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铁道科学技术名词》第一版。 2100433B
1997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
影响断裂富水性、导水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断裂的时间性、断裂的规模和空间结构、断裂的力学性质、断裂两盘的岩性等。 (1)断裂的时间性 优势面理论把断裂按形成年代分为“老”、“新”、“活”...
是的。构造地震亦称"断层地震"。地震的一种,由地壳(或岩石圈,少数发生在地壳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发生断层而引起。
张性断层与压性断层的鉴别标志分别是典型的:地堑与地垒。
18毛细水隔断层施工工艺(1)
毛细水隔断层施工工艺 在盐渍土地区修筑路基时, 地基下常有周期性地下水浸润, 且因地下水位较高, 地下水 可能夹带溶解于水中的盐分顺着填筑体中的毛细管浸润路基填筑体, 导致路基填筑体的再次 盐渍化和冻期翻浆等病害。 为了克服这些病害, 可选择在路基土体中设置毛细水隔断层的办 法,以隔断毛细水的上升,防止水分和盐分,尤其是盐分进入路基上部, 从而避免路基遭 受破坏,确保路基的稳固、畅通。 1 工艺特点 (1)隔断层的材料一般为天然材料,且材料来源广,设置方式多样,价格相对低廉。 (2)通常不需要专用的施工设备,仅采用一般路基土石方施工机械进行施工即可。 (3)填筑施工对周围环境不存在污染、破坏或潜在的破坏威胁。 2 适用范围 (1)在盐渍土地区修筑路基,在不提高路基填筑高度的前提下,隔断周期性地下水浸 润,防止路基填筑体的再次盐渍化和冻期翻浆等病害 ,确保路基的坚固与稳定,保证道路的 畅通。
18毛细水隔断层施工工艺
毛细水隔断层施工工艺 在盐渍土地区修筑路基时, 地基下常有周期性地下水浸润, 且因地下水位较高, 地下水 可能夹带溶解于水中的盐分顺着填筑体中的毛细管浸润路基填筑体, 导致路基填筑体的再次 盐渍化和冻期翻浆等病害。 为了克服这些病害, 可选择在路基土体中设置毛细水隔断层的办 法,以隔断毛细水的上升,防止水分和盐分,尤其是盐分进入路基上部, 从而避免路基遭 受破坏,确保路基的稳固、畅通。 1 工艺特点 (1)隔断层的材料一般为天然材料,且材料来源广,设置方式多样,价格相对低廉。 (2)通常不需要专用的施工设备,仅采用一般路基土石方施工机械进行施工即可。 (3)填筑施工对周围环境不存在污染、破坏或潜在的破坏威胁。 2 适用范围 (1)在盐渍土地区修筑路基,在不提高路基填筑高度的前提下,隔断周期性地下水浸 润,防止路基填筑体的再次盐渍化和冻期翻浆等病害 ,确保路基的坚固与稳定,保证道路的 畅通。
能产生大震和具有以下至少一点特征的活断层是能动断层:
在3.5万年以来至少产生过一次近地表或在地表发生的运动。
发生过地震运动(3.5级或者更高),并且有仪器测定的记录其精确度能够证明地震运动与断层有直接关系。
对于能动断层来说,断层一边发生地震运动,另一边也会受到影响。
仪器记录到历史上有小震活动产生,且跟断层有关。
能动断层(capable fault)
可能引起地表或近地表明显错动的断层。2100433B
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常常构成一定地区的构造格架,区域性的大断层不仅控制或影响区域地质的结构和发展,而且以其为背景形成区域成矿带;矿区内的断层,有的控制着矿床分布、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矿石品位的贫富,有的则对矿体起破坏作用,使矿床开采复杂化。对断层的调查、观察、测定其产状要素、确定其类型、分析它与成矿的关系,对指导开采十分重要。
断层要素:指断层的几何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滑距、断距等。(1)断层面:即岩层或岩体的破裂和错位面,其产出状态由该面的走向、倾向、倾角确定。(2)断层线:指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在地表的出露线。(3)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断层面倾斜时,面的上侧岩块叫上盘;下侧岩块称下盘;断层面垂直时,则两盘以方位命名,如东盘、西盘、南盘、北盘等。(4)滑距:指断层面上同一地质现象点错断后的实际距离称总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线上的分量叫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分量为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称水平滑距。(5)断距:断层面上对应层之间的垂直断距;对应层间的水平距离称水平断距。
断层的工程地质性质:①逆断层面呈舒缓波状,有时有镜面,挤压面常集中出现构成挤压带,断层面矿物定向排列,抗剪强度低,常具有隔水性能。②正断层面粗糙,有时呈锯齿状,抗剪强度较逆断层高,透水排水性能好,常为地下水的通道,在石灰岩地区容易沿其形成喀斯特洞穴。③平移断层面平直光滑,有镜面,产状稳定,倾角一般较陡,延伸长,在平面上常成X形分布,抗剪强度亦较低。
断层发育的 3 个阶段:
阶段1:初始发育阶段。断距较小,沉积和成岩作用控制的垂直各向异性产生顺层间断面, 断层垂向具分段特点,泥岩层中发育大量的向下变形的张性缓冲区(Releasing dip relay),泥岩层厚度越大,缓冲区越宽。
阶段2:过渡形变阶段。断层沿间断面剪切,产生次生裂缝或与顺断层滑动的斜裂纹。断层形成时伴生的微小裂缝具有定向性, 其方位与 Riedel 剪切一致,在富泥地层中,断距增大形成泥岩涂抹的概率很高 。
阶段3:断层形成阶段。随着断距的进一步增大,断层下降盘的泥岩源层变形,可能使涂抹的泥岩层厚度变薄,从而失去连续性。岩石块状发生破裂、旋转,破碎的块体沿断层向下混杂。断裂带由构造变形拉长的断层核和两侧的破坏区域复合组成。断层发育阶段的识别是研究断层封闭性评价的基础,通常用泥质源岩层厚度和断距的比值来区分不同阶段:断层在初始—过渡阶段,断距为60~80 m时, 泥岩层厚度与断距比值0.007;在断层形成阶段,断距为 600 m 时 这一比值约为0.0009。泥岩涂抹层在断层发育时已形成,后期厚度不再增加。在断层位移较小时,涂抹的泥岩能保持连续,随着断距的增大,泥质沿断层分布变分散、涂抹厚度逐渐减少,至这一距离约为泥质源岩层厚度的6~8 倍时,单个或互层的涂抹层将存在缺口,出现封闭上的泄漏点,可以推测,泄漏点与SGR、SSF等比值上的临界值具有对应关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