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卡塔尔多哈塔
第2章 深圳大海沙万科中心
第3章 深圳北站
第4章 济南奥利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
第5章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第6章 天津响螺湾中钢广场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以“结构设计”为主题,结合笔者近几年所主持设计的国内外重大建筑工程,在系统介绍各项目的结构设计过程及技术难点,包括结构体系与方案、分析计算方法、关键技术问题、主要构造措施等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其中采用的新结构体系、新结构设计方法、新分析计算技术等。
你好:自定义线来处理
是否和上下楼层同一位置的墙体标高重叠
一、学习(在学习中更新观念) 1、认真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标准》是教师制定和实施每一项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标准》的...
大型复杂群体项目分解结构(PBS)概念与方法研究
大型复杂群体项目分解结构(PBS)概念与方法研究——PBS的概念 PBS概念的建立是在对WBS的思辨基础上的。 根据项目群管理的系统论和管理哲学的拓展认识,对WBS的重新认识: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的工作层级分解,而不是可交付成果本身。 项目群管...
大型复杂群体项目分解结构(PBS)概念与方法研究
大型复杂群体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特性,要求对项目管理方法与技术进行拓展与创新。大型复杂群体项目管理的第一步不是工作任务分解,而是首先对项目对象进行梳理和分解,建立项目分解结构体系。项目分解是认识和管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有效工具,是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和组织结构分解的基础。结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实践,提出项目分解结构的概念及方法,分析项目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及组织分解结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引用日期2015-09-7] 2100433B
丛书名:新编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本科规划教材
《工程创新设计与实践教程:创新设计及机器人实践》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工程创新设计与实践教程:创新设计及机器人实践》结合高等学校工程创新实践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创新、动手实践,将机器人控制与编程、机械创新设计、传感器等多项技术综合,突出创意性和实用性。《工程创新设计与实践教程:创新设计及机器人实践》包括7章内容,通过对创新理论基础的阐述,系统介绍了能力风暴机器人、机器人编程设计、VJC编程实例、EI创新组件设计和ROBEl机器人组件设计等,并配以相应的思考与训练题和一些作品实例。《工程创新设计与实践教程:创新设计及机器人实践》的附录介绍了中国智能机器人比赛的项目规则。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两者均与实践教学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被广泛接受,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一方面,作为理工科学生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工程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建实训场所,购置实训设备,扩充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反映大学生课余创新活动的各类科技竞赛也蓬勃开展,组建创新团队,进行创新制作,参加各类竞赛……然而,相关的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制作方面,往往还停留在口头传授、手把手教、上下届学生之间相互帮带的层面上,离开老师,离开学长,很多学生就表现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亟需一本工程训练和创新制作方面的综合指导书。
本书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在工程训练和大学生科技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精简基础理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兼顾传统与现代制造工艺的原则,精心选择内容。在编排上,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读者的阅读和自学。在本书的绪论部分,编排了少量工程教育与工程伦理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我们一直用于实习动员,效果很好,呈现出来与大家分享。本书的后两章,介绍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和无碳小车制作方面的内容,毫无保留介绍了我校师生在设计、制作、安装与调试时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心得。
工程训练和创新制作本来就密不可分,工程训练是创新制作的基础,创新制作某种程度上是工程训练的后续延伸。我们希望本书除了服务大学生的工程训练教学外,还能服务他们后期的科技创新制作,真正实现工程训练四年不断线。同时,本书介绍的工艺知识,也完全可以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由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组织编写,由曾海泉(第1、2、4、7、8、9、10章)、刘建春(第11、12、13、14章)担任主编,由吴新良(第3、5、6、18章)、郑运鸿(第15、16章)、洪汉池(第17章)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李全城(第8、9、10、14章)、张猛持(第2、3、4、5章)、张灿育(第2、7、17章)、彭晓雷(第13、16章)、马傲玲(第3章)、江平(第6章)、黄艺铭(第11章)、易吉祥(第12章)、陈胜发(第13章)、李斌(第11章)、张建章(第7章)、郑朝阳(第11章)、洪清心(第15章)、杨玉燕(第15章)、陈顺义(第16章)、陈志军(第17章)、王远森(第17章)及许炳跃(第3章)。全书由曾海泉统稿,傅水根教授担任主审。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厦门理工学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教师的支持,也得到了厦门理工学院教材建设基金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