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
1.1 机械制图国际标准及相关规定 (1)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1993) (1)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3)
1.1.3 字体(GB/T 14691-1993) (4)
1.1.4 图线(GB/T 4457.4-2002) (5)
1.1.5 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7)
1.2 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13)
1.2.1 铅笔 (13)
1.2.2 图板、 丁字尺和三角板 (14)
1.2.3 比例尺 (14)
1.2.4 圆规和分规 (14)
1.2.5 曲线板 (16)
1.2.6 直线笔与绘图墨水笔 (16)
1.3 几何作图 (17)
1.3.1 正多边形 (17)
1.3.2 斜度和锥度 (18)
1.3.3 圆弧连接 (19)
1.4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 (21)
1.4.1 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 (21)
1.4.2 平面图形中的线段分类和作图顺序 (22)
1.4.3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24)
1.5 徒手画图 (24)
1.5.1 徒手画图的一般方法 (24)
1.5.2 由实物徒手绘制三视图 (26)
1.5.3 基本体草图的绘制 (27)
1.5.4 基本体视图草图的绘制 (27)
1.5.5 基本体轴测草图的绘制 (28)
第2章 AutoCAD 2008绘图基础 (29)
2.1 AutoCAD 2008简介 (29)
2.1.1 开机 (29)
2.1.2 AutoCAD 2008工作界面介绍 (30)
2.1.3 标题栏 (30)
2.1.4 菜单栏 (31)
2.1.5 工具栏 (31)
2.1.6 面板窗口 (32)
2.1.7 工具选项板 (34)
2.1.8 绘图窗口 (34)
2.1.9 命令提示窗口 (35)
2.1.10 滚动条 (35)
2.1.11 状态栏 (36)
2.1.12 工作空间 (36)
2.1.13 设置个性化绘图界面 (36)
2.2 文件操作命令 (38)
2.2.1 创建新的图形文件 (38)
2.2.2 打开图形文件 (39)
2.2.3 保存图形文件 (39)
2.2.4 输出图形文件 (40)
2.2.5 关闭图形文件 (40)
2.3 命令的类型、 启用方式与鼠标的使用 (42)
2.3.1 命令的类型 (42)
2.3.2 命令的启用方式 (42)
2.3.3 鼠标的使用 (42)
2.3.4 设置系统变量 (43)
2.4 撤消、 重复与取消命令 (43)
2.4.1 撤消与重复命令 (43)
2.4.2 取消已执行命令 (43)
2.5 AutoCAD中文版设计中心 (44)
2.5.1 打开AutoCAD设计中心 (44)
2.5.2 浏览及使用图形 (45)
2.5.3 使用帮助和教程 (46)
2.6 图形界限 (47)
2.7 线型 (48)
2.8 设置绘图单位 (49)
2.9 设置栅格 (50)
2.10 设置捕捉 (50)
2.11 图层 (51)
2.11.1 创建图层 (52)
2.11.2 设置“图层”的颜色、 线型和线宽 (52)
2.11.3 设置非连续线型的外观 (53)
2.12 基本绘图命令 (53)
2.12.1 绘制点 (53)
2.12.2 绘制直线 (54)
2.12.3 绘制圆与圆弧 (55)
2.12.4 绘制射线与参照线 (59)
2.12.5 绘制矩形与正多边形 (59)
2.12.6 绘制椭圆与椭圆弧 (62)
2.12.7 绘制圆环 (63)
2.12.8 绘制样条曲线 (64)
2.12.9 绘制多线 (64)
2.12.10 绘制多段线 (65)
2.13 基本编辑命令 (65)
2.13.1 选择对象 (65)
2.13.2 复制对象 (65)
2.13.3 调整对象 (69)
2.13.4 编辑对象 (73)
2.14 图案填充 (78)
2.14.1 图案填充命令 (78)
2.14.2 选择图案样式 (78)
2.14.3 孤岛的控制 (79)
2.14.4 选择图案的角度与比例 (79)
2.14.5 渐变色填充 (80)
2.15 实训图例 (80)
2.15.1 实训图例一 (80)
2.15.2 实训图例二 (82)
2.15.3 实训图例三 (85)
第3章 投影理论基础 (90)
3.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90)
3.1.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90)
3.1.2 投影法的分类 (90)
3.1.3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91)
3.2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92)
3.2.1 三视图的形成 (92)
3.2.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94)
3.2.3 三视图的画法 (96)
3.3 点投影的基本特性 (97)
3.3.1 点的投影规律 (97)
3.3.2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98)
3.4 直线投影的基本特性 (99)
3.4.1 直线三面投影的基本特性 (99)
3.4.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征 (101)
3.5 平面投影的基本特性 (105)
3.5.1 平面的表示法 (105)
3.5.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 (106)
3.5.3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109)
第4章 基本几何体视图 (111)
4.1 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111)
4.1.1 平面立体的投影作图 (111)
4.1.2 曲面立体的投影作图 (116)
4.2 截交线 (121)
4.2.1 平面切割平面立体 (121)
4.2.2 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 (122)
4.3 相贯 (130)
4.3.1 圆柱与圆柱相交 (130)
4.3.2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132)
4.4 AutoCAD 平面精确绘图与尺寸标注实训 (133)
4.4.1 尺寸标注概述 (133)
4.4.2 尺寸标注图标位置 (134)
4.4.3 尺寸标注类型 (134)
4.4.4 尺寸标注样式设置 (134)
4.5 文字与表格 (135)
4.5.1 创建文字样式 (135)
4.5.2 单行文字 (135)
4.5.3 多行文字 (136)
4.5.4 文字修改 (137)
4.5.5 表格应用 (138)
4.5.6 编辑表格 (138)
4.6 上机实操 (139)
第5章 轴测投影图 (171)
5.1 轴测图基本概念 (171)
5.1.1 轴测投影面 (171)
5.1.2 轴测轴 (171)
5.1.3 轴间角 (171)
5.1.4 轴测坐标面 (172)
5.1.5 轴向伸缩系数 (172)
5.2 正等测轴测图 (172)
5.2.1 正等轴测图的形成 (172)
5.2.2 正轴测投影的特性 (172)
5.2.3 正等测轴测图的特征 (173)
5.2.4 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173)
5.2.5 回转体的正等测轴测图 (176)
5.2.6 圆角的正等测画法 (180)
5.3 斜二测轴测图 (180)
5.3.1 斜二测轴测图的形成原理 (180)
5.3.2 斜二测轴测图的特征 (181)
5.3.3 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181)
5.4 用AutoCAD绘制三维图 (182)
5.4.1 三维视图 (182)
5.4.2 创建三维基本实体 (184)
5.4.3 三维坐标及用户坐标系 (190)
5.4.4 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 (192)
5.4.5 从二维图形创建三维实体 (195)
5.4.6 三维实体的倒角、 圆角 (199)
5.4.7 编辑三维实体 (200)
5.4.8 编辑三维曲面 (206)
5.4.9 三维绘图综合练习 (208)
第6章 组合体视图 (211)
6.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形体分析 (211)
6.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12)
6.1.2 典型结构的画法 (215)
6.2 画组合体三视图 (215)
6.3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220)
6.3.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220)
6.3.2 常见基本形体的尺寸注法 (220)
6.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22)
6.3.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的步骤 (225)
6.4 读组合体视图 (227)
6.4.1 读组合体视图的一般原则 (227)
6.4.2 形体分析法 (229)
6.4.3 线面分析法 (230)
第7章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232)
7.1 视图 (232)
7.1.1 基本视图 (232)
7.1.2 向视图 (234)
7.1.3 局部视图 (235)
7.1.4 斜视图 (236)
7.1.5 应用举例 (236)
7.2 剖视图 (237)
7.2.1 剖视图的形成、 画法和标注 (238)
7.2.2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应用 (242)
7.3 断面图 (245)
7.3.1 断面图的概念 (245)
7.3.2 移出断面图 (246)
7.3.3 重合断面图 (248)
7.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248)
7.4.1 局部放大图(GB/T 4458.1-2002) (248)
7.4.2 简化画法(GB/T 4458.6-2002) (249)
7.5 读剖视图 (251)
7.5.1 读图要求 (251)
7.5.2 读剖视图方法和步骤 (252)
7.6 各种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 (252)
7.6.1 形体分析 (252)
7.6.2 选择主视图 (252)
7.6.3 确定其他视图 (253)
7.7 AutoCAD图形绘制实例 (254)
7.7.1 实例一: 绘制法兰盘 (254)
7.7.2 实例二: 绘制零件图 (262)
第8章 电气图基础知识 (266)
8.1 电气图形符号 (266)
8.1.1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266)
8.1.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273)
8.2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和项目代号 (274)
8.2.1 文字符号 (274)
8.2.2 项目代号 (282)
8.3 电路图绘图原则及电路图常见表达方法 (283)
8.3.1 电路图绘图规则 (283)
8.3.2 电路图常见表达方法 (284)
第9章 电气常用部件的画法 (287)
9.1 用AutoCAD绘制电气常用部件 (287)
9.1.1 概略图的画法 (287)
9.1.2 功能图的画法 (291)
9.1.3 电路图画法 (294)
9.2 接线图 (300)
9.2.1 导线的一般画法 (300)
9.2.2 连续线的画法 (301)
9.2.3 中断线的画法 (304)
9.2.4 互连接线的画法 (306)
9.2.5 电缆配置图的画法 (308)
附录 AutoCAD命令速查表 (311)
参考文献 (322) 2100433B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家标准局最新发布的新标准》在充分总结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内容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正投影的基础知识、 立体的投影、 轴测图、 组合体、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电气设备图。全书以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为主, 将精选的制图内容与计算机绘图软件相结合, 将“教、 学、 做、 练”融为一体。精选制图内容与例题, 力求适时、 精练、 实用。
<p><img>9213b07eca80653890ac50eb9cdda144ac348280<\/img></p><p...
好像不支持吧,天正2013在12年底就有了,比cad2013出的还早
工具/原料电脑 cad2013方法/步骤1、首先,在桌面,点击“开始”,点击“控制面板”。2、在弹出界面中,点击“卸载程序”。3、弹出窗口中,选中所有软件名带有autodesk...
土木工程制图与CAD结合教学的研究
《土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新体系,重在突出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结合模块驱动、项目导向和课堂与实习场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真正达到工程设计员的水平,实现《土木工程制图》和《建筑与结构CAD》课程的培养目标。
建筑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 CAD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建筑工程制图与 CAD》是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科学,建筑工程类专业 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被喻为“工程界语言” ,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以建筑施工 图的绘制及识读为主线,以建筑形体的快速准确表达为导向,以投影理论和作图规律为载体,以项 目驱动、任务导向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建施、结施的识读与绘制,使学生掌握建筑制图必备的基本 知识,熟练掌握 CAD绘图软件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制图的识图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 能力及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 形成。 2.工作任务与课程目标 2.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具体内容见表一所示。 表一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分析 建筑形体的基本表达方式 1、熟练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投影规律及应用; 2、熟悉
配套教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工程制图与CAD习题集》。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工程制图与CAD习题集》 |
978-7-122-30148-2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7年9月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制图教研室 |
课程资源
该教材提供电子版答案。
《工程制图与CAD》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精神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标准要求,在结合高校工程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旨在培养工科学生应用工程制图方法与AutoCAD软件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制图与CAD》系统介绍了工程制图与AutoCAD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内容包括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相关的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AutoCAD基本设置与操作,平面图形的绘制与编辑,文字与尺寸标注,AutoCAD二次开发与CASS绘图等。《工程制图与CAD》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实例丰富,结构体系清晰合理、深入浅出,在各章中列举了大量的工程实例,方便读者在实践中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握相关理论与方法。
该教材是依据制图课程改革与探索的实践中总结编写而成。该教材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制图教研室组织编著。参加该教材编著的有:柳青、佟洪波(前言、绪论、第9章、附录),奚文(第1、4、15章),郭玉泉、闫伟(第2、6章),李萍(第3、7章),何延东(第5、8章),杜娟(第10、11章),孙宏宇(第12~14章)。常东超和贾敏参与了书中部分图形的绘制工作。全书由柳青总体负责,奚文担任主审。
2017年9月,该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
文字编辑 |
装帧设计 |
责任校对 |
---|---|---|---|
满悦芝 |
吴开亮 |
关飞 |
宋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