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工业氯酸钠化学式NACLO3,为白色或者略带黄色晶体。
化学式:NACLO3
性 状:氯酸钠易溶于水,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磷,硫及有机物混合受撞击时,易发生燃烧或者爆炸.
外 观:白色或者略带黄色晶体
用 途:主要用于制造二氧化氯,亚氯酸钠及高氯酸盐,氯酸盐,还用于除草剂,氧化剂及印染,冶金,造纸,皮革工业.
包装:铁桶或编织袋包装
指标一级品GB-1618-1995
氯酸钠是无色立方晶体或三方结晶或白色粉末。味咸而凉,易潮解,熔点255℃。易溶于水,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90g/L。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氧化力非常低,但在酸性溶液中或有诱导氧化剂和催化剂(如硫酸铜)存在时,则是强氧化剂。与酸类(如硫酸)作用放出二氧化氯。与硫、磷和有机物混合或受撞击,易引起燃烧和爆炸。易潮解。加热至300℃以上易分解放出氧气。用于制造二氧化氯、亚氯酸钠、高氯酸盐和其他氯酸盐还用于鞣革,烟火,印刷油墨制造,冶金用矿石处理。
次氯酸钠能够在任意pH条件下氧化碘离子生成I2而氯酸钠只能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碘离子。可以取两种溶液,分别直接加入碘化钾溶液,溶液变棕的就是次氯酸钠无变化的是氯酸钠。当然,次氯酸根水解,导致次氯酸钠溶液呈...
6NaOH+3Cl2=5NaCl+NaClO3+3H2O 其实这是个总反应分反应有两个,第一个是生成了次氯酸钠第二步是氯气接着氧化生出的次氯酸钠将结果生成氯酸钠
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都是氯的含氧酸盐。它们的区别在于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次氯酸钠:分子式 NaClO,氯的化合价是+1价;亚氯酸钠:分子式 NaClO2氯的化合价是+3价。
氯酸钠安全技能技术总结说明书
精心整理 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chlorate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 NaClO3 精心整理 2 分子量: 106.45 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 99.0%;二级≥ 98.5%。 CASNo.:7775-0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
水厂次氯酸钠投加工艺改造探析
国内水厂较普遍的采用罐装液氯对自来水消毒,这是一种应用历史久,技术指标相对稳定的传统消毒剂,但液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给水厂带来巨大安全风险,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或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结合江东水厂次氯酸钠消毒工艺的改造经历,对设备投入、运行成本、消毒成效、安全可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1、电解-复分解法:将工业氯酸钠在溶解槽内加水,通人蒸汽于45~50℃下溶解,使其饱和(溶液含氯酸钠650~700 g/L)后加入氢氧化钡除去铬酸根等杂质,过滤后,将澄清液送往电解槽,在电流强度为1500 A、槽电压为5~6V、DH 6~7、电解温度为50~70℃下进行连续电解,生成的高氯酸钠溶液浓度达700 g/L时送入反应器,预热至60~80℃,再与氯化钾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当温度升至90~100℃时反应完成,反应液冷却至30℃析出高氯酸钾结晶,经离心分离、浸渍、离心分离,于100~110℃下气流干燥,制得高氯酸钾成品。
2、由氯酸钾的歧化反应制取:在100~150mL耐火坩埚中加50~80g KClO3。缓慢加热至约100℃,然后加大火力使其迅速熔融,但要防止过热。30~35min后坩埚内物质变稠,表面结成硬壳。当不再有氧气逸出时,停止加热,并使坩埚冷却,将物料研为粉末。取65~70g粉末,加200mL水,煮沸至溶解,趁热过滤。迅速冷却滤液,抽滤,将析出之结晶用冷水洗涤两次。检验是否已没有Cl-(用AgNO3)。必要时再重结晶一次。晶体在80℃下干燥,产量25~30g。
3、用NaClO4与KCl作用制取.将100g纯NaClO4溶于80mL水中,过滤。将54g纯KCl溶于170mL水中。向NaCl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混合液将升温至40℃(放热反应)。将混合液冷却到15~20℃即析出KClO4结晶。抽滤,并洗涤至去掉全部Cl-。再抽滤洗涤后的结晶,于80℃下干燥,产量90g。
4、将工业品高氯酸钾溶于沸水中,趁热过滤,滤液加热蒸发至出现结晶薄膜,冷却结晶,过滤甩干,用少量冰水洗涤结晶,甩干,于80℃下干燥,即得试剂高氯酸钾。
5、将试剂高氯酸钠水溶液配制成含量为55%的水溶液,加入含量为25%的氯化钾水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到15~20℃,过滤,甩干,所得结晶用水洗至Cl-含量合格,离心甩干,于80℃干燥即得试剂高氯酸钾。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生产高氯酸钠。 1.电解法:将工业氯酸钠在溶解槽内加水,通人蒸汽于45~50℃下溶解,使其饱和(溶液含氯酸钠650~700 g/L)后加入氢氧化钡除去铬酸根等杂质,过滤后,将澄清液送入电解槽,在电流强度为1500 A、槽电压为5~6 V、Ph6~7、电解温度为50~7(J℃下进行连续电解,生成的高氯酸钠溶液浓度达700 g/L时,经蒸发浓缩,冷却至30℃析出结晶,固液分离,在80~100℃下进行气流干燥,制得高氯酸钠。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电解氧化NaClO3制取:将滤过的NaClO3 200g溶解在400mL水中作为电解液。铂阳极,镍阴极,阳极电流密度为0.7~0.8A/cm2。阳极面积25cm2,电解3~4h。电解液温度10~15℃。不断检验电解液中NaClO4的含量。方法为取1mL电解液,加入25mL 0.1mol/L FeSO4溶液(事先以KMnO4测定其滴定度)置于锥形瓶中,在CO2气氛中煮沸,待溶液冷却后稀释至200mL,用0.1mol/L KMnO4滴定剩余的FeSO4溶液。当90%~96%的NaClO3已转变为NaClO4时停止电解。将溶液在瓷器皿中蒸干。结晶。 3.碳酸钠中和高氯酸制取:把100g Na2CO3 ·10H2O溶于300mL水,向此热溶液中缓缓加入194mL 30%HClO4至石蕊呈很微弱酸性。放置1h,检验反应情况,必要时加入少量Na2CO3或HClO4。若生成沉淀则滤去。所得滤液于水溶上蒸发至干,再将该容器在砂浴上于真空下加热到100~150℃,再缓慢升温至180~200℃,保温至不再有HClO4白烟逸出。剩余物用尽量少的冷水溶解(必要时过滤)。将此溶液在水浴上蒸发至粥状,用砂芯漏斗抽滤,干燥,最后逐渐升温至220~230℃。无水NaClO4产量65~68g(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