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绪论 1
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 1
1.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 1
1.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地位和任务 12
1.1.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 16
1.1.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 17
1.2 国内外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设置 17
1.2.1 国外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设置情况 17
1.2.2 国内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设置情况 19
1.3 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 21
1.3.1 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21
1.3.2 电气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 21
1.4 影响电气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1.5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2
习题 23
第2章 电气工程学科概述 24
2.1 电气工程学科简介 24
2.1.1 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过程 24
2.1.2 电气工程学科的战略地位和特点 25
2.1.3 电气工程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26
2.1.4 我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26
2.2 专业分类情况 28
2.2.1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与联系 28
2.2.2 本科专业分类 28
2.2.3 研究生专业分类 29
2.3 电气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内涵 30
2.3.1 电气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 30
2.3.2 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 31
2.4 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未来研究热点 32
2.4.1 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 32
2.4.2 电气工程学科的未来研究热点 35
2.5 国内大学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情况 36
2.5.1 国内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专业设置情况 36
2.5.2 国内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情况 37
习题 39
第3章 电气工程领域的主要学科方向 40
3.1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简介 40
3.1.1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发展概述 40
3.1.2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主要研究内容 46
3.1.3 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50
3.1.4 电力传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 50
3.1.5 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51
3.1.6 典型应用技术举例 53
3.2 电机电器及控制学科简介 64
3.2.1 电机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64
3.2.2 电机的发展概述 66
3.2.3 电机的类型及主要应用领域 68
3.2.4 电机运行方式及控制技术 78
3.2.5 电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 80
3.2.6 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81
3.2.7 电器的发展概述 83
3.2.8 常用低压电器及应用领域 86
3.3 电力系统自动化学科简介 88
3.3.1 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 88
3.3.2 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92
3.3.3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及特点 94
3.3.4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 98
3.3.5 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及负荷曲线 100
3.3.6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102
3.3.7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02
3.3.8 典型应用技术举例 104
3.4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简介 117
3.4.1 电工理论发展概述 117
3.4.2 电工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118
3.4.3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134
3.4.4 我国电工科学的现状与发展 134
3.5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简介 137
3.5.1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 137
3.5.2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 138
3.5.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趋势 145
习题 149
第4章 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举例 150
4.1 雷达伺服控制技术 150
4.1.1 雷达技术 150
4.1.2 雷达伺服系统 150
4.1.3 雷达伺服控制技术的新发展 153
4.2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155
4.2.1 数控机床的发展 155
4.2.2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159
4.2.3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实例 164
4.3 轧钢及冶炼电气控制系统 167
4.3.1 轧钢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167
4.3.2 轧钢电气系统举例 168
4.4 电气工程技术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170
4.4.1 我国化工自动化发展概况 170
4.4.2 化工自动化现状 171
4.4.3 化工过程控制简介 175
4.4.4 典型化工过程控制方案 177
4.5 电气技术与相关技术的融合情况 179
4.5.1 电气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79
4.5.2 优化与仿真技术的应用 179
4.5.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180
4.5.4 网络技术的应用 181
4.5.5 电力电子技术 181
4.6 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 182
习题 186
附录A 国内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大学名录 187
附录B 电气工程所属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设置情况 190
附录C 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194
参考文献 199 2100433B
本书简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介绍了国内外部分大学的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分析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结构等相关内容;阐述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列举了电气工程技术在一些重要行业的应用案例。
本书作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入门教材,在不涉及过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概貌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起到“导航”作用。
本书可作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开设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电气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人员参考。
独立本科 等教育自学考试现有专科、本科两个学历层次,专科、本科、独立本科段三种专业类型。 1、专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是在总体上与一般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类专业水平相一致的自学考试...
根据训练特点,又可分为高空训练器材,场地训练器材,水上训练器材。 高空心理行为训练器材分为 高空独木、高空击球、高空抓杠、合力制胜、软梯、高空断桥、高空荡木、绝壁逢生、缅甸桥、轮胎墙、高空相依、乘风破...
户外拓展训练设施一般分为:水上拓展训练器械、场地拓展训练器械、高空拓展训练设备。最常见的有毕业背摔、毕业墙、模拟电网。太多了,你百度一下就很多资料。 参考资料: 拓展者拓展器材
工程实践训练中的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介绍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及其在工科院校开设本项训练内容的必要性 ,针对SAMM ZIPPYI型快速成型系统 ,介绍了成型系统的工作原理 ,并总结归纳了在计算机造型系统中生成工件的三维实体模型 ,再转化为快速成型系统可接受的 STL文件 ,直至在成型机上加工出实体的方法 ,为在工科院校中开设快速成型系统的工程训练项目作理论上的准备。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加强工程设计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水平为目的,采取理论教学中围绕工程问题讲解,开设反应器、精馏塔、换热器等化工单元装置设计,典型化工产品工艺流程设计,综合设计型实验,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完成毕业设计、组建化工设计课程群等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工程实践与训练教程》是根据教育部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指导小组2003年10月修订的"工程训练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实践与训练教学大纲》内容编写的。
《工程实践与训练教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进行工程实践与训练时,能正确地掌握金属的主要加工方法,了解毛坯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指导实际操作,获得初步的操作技能,巩固在实训中所接触到的感性知识,并使之理论化而编写的。
《工程实践与训练教程》包括的内容有:绪论、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铸造生产、压力加工、焊接生产、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刨削加工、钳工与装配、常用量具及使用、数控加工基础、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内容。另随书附一本实训报告。《工程实践与训练教程》在编写时力求简明扼要,联系实际,采用图文对照、列表说明,尽量做到例图清晰、形象准确,文字描述生动易懂。《工程实践与训练教程》是按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要求编写的,适用于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非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工程训练,其他专业可适当删减使用。
1 绪论
1.1 工程实践与训练的目的
1.2 工程实践与训练的要求
1.3 工程实践与训练的内容
1.4 工程实践与训练的考核
1.5 实训人员守则
1.6 工程实训的安全规则
2 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2.1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2.2.1 强度
2.2.2 硬度
2.2.3 塑性
2.2.4 冲击韧度
2.2.5 疲劳强度
2.3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
2.4 常用的工程材料
2.4.1 金属材料
2.4.2 非金属材料
2.4.3 复合材料
2.5 钢的热处理基本知识
2.5.1 热处理工艺的分类
2.5.2 常用热处理设备
2.5.3 热处理工艺方法
3 铸造生产
3.1 概述
3.1.1 铸造及其特点
3.1.2 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3.1.3 铸型的组成
3.2 砂型铸造工艺
3.2.1 型砂和芯砂的制备
3.2.2 型砂的性能
3.2.3 模样和芯盒的制造
3.3 造型
3.3.1 手工造型
3.3.2 制芯
3.3.3 机器造型
3.3.4 浇冒口系统
3.3.5 造型的基本操作
3.4 金属的熔炼与浇注
3.4.1 铸铁的熔炼
3.4.2 铝合金的熔炼
3.4.3 合金的浇注
3.4.4 铸件的落砂及清理
3.5 铸件常见缺陷的分析
3.6 特种铸造
3.6.1 压力铸造
3.6.2 熔模铸造
3.6.3 低压铸造
3.6.4 金属型铸造
3.6.5 离心铸造
3.6.6 实型铸造
4 压力加工
4.1 概述
4.1.1 锻压的概念
4.1.2 锻造对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4.2 金属的加热与锻件的冷却
4.2 ,1金属的加热
4.2.2 锻件的冷却
4.2.3 锻件的热处理
4.3 自由锻的设备及工具
4.3.1 机器自由锻设备
4.3.2 自由锻工具
4.4 自由锻工艺
4.4.1 自由锻的工艺特点
4.4.2 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4.4.3 自由锻工艺规程
4.4.4 典型锻件自由锻工艺过程
4.5 模锻_
4.6 胎模锻..j
4.7 冲压j
4.7.1 冲压概述
4.7.2 冲压主要设备
4.7.3 冲压基本工序
5 焊接生产
5.1 概述
5.1.1 焊接方法的分类
5.1.2 焊接的特点及应用
5.1.3 熔化焊的焊接接头
5.2 手工电弧焊
5.2.1 手弧焊的焊接过程
5.2.2 手弧焊设备
5.2.3 手弧焊工具
5.2.4 电焊条
5.2.5 手弧焊工艺
5.2.6 手弧焊的基本操作
5.3 焊接质量
5.3.1 对焊接质量的要求
5.3.2 常见的焊接缺陷
5.3.3 焊接变形
5.3.4 焊接质量检验
5.4 气焊与气割
5.4.1 气焊原理及特点和应用
5.4.2 气焊设备
5.4.3 气焊火焰
5.4.4 气焊工艺与焊接规范
5.4.5 气焊基本操作
5.4.6 气割
6 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6.1 概述
6.1.1 切削加工的分类
6.1.2 切削加工的切削运动
6.1.3 切削加工的切削三要素
6.2 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6.2.1 表面粗糙度
6.2.2 精度
6.3.1 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6.3.2 刀具材料的种类
7 车削加工
7.1 概述
7.2 卧式车床
7.2.1 卧式车床的型号
7.2.2 C6132型卧式车床主要部件名称和用途
7.3 车床附件及工件安装
7.3.1 三爪卡盘
7.3.2 工件在四爪卡盘上的安装
7.3.3 顶尖
7.3.4 工件在两顶尖之间的安装
7.3.5 工件在花盘上的安装
7.3.6 工件在芯轴上的安装
7.3.7 中心架和跟刀架的使用
7.4 车刀的结构、刃磨及其安装
7.4.1 车刀的结构
7.4.2 车刀的角度
7.4.3 车刀的刃磨
7.4.4 车刀的种类和用途
7.4.5 车刀的安装
7.5 车床操作
7.5.1 车床的基本操作
7.5.2 刻度盘及刻度盘手柄的使用
7.5.3 试切的方法与步骤
7.5.4 粗车和精车
7.6 零件的车削
7.6.1 车外圆
7.6.2 车端面和台阶
7.6.3 切断和车外沟槽
7.6.4 钻孔和镗孔
7.6.5 车圆锥面
7.6.6 车特形面
7.6.7 车螺纹
7.6.8 滚花
7.7 车削工艺
8 铣削加工
8.1 概述
8.2 机床简介
8.3 常用铣床附件
8.4 铣刀简介
8.5 铣削加工
9 磨削加工
9.1 概述
9.2 砂轮简介
9.3 机床简介
10 刨削加工
10.1 概述
10.2 机床简介
10.3 刨削加工
11 钳工与装配
11.1 概述
11.2 钳工工作台和虎钳
11.3 画线
11.4 钳工基本工作
11.5 孔及螺纹加工
11.6 装配的基础知识
12 常用量具及使用
12.1 概述
12.2 金属直尺
12.3 直角尺
12.4 游标万能角度尺
12.5 游标卡尺
12.6 深度游标卡尺
12.7 高度游标卡尺
12.8 外径千分尺
12.9 百分表
12.1 0内径百分表
13 数控加工基础
13.1 数控机床的组成、基本加工原理、分类
12.2 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14 数控加工
14.1 数控车削加工
14.2 数控铣床加工
14.3 数控系统介绍
15 特种加工
15.1 概述
15.2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15.3 快速成型
15.4 电火花加工
参考文献
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1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实训报告2 铸造
实训报告3 压力加工
实训报告4 焊接生产
实训报告5 电气安全技术
实训报告6 车削加工
实训报告7 铣削加工
实训报告8 磨削加工
实训报告9 刨削加工
实训报告10 钳工与装配
实训报告11 量具
实训报告12 数控加工基础
实训报告13 数控车削加工
实训报告14 数控铣削加工
实训报告15 特种加工
·查看全部>>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指导小组2003年10月修订的"工程训练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实践与训练教学大纲》内容编写的。
工程实践与训练是配合《金属工艺学》课堂理论教学的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学生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学习机械制造基本工艺的方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也是获得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奠基课程。它对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具有深远影响。
在编写本教材过程中,作者本着加强基础、重视实践、优化传统内容、增加现代制造技术内容的原则,注重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时,从感性到理性,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进行工程实践与训练时,能正确地掌握金属的主要加工方法,了解毛坯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指导实际操作,获得初步的操作技能,巩固在实训中所接触到的感性知识,并使之理论化为编写的目的。
本教材包括的内容有:绪论、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铸造生产、压力加工、焊接生产、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刨削加工、钳工与装配、常用量具及使用、数控加工基础、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内容。另随书附一本实训报告。本教材在编写时力求简明扼要,联系实际,采用图文对照、列表说明,尽量做到例图清晰、形象准确,文字描述生动易懂。本教材是按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要求编写的,适用于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非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工程训练,其他专业可适当删减使用。
本教材由武汉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组织编写,王志海教授、罗继相教授、吴飞副教授主编,武玉山、罗源喜、马晋、张立明、张明阶、舒敬萍等教师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陈作炳教授、罗进川高级工程师、谢峻林教授、舒华岱教授以及机电工程学院等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较紧,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