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主要生长于海拔200-1100米的荫湿地上。
主要分布于贵州(江口、梵净山、凯里、榕江)、广西、四川(平山、南川、峨眉山、大相岭)、江西(瑞金、寻乌)、湖南(南岳、黔阳)、湖北(利川)。
植株高约4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约3毫米,疏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疏生;叶柄长约20厘米,粗约1.8毫米,褐禾秆色,下部略有一二鳞片;叶片阔披针形,长约20厘米,中部以下宽4-6.5厘米,基部不变狭,圆形,几不下延,向上渐变狭,渐尖头,全缘,干后纸质,褐绿色,近光滑。侧脉可见,略斜展,相距约6毫米。孢子囊群小,上部的在主脉两侧各成一行,靠近主脉,下部的为不规的2-3行,稀散。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6(2)卷 )
梵净山蘑菇石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层积岩所成。
铜仁梵净山的海拔海拔2493米。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系武陵山脉主峰,森林覆盖率为95%,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
一般放置在室内明亮散射光处培养,不能受强光直射,但也不能放在阴暗处培养。生长适温为15~25℃,冬季在10℃以上能安全越冬。 虽然耐旱,但仍需充足的水分,且不宜过湿或过干,要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季每天...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铁线蕨分布广泛,容易培养,是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将经过低温处理(4℃)的铁线蕨成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5 d左右,孢子萌发后长成配子体,培养60 d左右,颈卵器内的受精卵萌发长出幼孢子体。将铁线蕨孢子接种到花盆内的土壤上,在室内培养2~3个月长成配子体,培养4~5个月长出幼孢子体。将培养基上的幼孢子体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内长期培养,四季常青,孢子囊陆续分化、成熟。
观赏性
株形优美,格调清新,是线条美的典范,越来越博得多人的喜爱。蕨类植物的茎不显著,叶的分布、伸展方向构成株形。株形是蕨类植物的主要观赏要素。体态介于苔藓和裸子植物之间,独具特色。截基盾蕨叶脉间有黄色条斑,三色凤尾蕨叶片有红色条纹等,更使蕨类植物增辉不少。叶的脉序结构十分精巧,开合有序,排列有致,仔细观赏,乐趣无穷。
叶形千姿百态,叶姿独具一格,叶色青翠碧绿,令人赏心悦目,故有"无花之美"的称号。蕨类植物的叶形态丰富,有单叶、复叶、细裂、深裂或羽状。许多种类还是以其独特的叶形来取名,如鹿角蕨叶分叉后生长像鹿角形;鸟巣蕨叶片丛生于根状茎上,辐射状斜生形如一个巨大的鸟巣;此外还有燕尾蕨、松叶蕨、苏铁蕨、水龙骨多中蕨等都是闻其名而知其形。叶的质地差异大,有草质、膜质、纸质、革质。叶色多样,从翠绿到墨绿,不少叶面具有金黄色、银白色、红色的条纹或斑点、斑块。
应用
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中,特别是在植物园、现代庭园、花园小区等的
景观设计中,通过地栽、盆栽、吊篮、石生等方式构成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在城市绿化中,因蕨类植物具有较强的耐阴性、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性,加上易管理、环保功效好,在道路绿化、街景装饰、立体绿化等方面逐渐发挥其景观特色。蕨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适当组合,适地种植,适形栽培。蕨类植物在城市绿化中要注意遵循喜阴湿、适装饰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公园林荫下,建筑背阴区,特别是池塘边林下,用作地被配置;假山、石墙、竹篱上装饰;园林建筑天井、回廊、窗景中的植物配置。在热带风情园林中,用蕨附生栽培于棕榈科植物树干的叶腋间,形成独特的景观。在大树多的阴凉林间或古树上配置一些附生性蕨类植物,可增加层次和野趣。在众多的园林小品中,特别是自然式园林小品,反映农家、庭院、山野的作品中,桫椤、肾蕨、铁线蕨、翠云草等常被采用,和其他观叶植物搭配组合景观。以喜水湿的蕨类植物与其它的水生、沼生植物,观叶植物配植。
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行道树下,通过地栽蕨类植物,进行地面的绿化美化。利用蕨类植物耐阴性强,耐瘠薄的特点,栽植于立交桥下进行绿化,如用肾蕨生命力强、生长密集的特性,种植于立交桥下,形成良好的地被景观。也可通过壁挂进行立体绿化。小区花园、街心花园假山点缀、古典建筑物装饰,盆栽布景。节日花坛布置,与各色草花、圣诞红等盆栽鲜花组合配置花坛,烘托节日气氛。
在室内装饰中,耐阴性强,装饰性强,净化空气效果好,是重要的室内观叶植物。大数以盆栽、柱式栽培、附生式、瓶栽、水养等方式进行室内的美化装饰。[
梵净山冷杉仅见分布于梵净山北坡烂茶场、锯齿山、白云寺、三张碑一带陡峻的岩石上,分布范围十分狭窄,以两侧的山脊为界,仅分布于贵州东北梵净山海拔2100~2 300米地带。
草本蕨类,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卵 状披针形鳞片。叶丛生,叶片厚纸质,卵状矩圆形或近三角形,基部较宽,侧脉明显;叶柄细而坚硬,呈栗色。孢子囊群较大,圆形,在叶背的侧脉两侧排列不整齐。
株高36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5毫米,疏被片鳞片;鳞片卵形,渐尖头,淡棕色,质薄而透明。叶远生;叶柄长24厘米,粗1.4毫米,纤细,灰禾秆色,光滑;叶片长卵状三角形,长约15厘米,基部宽6. 6-7厘米,尖渐头,基部楔形,稍内弯,略下延于叶柄顶部,全缘,干后革质,淡绿色,新鲜时侧脉间叶肉呈淡黄色,十分美丽,上面光滑,下面沿主脉两侧疏生褐色,透明的卵状披针形小鳞片;鳞片边缘有长刺突起。侧脉明显,近平展,相距8毫米。孢子囊群小,圆形,每对侧脉有一行,每行1-3个,远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