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是中央直属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组织实施方案》,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完成河北境内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维护。项目共建设地下水监测站点607个,改建秦皇岛海平面综合监测站一处,钻探进尺65234.33m。实现了河北省国家级网络自动监测,提高了我省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了对我省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动态的实时监控。通过综合试验孔深入研究和认识第四纪冲积海积平原区岩石地层特征,结合水文地质钻探成果,进一步完善河北平原水文地质骨干剖面。通过监测站点的运行,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监测手段质的飞跃;初步建立了河北省国家级地下水自动化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初步建立了河北坝上生态涵养区地下水自动化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初步建成雄安新区地下水自动化专业监测骨干网络;补充完善了基础水文地质工作;项目组织、协调、管理模式创新;申报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出版了3部专著,发表了6篇论文。 项目多次为省自然资源厅、省地矿局等上级部门提供了地下水地质环境信息。同时,该项目成果也得到了省政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多家单位的广泛应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是中央直属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组织实施方案》,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完成河北境内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维护。项目共建设地下水监测站点607个,改建秦皇岛海平面综合监测站一处,钻探进尺65234.33m。实现了河北省国家级网络自动监测,提高了我省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了对我省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动态的实时监控。通过综合试验孔深入研究和认识第四纪冲积海积平原区岩石地层特征,结合水文地质钻探成果,进一步完善河北平原水文地质骨干剖面。通过监测站点的运行,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监测手段质的飞跃;初步建立了河北省国家级地下水自动化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初步建立了河北坝上生态涵养区地下水自动化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初步建成雄安新区地下水自动化专业监测骨干网络;补充完善了基础水文地质工作;项目组织、协调、管理模式创新;申报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出版了3部专著,发表了6篇论文。 项目多次为省自然资源厅、省地矿局等上级部门提供了地下水地质环境信息。同时,该项目成果也得到了省政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多家单位的广泛应用。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210269 |
成果名称 |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河北)建设与运行维护 |
第一完成单位 |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
主要完成人 |
范存良、李新斗、马百衡、唐立强、姜先桥、尚琳群、李晓明、何微、李义、李黎、韩鹏飞、王玉青、刘峰川、王昕洲、张希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5-10-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8-12-01 |
主题词 |
地下水监测工程、土建施工、组织管理、监测站点运行维护、地下水动态分析 |
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地下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是全球水资源的一部分,并且与大气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密切联系、互相转化。既有一定的地下储存空间,又参加自然界水循环,具有流动性和可恢复性的特点。地下水资...
水位水质监测,水质监测项目很多的,像电导率、温度、溶解氧之类的自动监测仪。。。
通称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反应强度的指标。土壤中有许多氧化还原体系,如氧体系、铁体系、锰体系、氮体系、硫体系及有机体系等。在一定条件下,每种土壤都有其Eh值。值的高低受氧体系的支配,即受土壤通气性好坏...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获准建设
不久前,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联合报送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并正式批复,标志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已由申报和设计阶段转向建设阶段。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共同建设1个国家地下水监测中心,国土资源部建设10103个地下水监测站点、31个省级地下水监测中心和信息节点,改建2个地下水均衡试验场、1个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正式实施
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申报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这标志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据了解,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将在三年内建设完成。
日前,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联合报送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并正式批复,标志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已由申报和设计阶段转向建设阶段。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共同建设1个国家地下水监测中心,国土资源部建设10103个地下水监测站点、31个省级地下水监测中心和信息节点,改建2个地下水均衡试验场、1个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测站。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总工期为3年,2015年重点开展华北地区地下水监测点建设,启动东北和西北地区地下水监测点建设,兼顾中南、东南、西南地区地下水监测点建设;2016年全部完成华北地区地下水监测点建设,基本完成东北和西北地区地下水监测点建设,开展中南、东南、西南地区地下水监测点建设;2017年全部完成东北、西北、中南、东南、西南地区地下水监测点建设,并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2015年6月,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启动,总投资达22亿元,共建设完成20469个监测站点,由自然资源部和水利部共同建设。其中,自然资源部建设完成10171个监测站点,两年试运行结果表明:水位水温自动监测数据到报率保持在95%以上,每年产生8900余万条水位水温数据,水质测试指标从35项扩展到97项,工程总体运行平稳。
2020年1月2月报道,自然资源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圆满收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竣工验收会,通过14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所获两次全国水质监测数据已应用于并将持续服务于中国地下水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验收专家组认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是一项凝聚着几代水文地质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重大工程,工程建设竣工使中国地下水监测事业产生了质的飞跃,是中国地下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标志着中国地下水监测工作迈入国际领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