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粉细砂概述
1.1 粉细砂的基本性质
1.1.1 粉细砂的粒径
1.1.2 天然含水率
1.1.3 重度
1.1.4 孔隙比
1.2 粉细砂的工程性质
1.2.1 颗粒级配的影响
1.2.2 细粒含量的影响
1.2.3 含不同粘土矿物的水敏性
1.2.4 初始固结应力的影响
1.2.5 不同结构的动弹模与动弹应变
参考文献
2 浅埋暗挖法注浆加固技术
2.1 粉细砂地层注浆加固机理
2.1.1 可注性理论
2.1.2 浆液的流变性
2.2 浆液的选择
2.2.1 注浆选材原则
2.2.2 浆液的选择要求
2.2.3 浆液的性能分析
2.3 粉细砂地层中注浆参数的确定
2.3.1 水灰比对注浆的影响
2.3.2 小导管参数的确定
2.3.3 浆液的用量计算
2.3.4 注浆加固带厚度的确定
2.3.5 柱状扩散的时间、半径及孔距
2.3.6 注浆孔的位置及半径确定
2.3.7 注浆压力的确定
2.4 超前支护注浆加固
2.4.1 超前支护的适用范围
2.4.2 超前支护技术的评价分析
2.4.3 超前小导管注浆
2.4.4 管棚超前注浆支护
2.4.5 水平旋喷注浆支护
参考文献
3 注浆效果的检验与评价
3.1 注浆效果的评价标准
3.2 注浆效果检查方法
3.2.1 p—Q—t曲线法
3.2.2 注浆量分布特征法
3.2.3 浆液充填率反算法
3.2.4 涌水量对比法
3.2.5 渗透系数测定法
3.2.6 力学指标测试法
3.2.7 PST法
3.2.8 检查孔法
3.2.9 开挖取样法
3.2.10 变位推测法
3.2.11 物探法
参考文献
《粉细砂地层浅埋暗挖法注浆加固技术指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叶英,博士,教授级高工,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兼地下工程建设预报预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级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负责的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获国家鲁班奖1项;负责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拥有专利17项,国家级工法1项;独著4部,参编著作2部;以第一作者发表主要论文40余篇。
浅埋暗挖法即松散地层的新奥法施工,新奥法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指导地...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不一样,浅埋暗挖的概念更大些。浅埋暗挖和深埋暗挖是埋深不同,相对于明挖,沉井的施工方法;矿山法属于暗挖工法的一种,以前用于矿山巷道开挖的一种方法,暗挖工法中还有新奥法、新意法、盾构法等等。
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浅埋暗挖法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 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具有造价低、拆迁少、灵活多变、无需太多专 用设备及不干扰地面交通和周围环境等特点。 经过在许多工程中的成 功实施,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只适用于第四纪地层、无水、地 面建筑物较少等简单条件,拓展到非第四纪地层、超浅埋(埋深已缩 小到 0.8m)、大跨度、上软下硬、高水位等复杂地层及环境条件下的 地下工程中。 一、工程特点 (一)埋深浅 所谓隧道深埋或浅埋, 并非单纯指洞顶地层厚度, 还应结合上覆 地层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判定, 包括围岩结构构造特征, 风化、破碎、 断层影响的程度,结构强度,松散状况以及地下水等因素。 对于浅埋地下工程而言,其显著特点是埋深浅,在施工过程中, 地层承载力差, 开挖引起的地层应力波迅速传到地表, 从而引起明显 的地表沉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超过一定限度,会导致整体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技术剖析
浅埋暗挖法适用于城市地区,在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下,隧道埋深小于或等于隧道直径,以很小的地表沉降修筑隧道。它的突出优势在于不影响城市交通,无污染、无噪声,而且适合于各种尺寸与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因此城市中的地道工程大部分都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本文首先分析了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理、特征及技术要点,进而指出了浅埋暗挖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研究和测制地层剖面的工作是地层工作的基础。剖面的选择、剖面的观察和测制、剖面资料的整理,研究是这项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
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开展区域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演化、古地理演变以及矿产地质等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地质剖面按照研究对象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侵入岩剖面、第四纪地质地貌剖面等。虽然不同类型的地质剖面在选址及观察描述的着重点上有较大的差别,但是测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是类同的。本章以地层剖面为主兼顾其他类型剖面进行介绍,期待同学们能够更多地掌握测制剖面的一般方法与要求,使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地处理地层剖面上的各种地质问题。 地质剖面的测制过程一般分为剖面选址、施测、综合整理等三个步骤。其中编制剖面图与柱状网和编写剖面小结是综合整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每个地层单位都有特定的岩相、厚度、古生物化石和接触关系等特征,虽然这些特征的空间变化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依据课题的调查研究精度,往往能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认为它们在这一范围内只有量的微小变化而没有质的变化,这种区域被称为地层分区。一般地,不同的地层分区应当各自布置一条或几条剖面来描述其中的地层单元。这些剖面应选择在露头连续,层序完整,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相组合和地层厚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尽量避开构造带、深成岩体接触带及地形复杂的地段。剖面线应尽量垂直地层走向布置。
类似地,其他类型地质剖面的选址,应当在不同的地质分区里分别布置剖面,选择露头连续,地质单元完整,现象丰富,接触关系清楚,在区域内具有良好代表性的地段。并且尽量避开干扰因素较大的区域,剖面线尽量垂直接触界线,穿越更多的地质单元。
浅埋暗挖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继1984年王梦恕院士在军都山隧道黄土段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于1986年在具有开拓性、风险性、复杂性的北京复兴门地铁折返线工程中应用,在拆迁少、不扰民、不破坏环境下获得成功。同时,结合中国特点及水文地质系统,创造了小导管超前支护技术、8字型网构钢拱架设计、制造技术、正台阶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技术和变位进行反分析计算的方法,提出了“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18字方针,突出时空效应对防塌的重要作用,提出在软弱地层快速施工的理念。由此形成了浅埋暗挖法,创立了适用于软弱地层的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方法。
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
小导管注浆是浅埋暗挖隧道的常规施工工序。本条简要介绍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及其施工要点。
一、适用条件与基本规定
(一)适用条件
(1)小导管注浆支护加固技术可作为暗挖隧道常用的支护措施和超前加固措施,能配套使用多种注浆材料,施工速度快,施工机械简单,工序交换容易。
(2)在软弱、破碎地层中成孔困难或易塌孔,且施作超前锚杆比较困难或者结构断面较大时,宜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和超前预加固处理方法。
(二)基本规定
二、技术要点
(一)小导管布设
(1)常用设计参数:钢管直径30 —— 50mm,钢管长3~5m,采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钢管钻设注浆孔间距为100~15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50 ——150,小导管是受力杆件,因此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Im.
(2)导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后方可施工。
(二)注浆材料
(三)注浆工艺
(1)注浆工艺应简单、方便、安全,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工艺(法)。
(2)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3)选择条件详见表2K313023有关内容。
三、施工控制要点
(一)控制加固范围
(1)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小导管的长度、开孔率、安设角度和方向。
(2)小导管的尾部必须设置封堵孔,防止漏浆。
(二)保证注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