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推进,旨在利用物联网技术增强行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
示范工程涵盖警用装备管理、监外罪犯管控、特种设备监管、快递可信服务、智能养老、精准农业、水库安全运行、远洋运输管理、危化品管控等9个重点领域。 2100433B
物联网工程是新开没多久的专业,看宣传前景不错,但是肯定近些年会有些晦暗不明,毕竟新兴嘛。个人觉得,这种专业一定要挑学校。==============================就业========...
物联网简介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赋予物体以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它以通信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各省市物联网示范工程对比
各省市物联网示范工程对比 2010年我国各省市纷纷出台 “物联网规划”文件,“物联网示范工程(项目)” 是规划内容必不可少的一项, 规划明确指出物联网在许多领域要有所应用与突破。 而无锡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成绩尤为突出, “感知太湖,智慧水利”一期示范工 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安保、水利等一期示范工程也都顺利完成, 其它领域的 物联网示范项目也在不断的突破更新中,给其它兄弟省市单位做出了榜样。 下面将我国各省市的物联网示范工程与取得的成果进行列举与对比, 以供参 考。 无锡重点建设十二大物联网示范工程 根据《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5年)》,无锡投资 60亿 重点建设的 12大物联网示范工程包括: 工业、农业、交通、环保、园区、电力、 物流、水利、安保、家居、教育和医疗领域。 “感知太湖 智慧水利”项目是无锡市物联网应用十二大重点示范工程之一。 由中科怡海高新技术发
夹河煤矿物联网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夹河煤矿物联网示范工程是江苏中矿智慧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样板工程。2010年11月开始动工,2011年7月,一期工程结束开始试运
9月4日,鹤壁市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省电力公司专家验收。
物联网技术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数字技术革命。为加快探索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的融合发展,河南省电力公司在我市建设了全省首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该工程2013年12月投入试运行,选取鹤壁供电公司淇滨26号和28号两条10千伏配网线路作为实验示范线路。两条线路总长25千米,线路沿线分布有45台公用配电变压器、1座配电室、1座环网柜和4个电缆分支箱等电网设备。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淇滨26号线和28号线真正实现了实时监测。“这两条线路设备多,以前配电班全班人员出动一天也巡视不完。现在通过传感器对电网实时进行监测,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把两条线路的所有信息巡视完毕。”鹤壁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工作人员肖远说。 2100433B
2010年6月30日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科技部高新司组织的可行性论证。
依托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提出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有效解决风光储最佳容量配比原则、中短期功率预测、风光储优化调度等核心技术,建立相关检测平台和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为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
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将提高新能源发电质量和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对促进我国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2012年 4月3日,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迎来安全可靠运行100天。工程于2011年12月25日投运以来,在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风光储示范电站公司三级管理下,经过针对性、前瞻性科研攻关,在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试验示范作用和社会价值日益显现。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性示范项目,在3个多月的运营实践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风光储示范电站公司紧密结合项目核心规划、设计理念与运行实践,积累各项新技术、新设备数据,做好比对路线,在智能电网技术框架下,深度探索风、光、储多组态、多功能、可调节、可调度的联合发电崭新模式。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在工程运营中,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风光储联合发电全景智能监控系统、大规模储能监控系统、风光功率预测系统,已全面运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克服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影响,减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冲击等方面,效果明显。该系统的设计功能得到完善提升,预测更为迅捷、精准;风能、光能、储能三者联合发电最优、最经济的容量配比研究已逐项深入展开,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中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均已实现远程功率调控。电站先后两次成功完成了由于局部电网故障造成的低电压穿越,并成功抵御10级大风的侵袭,现已累计提供电量逾1.16亿千瓦时。风光储联合发电标准体系涵盖调试大纲、运营规程、调试规范、验收大纲及紧急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已初步建立完成。工程作为展示国家、国家电网公司实施节能减排,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标志,顺利通过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现场审核。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已申请并取得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22篇,含国际论文4篇。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安全运行100天的实践成果,初步验证了工程项目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河北省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2100433B
请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认真分析本地区区域特点、发展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建立完善的推进物联网发展协调机制,从解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提出本地区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方案及重点项目考虑,系统推进本地区物联网发展及应用。
1、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准则,发挥市场在资源调配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物联网应用,鼓励第三方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的市场化。
2、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和基础条件,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信息消费。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由地方自主选择应用示范领域。
3、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支持信息服务、系统集成等第三方服务企业参与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运营和推广,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购买信息服务,积极探索新型物联网发展商业模式,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物联网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
4、注重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地方的统筹协调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投资。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协同,促进基础资源和信息的共享。重视信息资源的智能分析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物联网带动性强的特点,加强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TD-LTE、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创新,带动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规模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集群。
6、与行动计划和前期项目做好衔接。做好与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的衔接,加强与国家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云计算示范城市和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等工作的统筹协调推进。
1、物联网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应用示范类项目。支持优势服务企业通过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提供工业制造、农业生产、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服务。鼓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向应用服务企业购买服务。
2、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类项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围绕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物流配送、经营管理等领域,开展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和模式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生产和运行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保障安全生产,促进产业升级,带动物联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