数据 104
5.3 现有数据的转换 105
5.3.1 直接转换 105
5.3.2 中性格式 105
5.4 创建新数据 107
5.4.1 遥感数据 107
5.4.2 野外数据 108
5.4.3 有x、y坐标的文本文件 111
5.4.4 用数字化仪数字化 111
5.4.5 扫描数字化 113
5.4.6 屏幕数字化 115
5.4.7 源地图的重要性 115
重要概念和术语 116
复习题 117
应用:矢量数据输入 118
挑战性任务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6章 几何变换 123
6.1 几何变换 124
6.1.1 地图到地图和图像到地图的变换 124
6.1.2 变换方法 125
6.1.3 仿射变换 126
6.1.4 控制点 127
6.2 均方根(RMS)误差 129
6.3 数字化地图上的均方根误差 131
6.4 像元值重采样 132
6.4.1 重采样方法 132
6.4.2 重采样的其他用途 134
重要概念和术语 134
复习题 135
应用:几何变换 135
挑战性任务 140
参考文献 141
第7章 空间数据准确度和质量 142
7.1 定位错误 143
7.1.1 使用二手数据源的定位错误 143
7.1.2 产生数字化错误的原因 144
7.1.3 使用第一手数据源的定位错误 144
7.2 空间数据准确度标准 145
7.3 拓扑错误 146
7.3.1 空间要素的拓扑错误 146
7.3.2 图层之间的拓扑错误 147
7.4 拓扑编辑 149
7.4.1 Coverage 的拓扑编辑 149
7.4.2 用地图拓扑编辑 152
7.4.3 用拓扑规则编辑 153
7.5 非拓扑编辑 153
7.5.1 编辑现有要素 153
7.5.2 由现有要素创建新要素 154
7.6 其他编辑操作 155
7.6.1 图幅拼接 155
7.6.2 线的简化和平滑 156
重要概念和术语 158
复习题 159
应用:空间数据的准确度和质量 160
挑战性任务 165
参考文献 165
第8章 属性数据管理 166
8.1 GIS中的属性数据 168
8.1.1 属性表的类型 168
8.1.2 数据库管理 169
8.1.3 属性数据的类型 169
8.2 关系数据库模型 171
8.2.1 SSURGO:一个关系数据库实例 173
8.2.2 规范化 173
8.2.3 关系类型 176
8.3 合并、关联和关系类 178
8.3.1 合并 178
8.3.2 关联 178
8.3.3 关系类 179
8.4 属性数据输入 179
8.4.1 字段定义 179
8.4.2 数据输入方法 179
8.4.3 属性数据校核 180
8.5 字段与属性数据的处理 180
8.5.1 添加和删除字段 180
8.5.2 属性数据的分类 181
8.5.3 属性数据的计算 181
重要概念和术语 181
复习题 182
应用: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管理 183
挑战性任务 188
参考文献 189
第9章 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 190
9.1 地图的符号表示 192
9.1.1 空间要素与地图符号 192
9.1.2 色彩的运用 194
9.1.3 数据的分类 195
9.1.4 制图概括 196
9.2 定量的地图的种类 196
9.3 地图的注记 199
9.3.1 字体的变化 199
9.3.2 字体变化的选择 200
9.3.3 文字在地图主体的放置 201
9.4 地图设计 204
9.4.1 排版 204
9.4.2 视觉层次 206
9.5 动画地图 208
9.6 地图的生产 209
重要概念和术语 211
复习题 212
应用:数据显示和地图编制 213
挑战性任务 219
参考文献 220
第10章 数据探查 222
10.1 数据探查 223
10.1.1 描述性统计量 224
10.1.2 图形 225
10.1.3 动态图形 228
10.2 基于地图的数据操作 229
10.2.1 数据分类 230
10.2.2 空间集聚 230
10.2.3 地图比较 231
10.3 属性数据查询 232
10.3.1 SQL 233
10.3.2 查询表达式 234
10.3.3 运算类型 235
10.3.4 查询操作举例 236
10.3.5 关系数据库查询 237
10.4 空间数据查询 238
10.4.1 由指针选择要素 238
10.4.2 由图形选择要素 238
10.4.3 由空间关系选择要素 239
10.4.4 属性数据查询与空间数据查询的结合 239
10.5 栅格数据查询 240
10.5.1 由像元数值查询 240
10.5.2 用选择要素查询 241
重要概念和术语 241
复习题 242
应用:数据探查 243
挑战性任务 247
参考文献 248
第11章 矢量数据分析 249
11.1 建立缓冲区 250
11.1.1 缓冲区建立中的差别 251
11.1.2 建立缓冲区的应用 252
11.2 地图叠置 253
11.2.1 要素类型和地图叠置 254
11.2.2 地图叠置方法 255
11.2.3 叠置和数据格式 256
11.2.4 碎屑多边形 257
11.2.5 地图叠置中的误差传递 258
11.2.6 地图叠置的应用 259
11.3 距离量测 260
11.4 模式分析 260
11.4.1 点模式分析 261
11.4.2 量测空间自相关的莫兰指数 262
11.4.3 量测高/低聚集度的 G 统计量 264
11.4.4 模式分析的应用 265
11.5 要素操作 266
重要概念和术语 269
复习题 270
应用:矢量数据分析 271
挑战性任务 275
参考文献 275
第12章 栅格数据分析 278
12.1 数据分析环境 279
12.2 局域运算 280
12.2.1 单一栅格的局域运算 280
12.2.2 重新分类 281
12.2.3 多个栅格的局域运算 281
12.2.4 局域运算的应用 282
12.3 邻域运算 283
12.3.1 邻域统计值 284
12.3.2 邻域运算的应用 284
12.4 分区运算 286
12.4.1 分区统计量 286
12.4.2 分区运算的应用 287
12.5 自然距离量测运算 288
12.5.1 配置与方向 289
12.5.2 自然距离量测运算的应用 289
12.6 其他的栅格数据运算 290
12.6.1 栅格数据管理 290
12.6.2 栅格数据提取 290
12.6.3 栅格数据的综合归纳 291
12.7 地图逻辑运算 292
12.8 基于矢量与基于栅格的数据分析的比较 292
12.8.1 地图叠置 293
12.8.2 建立缓冲区 294
重要概念和术语 294
复习题 295
应用:栅格数据分析 295
挑战性任务 298
参考文献 299
第13章 地形制图与分析 300
13.1 用于地形制图与分析的数据 301
13.1.1 数字高程模型(DEM) 301
13.1.2 不规则三角网(TIN) 302
13.2 地形制图 303
13.2.1 等高线法 303
13.2.2 垂直剖面法 305
13.2.3 地貌晕渲图法 305
13.2.4 分层设色法 307
13.2.5 透视图法 307
13.3 坡度和坡向 309
13.3.1 用栅格计算坡度和坡向的算法 310
13.3.2 用TIN计算坡度和坡向的算法 313
13.3.3 影响坡度和坡向量测的因素 314
13.4 表面曲率 315
13.5 栅格与TIN对比 317
重要概念和术语 317
复习题 318
应用:地形制图和分析 319
挑战性任务 323
参考文献 324
第14章 视域和流域 326
14.1 视域分析 327
14.1.1 视线操作 327
14.1.2 基于栅格的视域分析 328
14.1.3 基于TIN的视域分析 328
14.1.4 累积视域 329
14.1.5 视域分析的准确度 330
14.2 视域分析中的参数 330
14.3 视域分析的应用 332
14.4 流域分析 333
14.4.1 已填洼DEM 333
14.4.2 流向 334
14.4.3 流量累积 334
14.4.4 河网 335
14.4.5 河流链路 335
14.4.6 全流域 336
14.4.7 基于点的流域 336
14.5 影响流域分析的因素 338
14.5.1 DEM分辨率 338
14.5.2 流向方法 339
14.5.3 流量累积临界值 340
14.6 流域分析的应用 341
重要概念和术语 342
复习题 343
应用: 视域和流域 343
挑战性任务 347
参考文献 348
第15章 空间插值 351
15.1 空间插值的元素 352
15.1.1 控制点 352
15.1.2 空间插值的类型 353
15.2 全局插值法 354
15.2.1 趋势面模型 354
15.2.2 回归模型 356
15.3 局部插值法 357
15.3.1 泰森多边形 357
15.3.2 密度估算 358
15.3.3 距离倒数权重插值 361
15.3.4 薄板样条函数 363
15.4 克里金法 365
15.4.1 半变异图 366
15.4.2 模型 367
15.4.3 普通克里金法 368
15.4.4 泛克里金法 370
15.4.5 其他克里金法 372
15.5 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 373
重要概念和术语 374
复习题 376
应用:空间插值 376
挑战性任务 381
参考文献 382
第16章 地理编码和动态分段 384
16.1 地理编码 385
16.1.1 地理编码参照数据库 385
16.1.2 地址匹配过程 386
16.1.3 地址匹配选项 388
16.1.4 偏移标注选项 389
16.1.5 地理编码质量 389
16.2 地理编码的变异形式 390
16.3 地理编码的应用 391
16.3.1 定位服务 391
16.3.2 商业应用 392
16.3.3 无线应急服务 392
16.3.4 犯罪制图和分析 392
16.3.5 公共健康 392
16.4 动态分段 393
16.4.1 路径 393
16.4.2 创建路径 394
16.4.3 事件 396
16.4.4 创建事件表 396
16.5 动态分段的应用 398
16.5.1 数据管理 398
16.5.2 数据显示 398
16.5.3 数据查询 399
16.5.4 数据分析 399
重要概念和术语 400
复习题 400
应用:地理编码和动态分段 401
挑战性任务 406
参考文献 407
第17章 最小耗费路径分析和网络分析 409
17.1 最小耗费路径分析 410
17.1.1 源栅格 410
17.1.2 耗费栅格 410
17.1.3 耗费距离量测 411
17.1.4 生成最小累积耗费路径 412
17.1.5 最小耗费路径分析的选项 415
17.2 最小耗费路径分析的应用 416
17.3 网络 416
17.3.1 链路和链路阻抗 417
17.3.2 节点和转弯阻抗 417
17.3.3 单行道或禁行道 417
17.3.4 天桥和地下通道 418
17.4 网络拼接 418
17.4.1 聚集线要素 418
17.4.2 编辑和创建网络 419
17.4.3 对网络要素赋予属性 419
17.5 网络分析 420
17.5.1 最短路径分析 421
17.5.2 旅行推销员问题 422
17.5.3 车辆路径问题 423
17.5.4 最近设施 423
17.5.5 配置 424
17.5.6 定位-配置 425
重要概念和术语 427
复习题 427
应用: 路径分析和网络应用 428
挑战性任务 434
参考文献 434
第18章 GIS模型与建模 436
18.1 GIS 建模的基本元素 437
18.1.1 GIS 模型的分类 437
18.1.2 建模过程 438
18.1.3 GIS 在建模中的作用 438
18.1.4 GIS 与其他建模程序的结合 439
18.2 二值模型 440
18.2.1 基于矢量的方法 440
18.2.2 基于栅格的方法 441
18.2.3 二值模型的应用 442
18.3 指数模型 443
18.3.1 加权线性综合法 443
18.3.2 其他方法 446
18.3.3 指数模型的应用 448
18.4 回归模型 449
18.4.1 线性回归模型 450
18.4.2 局部回归模型 450
18.4.3 对数回归模型 451
18.5 过程模型 451
18.5.1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 452
18.5.2 临界降雨量模型 453
重要概念和术语 454
复习题 454
应用:GIS模型与建模 455
挑战性任务 460
参考文献 460
附录A 常用换算关系 464
附录B UTM(通用横轴麦卡托)分带 4652100433B
本书旨在提供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和实践的坚实基础,自第1版出版发行12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广受欢迎的经典教材,2014年最新版(第7版)及时反映了GIS技术的新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本书共18章,第1章至第4章主要解释GIS的概念和数据模型;第5章至第8章涵盖了数据获取、编辑和管理;第9章和第10章包括数据显示和探查;第11章和第12章提供核心数据分析的概览;第13章至第15章重点阐述地形制图和分析;第16章和第17章涉及线性要素和移动;第18章介绍GIS 模型和建模。每章包含2 至7 个习作任务,全书共81个习作,采用ArcGIS10.0软件平台。附光盘1张,含全套习作数据。
专业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5201.html
我是学的测绘,现在大三了。我敢打保票,测绘完全不需要美术功底~~其实地信和测绘这两个专业的专业课编排都差不多。这主要看你是男生还是女生。测绘算是艰苦专业,基本上就是扛上仪器哥几个一块去工地、荒山野岭的...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
地理信息系统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AAAAAA 地理信息系统 1、GIS 数据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含义 几何数据、 属性数据和时间数据, 分别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 属性特征及时间特征三个 侧面。 几何数据: 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形态、 空间关系等方面。地理信息总是与其地理 位置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空间定位性; 属性数据: 有时又称非空间数据, 是描述地理现象专题性质的定性或定量数据。 地理信息总 是反映一定的专题内容,具有专题性; 时间特征: 是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时段, 以及地理现象的动态变化。时 间对环境模拟分析十分重要, 正受到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视。 地理信息的时间特征要 求及时采集和更新地理信息, 并分析地理现象随时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进而对未来做出预 测。 空间位置、属性和时间是地理信息的三大要素。 2、城市地理信息分为两大类及其含义 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各种平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资源网 www.tdzyw.com-专业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 --http://www.tdzyw.com/ 专业的土地交易平台、从事土地事务代理、土地咨询、土地买卖等业务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 1系统总体分析 1.0 电力系统简述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配电网→客户用电设备构成的总称。 电 是商品,它的生产与销售是在瞬间、在线完成。电力系统从网络观点 可分为输电网与配电网,这些网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导线、杆塔 等)、变电站、配电线路(导线、杆塔、配电变压器、线路开关、箱 式变、开闭所 /小区变等)构成。电网的建设总是基于特定的地理环 境。 1.1系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需要, 电力网建设越来越复杂。 电力网建设过 程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运用传统的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手 段已不能满足需要。 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各种大型及民用用电设备对
《社区卫生服务导论(第4版)》主要介绍全科医学的概念、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全科医生临床思维模式、医学伦理学与医患沟通、社区卫生服务研究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社区健康教育、社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社区传染病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等。
《社区卫生服务导论(第4版)》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社区卫生服务导论(第4版)》可作为全科医师和临床医师岗位培训教材,也作为全科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教材。
《计量经济学导论(第4版)》与传统的教材不同,存陈述和解释假定时,作者完全放弃了非随机的或在重复样本中加以固定的回归元假定。这种方法更便于读者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解和运用,是对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一个突破。《计量经济学导论(第4版)》的主要特点是:
(1)不需要具备高深的数学知识,读者只要掌握人学所学的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基础知识即可。
(2)强调计量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含有大量例题,许多是取自或受启发于应用经济学或其他领域的最新及有影响的作品。
《计量经济学导论(第4版)》适合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作为计量经济学教材,还可供经济管理类教师及科研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计量经济学导论(第4版)》:原版图书配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库,包括学生习题解答手册、教师手册、各种格式的数据集等,读者可填写书后的《教辅材料申请表》申请获取以上资源。
在初级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中,只有本书对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分析进行了认真而又圆满的讨论。它无需过分严密的推导就对复杂的计量经济思想进行了清晰而又直观的表述。
——克里斯康韦尔,佐治亚洲立大学
伍德里奇完成了一件出色的工作。许多基本计量经济学概念和问题都时常迷失在错综复杂的数学公式之中,但本书总能给出非常直观的解释,因此,我建议所有的学生和应用计量经济方面的研究者把此书作为常备的参考书。
——内哈卡纳,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
我曾以为市场上不可能还有另一本计量经济学教科书的立足之地,但我吃惊而又兴奋地看到这种看法被证明足错误的。伍德早奇的书采用了全新的方法,其对现代实践、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的强调都颇有见地。
——爱德华·科尔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杰弗里·M·伍德里奇,密歇根州立大学经济学特聘教授,1991年以来一直在该校任教。1986-1991年,伍德里奇博士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助理教授。他于1982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学士学位,并于1986年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伍德里奇博士曾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参与过多部著作的写作,他还是《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一书的作者。他的获奖项目包括:斯隆(Alfred P. Sloan)研究奖,《计量经济理论》的Plura Scripsit奖,《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的斯通(Richard Stone)爵士奖,以及在MIT三次获得研究生教学年度优秀教师奖。他还是计量经济学会和《计量经济学杂志》的资深会员。
第1篇 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
第1章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2 经验经济分析的步骤
1.3 经济数据的结构
1.4 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因果关系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概念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第2章 简单回归模型
2.1 简单回归模型的定义
2.2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导
2.3 OLS的操作技巧
2.4 度量单位和函数形式
2.5 OLS估计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2.6 过原点回归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附录2A 最小化残差平方和
第3章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
3.1 使用多元回归的动因
3.2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操作和解释
3.3 OLS估计量的期望值
3.4 OLS估计量的方差
3.5 OLS的有效性: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附录3A
第4章 多元回归分析:推断
4.1 OLS估计量的抽样分布
4.2 检验对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t检验
4.3 置信区间
4.4 检验关于参数的一个线性组合假设
4.5 对多个线性约束的检验:F检验
4.6 报告回归结果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第5章 多元回归分析:OLS的渐近性
5.1 一致性
5.2 渐近正态和大样本推断
5.3 OLS的渐近有效性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附录5A
第6章 多元回归分析:深入专题
6.1 数据的测度单位对OLS统计量的影响
6.2 对函数形式的进一步讨论
6.3 拟合优度和回归元选择的进一步探讨
6.4 预测和残差分析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附录6A:自助法简介
第7章 含有定性信息的多元回归分析:二值(或虚拟)变量
7.1 对定性信息的描述
7.2 只有一个虚拟自变量
7.3 使用多类别虚拟变量
7.4 涉及虚拟变量的交互作用
7.5 二值因变量:线性概率模型
7.6 对政策分析和项目评价的进一步讨论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第8章 异方差性
8.1 异方差性对OLS所造成的影响
8.2 OLS估计后的异方-稳健推断
8.3 对异方差性的检验
8.4 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8.5 再议线性概率模型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第9章 模型设定和数据问题的深入探讨
9.1 函数形式误设
9.2 对无法观测解释变量使用代理变量
9.3 随机斜率模型
9.4 有测量误差时OLS的性质
9.5 数据缺失、非随机样本和异常观测
9.6 最小绝对离差估计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
第2篇 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
第10章 时间序列数据的基本回归分析
10.1 时间序列数据的性质
10.2 时间序列回归模型的例子
10.3 经典假设下OLS的有限样本性质
10.4 函数形式、虚拟变量和指数
10.5 趋势和季节性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第11章 OLS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其他问题
11.1 平稳和弱相关时间序列
11.2 OLS的渐近性质
11.3 回归分析中使用高度持续性时间序列
11.4 动态完备模型和无序列相关
11.5 时间序列模型的同方差假定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第12章 时间序列回归中的序列相关和异方差
12.1 含序列相关误差时OLS的性质
12.2 序列相关的检验
12.3 回归元严格外生时序列相关的修正
12.4 差分和序列相关
12.5 在OLS后的序列相关一稳健推断
12.6 时间序列回归中的异方差性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计算机习题
高深专题讨论
第3篇 高深专题讨论
第13章 跨时横截面的混合:简单面板数据方法
13.1 跨时独立横截面的混合
13.2 利用混合横截面作政策分析
13.3 两时期面板数据分析
13.4 用两期面板数据作政策分析
13.5 多于两期的差分法
小结
关键术语
……
第14章 高深的面板数据方法
第15章 工具变量估计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第16章 联立方程模型
第17章 限值因变量模型和样本选择纠正
第18章 时间序列高深专题
第19章 一个经验项目的实施
附录A 基本数学工具
附录B 概率论基础
附录C 数理统计基础
附录D 矩阵代数概述
附录E 矩阵形式的线性回归模型
附录F 各章问题解答
附录G 统计用表
我之所以编写《计量经济学导论》的第一版,是因为我看到本科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与经验研究者所考虑和应用的计量经济模型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越来越相信,从计量经济学专业人士的视角来讲授计量经济学导论,不仅使这个学科更有意思,而且实际上讲解起来更加简单。
从读者对前三版的肯定来看,我的直觉是正确的。尽管背景和兴趣各异,所教的学生也千差万别,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信奉本书所倡导的计量经济学现代视角。我们仍然强调计量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每个计量经济方法都是研究者在分析非实验数据时所遇到的某个特定问题激发而来。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实际经验应用来理解和解释计量经济学中的假定;本书所需要的数学不超过大学所学的线性代数和基础概率统计。适合于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师的组织结构.第四版保留了第三版的总体结构。本书区别于绝大多数其他教科书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篇章结构是根据分析数据的类型而进行划分的。这与传统方法明显不同,因为传统分析总是先提出一个线性模型,并列出以后分析中可能需要的所有假定,然后在与那些假定之间的联系不甚清晰的情况下,证明或得出一些结论。我的方法是,在第1篇中,首先在随机抽样的假定下,用横截面数据讨论多元回归分析。
近年来,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教学和科研领域都取得重大进展。不需要太过高深的经济理论,通过对所研究课题的资料搜集,特别是适当的数据样本,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就能相对可靠地进行分析,甚至还能得到一些相当新颖的结论。国内的专业杂志也十分认同经验分析,相对于空洞的理论和文字上费力地论述,这种“用数据说话”的范式似乎具有更严密的逻辑。即便英文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近20年来也以经验研究为主,即使理论上有所突破,辅以实证检验也更显完美。
面对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教材建设则十分落后,国内出版的提纲式教材或一些小册子,不仅学习起来晦涩难懂,更扼杀了学生深入学习和实践演练的应有热情。2000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梁晶工作室策划引进英文版计量经济学教材,《计量经济学基础》、《计量经济学导论》和《计量经济分析》,立即成为备受学生欢迎的资料,被很多学校选作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色,大大丰富了国内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和使用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余地。
本书2000年初版,在第一版的中文版付印之际,便出版了英文版的第二版,但当时我们了解到2006年将出版第三版,因此先让第一版与国内读者见面,现在便迎来了第四版。第四版与第一版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风格相差不大,只是修正了一些错误,精确了一些表述,让数据更加直接可用。本书最重要的特点是以实际应用研究案例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这一直都是本书十分畅销的根本原因。当然,作者深厚的研究素养和优秀的教学方法(三次获得MIT年度优秀教师称号),以及作者殚精竭虑地为学生着想,使用大量恰到好处的习题,更使得本书特别适合于初学者。2100433B
专题地理信息系统(Thematic GIS)
区域地理信息系统(Regional GIS)
地理信息系统工具(GIS Tools)
城市信息系统
自然资源查询信息系统
规划与评估信息系统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
GIS中使用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