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工程制图》: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制图”的配套教材,采用最新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高等学校理工科近机类、机械类专业工程图学的基础教材首选,二维图形 三维实体;绘图 读图 实例;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第1章 制图的基础知识
1.1 制图标准介绍
1.1.1 图纸幅面与格式(GB/T14689-1993)
1.1.2 比例(GB/T14690-1993)
1.1.3 字体(GB/T14691-1993)
1.1.4 图线(GB 4457.4-2002)
1.1.5 尺寸注法(GB 4458.4-2003)
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1.2.1 图板、丁字尺
1.2.2 三角板
1.2.3 比例尺
1.2.4 铅笔
1.2.5 圆规和分规
1.2.6 曲线板
1.2.7 鸭嘴笔
1.3 几何作图
1.3.1 正多边形的画法
1.3.2 斜度与锥度
1.3.3 圆弧连接
1.3.4 椭圆的近似画法
1.4 平面图形分析和画图步骤
1.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4.3 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1.4.4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法
小结
第2章 投影基础
2.1 投影法及其分类
2.1.1 投影法
2.1.2 投影法的分类
2.2 点的三面投影及其投影特性
2.3 直线的投影
2.3.1 直线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
2.3.2 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2.4 平面的投影
2.4.1 平面的表示法
2.4.2 平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
小结
第3章 立体的投影
3.1 立体的三视图及投影规律
3.1.1 立体三视图的形成
3.1.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2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3.2.1 平面立体
3.2.2 曲面立体
小结
第4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4.1 平面与立体相交
4.1.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4.1.2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
4.2.1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
4.2.2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
4.3 多个立体相交
小结
第5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5.1 组合体概述
5.1.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5.1.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5.2 画组合体视图
5.3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5.3.1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5.3.2 组合体的尺寸分类
5.3.3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5.4 读组合体视图
5.4.1 读图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5.4.2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小结
第6章 轴测投影图
6.1 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6.1.1 轴测图的形成
6.1.2 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
6.1.3 轴测图的分类
6.1.4 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6.2 正等轴测图
6.2.1 轴问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6.2.2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6.2.3 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6.2.4 圆角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6.2.5 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6.2.6 正等轴测草图的绘制
6.3 斜二等轴测图
6.3.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6.3.2 平行于坐标面的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6.3.3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小结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1 视图
7.1.1 基本视图
7.1.2 向视图
7.1.3 局部视图
7.1.4 斜视图
7.2 剖视图
7.2.1 剖视图的概念
7.2.2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画法
7.2.3 剖切面的类型
7.3 断面图
7.3.1 断面图的概念
7.3.2 断面图的种类
7.4 习惯画法和简化画法
7.4.1 断裂画法
7.4.2 局部放大图
7.4.3 其他习惯画法和简化画法
7.5 综合举例
小结
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8.1 螺纹的画法及标注
8.1.1 螺纹的形成
8.1.2 螺纹的结构和要素
8.1.3 螺纹的分类
8.1.4 螺纹的规定标注
8.1.5 螺纹的规定画法
8.2 螺纹连接件
8.2.1 螺纹连接件的种类及用途
8.2.2 螺纹连接件的规定标记
8.2.3 螺纹连接件的画法
8.2.4 螺纹连接件连接的画法
8.3 键、销连接
8.3.1 键连接
8.3.2 销连接
8.4 齿轮
8.4.1 齿轮的作用及分类
8.4.2 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8.4.3 齿轮的画法
8.5 滚动轴承
8.5.1 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及代号
8.5.2 滚动轴承的画法
8.6 弹簧
8.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和尺寸关系
8.6.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8.6.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图步骤
8.6.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
小结
第9章 零件图
9.1 零件图的内容
9.2 典型零件的视图与尺寸
9.2.1 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
9.2.2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9.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9.3.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93.2 零件加工的工艺结构
9.4 零件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9.4.1 表面粗糙度
……
第10章 装配图
第11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近年来发布的《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等国家标准编写而成,是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精吕课程“工程制图”的配套教材。 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有: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础、基本体及组合体的投影、轴测图、机件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及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基础。附录中内容包括:螺纹和螺纹连接、键连接和销连接、滚动轴承、极限与配合、零件工艺结构要素等内容。
答;你可以找一下当地的朋友,让他给你做一个市场价存档文件,发送给你,你利用计价软件直接截入就可以了.但需要注意,信息价的中的定额库及计价模式需要相同时,才可以调整市场价.
我这边好像有,你加我我发给你哈。
这个就要问主编了!!!
2010年6月15日施工基础1(答案)
2010 年 6月 15日施工员基础 1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60分) 1、当上部建筑物荷载较大,而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 ( A )。 A、条形基础 B、毛石基础 C、独立基础 D、桩基础 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钻孔前,应在桩位处开挖埋设护筒,护筒的中心要求与桩位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 C )。 A、 20mm B、 40mm C、50mm D、80mm 3、砖墙留直槎时需加拉结筋, 对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7 度地区,拉结筋每边埋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 ( D )。 A、 50mm B、 500mm C、700mm D、1000mm 4、跨度为 6m,混凝土强度为 C30 的现浇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 C )方可拆除底模。 A、 15N/mm 2 B、21 N/mm2。 C、22.5 N/mm2 D、30 N/mm2 5、现浇
2010年6月15日施工基础1
2010 年 6月 15日施工基础 1 一、单选题(每题 1分,共 60分) 1、当上部建筑物荷载较大,而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 采用 ( )。 A、条形基础 B、毛石基础 C、独立基础 D、桩基础 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钻孔前,应在桩位处开挖埋设护筒,护筒的中心要求与桩位 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 )。 A、 20mm B、 40mm C、 50mm D、 80mm 3、砖墙留直槎时需加拉结筋,对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7 度地区,拉结筋每边埋入 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 ( )。 A、 50mm B、 500mm C、 700mm D、 1000mm 4、跨度为 6m,混凝土强度为 C30 的现浇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 ) 方可拆除底模。 A、 15N/mm 2 B、 21 N/mm 2 。 C、 22.5 N/mm2 D、 30 N/mm 2 5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工程制图习题集》。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工程制图习题集》 |
978-7-122-09124-6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0年9月 |
邢国清 |
配套教材
《工程制图》有配套教材——《工程制图习题集》 。
书名 |
ISNB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工程制图习题集》 |
978-7-04-023941-6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年6月15日 |
陶冶、易素君、文晟 |
配套教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工程制图习题集(第四版)》,附赠《工程制图解题指导》光盘。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工程制图习题集(第四版)》 |
978-7-122-07943-5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0年6月 |
胡建生 |
课程资源
该教材配有《工程制图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