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绪论
0.1 钢筋混凝土的特点
0.2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简况
0.3 学习本课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思考题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相互作用
1.1 钢筋
1.1.1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
1.1.2 热轧钢筋的等级、品种
1.1.3 钢筋的冷加工
1.2 混凝土
1.2.1 混凝土的组成
1.2.2 混凝土的强度
1.2.3 混凝土的变形
1.3 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粘结
1.3.1 粘结的作用与性质
1.3.2 粘结强度
1.4 轴心受力构件的应力分析
1.4.1 轴心受拉构件的截面应力
1.4.2 收缩应力
1.4.3 徐变对轴心受压构件应力分布的影响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2.1 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概念
2.1.1 结构的功能要求
2.1.2 两种极限状态
2.2 可靠度的基本概念
2.2.1 结构设计问题的不确定性
2.2.2 数理统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2.3 结构的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
2.3 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
2.3.1 荷载取值
2.3.2 材料强度的取值
2.3.3 承载能力计算的基本表达式
2.3.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
3.1 试验研究
3.1.1 梁的工作阶段
3.1.2 配筋率对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的影响
3.2 正截面强度计算的一般原理
3.2.1 基本假定
3.2.2 几个重要概念
3.3 单筋矩形截面
3.3.1 梁与板的截面构造要求
3.3.2 基本公式
3.3.3 基本公式的应用
3.4 双筋矩形截面
3.4.1 截面应力图形
3.4.2 基本公式
3.4.3 截面设计
3.4.4 截面复核
3.5 T形截面
3.5.1 概述
3.5.2 基本公式
3.5.3 截面设计
3.5.4 截面复核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计算
4.1 斜裂缝的形成
4.2 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
4.2.1 斜裂缝发生前后梁内应力状态的变化
4.2.2 无腹筋梁的剪切破坏形态
4.2.3 影响无腹筋梁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
4.3 有腹筋梁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
4.3.1 腹筋的作用
4.3.2 有腹筋梁的破坏形态
4.3.3 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4.3.4 仅配箍筋梁的计算截面
4.3.5 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计算
4.4 受弯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布置(弯起和切断)
4.4.1 抵抗弯矩图(MR图)
4.4.2 纵向受力钢筋弯起时的构造要求
4.4.3 纵向受力钢筋截断时的锚固——延伸长度
4.4.4 纵向受力钢筋的设计
4.5 钢筋的构造要求
4.5.1 纵向受力钢筋
4.5.2 箍筋构造
4.5.3 弯筋的构造
4.5.4 架立钢筋的构造
4.5.5 腰筋的设置
4.6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例题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受扭构件强度计算
5.1 概述
5.2 矩形截面构件的开裂扭矩
5.3 纯扭构件的配筋计算
5.3.1 抗扭配筋的形式
5.3.2 受扭构件的试验分析
5.3.3 抗扭箍筋和纵筋的计算
5.3.4 抗扭配筋计算的适用范围
5.3.5 受扭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
5.4 弯剪扭构件的配筋计算
5.4.1 弯剪扭构件的配筋计算公式
5.4.2 弯剪扭构件计算公式的限制条件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受压构件强度计算
6.1 轴心受压构件
6.1.1 概述
6.1.2 配纵向钢筋及普通钢箍的柱
6.1.3 螺旋钢箍柱
6.2 偏心受压构件
6.2.1 概述
6.2.2 破坏形态
6.2.3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
6.2.4 截面承载能力N与M的关系
6.2.5 附加偏心距
6.2.6 长柱纵向弯曲的影响
6.2.7 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6.2.8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6.2.9 工字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6.2.10 构造要求
6.2.11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强度计算
6.2.12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受拉构件强度计算
7.1 轴心受拉构件
7.2 偏心受拉构件
7.2.1 大小偏心受拉的界限
7.2.2 矩形截面小偏心受拉构件
7.2.3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拉构件
7.2.4 偏心受拉构件的斜截面强度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适用性与耐久性
8.1 概述
8.2 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
8.2.1 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变化
8.2.2 使用阶段出现裂缝后梁的短期刚度
8.2.3 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刚度计算
8.2.4 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
8.3 裂缝宽度的计算
8.3.1 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8.3.2 平均裂缝间距lcr
8.3.3 裂缝宽度
8.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8.4.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
8.4.2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机理
8.4.3 腐蚀对结构功能的影响
8.4.4 《规范》关于耐久性的规定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9.1 概述
9.2 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的受力体系
9.2.1 楼盖上作用的荷载
9.2.2 四边支承板的受力体系分析
9.2.3 主梁和次梁
9.3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步骤
9.3.1 结构平面布置
9.3.2 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9.4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
9.4.1 按弹性理论计算
9.4.2 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塑性计算方法
9.4.3 两种内力计算方法的选择
9.5 单向板的计算和配筋
9.5.1 板的计算要点
9.5.2 板的配筋构造
9.6 次梁的计算和配筋
9.6.1 次梁的计算要点
9.6.2 次梁的钢筋布置
9.7 主梁的计算和配筋
9.7.1 荷载和计算图形
9.7.2 内力和截面计算
9.7.3 主梁的构造要求
9.8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例题
9.8.1 设计资料
9.8.2 板的计算
9.8.3 次梁的计算
9.8.4 主梁计算
9.9 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和配筋
9.9.1 双向板的破坏过程
9.9.2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9.9.3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9.9.4 双向板的构造要求
9.9.5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9.9.6 双向板楼盖设计例题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10.1 概述
10.1.1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10.1.2 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10.2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10.3 预加应力的方法
10.4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10.5 锚具
10.6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10.6.1 张拉控制应力σcon
10.6.2 预应力损失
10.6.3 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10.7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
10.7.1 先张法构件
10.7.2 后张法构件
10.7.3 先张法与后张法构件计算公式的对比
10.8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10.8.1 使用阶段的承载力及裂缝计算
10.8.2 施工阶段的验算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 其他三种规范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简介
11.1 概述
11.2 公路规范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简介
11.2.1 受弯构件、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2.2 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11.2.3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1.2.4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2.5 裂缝宽度的验算
11.2.6 挠度验算
11.3 《港工规范》中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简介
11.3.1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3.2 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计算
11.3.3 受压构件
11.3.4 受扭构件
11.3.5 裂缝宽度验算及裂缝控制
11.3.6 受弯构件挠度计算
11.4 美国ACI规范的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简介
11.4.1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4.2 抗剪承载力计算
11.4.3 抗扭构件的计算
11.4.4 受压构件的计算
11.4.5 裂缝宽度计算
11.4.6 挠度验算
附录A 计算用表
附录B 英制单位与国际单位制(SI)单位换算表
附录C 混凝土构件计算流程图
附录D 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江见鲸,男,1938年生,江苏常州人,1963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1983年赴瑞典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土建结构分析和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教学与研究,参加编写的著作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学》、《防灾减灾工程学》等19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28篇,ISTP收录6篇。2100433B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第2版)》为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的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和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分析。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相互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钢筋混凝土受弯、剪、压、扭等基本构件的受力特性、破坏形态、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混凝土构件(主要是受弯构件)的变形和裂缝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同时还专门设有一章楼盖设计,作为综合应用训练。除此以外,本书还专门介绍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 267—98)》和美国混凝土结构协会的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 for Structural Concrete(ACI 318—95),以适应目前“大土木”专业的教学要求。
全书内容精练,通俗易懂,每章都有适量计算例题,每章末都有思考题和习题,同时还提供了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表,方便读者自学。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铁道、农业、林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教学使用,亦可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计算
第 1 页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本章的意义和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性能及其承载力的计算原理和方 法,分析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介绍适筋梁三个工作阶段的特点及其相应的工程应用, 并通过对单筋、双筋和 T 形截面梁受力性能分析以及计算原理的重点阐述, 讨论适筋梁、 超筋梁、 少筋梁 的分界以及设计适筋梁的工程意义。全章在分析和推导时以梁正截面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 为主线,给 出了单筋、 双筋和 T 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和适用条件, 并给出了相应的截面尺寸和纵向 钢筋的构造要求。学习者除应掌握基本原理外,还应多做练习,掌握配筋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为以后学 习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本章内容还可为其它复杂受力构件正截面计算提供理论基础,譬如偏心受压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等。 一、概 念 题 (一)填空题 1、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学位考试大纲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学位考试大纲 《土木工程》专业 第 1 页 共 2 页 成人高等教育 《钢筋混凝土基本结构》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一)钢筋混凝土基本结构的基础知识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 2、钢筋混凝土的发展概况及发展方向。 (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1、 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 2、钢筋的冷加工和热处理方式的种类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混凝土强度指标的种类。 4、混凝土在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5、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6、钢筋与混凝土间的共同工作前提。 7、钢筋混凝土的一般构造规定。 (三)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1、结构的功能要求的基本内容。 2、结构可靠性与安全等级。 3、结构的极限状态分类与实用设计表达式。 4、分项系数的种类与含义。 5、材料的标准值与设计值的关系。 6、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与结构寿命的概念区别。 (四)受弯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 1、受弯
配套教材
《机械设计(第二版)》有配套用书——《机械设计习题与解析(第二版)》(学生自学用)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教师教学用)。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ISBN |
---|---|---|---|---|
《机械设计习题与解析(第二版)》 |
修世超、孟祥志、宋万里 |
科学出版社 |
2015年3月1日 |
9787030435699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 |
于惠力、张春宜、潘承怡 |
2016年7月22日 |
9787030368690 |
本书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按新规范编写的专业用书》中的一册。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受湾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和受扭构件 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变形和裂缝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以及预防应力混凝土构件。
本书与《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地震出版社,1994)配套使用,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建筑结构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土建设计和施工人员学习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的辅导材料。
配套教材
《工程设计制图(第二版)》有配套的习题集——《工程设计制图习题集(第二版)》。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ISBN |
---|---|---|---|---|
《工程设计制图习题集(第二版)》 |
潘淑璋、谷艳华 |
科学出版社 |
2015年7月26日 |
9787030408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