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本书目的是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作一全面介绍。第二版中除按最新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17—2003)修订外,又充实了近期国内外组合梁的设计与研究成果,同时对新规范中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新的规定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作者的认识,并加强其与钢结构塑性设计及混凝土梁理论间的沟通,以及力学分析。全书包括:概论;基本设计原则;多跨连续组合梁的内力分析;组合梁截面弹性分析;组合梁截面塑性分析;抗剪连接件设计;混凝土翼板与板托的界面受剪设计;组合梁挠度及裂缝宽度验算;组合梁楼盖设计与例题共九章。书中有大量例题,通过例题进行系统分析,还提出一些构造建议和设计思路。可供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教学人员、研究生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选修课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组合梁的基本概念
1-2 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的截面组成
1-3 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的优缺点
l-4 钢一混凝土组合梁发展概况
第二章 基本设计原则及一般规定
2-1 结构设计的功能要求及荷载效应
2-2 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荷载效应组合
2-3 组合梁的材料选用
2-4 组合梁中钢梁的板件宽厚比
2-5 组合梁截面混凝土翼板的计算宽度
2-6 组合梁混凝土翼板的等效换算宽度
第三章 多跨连续组合梁的内力分析
3-1 概述
3-2 连续组合梁的工作截面
3 3 单跨变截面组合梁的位移计算公式
3-4 多跨连续组合梁的内力分析
3-5 多跨连续组合梁的塑性分析
第四章 组合梁截面的弹性分析
4-1 概述
4-2 组合梁的换算截面
4-3 组合梁的法向应力分析
4-4 组合梁的剪应力分析
4-5 温差应力及混凝土收缩应力分析
4-6 组合梁考虑叠合缝相对滑移的弹性分析(基本原理及内力计算实例)
4-7 组合梁考虑叠合缝相对滑移的弹性分析(位移部分)
第五章 组合梁截面的塑性分析
5-1 概述
5 2 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5-3 组合梁竖向抗剪承载力计算
5-4 负弯矩区段组合梁钢部件的稳定分析-
5-5 正弯矩作用下组合截面的弯曲变形分析
5 6 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截面的弯曲变形分析
第六章 抗剪连接件设计
6-1 抗剪连接件的形式
6-2 抗剪连接件的试件与试验
6-3 抗剪连接件的静力工作性能
6-4 抗剪连接件的动力工作性能
6-5 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6-6 组合梁抗剪连接件的弹性设计法
6-7 组合梁抗剪连接件的塑性设计法
6-8 抗剪连接件的构造要求
6-9 抗剪连接程度对组合梁工作性态的影响
6-10 部分抗剪连接的组合梁设计
第七章 混凝土翼板与板托的界面受剪设计
7-1 概论
7-2 混凝土界面受剪的破坏机理及其强度
7-3 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及界面抗剪承载力的设计表达式
7-4 混凝土翼板及板托的横向钢筋设计
7-5 板托的构造
第八章 组合梁的挠度及裂缝宽度验算
8-1 一般规定
8-2 组合梁的截面刚度
8-3 关于组合梁截面刚度折减系数的分析与建议
8-4 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翼板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第九章 组合楼盖设计与例题
9-1 组合楼盖的组成
9-2 组合楼盖的梁格布置
9-3 板和梁的构造考虑
9-4 设计例题
附表1 热轧普通工字钢的尺寸、截面面积、理论重量及截面特性
附表2 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的普通工字钢
附表3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附表4 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
参考文献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比钢结构(A、C、D )。A.防火性能好B.节约空间C.抗震性能好D.变形能力强
四川地区 1、型钢混凝土计算砼量是否扣除型钢体积? 2、非标型钢如何计算理论重量?是直接找生产厂家提供还是自己手工计算(手工计算误差大)?五金手册中应该没有此类构建理论重量 3、如图,此箍筋是怎么和型...
祥看《钢构节点图集》!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分析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分析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型钢混凝土构件由于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延性,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结合型钢梁在厦门某酒店高层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对型钢梁在高层结构应用中的一些技术处理作了一些介绍,着重介绍了型钢梁的计算、梁柱节点处理等。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设计原理》 写作的方向是一本能够与实践结合的、有专业针对性的基础理论教材,特点是浅显易懂,篇幅较小。《设计原理》放弃传统理论教材学术性过强,而文笔生动性不足的缺陷。对语言文字的风格基本定位为:轻松、趣味、易懂。
《设计原理》
《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世界建筑中,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建筑的发展。通常科学、技术创造了惊人的成就,也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因素。今天建筑业成了万物发展的晴雨表,从中很容易看到人们的需求是什么。另一方面,我们仍在追求一种建筑——一种不受地域或时间限制的建筑,从而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家庭生活工作,使之丰富多彩。《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一书追溯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环境。然而面对建筑承担的大量责任,这种“回归本体的建筑”却总是太容易被人们忽视。每一次,我们的目标都是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环境,即适于人们使用的、舒适的环境,使人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