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芙蓉石

芙蓉石是国家林业局林业植物新品种。

芙蓉石基本信息

芙蓉石特征特性

灌木型,枝条直立,中等粗度硬挺,茎表皮带红色,近无刺;花朵高心卷边形,花径10-11cm,花瓣数40-50枚;花瓣红-紫混色,背面略深,正面色号RED-PURPLE 62A,背面色RED-PURPLE N57D,淡香味;叶片革质深绿色,中等大小,叶脉清晰;锯齿明显,小叶5枚,偶有7枚,近圆形,近花葶处3枚小叶完整,切枝长50-70cm;切花产量14 -26枝/株/年,瓶插期10-12天。特异性:与亲本相比花色不同,父本“往日情怀”(Wang Ri Qing Huai)红-紫混色,色号RED-PURPLE 68C;母本“艾玛”(Emma 法国 MEILLAND)粉白色,色号WHITE N155C;与对照品种“美女玫瑰”(BelleRose 德国 KORDAS)相比,花色和花形不同,“美女玫瑰”(BelleRose)颜色浅,色号RED-PURPLE 62D,花形为高心翘角形。一致性:2008年6月,种植20株,2008年9月种植200株,连续种植形状稳定,未发现变异。性状与初选株B-276 一致。稳定性:使用无刺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var. inermis)做砧木,芽接繁殖2代共220株,连续种植未见变异,与初选株B-276一致。2100433B

查看详情

芙蓉石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木芙蓉

  • 株高150cm,冠幅120cm
  • 韶顺然花木场
  • 9%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韶顺然花木场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木芙蓉

  • 品种:木芙蓉;高度H(m):0.4
  • 苗林
  • 9%
  • 衢州市衢江区林业局十里丰苗木生产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木芙蓉

  • 品种:木芙蓉;高度H(m):0.5
  • 苗林
  • 9%
  • 海宁市盐官镇范大绿化苗圃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木芙蓉

  • 品种:木芙蓉;高度H(m):1.5
  • 钱江花木
  • 9%
  • 杭州萧山新塘钱江花木园艺场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木芙蓉

  • 品种:木芙蓉;高度H(m):1
  • 常源苗木
  • 9%
  • 湖南常源苗木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芙蓉

  • 苗高120cm 冠幅120cm
  • 梅州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芙蓉

  • 苗高0.8m 冠幅0.8m
  • 珠海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芙蓉

  • 苗高120cm 冠幅120cm
  • 梅州市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芙蓉

  • 苗高120cm 冠幅120cm
  • 梅州市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芙蓉

  • 苗高180cm 冠幅150cm
  • 梅州市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芙蓉

  • 1.种类:木芙蓉2.冠幅:0.6-0.8m3.株高:1.5-
  • 1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9-06
查看价格

芙蓉

  • 1.种类:玉芙蓉2.冠幅:1.0m3.株高:1.0m
  • 1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9-06
查看价格

芙蓉

  • 1.种类:木芙蓉2.冠幅:1.0-1.2m3.株高:1.2
  • 1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9-06
查看价格

芙蓉

  • (1)木芙蓉 (2)地径13cm-15cm (3)树高300
  • 33株
  • 1
  • -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8-06-26
查看价格

芙蓉

  • (1)种类:木芙蓉(2)株高、冠径:200cm(3)冠幅:180
  • 13.2株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7-05
查看价格

芙蓉石基本信息

品种名称:芙蓉石

所属属种:蔷薇属

植物类别:观赏植物

申请人: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中国

申请日:2008-12-25

申请年:2008

申请号:20080073

品种权号:20090038

授权日:2009-12-31

授权公告号:1003

授权公告日:2010-02-11

品种权人: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培育人:杨玉勇;高俊平;赵梁军;蔡能

查看详情

芙蓉石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芙蓉石文献

水木芙蓉 水木芙蓉

水木芙蓉

格式:pdf

大小:11KB

页数: 1页

11 2 芙蓉,一分为二,为水为木。 古人笔下的芙蓉多指水芙蓉,即荷花, 《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曾记载:“荷 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 水芙蓉因其出淤 泥而不染之特征,备受文人墨客青睐,常借 之自喻高洁人格。芙蓉入诗可追溯到屈原的 《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诗人以菱叶与荷叶为上衣,又以荷花作下裳, 示以洁身自好之品格。欧阳修《渔家傲·妾 本钱塘苏小妹》,开篇便是苏小妹以自信口 吻向世人自荐:“妾本钱塘苏小妹,芙蓉花 共门相对。”苏小妹虽是钱塘名妓,但她与 芙蓉为友,在污浊社会中依旧保有剔透玲珑 心,门前摇曳的水芙蓉便表明她的立场,深 陷泥淖却活得超逸洒脱,她小小的身躯与正 统历史形成奇特对峙,成为“茶花女式”的 唯美主义者。欧阳修借苏小小之口来表明浮 沉宦海中仍保有初心。 卸去文人托物言志之重担,水芙蓉回归 本色,化作少女,亦化为她们脸上的如花笑 靥。王昌龄的《采

赞美木芙蓉的诗句 赞美木芙蓉的诗句

赞美木芙蓉的诗句

格式:pdf

大小:11KB

页数: 11页

赞美木芙蓉的诗句 【篇一:赞美木芙蓉的诗句】 历代咏芙蓉花诗词选 张正义 【唐】韩愈 木芙蓉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唐】包何 阙下芙蓉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 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广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唐】元稹 刘阮妻 芙蓉脂肉绿云鬓,罨画楼台青黛山。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高蟾 下第后上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 崔橹 山路木芙蓉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唐】刘兼 木芙蓉】 素灵失律诈风流,强把芳菲半载偷。 是叶葳蕤霜照

芙蓉石(水晶)简介

物化性质

一般认为其颜色来自所含的微量锰和钛,也有认为与氧化铁有关。芙蓉石总是呈半透明块体状产出(若具良好晶形,则称红晶),故多用作玉雕原料或制作项珠,很少用作琢型宝石(具星光效应者例外)。在寿山石的众多品种中,也有一种叫芙著石,但其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与上述石英质芙蓉石完全不同,切勿混淆。 2100433B

查看详情

大放溢彩的寿山芙蓉石雕刻

寿山石雕艺术自诞生以来,从简单粗糙的凿刻一直发展到如今异彩纷呈的风格,历经了长时间的审美演变。其发展过程相当复杂,也有着众多的风格分歧,但可以说直到当下,依然有众多的寿山石雕创作者在不断地对寿山石雕艺术风格进行或独立或融合地探索,而收藏者们的审美意趣也在飞速地进步着。想要将寿山石雕艺术源远流长并且复杂多样的审美演变一一详述,怕会冗长繁琐,但从近年的寿山石雕艺术风格改变中,我们可以窥见当代寿山石雕审美的发展演变过程。

作为传统的民间工艺,有一大批传统艺人从事着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创作,如周宝庭、阮文钊等等就是传统寿山石雕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创作风格注重根据寿山石原有的形态颜色进行依形就势的雕刻,一般不会轻易改变石材原有的形状,也格外看重石材本身的颜色变化,这就是传统寿山石雕刻步骤中所说的“相石”。在寿山石雕的歌诀中有“圆刀婉转,奇形异色,按料取材,构思相石。寿山名石,除疵掩缺,借形就势,分色取巧”的句子,还有“巧色配得好,作品才是宝”的俗谚,传统艺人对于“相石”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甚至还有被称作为“躲石”的雕刻技巧,借用民间传统雕塑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设计构思人物、动物的形态,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同时又“顺理成章”地躲过石料材质上的砂隔、裂格、水痕及色彩不适等不足。

正因为传统寿山石雕刻中更多地以石材本身作为雕刻构思的基础,因此受到了石形、颜色的诸多限制,使得作品的形式感不强,甚至在造型上有些怪异模糊,虽然这样创作手法也不无精彩的作品出现,但大多作品仍然难以让人在初见时就产生“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即便如此,还是有众多收藏爱好者对这些传统的寿山石雕作品表现出了追捧的态度,其中重要的原因正是这些作品尊重石材的自然形态和天地覆载之大美,不过于以个人的意志强加于石材之上,因此这些作品在细细品味之后,往往能感受到独特的朴拙浑厚之美,这是精雕细琢的作品所难以呈现出的韵味,深沉内敛而绵绵无穷。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为政治服务的雕刻和审美断层之后,再次逐步发展起来的寿山石雕刻,也开始探索重新崛起的艺术发展道路。此时艺术品创作,主要为满足出口创汇的需求,考虑到整体出口所追求的直观性与繁复性的工艺品要求,这个时候所雕刻的大量寿山石雕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装饰效果。尤其是在雕刻工艺上,强调纯技巧式的繁琐华丽风格。现代雕刻工具的大量使用,不仅使得寿山石雕刻在技巧层面借助工具而得到拓展,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寿山石雕刻的效率,但同时也使得这个时期的作品陷入了量产的模式化、工艺品化窠臼之中。同时,在对传统寿山石雕的继承上,更多的创作者追求的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与造型的复制,而缺乏对于传统寿山石雕神韵的进一步发掘,这也与前文提到的当时对于寿山石雕外在华丽繁缛的审美追求有关。

当然,在这样的出口创汇热潮之下也不乏优秀的作品诞生,纯手工雕刻的继承更显得弥足珍贵,像陈敬祥、王炎铨等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镂空雕刻等技法至今仍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其中求偶鸡、狮戏球等经典的作品甚至由于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而更加弥足珍贵。幸运的是,大多数传统寿山石雕的审美态度、构思风格与手工雕刻技法仍旧以家族为单位继续默默传承着。家学渊源使某些传统艺人的雕刻技法得以在他的后辈中继续传承发展,即便在时代的审美取向发生变化时,仍旧保有独特风格的生命力。

进入新世纪之后,众多西方外来美学理论与艺术流派传入中国,新老寿山石雕创作者们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学院派教育体系的进修与深造,因此传统的寿山石雕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地逐渐受到了这些西方美学甚至是哲学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融合中的一部分,是正常也是必然的。众多寿山石雕创作者们开始尝试创新,不仅包括理念上的创新,还包括题材上的创新;也不仅包括非家族传承的艺人们的创新,还包括了家族流派中年轻一代的创新。

同时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是,与从前寿山石被大量采掘、“源源不尽”的状况不同,由于长期“竭泽而渔”的采挖,这个时候的寿山石资源已经处于濒临枯竭的状态。因此越来越多的雕刻者出于对寿山石原材料的珍惜,逐渐将自己的雕刻风格向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但面对众多来自本土或者外界的美学理论的影响,雕刻者常常陷入无从抉择的境地,工整细致有余而韵味不足。令人欣喜的是,寿山石收藏市场对此表现出了乐观积极的态度,并开始由收藏者的审美来潜移默化地驱动创作者的风格取向。

在寿山石雕经历了无数次尝试与突破之后,我们发现,随着市场火爆,寿山石雕刻又涌动出一股“皈依传统”的风潮。这既是前几年精致风格的积淀,也是传统艺术与审美态度的崛起。仅有外在的精致而缺乏感染力的作品,已经不能满足收藏者逐步提高的鉴赏品位与审美水准,在长期的探索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收藏者,都逐渐将中国文化中的“神韵”作为评价一件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内敛、含蓄、端庄又不失大方的传统气韵,与寿山石温润凝腻的自然之美可谓相得益彰,而中华民族几千年所积淀出的、大到题材小到纹饰也无不具有最贴合中国人审美的古典韵味。

国画、竹刻、青铜器、书法等等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中亦有着许多足以让寿山石雕汲取并借鉴发扬的精华,已经有不少的寿山石雕创作者从这些传统艺术中获得审美启发和创作灵感,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做是这几年寿山石雕典雅神韵的审美风格崛起的代表。从竹刻中借鉴改进的“沙地阳雕”的雕刻技法;从青铜器纹饰中获取灵感而创作出的博古纹饰章;石头上的文人画一般的薄意雕刻;砚台、砚屏、水丞、笔架、笔掭、臂搁、镇纸等等古代常见的文房用具,乃至扇面、手牌等精致典雅的把玩小物,无不透出传统审美复兴的气息。这是近期寿山石市场给予创作者们的答案,也是近年来寿山石雕的审美趋向。至于未来的寿山石雕审美将如何演变,寿山石雕是否能够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体系,众多的寿山石收藏者都在期待着。毕竟,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揭示展示深藏着的美,揭示美的丰富性,揭示生活的丰富,揭示“他者的丰富性”。【鸿森红木文玩爱好】hongsenhongmu1交流文玩知识,分享国学智慧,传递正能量。

查看详情

印章印石目录

印章概述

田黄石印章

鸡血石印章

芙蓉石印章

寿山石印章

青田石印章

象牙印章

玉印章

金属材料印章

套印

其他材料印章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