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100433B
主要完成人:霍 明,汪双杰,吴青柏,章金钊,武憼民,胡长顺,冉仕平,李祝龙,刘永智,路 勋,吴紫汪,房建宏,马 骉,窦明健,慕万奎
主要完成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长安大学,西藏自治区交通厅,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青海省交通医院,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公路管理局青藏公路管理分局,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青藏铁路处于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研究的“四边”建设状态,必须采用动态设计理念。“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项目科研人员通过试验段研究发现,保温材料只能够延缓多年冻土融化,在高温...
青藏铁路处于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研究的“四边”建设状态,必须采用动态设计理念。“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项目科研人员通过试验段研究发现,保温材料只能够延缓多年冻土融化,在高温...
成立养护工程公司 谈到搞好养护公司就不得不谈养护公司的成立问题。既然我们要成立的一个人、财、物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我们就有责任给它打下一个好的基矗公司从成立的那一天我们就要给它好的先天条件。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修筑技术之进展
青藏公路由北向南纵贯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唐古拉山间平均海拔4500m以上,在公路沿线700多千米范围内广泛分布有全球独一无二的以高海拔高温为主要特征的多年冻土.高原气候变化无常,一日间可经历四季,遭遇雨、雪、冰雹;公路沿线环境恶劣,年平均气温-2℃~-7℃,空气中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50%,太阳辐射量平均高达3600kJ/m2.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高原环境的基本特征.在当今全球气候升温大背景下,高原下伏多年冻土响应进程加快,近20年间冻土平均升温0.2~0.3℃,岛状多年冻土加速消失,高温多年冻土加剧退化,低温多年冻土升温明显,并由此导致冻土区公路工程病害不断发生发展.青藏公路历经50年建设和34年连续科研,通车50年来,历经数次整治改建,并开展长达30多年的连续跟踪观测研究,其作为中国高原冻土区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开山之作,无疑也成为中国冻土工程研究最大的试验工程.2002年交通部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安排开展《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积极迎对全球气候升温变暖对多年冻土区工程影响的挑战,从冻土工程理论、勘察设计方法、工程稳定措施、冻土工程病害预防养护与工程寿命保障,到高寒缺氧恶劣环境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创新、集成了针对中国实际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推动了中国冻土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公路冻土工程研究的世界领先水平.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修筑技术之进展
中国科学 E 辑: 技术科学 2009 年 第 39 卷 第 1 期: 8 ~ 15 www.scichina.com tech.scichina.com 8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修筑技术之进展 汪双杰 ① * , 陈建兵 ①② , 章金钊 ① , 李祝龙 ① ①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 寒区道路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 西安 710075; ② 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兰州 730000 * E-mail: wangshj@ccroad.com.cn 收稿日期 : 2007-12-18; 接受日期 : 2008-09-26 国家西部交通重大科技资助项目 (批准号 : 2002318000) 摘要 青藏公路由北向南纵贯青藏高原腹地 , 昆仑山唐古拉山间平均海拔 4
《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结合共玉公路、青藏公路以及拟建青藏高速公路的建设实践,针对高寒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特点和冻土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在全面分析现有公路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多年冻土区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新技术,并明确了技术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要点。
《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共分11章,概述了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概念与内涵、公路环境保护发展与进程;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的环境特征;以G214为例介绍了多年冻土区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生态植被空间分布与环境影响因子;阐述了冻土区公路建设生态防护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动物通道设置技术、冻土区公路环境保护施工技术以及公路全程环境保护管理技术方法体系,并附有工程实例加以论证。
《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公路环境保护行业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等,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中国多年冻土区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2.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大、小兴安岭及西部高山等地。
50年代,中国修建了兴安岭林区的铁路,青藏公路及新疆天山公路,为多年冻土地区筑路积累了经验。21世纪初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的修建是对我国冻土工程研究的挑战和考验,铁路的畅通运行说明我国冻土学研究已达世界水平。2100433B
本书内容植根于青藏公路30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并结合其它相关工程经验,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设计、施工、养护,特别是冻土工程病害整治的实际经验和技术理沦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总结。内容包括:多年冻土区公路地质勘察理论与方法、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养护技术与方法等。书中所含较多的科学研究和试验数据、图表、工程实例及处治方法,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借鉴。
本书供从事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及铁路、土建工程)科研、设计、建设、管理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武憼民,男,1931年生,四川绵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批政府津贴获得者,1989年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主要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及科研工作,主持或参加的工程设计、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有国家重点及大中型项目20余项,业绩卓著。主持并参加了长达27年的高原有多年冻土区铺筑沥青路面的许多世界性重大技术难题。曾在国内外发表有科学性、创造性和使用价值的论著近50篇。他主持的科研、设计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交通部优秀勘察、优秀设计一等奖各1项,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序
序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多年冻土与冻土工程
第一节 多年冻土分布
第二节 多年冻土工程特性
第三节 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与研究
第三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地质勘探
第一节 多年冻土工程地质特性
第二节 多年冻土对路基的影响
第三节 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
第四节 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分类与工程地质评价
第四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
第一节 设计指导思想
第二节 野外勘测调查
第三节 多年冻土区公路线位设计
第四节 新技术应用
第五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工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多年冻土区路基的主要病害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 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节 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原则
第五节 多年冻土区路基地面排水与侧向保护
第六节 低填浅挖及零断面地段的路基
第七节 多年冻土区各种不良地质地段的路基
第八节 多年冻土区的路堑
第九节 工业隔热材料在多年冻土区路基中的应用
第十节 多年冻土区路基融沉与冻胀分析
第十一节 多年冻土区路基热状态及稳定性
第六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面工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沥青路面铺筑与研究
第三节 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及机理分析
第四节 多年冻土区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
第五节 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设计
第六节 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施工
第七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桥梁涵洞工程
第一节 桥梁工程
第二节 涵洞工程
第三节 热桩在多年冻土区涵洞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节 钢波纹管涵洞研究及应用概况
第八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工程
第一节 隧道冻害及冻胀成因
第二节 隧道防冻措施
第三节 隧道设计原则
第四节 隧道施工
第九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第一节 东北大、小兴安岭环境特征
第二节 青藏高原环境特征
第三节 公路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第四节 多年冻土区公路环境保护设计
第五节 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与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
第十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养护
第一节 路基养护技术
第二节 路面养护技术
第三节 多年冻土区的桥涵及隧道的养护
参考文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