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达乌里胡枝子

达乌里胡枝子(学名:Lespedeza davurica)是一种豆科植物。这种植物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至云南;此外朝鲜、日本、苏联也有。

达乌里胡枝子基本信息

达乌里胡枝子分布范围

达乌里胡枝子分布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 、华中至云南;在国外朝鲜、日本、原苏联(远东、东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查看详情

达乌里胡枝子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胡枝子

  • 品种:胡枝子;高度H(m):1;
  • 明远苗圃
  • 9%
  • 定州市明远苗圃场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胡枝子

  • 品种:胡枝子;高度H(m):1
  • 美林
  • 9%
  • 湖南美林苗圃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胡枝子

  • 品种:胡枝子;高度H(m):1.5;冠幅W/P(cm):30一40;
  • 茂德
  • 9%
  • 河北茂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胡枝子

  • 品种:胡枝子;高度H(m):1.2;冠幅W/P(cm):30一40;
  • 茂德
  • 9%
  • 河北茂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胡枝子

  • 30-60
  • 9%
  • 牡丹江科技苗圃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5斤袋,苗高20-25cm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苗高60cm、冠幅55cm、种植袋规格40㎝
  • 佛山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苗高150cm、冠幅150cm、种植袋规格60㎝
  • 佛山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苗高(m)0.60;冠幅(m)0.60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苗高(m)0.80;冠幅(m)0.80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胡枝子

  • (1)种类:胡枝子(2)苗高:0.6m(3)冠幅:0.3cm
  • 7093株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0-18
查看价格

胡枝子(植物种苗)

  • 植物种苗(胡枝子)高 30cm
  • 31088.64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7-08
查看价格

胡枝子

  • 高:50-60cm冠幅:40-50cm密度:16株/m2
  • 1991m²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18
查看价格

胡枝子

  • 9株/平米,一年生小苗,苗木均到定南施工现场
  • 55161m²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28
查看价格

胡枝子

  • 苗高0.6m, 冠幅0.3m
  • 709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3-03
查看价格

达乌里胡枝子主要价值

达乌里胡枝子为优等饲用植物,根据在草场上观察,在开花前为各种家畜所喜食,尤其马、牛、羊、驴最喜食,花期亦喜食,其适口性最好的部分为花、叶及嫩枝梢,开花以后,茎枝木质化,质地粗硬,适口性则大大下降,故利用宜早,迟于开花家畜则采食较差。据研究,达乌里胡枝子在现蕾以前叶量丰富,可占地上全部风干重的64.3%,茎占35.7%,此时地上部分产量主要集中在距地5~20厘米处。待全株高达40 余厘米左右,此时既适于放牧也适于刈制干草。达乌里胡枝子的化学成分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由营养期至开花期逐渐降低,而粗纤维的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这种营养成分的动态是和它的适口性相吻合的。达乌里胡枝子为耐旱耐瘠薄土壤的优良牧草,适于放牧或刈割干草之用,也可作为改良干旱、退化或趋于沙化草场的材料,如作为山地、丘陵地及沙地的水土保持植物也较适宜。近年来山西省曾进行试种,效果良好。其种子的千粒重为1.9~1.95克,硬实率不及20%,出苗容易,雨季条播或撒播后,赶羊群踩踏一遍,一般10天即可出苗,当年即可开花结实。

查看详情

达乌里胡枝子形态特征

牧草形态

草本状半灌木,高20~60厘米。茎单一或数个簇生,通常稍斜升。羽状三出复叶,小叶披针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宽5~10毫米,先端圆钝,有短刺尖,基部圆形,全缘,有平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较叶短或与叶等长;萼筒杯状,萼齿刺具曲状;花冠蝶形,黄白色至黄色。荚果小,包于宿存萼内,倒卵形或长倒卵形,两面凸出,伏生白色柔毛。

牧草特性

达乌里胡枝子为草本状半灌木。在内蒙古地区,5月中旬开始生长,7月中旬孕蕾,7月下旬至8月开花,9月结实,10月地上部分枯死。本种为轴根形。据观察在干草原与荒漠草原丘陵缓坡的沙质地上,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3米,侧根根幅约30厘米左右,具斜向呈弧形下伸,在茎枝的基部接近表土处常生长许多不定根。达乌里胡枝子属于温带中旱生小半灌木,较喜温暖,性耐干旱,适生于年积温1700~2750℃及降水量300~400毫米的气候条件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带的干山坡,丘陵坡地、沙质地,为草原群落的次优势成分或伴生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及纬度的北移,它在群落中的作用逐渐消失。当草场沙化或旱化时,本种能较快的侵入,可成片生长。再生性弱,故耐牧力不强。

查看详情

达乌里胡枝子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达乌里胡枝子文献

PEG引发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PEG引发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PEG引发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87KB

页数: 4页

试验采用不同水势(0Mpa、-0.2Mpa、-0.6Mpa和-1.2Mpa)的PEG-6000溶液对2004年和2006年采收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0d、1d和2d的引发处理。结果表明:对于2004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d和引发2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而-0.6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5);对于2006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d和2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p<0.01),同时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水势为-0.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能显著提高其发芽势(p<0.05),而-1.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p<0.05)。

PEG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差异 PEG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差异

PEG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差异

格式:pdf

大小:187KB

页数: 6页

采用0.2MPa、0.4MPa、0.6MPa、0.8MPa、1.2Mpa共5个浓度梯度的PEG对9个达乌里胡枝子不同种质的种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的综合分析表明,9个达乌里胡枝子种质材料萌发期抗旱性强弱顺序为H04-17>H04-5>H98-45>H98-16>H02-2>H04-3>H98-67>H98-24>H04-7。

达乌里胡枝子与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10章,前七章主要对达乌里胡枝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阐述,第八章是达乌里胡枝子人工种植和生产价值,最后两张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对达乌里胡枝子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中作用进行整理阐述。

查看详情

达乌里胡枝子与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目录

第四节 叶片结构特征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第五章 达乌里胡枝子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第一节 达乌里胡枝子抗旱性研究方法及生理评第一章 达乌里胡枝子的研究概况及前景

第一节 达乌里胡枝子分类学地位及地理分布

第二节 达乌里胡枝子研究概况

第三节 达乌里胡枝子的研究前景

第二章 达乌里胡枝子种子特性及其萌发吸水规律

第一节 达乌里胡枝子的种子特性

第二节 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吸水规律

第三节 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抗旱性

第三章 达乌里胡枝子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干旱胁迫响应

第一节 达乌里胡枝子的形态特征及变异

第二节 达乌里胡枝子对于旱胁迫的肜态指标响应

事四章 达乌里胡枝子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结构响应

第一节 植物形态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第二节 根结构特征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第三节 茎结构特征与抗旱性关系研究价指标

第二节 达乌里胡枝子幼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第三节 达乌里胡枝子结实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第六章 达乌里胡枝子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响应

第一节 达乌里胡枝子对于旱胁迫的光合响应

第二节 达乌里胡枝子叶枕组织结构与向光性的关系

第七章 达乌里胡枝子的生长发育特性

第一节 达乌里胡枝子的物候期

第二节 达乌里胡枝子的生长发育特性

第三节 达乌里胡枝子生长发育和环境的关系

第八章 达乌里胡枝子草地建植与利用技术

第一节 达乌里胡枝子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技术

第二节 达乌里胡枝子的初级生产力

第三节 达鸟里胡枝子的营养价值

第四节 达乌里胡枝子的利用技术

第九章 达乌里胡枝子在黄土高原草地群落中的生态作用

第一节 达乌里胡枝子在黄土高原草地群落中的地位

第二节 达乌里胡枝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演替过程中的生态作用

第三节 达乌里胡枝子在黄土高原白羊草草地中的生态作用

第十章 黄土高原达乌里胡枝子为优势种的退化草地植被恢复

第一节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

第二节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的植被恢复

第三节 白羊草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 2100433B

查看详情

达乌里胡枝子与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内容简介

草地退化是当今世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的草地退化情况亦很严重。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历史上长期毁草开荒和过度放牧,草地植被退化,裸地面积明显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低下,严重制约着当地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但是退化草地恢复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草地学、农学、牧草栽培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实用技术,而且要求具有强大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如恢复生态学、草地资源学和草业生产系统理论。退化草地恢复的首要条件是排除施加给草地的超负荷压力,使之降低到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功能的阈限范围内,同时利用人为措施加快现有天然植被的恢复,但是种质资源的缺乏和适应性制约着人工植被建设,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davurica)正是黄土高原本土优良植物,在恢复黄土高原天然草地植被,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增加载畜量,并为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流失,促进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