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本书常用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电力系统的电压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四节用户供电系统及供电要求
第五节供电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
程序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
确定
第三节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
确定
第四节尖峰电流的计算
第五节无功功率补偿
第六节供电系统的计算负荷
第七节供电系统的电能节约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供电系统短路过程的分析
第三节高压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
第四节低压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
第五节短路电流的效应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电器、电线电缆及其选择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开关电器的灭弧原理
第三节高压电器
第四节低压电器
第五节互感器
第六节电线电缆
第七节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供电系统的一次接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第三节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示例
第五节高低压配电系统
第六节变配电所与箱式变电站
第七节供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供电系统的二次接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操作电源
第三节电气测量回路与绝缘监视
第四节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
回路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电力线路的保护
第三节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第四节电力电容器与高压电动机的
保护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供电系统的自动化
第一节微机自动控制装置
第二节配电自动化概述
第三节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四节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思考题与习题
第九章接地与防雷
第一节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第二节电击防护
第三节雷电有关知识
第四节建筑物的雷电防护
第五节供电系统的雷电过电压保护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章电能质量的提高
第一节电能质量标准与频率调整
第二节电压偏差及其调节
第三节电压波动和闪变及其降低
第四节公用电网谐波及其抑制
第五节三相电压不平衡及其补偿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附录表1工厂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及
功率因数值
附录表2照明设备的需要系数
附录表3民用建筑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及功率因数值
附录表4住宅用电负荷的需要系数(同时
系数)
附录表5工厂部分用电设备组的利用系数
及功率因数值
附录表6用电设备组的最大系数Km
附录表7不同行业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数Tmax与年最大负荷损耗小时
数τ
附录表8各类建筑物的单位面积功率
附录表91全国普通住宅每户的用电
指标
附录表92江苏省普通住宅每户的用电
指标
附录表10相间负荷换算相负荷的功率
换算系数
附录表11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的
主要技术数据
附录表12三相线路电线电缆单位长度每
相阻抗值
附录表1310×(1±5%)/04kV 三相双
绕组无励磁调压油浸式电力变压
器技术数据
附录表1410×(1±5%)/04kV三相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干式电力变
压器技术数据
附录表15低压铜母线单位长度每相阻抗
及相保护导体阻抗值
附录表16低压密集绝缘铜母线槽单位
长度每相阻抗及相保护导体阻
抗值
附录表17低压铜芯电线电缆单位长度相
保护导体阻抗值
附录表18CV212系列户内高压真空断路
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19XRNT3、XRNP3、XRNC3型高
压限流熔断器的主要技术
参数
附录表20FL(R)N36B12D型户内高压SF6
负荷开关及负荷开关熔断器组
合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1XRNT312型高压限流熔断器熔
体电流与10kV电力变压器容量的
配合表
附录表22CW3系列智能型空气式断路器
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3CM5(Z)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4NT系列高分断熔断器的主要技
术参数及其时间电流特性
附录表25LZZBJ1210A系列高压电流互感
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6BH066型低压电流互感器的
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7JDZ(X)1210系列高压电压互
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附录表28常用绝缘材料的耐热分级及其
极限温度
附录表29架空裸导线的最小允许截
面积
附录表30绝缘导线的最小允许截
面积
附录表31裸导体及高压电缆在正常和短路
时的最高允许温度及热稳定
系数
附录表32低压电线电缆的最高允许温度
及热稳定系数K
附录表33选择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
附录表34450/750V型BV绝缘电线穿管
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5450/750V型RV等绝缘电线明
敷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6450/750V型BYJ绝缘电线穿管
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7450/750V型BYJ绝缘电线明敷
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806/1kV型VV电缆明敷和埋地
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3906/1kV型YJV电缆明敷和埋
地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406~35kV型YJV电缆明敷和埋
地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表41矩形涂漆裸铜母线(TMY)的
载流量(交流)
附录表42LJ、LGJ型裸铝绞线的载
流量
附录表43环境空气温度不等于30℃时的校
正系数(用于敷设在空气中的
电缆载流量)
附录表44埋地敷设时环境温度不同于
20℃时的校正系数
附录表45土壤热阻系数不同于25K·
m/W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
附录表46多回路管线或多根多芯电缆成
束敷设的校正系数
附录表47多回路直埋电缆的校正
系数
附录表48多回路多芯电缆穿管埋地敷设
的校正系数
ⅩⅦ附录表49敷设在自由空气中多根多芯电
缆束的校正系数
附录表50多芯电缆在托盘、梯架内多层
敷设时的校正系数
附录表51敷设在自由空气中单芯电缆多
回路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
附录表52低压母线槽的额定电流
等级
附录表53配电用低压断路器过电流脱扣
器的反时限动作特性
附录表54电动机保护用低压断路器过电
流脱扣器和过载继电器的反时
限动作特性
附录表55g类熔断体的约定时间和约定
电流
附录表56照明线路保护断路器过电流脱
扣器可靠系数
附录表57照明线路熔体选择计算系
数Km
附录表58熔体允许通过的电动机起动
电流
附录表59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代号
附录表60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保护
功能
附录表61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主要技术
数据
附录表62土壤电阻率参考值
附录表6335~110kV独立变电所的
接地电阻
附录表64建筑物(低压)电气装置
的接地电阻
附录表65接地装置导体最小规格
尺寸
附录表66人工接地极的冲击利用
系数
附录表67等电位联结导体的截
面积
附录表68防雷等电位联结导体的
最小截面积
附录表69电气设备防电击保护分类及
应用
附录表70220/380V线路单位长度的泄漏
电流
附录表71电动机的泄漏电流
附录表72常用电器的泄漏电流
附录表73避雷针、避雷带(网)以及用作
接闪器的建筑物金属屋面的材
料、规格
附录表74防雷引下线的材料、规格
附录表75SPD连接导线的最小截
面积
附录表76氧化锌避雷器至主变压器间的
最大电气距离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之一,为适应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专业教学需要,是在《供电工程》(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以供电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为主线,论述工业与民用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等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绪论,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电器、电线电缆及其选择,供电系统的一次接线,供电系统的二次接线,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接地与防雷以及电能质量的提高等。为便于教学,一些重要章节都配有例题,同时每章均有思考题与习题。书中例题与习题大多来源于工程实际。 本书在内容阐述上,强调以工程综合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理念,使学生掌握规范要求,并具有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大纲的要求安排章节内容及深度,充分体现供电工程技术的新发展和国家标准规范的新要求,并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供电工程设计、监理、安装和运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参考用书。
室外供电工程管道,两根管或三根管并排走时,套什么定额 答:这个还是一样的,执行电器里面的管道预埋的定额子目,不管几根,单根的工程量乘以几
这个应该是电力部门指定的供电接口或配电所到小区外第一个市政电力检查井的位置具体包括 的内容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去确定
以一个高压供电的变配电项目为例:首先应当有完整的设计图,然后先核对外线。1,高压进线,高压电缆或架空线路,高压断路器,这一块各供电区域要求不一样,有采用高压计量的还有高压计量装置、环网柜等。2,变压器...
目录
前言
本书常用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表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电力系统的电压5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7
第四节用户供电系统及供电要求16
第五节供电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
程序20
思考题与习题21
第二章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23
第一节概述23
第二节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
确定28
第三节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
确定32
第四节尖峰电流的计算33
第五节无功功率补偿34
第六节供电系统的计算负荷38
第七节供电系统的电能节约44
思考题与习题48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50
第一节概述50
第二节供电系统短路过程的分析51
第三节高压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55
第四节低压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61
第五节短路电流的效应68
思考题与习题70
第四章电器、电线电缆及其选择72
第一节概述72
第二节开关电器的灭弧原理73
第三节高压电器75
第四节低压电器88
第五节互感器99
第六节电线电缆107
第七节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122
思考题与习题133
第五章供电系统的一次接线135
第一节概述135
第二节电力变压器的选择135
第三节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140
第四节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示例144
第五节高低压配电系统153
第六节变配电所与箱式变电站159
第七节供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64
思考题与习题165
第六章供电系统的二次接线167
第一节概述167
第二节操作电源167
第三节电气测量回路与绝缘监视170
第四节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
回路174
第五节中央信号装置179
思考题与习题179
第七章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180
第一节概述180
第二节电力线路的保护185
第三节电力变压器的保护195
第四节电力电容器与高压电动机的
保护207
第五节微机保护及应用210
思考题与习题216
第八章供电系统的自动化218
第一节微机自动控制装置218
第二节配电自动化概述221
第三节变电所综合自动化225
第四节负荷控制与用电管理自动化229
思考题与习题232
第九章接地与防雷233
第一节接地与等电位联结233
第二节电击防护244
第三节雷电有关知识252
第四节建筑物的雷电防护257
第五节供电系统的雷电过电压保护268
思考题与习题277
第十章电能质量的提高279
第一节电能质量标准与频率调整279
第二节电压偏差及其调节280
第三节电压波动和闪变及其降低284
第四节公用电网谐波及其抑制290
第五节三相电压不平衡及其补偿295
思考题与习题297
附录298
附录表1工厂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及功率
因数值298
附录表2照明设备的需要系数299
附录表3民用建筑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及
功率因数值300
附录表4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同时
系数)300
附录表5工厂部分用电设备组的利用系数及
功率因数值301
附录表6用电设备组的最大系数Km302
附录表7不同行业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数Tmax与年最大负荷损耗小时
数τ302
附录表8各类建筑物的单位面积功率303
附录表91全国普通住宅每户的用电
指标303
附录表92江苏省普通住宅每户的用电
指标303
附录表10相间负荷换算相负荷的功率换算
系数303
附录表11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的主要
技术数据304
附录表12三相线路电线电缆单位长度每相
阻抗值304
附录表1310×(1±5%)/04kV 三相双绕
组无励磁调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技术数据305
附录表1410×(1±5%)/04kV三相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干式电力变压器
技术数据305
附录表15低压铜母线单位长度每相阻抗及
相保护导体阻抗值305
附录表16低压密集绝缘铜母线槽单位
长度每相阻抗及相保护导体阻
抗值306
附录表17低压铜芯电线电缆单位长度相保护
导体阻抗值307
附录表18CV1系列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的
主要技术参数307
附录表19XRNT3、XRNP3、XRNC3型高压限
流熔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308
附录表20FL(R)N36B12D型户内高压SF6
负荷开关及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
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308
附录表21XRNT312型高压限流熔断器熔体
电流与10kV电力变压器容量的
配合表308
附录表22CW2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的
主要技术参数309
附录表23CM2(Z)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
主要技术参数310
附录表24NT系列高分断熔断器的主要技术
参数及其时间电流特性312
附录表25LZZBJ1210A系列高压电流互感器
的主要技术参数313
附录表26BH066型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主要
技术参数313
附录表27JDZ(X)1210系列高压电压互
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314
附录表28常用绝缘材料的耐热分级及其极
限温度314
附录表29架空裸导线的最小允许截
面积314
附录表30绝缘导线的最小允许截
面积314
附录表31裸导体及高压电缆在正常和短路
时的最高允许温度及热稳定
系数315
附录表32低压电线电缆的最高允许温度及
热稳定系数K315
附录表33选择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315
附录表34450/750V型BV绝缘电线穿管敷
设时的载流量316
附录表35450/750V型RV等绝缘电线明敷
时的载流量316
附录表36450/750V型BYJ绝缘电线穿管敷
设时的载流量317
附录表37450/750V型BYJ绝缘电线明敷时
的载流量317
附录表3806/1kV型VV电缆明敷和埋地敷
设时的载流量318
附录表3906/1kV型YJV电缆明敷和埋地
敷设时的载流量318
附录表406~35kV型YJV电缆明敷和埋地敷设时的载流量319
附录表41矩形涂漆裸铜母线(TMY)的载流量(交流)320
附录表42LJ、LGJ型裸铝绞线的载
流量320
附录表43环境空气温度不等于30℃时的校
正系数(用于敷设在空气中的
电缆载流量)321
附录表44埋地敷设时环境温度不同于20℃
时的校正系数321
附录表45土壤热阻系数不同于25K·m/W
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321
附录表46多回路管线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
敷设的校正系数321
附录表47多回路直埋电缆的校正
系数322
附录表48多回路多芯电缆穿管埋地敷设的
校正系数322
附录表49敷设在自由空气中多根多芯电缆
束的校正系数323
附录表50多芯电缆在托盘、梯架内多层
敷设时的校正系数323
附录表51敷设在自由空气中单芯电缆多
回路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323
附录表52低压母线槽的额定电流
等级324
附录表53配电用低压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
的反时限动作特性324
附录表54电动机保护用低压断路器过电流
脱扣器和过载继电器的反时限
动作特性324
附录表55g类熔断体的约定时间和约定
电流325
附录表56照明线路保护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可靠系数325
附录表57照明线路熔体选择计算系
数Km325
附录表58熔体允许通过的电动机起动
电流325
附录表59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代号326
附录表60JL80系列静态电流继电器
(无源)的主要技术数据326
附录表61JGL2系列静态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
(多功能)的主要技术数据326
附录表62土壤电阻率参考值327
附录表63独立变电所(A类电气装置)的
接地电阻327
附录表64建筑物电气装置(B类电气装置)
的接地电阻328
附录表65接地装置导体最小规格
尺寸328
附录表66人工接地极的冲击利用
系数328
附录表67等电位联结导体的截
面积329
附录表68防雷等电位联结导体的
最小截面积329
附录表69电气设备防电击保护分类及
应用329
附录表70220/380V线路单位长度泄漏
电流329
附录表71电动机泄漏电流329
附录表72荧光灯、家用电器及计算机泄
漏电流330
附录表73避雷针、避雷带(网)以及用作
接闪器的建筑物金属屋面的材料、
规格330
附录表74防雷引下线的材料、规格330
附录表75SPD连接导线的最小截
面积330
附录表76普通阀式避雷器至主变压器间的
最大电气距离331
参考文献332
本书常用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表本书常用文字符号与图形符2100433B
本书以供电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为主线,论述工业与民用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等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绪论、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电器电线电缆及其选择、供电系统的一次接线、供电系统的二次接线、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接地与防雷、电能质量的提高等。为便于教学,一些重要章节都配有例题,同时每章均有思考题与习题。书中例题与习题大多来源于工程实际。
本书第2版自2008年问世至今已经走过6个年头,承蒙很多高校材料力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业余读者的关爱和支持,已经连续印刷了10次。 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同年,相应的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本书第3版被列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3年被批准为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立项。
最近的6年里,著者秉承不断提高课程重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与教学理念,先后在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从事“材料力学”研究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坚持全过程讲授这门课程,授课对象每年约200名。在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对于教育和教学改革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材料力学(第3版)将着重反映6年来我们在研究型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怎样在基于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样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增强课程教学的学术性;怎样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怎样对传统内容中的某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加以改革和更新,突出挑战性。基于此,本书第3版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调整了部分章节,将材料的力学性能从“第2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中独立出来,形成“第3章 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写了“剪力图与弯矩图”作为第6章;将原来的第6章分为3章: “第7章 平面弯曲正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和“第8章 弯曲剪应力分析与弯曲中心的概念”以及“第9章 斜弯曲、弯曲与拉伸或压缩同时作用时的应力计算与强度设计”;将原来的第8章分为: “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和“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设计准则及其工程应用”,分别列为第11章和12章;将原来的12章也分为两章: “动载荷与动应力概述”和“疲劳强度与构件寿命估算概述”,分别列为第16章和第17章。
第二,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 部分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梁的位移叠加法中的逐段刚化法;应变分析;细长压杆实验结果;线性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估算等。
第三,将力系简化的方法引入横截面的内力分析,改革传统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第四,正确处理变形与位移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将确定梁的转角和挠度的章节名改为“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第五,在部分章节引入“反问题”: 相对于正问题,反问题的解答不是唯一的,通过对于反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正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创新思维。
第六,在部分章节设计了“开放式思维案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资源。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对于刺激思维鼓励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材料力学(第3版)第七,增加了若干工程案例以及灾难性工程事故的力学解析。
第八,增加和改变了部分例题和习题。
随着课程研究型教学在更多高校开展、深入和发展,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以及教材建设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材料力学教材的质量。
这一版的初稿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在国内完成;2013年7—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定稿。定稿期间,得到旅加的赵渊先生和范心明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本书出版之际,著者谨表诚挚谢意。
诚挚地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关爱,希望大家对本书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范钦珊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