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书名】:《地质环境评价》
【】
【】
【开本】 16K 【编辑】 方菊
【】
【日期】 2008-05-01
【定价】 36.00元 【专业】 地质钻探、矿产资源勘查
【系列】 高等学校教材
【类型】 水文、工程、力学及环境类教材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本书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地质环境评价的含义、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纵使大量的实例对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城市地质环境、矿山在质环境、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评价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地质环境评价的图件编制进行了讨论。这些内容中的确相当大一部分是近年来地质环境评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观点新颖,内容充实,实例丰富,方法先进,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第一章 地质环境评价概述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质量
第二节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
第三节 地质环境质量、容量和承载力
第三节 地质环境评价
第二章 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地质环境评价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评价单元的划分
第三节 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 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五节 地质环境评价的数字模型
第三章 地下水环境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评价
第三节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第四节 地下水污染性能评价
第四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 应用实例
第五章 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评价原则及程序
第三节 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分类
第四节 应用实例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意义和内容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应用实例
第七章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第三节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和实例
第四节 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第八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其内容
第三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主要方法
第九章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
第一节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基本任务和原则
第二节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特征与分类
第三节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的内容
第四节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的表示方法
第五节 制图方法
参考文献2100433B
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依据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利影响,按照“无问题(灾害)即优良”的基本原则,作出安全意义上的好坏评判。依照评价的内容不同,地质环境评价可以分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容量评价。根据调查目的不同又可分为综合性评价和专题性评价。进行地质环境评价时,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基础和图形数据,划分评价单元,处理评价结果和成图。条件允许时可将数据管理、评价模型等功能都整合到GIS应用系统中。
(一)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1、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见附表,下同)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
一、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
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1、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 是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地质环境形成条件、结构、状态、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或定量...
可配置地质环境评价系统研究与应用
地质环境评价是掌握地质环境时空格局、变化趋势,开展地质环境防治保护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地质环境评价需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数据,而且随着地质环境业务的发展,指标体系和数据也会不断扩展和变化。为了适应地质环境评价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并研发了可配置的地质环境评价系统,该系统围绕地质环境评价核心过程,通过配置层可以对地质环境评价指标因子及权重、指标数据源及获取方法、指标评价计算方法,以及指标分级标准与空间可视化方法等多个环节进行灵活设置。与传统的地质环境评价软件相比,可避免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或数据源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软件编码、重新组织数据库等问题。唐山市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配置能力、扩展性和应用性。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今天的环境观
1.2 地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
第2章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概论
2.1 对生态环境地质的理解
2.2 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现状
2.2.1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2.2.2 生态环境地质理论研究
2.2.3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2.3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类型
2.3.1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类型
2.3.2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3.3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2.4 生态环境地质工作体系构架
第3章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3.1 概述
3.2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与定位
3.3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
3.4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技术路线与工作程序
3.4.1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路线
3.4.2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3.5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
3.5.1 资料收集与二次开发利用
3.5.2 遥感解译
3.5.3 野外调查
3.5.4 工程勘探
3.5.5 岩土水样采样与测试分析
3.5.6 3S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第4章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
4.1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原则
4.2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工作流程及技术路线
4.3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技术支撑体系
4.4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4.5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数学模型
4.5.1 多元回归
4.5.2 信息量法
4.5.3 模糊综合评判
4.5.4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第5章 GIS与遥感技术在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5.1 GI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5.2 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5.3 GIS技术在生态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5.3.1 应用GIS技术进行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5.3.2 基于GIS技术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5.3.3 基于WebGIS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系统设计
5.4 遥感技术在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5.4.1 遥感技术的理论基础
5.4.2 典型地物的光谱特性
5.4.3 遥感技术系统
5.4.4 区域水资源遥感调查
5.4.5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5.4.6 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5.4.7 土地资源遥感调查
第二篇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第6章 地质灾害评价与管理概论
6.1 概述
6.2 地质灾害评价与管理的研究现状
6.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6.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现状
6.2.3 地质灾害评价与管理研究综述
……
第7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与预测模型
第8章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第9章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第三篇 典型应用实例
第10章 长江上游安宁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第11章 金沙江干流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
第12章 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区划
第13章 澜沧江中下游流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第14章 昆明市东川城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第15章 四川省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080176 |
项目名称 |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评价 |
第一完成单位 |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
主要完成人 |
谢连平、贾淑霞、宁国民、黄守贵、陈梅森、郭海声、王昌平、邹安权、秦华刚、高洋、计升平、魏渭望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4-05-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06-12-01 |
主题词 |
武汉;地质环境评价 |
任务来源 |
部门基金; |
《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与区划》可供从事城市环境地质研究和参与该领域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