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介绍各种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全书共分8章,内容涵盖目前通信网中应用到的各类交换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交换的基本概念,各类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演进;交换网络的种类与结构;电路交换的工作原理和各种接口电路的作用;信令的基础知识和N0.7信令系统;分组交换原理与体系结构;ATM交换的基础知识和实现的机理;路由器与IP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基于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软交换的基本技术、主要协议及其组网应用;光交换技术及其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可作为通信与电子类专业(重点使用对象为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高年级学生及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基本信息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交换的引入

1.2 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

1.3 交换方式

1.3.1 电路交换

1.3.2 多速率电路交换

1.3.3 快速电路交换

1.3.4 报文交换

1.3.5 分组交换

1.3.6 快速分组交换--帧中继

1.3.7 ATM交换

1.3.8 IP交换技术

1.3.9 光交换

1.3.10 软交换

小结

习题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2.1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2.1.1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2.1.2 电路交换技术的分类

2.2 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

2.2.1 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

2.2.2 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

2.2.3 控制系统的结构

2.3 电路交换系统的接口电路

2.3.1 模拟用户电路

2.3.2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2.3.3 模拟中继接口电路

2.3.4 数字中继接口电路

2.3.5 数字多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小结

习题

第3章 信令系统

3.1 信令的概念与分类

3.1.1 信令的定义与分类

3.1.2 信令方式

3.2 No.1 信令和N0.7信令

3.3 No.7 信令的分层结构

3.3.1 N0.7信令功能结构

3.3.2 No.7信令四个功能级

3.3.3 No.7信令四级结构和0SI七层结构的比较

3.4 交换信令网的组成结构

3.4.1 No.7信令网的概念

3.4.2 我国No.7信令网络结构

小结

习题

第4章 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

4.1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4.1.1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4.1.2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4.2 分组交换原理

4.3 分组交换帧结构

4.4 分组交换网组成结构

4.4.1 分组交换中的各种技术

4.4.2 分组交换网的结构

4.4.3 x.25建议

小结

习题

第5章 ISDN交换与ATM交换

5.1 ISDN的基本概念

5.2 ISDN的业务

5.3 ISDN的用户一网络接口

5.4 ISDN的交换技术

5.4.1 数字用户接口

5.4.2 ISDN协议

5.4.3 分组呼叫处理

5.5 删基本概念

5.5.1 删产生及发展

5.5.2 删信元结构

5.5.3 B.ISDN协议参考模型

5.5.4 ATM地址格式

5.6 ATM交换

5.6.1 ATM交换基本原理

5.6.2 删交换实现技术

5.6.3 ATM信令

5.6.4 ATM交换的特点

5.6.5 ATM通信量管理

小结

习题

第6章 路由与I P交换技术

6.1 TCP/IP协议

6.1.1 TCP/IP的网络体系结构

6.1.2 TCP/IP模型各层功能

6.2 路由器工作原理

6.2.1 路由器的功能

6.2.2 路由器的报文转发原理

6.2.3 互联网通信实例

6.2.4 路由选择表的生成和维护

6.2.5 路由器的结构

6.3 IP交换技术

6.3.1 IP交换技术的发展

6.3.2 IP交换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6.3.3 IP交换中所使用的协议

6.3.4 IP交换的优缺点

6.4 标记交换技术

6.4.1 标记交换的工作原理

6.4.2 标记交换的性能

6.4.3 标记交换的优缺点

6.5 IP电话原理

6.5.1 IP电话的由来

6.5.2 IP电话的概念

6.5.3 IP电话的基本技术

小结

习题

第7章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

7.1 下一代网络

7.1.1 下一代网络(NGN)产生的背景

7.1.2 下一代网络的定义

7.1.3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7.1.4 NGN的体系结构

7.1.5 NGN的主要技术

7.2 软交换技术

7.2.1 软交换概述

7.2.2 软交换的定义

7.2.3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

7.2.4 软交换的主要特点

7.2.5 软交换组网设备

7.2.6 软交换组网方式

7.3 软交换支持的主要协议

7.3.1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7.3.2 IP电话协议

7.3.3 软交换间互通协议

7.3.4 SIGTRAN协议

7.4 软交换网络的业务与运营模式

7.4.1 基本业务

7.4.2 补充业务

7.4.3 增强业务

7.4.4 软交换网络提供业务的优势

7.4.5 软交换网络业务的开发运营模式

7.5 软交换主要应用

小结

习题

第8章 光交换

8.1 光纤通信简介

8.2 光网络中的交换

8.3 全光网中的光交换

8.3.1 全光网的概念

8.3.2 全光网中的光交换

8.3.3 光交换的分类

小结

习题

附录 电信英文缩略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PP-R直接(工程系列)

  • 品种:直接头;质:PPR;外径De(mm):63;规格:S63;
  • 川生达
  • 13%
  • 成都川生达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PP-R直接(工程系列)

  • 品种:直接头;质:PPR;外径De(mm):32;规格:S32;
  • 川生达
  • 13%
  • 成都川生达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PP-R直接(工程系列)

  • 品种:直接头;质:PPR;外径De(mm):40;规格:S40;
  • 川生达
  • 13%
  • 成都川生达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PP-R直接(工程系列)

  • 品种:直接头;质:PPR;外径De(mm):25;规格:S25;
  • 川生达
  • 13%
  • 成都川生达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子沙盘模型

  • 质:高密度防火板、亚克力、ABS板、真石漆、电子元器件等颜色:仿真色(定制)比例:1:50-1:2000制作主要工艺:三维雕刻技术、机械精密雕刻技术、手工制作技术、静植绒技术物理特点:配合光技术融合
  • 定制
  • 13%
  • 重庆秒点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2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2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2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子信息标签

  • 电子信息标签
  • 7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4-12
查看价格

LED电子信息显示屏

  • 参数型号:物理点间距:10mm ,像素管型号:红管DIP546 ,发光点颜色:1R,基 色:纯红,物理密度:10000点/m2 驱动器件:采用LED专用驱动器件,落地支架墙安装;面积:1.5m2. 3.含源、钢结构支架包边 4.安装调试及系统调试等 5.其它要求详见设计图纸、招标技术要求
  • 2.0套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4-22
查看价格

电子信息导游牌

  • 详附图,含基础等所有工作内容
  • 7个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21
查看价格

公交电子信息

  • 防护等级:IP5555寸高亮低功耗LG工业级显示屏分辨率:1920(H)X 1080(V)带有自适应调光感应器全工业级,32GSD卡存储支持断线重连功能工业级LINUX嵌入式系统包括漏开关,空开,开关源、防雷保护器、继器、交流接触器等
  • 8套
  • 2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2
查看价格

电子信息标识器

  • 电子信息标识器
  • 7个
  • 1
  • 南方电网认可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8-28
查看价格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序言

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和体系架构。为了达到经济、快速且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转移之目的,各种交换技术层出不穷。本教材把当前已出现的或将要出现的交换技术,按其发展先后,由浅入深,理论与技术并重,综合成一本有关现代交换技术的专门教材,内容涵盖了目前通信网中应用到的各类交换技术。

本书按四部分来组织,第一部分为交换的基础概念与原理,第二部分为电路交换及信令,第三部分为分组交换原理和体系结构,第四部分为新的交换技术原理及其发展。

第一部分包括第l章,系统地讲解整个交换技术的基础,重点在于从交换的发展和历史背景讲解为什么需要交换,交换的作用是什么,交换在通信系统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各类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演进;交换网络的种类和结构。

第二部分包括第2~3章,主要讲解应用最广、发展最成熟的电路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种接口电路的作用;信令的基础知识,并介绍了作为当前通信网重要支撑技术的No.7信令系统。

第三部分包括第4章,主要讲解分组交换的原理和体系结构。分组交换是目前各种具体交换技术的公共基础,分组交换使得传送话音业务的电路交换网络和传送数据业务的分组交换网络两大网络共存的局面。

第四部分包括第5~8章,主要讲解异步传送模式(删)的基础知识和实现的机理,它提供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并且同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路由器与IP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基于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软交换的基本技术、主要协议及其组网应用:光交换技术及其发展。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内容新颖、知识全面、通俗易懂,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本书可作为通信与电子类专业(重点使用对象为独立学院)高年级学生及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地质大学信工学院侯自良教授、武汉大学李守明教授、'熊年禄教授的关心和支持,作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妥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查看详情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内容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把当前已出现的或将要出现的交换技术,按其发展先后,由浅入深,理论与技术并重,综合成一本有关现代交换技术的专门教材,内容涵盖了目前通信网中应用到的各类交换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按四部分来组织,第一部分为交换的基础概念与原理,第二部分为电路交换及信令,第三部分为分组交换原理和体系结构,第四部分为新的交换技术原理及其发展。

查看详情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文摘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2.1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电路交换技术的特点是:任意两个终端用户需要通信时,在两用户之问建立一条临时通

路,通路在整个通信期间不论在中间停顿与否,一直连通,直至通信结束时方可释放。由于

电话通信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因此,下面以电话交换的发展过程来介绍电路交换技术的

发展。

2.1.1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 随着社会需求的曰益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路交换技术处于迅速的变革与发展之中,其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人工交换,机电交换与电子交换。早在1878年就出现了人工交换机,它是借助话务员进行电话接续,显然其效率是很低的。15年后步进制(step-by-step)交换机问世,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人工时代迈入机电自动交换时代。这种机电式交换机必定是"直接控制"方式,即用户可以通过话机拨号脉冲直接控制步进接线器做升降与旋转动作,从而自动地完成用户问的接续。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接续,但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杂音大与机械磨损严重等缺点。直到1938年发明了纵横制交换机才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相对于步进制交换机,它有两方面重要改进:一是利用由继电器控制的压接触接线陈列代替大幅度动作的步进接线器,从而减小了磨损与杂音,提高了可靠性和接续速度;二是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问接控制方式,这样,用户的拨号脉冲不再直接控制接线器动作,而先由记发器接收、存储,然后通过标志器驱动接线器,以完成用户间接续。这种间接控制方式将控制部分与话路分开,提高了灵活性与控制效率,加快了速度。由于纵横制交换机具有一系列优点,因而它在电话交换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到现在,世界上相当多国家和我国不少地区的公用电话通信网仍使用纵横制交换机。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打算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称做电子交换机,最初引入电子技术的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而在对落差系数要求较高的话路部分则在较长一段时期未能达到人们的目的--引入电子技术。因此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它们都是用机械接点作为话路部分,而控制部分则采用电子器制作,差别是后者采用了速度较快的"笛簧接线器"。

查看详情

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交换技术文献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格式:pdf

大小:50KB

页数: 1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在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现今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体现出强大的需求,使它需要不断更新自身,并且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才去研究,让它更好的成为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本文会讲解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着重于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格式:pdf

大小:50KB

页数: 未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在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现今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体现出强大的需求,使它需要不断更新自身,并且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才去研究,让它更好的成为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本文会讲解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着重于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现代电子技术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_blank" href="/item/微电子学">微电子学和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编写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发展趋势、设计方法。

《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_blank" href="/item/电子信息类专业/7290963" data-lemmaid="7290963">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电子类工程设计人员阅读参考。

查看详情

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原理与应用图书信息

书 名: 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原理与应用

作 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查看详情

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原理与应用内容简介

《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原理与应用:原理、设备、仿真实践》立足于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程控交换仿真软件,将程控交换技术的学习目标归纳为能够完成3个任务:夯实基础、掌握程控交换原理及结构、模拟开局。其中,任务一即第1篇,为夯实基础,读者通过学习可以掌握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通信网络结构、常见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原理、信令系统等;任务二即第2篇,主要讲解程控交换的基本功能结构及硬件结构,结合仿真软件,读者可以深入掌握交换机硬件结构;任务三即第3篇,主要为模拟开局,结合前两个任务学到的原理和硬件结构进行模拟现场操作,包括开通本局数据和对接数据。

《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原理与应用:仿真软件模拟真实设备操作》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注重程控交换技术的具体应用,有助于读者掌握程控交换的原理以及对现网络的维护。《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原理与应用:仿真软件模拟真实设备操作(附盘)》既可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研究生及从事通信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参考。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