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金属的变形与断裂
第一节弹性及弹性变形
一、金属的弹性变形
二、金属的弹性模量
三、金属的弹性比功
第二节塑性变形
一、金属的塑性变形
二、金属的理论屈服强度和实际屈服强度
三、塑性变形机理
四、提高屈服强度的方法
第三节断裂
一、断裂类型
二、断裂机理
三、断裂抗力
第二章静拉伸试验
第一节拉伸的基本概念
一、拉伸图和应力——应变图
二、条件应力与真实应力
三、条件应变与真实应变
四、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第二节拉伸力学性能指标及其测定
一、拉伸试样
二、强度指标及其测定
三、塑性指标及其测定
第三章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试验
第一节扭转试验
一、扭转试验的特点和应用
二、扭转试验
三、扭转力学性能指标及其测定
第二节弯曲试验
一、弯曲试验的特点和应用
二、脆性材料的弯曲试验
三、塑性材料的弯曲试验
第三节压缩试验
一、压缩试验的特点和应用
二、端面摩擦力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三、单向压缩试验
四、多向不等压缩试验
第四章疲劳试验
第一节疲劳的基本概念
一、变动载荷
二、循环应力
三、疲劳种类
四、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
第二节疲劳抗力指标及其测定
一、疲劳极限的测定
二、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疲劳极限
三、疲劳极限和静强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疲劳破坏机理
一、疲劳裂纹的形成
二、疲劳裂纹的扩展
三、疲劳断口的宏观特征
第四节低周疲劳与热疲劳
一、周期应力及应变
二、低周疲劳曲线
三、热疲劳
第五章冲击试验
第一节金属在冲击负荷下的变形和断裂
一、加荷速度与变形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冲击负荷下金属变形与断裂的特点
第二节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
一、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
二、夏比缺口冲击试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节多次冲击试验
一、多次冲击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二、多次冲击抗力的变化规律
三、多次抗力变化规律的应用
第六章磨损试验
第一节摩擦和磨损
一、摩擦
二、磨损及耐磨性
第二节各类磨损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一、磨损分类简介
二、外界条件对磨损的影响
第三节磨损试验方法
一、磨损试验机
二、环块型磨损试验
三、磨损量的测量方法
第四节接触疲劳
一、接触应力
二、接触疲劳试验的一般规律
三、接触疲劳破坏机理
四、接触疲劳试验
第七章断裂韧性测试
第一节线弹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
一、裂纹扩展的基本形式
二、应力场强度因子KI及断裂韧性KIC
三、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G及断裂韧性GIC
第二节弹塑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
一、J积分原理及断裂韧性JIC
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及断裂韧性δc
第三节断裂韧性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判断材料的脆断倾向
二、材料选择
三、失效分析
四、安全性校核
第八章高温力学性能试验
第一节蠕变极限及其测定
一、蠕变现象
二、蠕变规律
三、蠕变极限及其测定方法
第二节持久强度及其测定
一、持久强度的基本概念
二、持久性能指标的测定
第三节金属蠕变变形和断裂机理
一、金属蠕变变形的机理
二、金属蠕变断裂的机理
三、提高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抗蠕变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第四节其他高温机械性能
一、高温短时拉伸性能
二、高温硬度
第九章硬度试验
第一节布氏硬度试验法
一、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二、布氏硬度的试验过程
三、试验结果的记录和处理
四、布氏硬度试验注意事项
五、布氏硬度值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洛氏硬度试验法
一、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二、洛氏硬度的试验过程
三、试验结果的记录与处理
四、洛氏硬度试验注意事项
第三节维氏硬度试验法
一、维氏硬度试验原理
二、维氏硬度的试验过程
三、试验结果的记录与处理
四、维氏硬度试验注意事项
第四节里氏硬度试验法
一、里氏硬度试验原理
二、里氏硬度试验过程
三、里氏硬度试验注意事项
第五节锉刀检测硬度
一、检测过程
二、试验结果的记录
三、试验注意事项
第六节划痕和测试笔检测硬度
一、划痕硬度试验方法
二、金属的划痕硬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三、硬度测试笔检测硬度
第七节高温和低温硬度试验法
一、高温硬度试验方法
二、低温硬度试验方法
第十章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分析
第一节化学成分分析
一、碳的测定
二、硫的测定
三、磷的测定
四、锰的测定
五、硅的测定
六、铬的测定
七、镍的测定
八、铜的测定
九、钼的测定
十、氧的测定
十一、光电发射光谱法
第二节金相分析
一、金相显微镜
二、金相显微镜的主要光学零件
三、金相试样的制备
四、金相组织的识别
五、金相检验项目及结果评定
附录
附录A布氏硬度试样最小厚度表
附录B里氏硬度修正值
附录C常用的金相组织腐蚀剂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主要内容为:静拉伸试验、扭转试验、弯曲试验、压缩试验、疲劳试验、磨损试验和硬度试验,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分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亦可供材料测试及检验等技术人员参考。
建筑工程材料的性能测试分析
我国建筑行业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很好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兴盛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良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很大,并且材料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建筑质量水平,对与整个房屋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工程材料质量问题,很可能会对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及其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隐患,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验,做好其材料性能的测试和分析,对工程材料从采购到施工过程都需要做好严格的检测,针对其各个性能指标进行科学评价,确保其能够满足建设的要求。
工程材料技术进展论文
绿色生态混凝土材料及其可持续发展 摘要:混凝土作为最重要的建筑材料, 对资源和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此引入绿 色混凝土概念, 并简要介绍了绿色混凝土的含义, 着重讨论了高性能混凝土、 绿色生态混凝 土的概念及其发展和应用, 绿色生态混凝土是传统混凝土材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保护生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具体体现和必然选择。 绿色生态水泥混凝土是今后水 泥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这样才能使水泥混凝土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bstract:Concrete as the most important building material, on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lso has some negative influ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concept of green concre
据2020年8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共出版文献10725篇 。
据2020年8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共载文 9348篇、基金论文量为392篇 。
《计量与测试技术》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期刊 。
据2020年8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总被下载802602次、总被引1851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3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82 。
据2020年8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被引量为17378次、下载量为198737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31(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刊均影响因子为0.5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5187名 。
《测试技术(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主要参考书之一。《测试技术(第2版)》系统地阐述了测试技术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以及典型物理量的测试方法。《测试技术(第2版)》以加强学科基础、培养读者动手能力为宗旨,着重叙述基本的测试原理、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测试系统的特性以及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位移、振动、噪声、力、扭矩、压力、温度、流量等的测试分别进行了阐述。为了帮助读者掌握各章内容,每章后设有一定量的习题。
本次修订增加了测量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和实验指导原则等章节,以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测试技术的内容。
《测试技术(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各专业“测试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类有关专业“测试技术”课程的教材。同时,对工厂、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从事机械工程性能试验和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亦有参考价值。
《计量与测试技术》的办刊宗旨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实用第一、基层第一,竭诚为提高中国的计测技术水平服务;力求全方位展示计量测试技术学术特色和水平,打造一流计量专业学术期刊 。
1、所投稿件请使用电子文档格式发往该刊编辑部投稿系统,有插图请一律放入文章当中。
2、一审,收录或退稿,该刊将在一周以内给予作者回复;一审通过后,作者的论文将进入专家二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该刊将在两周的时间内告知作者,作者需在一周之内对文稿进行修改并反馈该刊。
3、凡投入该刊之稿件(无论何种途径),均为作者自愿,并同意将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以下权利授权给该刊: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在该刊刊用后该刊可将上述权利转授权给第三方使用。不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该篇论文,但作者本人可以在其后继的作品中引用(或翻译)该论文中部分内容。
4、凡该刊刊登的论文,均统一编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据库。
5、文章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该刊不承担由于作者原因产生的著作权纠纷的任何连带责任。
6、该刊编辑部保留对文章作文字及内容删改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