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福建工程学院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于2016年经福建工程学院批准成立,研究中心依托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给排水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在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领域技术实力,形成了主要包括市政及建筑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水质安全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工业废水及其突发性污染事故紧急修复技术研究三个技术研究方向。研究中心围绕给水水质安全、排水污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及排水防涝、市政给排水管渠系统和建筑内部供排水的安全运行和能耗问题进行相关关键课题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课题为低能耗叠压变频二次供水设备的研发、用于“一级A”全面提标的新型高效生物膜滤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难降解有机物质的电化学处理和水源突发性污染事故的修复技术及给水管道系统渗漏监测和快速维修技术等。
福建工程学院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研究方向一:市政及建筑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有建筑给水系统安全及节能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城市排水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城市给水管网水质安全。
(2)研究方向二:水质安全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有基于城镇污水厂尾水排放提标及资源化利用的新型高效生物膜滤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高氨氮污水强化预处理与短程生物脱氮新技术研发,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研究。
(3)研究方向三:工业废水及其突发性污染事故紧急修复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催化强氧化处理难降解芳香族化合物工业废水研究。
5.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全变频二次供水变流变压全过程高效控制系统及配套软件、一种对夹式静音止回阀、一种用于二次供水加压设备的低阻力不锈钢复合管件;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二次供水不锈钢水池(箱)应用技术规程》;
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居住小区变频二次供水增压设备设计选型指南》和《新建住宅小区供水设施技术标准》;
福建省给排水协会设计指南《居住小区变频二次供水增压设备设计选型指南》;
近5年,授权发明专利4向,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
近5年,已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EI检索7篇。
6.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城市给水管网水质安全影响及对策研究;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工业污水强氧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高氨氮污水强化预处理与短程生物脱氮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藻类微污染饮用水源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关中小城镇给排水系统实例分析
以陕西省关中地区武功镇给排水系统规划为例,分析小城镇给排水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供水水量、水质以及污水水质进行调查和预测,展开给水管网、雨污水管网的规划布置;结合小城镇自身特点,对供水水源、污水处理工艺等进行论证,给水处理选择ClO2消毒工艺,污水处理选择稳定塘及湿地处理工艺,符合小城镇现状及发展需求,为关中地区小城镇给排水系统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学园路3号福建工程学院旗山校区
福州大学城学府南路
福建工程学院旗山校区南校区2100433B
成果主持人 |
获奖种类 |
获奖等级 |
授奖部门 |
获奖时间 |
---|---|---|---|---|
伊启中 |
科技创新成果 |
铜奖 |
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组委会 |
2009年6月 |
材料科学与加工工程博士团队 |
福建省第八届省级五四青年奖 |
集体奖 |
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青年联合会 |
2011.5 |
陈文哲 |
国际发明专利 |
科学发明奖 |
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 |
2010.9 |
陈文哲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福建省人民政府 |
2009 |
陈文哲 |
福建省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省教育厅 |
2009 |
陈文哲 |
福建省杰出人才 |
中共福建省委 |
2010 |
|
王乾廷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福建省人民政府 |
2010 |
王乾廷 |
福建省青年科技奖 |
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省科协 |
2010 |
|
王乾廷 |
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 |
共青团福建省委 |
2009 |
|
陈文哲 |
福建工程学院教学成果奖 |
特等奖 |
福建工程学院 |
2008 |
王乾廷 |
福建工程学院教学成果奖 |
特等奖 |
福建工程学院 |
2008年12月 |
范有发 |
教学成果 |
校级二等奖 |
福建工程学院 |
2008年12月 |
陈胤 |
教学成果 |
校级三等奖 |
福建工程学院 |
2008年12月 |
范有发 |
科技创新成果 |
银奖 |
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组委会 |
2009年6月 |
资料来源于官网 |
一.平台概述
福建工程学院城乡与建筑研究所旨在深入开展历史村镇人居环境调查,挖掘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与方法。聚焦当前国家对于小城镇发展与建设要求,立足福建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全面剖析小城镇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小城镇空间生长的适宜性模式,构建富有地域特征的小城镇规划、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该平台由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等专业的9位教师组成,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2人。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学缘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高校。
二.主任简介
张建,讲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城乡规划专业教研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方向在读博士生。从事城乡规划教学、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近10年,主持并完成科研课题2项,发表论文7篇。论文《地方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暑期社会实践的探讨》获得2014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优秀教学论文奖。2012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2014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和参与规划设计项目20余项,获得福建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和村镇规划编制三等奖1项。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1.历史聚落人居环境营造智慧研究
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古村乃至历史县城为对象,搜集相关古文献资料并建立资料库,广泛调查历史村镇的历史沿革、区域背景与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历史村镇空间生长过程,从选址、山水格局、空间格局、肌理、景致等方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现代空间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历史村镇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与方法。
2.小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深入思考小城镇在我国城乡居民点中的价值与要求,研判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在小城镇空间生长中的合理性,传承历史村镇规划设计的优秀经验,适应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和山地、海洋的地理条件,注重从空间结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空间、公共交通、景观风貌、建筑等方面构建具有地域性的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四.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福建工程学院城乡与建筑研究所自成立至2018年1月,完成科研课题10项(市厅级以上3项),校级教研课题3项。正在进行科研课题3项(市厅级以上3项),校级教研课题1项。完成横向课题10项。在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篇,教研论文2篇。在会议发表科研论文5篇,教研论文2篇。参加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含分会)、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学术会议50人次。邀请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等的国内外专家学术举办讲座2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