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对标准的理解
1.质量管理原则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3.主要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过程
8.测量、分析和改进
第二章 钢铁生产过程控制
1.焦化生产过程控制
2.烧结生产过程控制
3.球团生产过程控制
4.高炉炼铁过程控制
5.转炉炼钢过程控制
6.电炉炼钢过程控制
7.炉外精炼过程控制
8.模铸和连铸过程控制
9.型钢生产过程控制
10.中厚板生产过程控制
11.热轧带钢生产过程控制
12.冷轧带钢生产过程控制
13.热镀锌钢板生产过程控制
14.热轧钢管生产过程控制
15.冷轧(拔)钢管生产过程控制
16.焊接钢管生产过程控制
17.线材生产过程控制
18.钢丝和钢丝绳过程控制
第三章 钢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钢的分类
2.钢的编号
3.检验和试验项目
4.化学成分分析
5.宏观检验
6.显微检验
7.力学性能检验
8.工艺性能试验
9.化学性能试验
10.无损检验
第四章 钢铁企业审核案例
1.对管理职责的审核
2.对文件和记录的审核
3.对人力资源的审核
4.对基础设施的审核
5.对与顾客有关过程的审核
6.对设计和开发的审核
7.对采购过程的审核
8.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审核
9.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审核
10.对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审核
11.对焦化分厂的审核
12.对烧结(球团)分厂的审核
13.对炼铁分厂的审核
14.对转炉炼钢分厂的审核
15.对电炉炼钢分厂的审核
16.对中板分厂的审核
17.对带钢分厂的审核
18.对型钢分厂的审核
19.对线材分厂的审核
20.对钢管分厂的审核
21.与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沟通和交流
附录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提钢
附录2 钢铁企业现场审核提钢2100433B
《钢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深化以质量为核心的建筑市场信用机制建设,提升住宅工程质量-工保网为解决住宅工程质量突出问题,北京市住建委针对在建以及交付两年以内的住宅工程开展了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落实了加...
使用天工网搜索功能搜索
北京:深化以质量为核心的建筑市场信用机制建设,提升住宅工程质量-工保网为解决住宅工程质量突出问题,北京市住建委针对在建以及交付两年以内的住宅工程开展了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落实了加...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本资料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pdf格式,共21页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 程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批准人: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与目的
(1)审核的分类
按照执行审核人员的不同,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外部审核的范围一般比内部审核的范围小。
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而外部审核是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
(2)审核的目的
1)内部审核的目的
①确定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②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目标的要求且保持有效运行;
③评价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的符合性;
④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改进;
⑤在外部审核前做好准备。
2)外部审核的目的
①确定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②为受审核方提供质量改进的机会;
③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确保提供的服务符合规定要求(针对顾客了核);
④证实合作方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针对顾客审核);
⑤促进合作方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针对顾客审核);
⑥确定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针对第三方组织的审核);
⑦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否被认证(针对第三方组织的审核);
⑧提高组织声誉,增强竞争能力(针对第三方组织的审核)。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原则
(1)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对审核而言,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2)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报告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体系中的缺陷。
(3)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审核人员应重视所执行的任务,不辜负委托方的信任,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并具有必要的能力。
(4)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是保证审核结论客观的基础。审核活动应独立于组织的其他活动。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不带偏见,没有利益冲突,保持客观的心态,以保证审核的结果建立在审核证据上,具有客观性。
(5)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审核证据是可证实的。由于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审核证据是建立在可获得的信息样本基础上的。抽样的合理性与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与程序
(1)内部审核的内容与程序
内部审核的主要内容应主要包括:①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可行;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本企业所有主要质量活动,各文件之间接口是否清楚;③组织结构能否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是否明确;④质量记录能否起到见证作用;⑤日常工作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执行情况。
在进行内部审核时应注意:
①在试运行阶段,审核体系的符合性和适用性;在正式运行阶段,重点则在符合性;
②在试运行中要对所有要素审核一遍。
内部审核流程图的控制要点:
1)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策划的结果适合组织现状并得到审批;
2)审核资料准备时应做好审核人员、文件资料和其他资源的准备工作,要确保审核的独立性、覆盖面、有效性按规定要求实施,审核员与被审核区域无关;
3)首次会议是内审组织与受审核方的负责人与有关人员召开的,内审组长介绍审核的目的、范围、时间及要求,由受审核方确定陪同人员;
4)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有记录,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报告;
5)末次会议是在现场审核后召开的,在会议上内审组织要汇报审核结果和改进建议。
(2)外部审核的内容与程序
外部审核的内容主要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或认证合同中规定的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以及企业是否按规定有效运行了管理体系。
外部审核的流程图的控制要点:
1)建设单位的质量审核应在相关合同中明确规定,第三方的质量审核应在认证合同中明确规定审核的时间、频次、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审核费用;
2)接受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所表述的质量管理体系应与审核合同中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相一致,并能满足建设单位或第三方质量保证要求;
3)在首次审核会议中应建立双方的沟通关系,澄清审核计划中的一些未明确的内容;
4)积极配合第三方进行现场审核,在进行座谈或面谈时受审核方人员应认真、诚实地回答问题。
4.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由监理单位最高管理者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及其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作的正式评价。内部、外部审核结果可作为评审的依据之一。管理评审的目的主要是:①对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否适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出正式的评价;②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的环境变化的适宜性作出评价;③调整质量管理体系结构,修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整有效。
管理评审流程的主要控制要点:
1)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组织管理评审;
2)管理评审应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3)评审的输入与标准的要求和计划相一致;
4)评审的范围应全面,提交报告的部门应有代表性;
5)最高管理者提出的任何决定和要求清晰,输出符合要求;
6)管理评审报告编制符合要求并得到最高管理者审批;
7)管理评审报告应反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和充分性;
8)管理评审的输出按计划组织实施和跟踪,最终使改进要求得到落实。
5.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目的是使体系能够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过程如下:
(1)发现持续改进的机会
具体方法有:①监理单位各部门质量改进的策划应体现在年度工作计划及日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工作中;
②监理管理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改进的方向;
③监理管理部通过监理过程质量控制中的数据分析活动,寻求实现质量目标和监理控制过程改进的机会,确定改进方向并实施改进活动;
④各职能部门及各项目监理机构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活动及有关数据分析监控活动,寻求改进的方向并实施改进活动。
(2)纠正措施
为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合格得到控制,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各级管理层及项目监理机构要注意:
①对不合格的重要程度及风险性进行确认,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②对生产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
③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次发生的措施;
④确定和实施已确定的纠正措施并提供证据;
⑤记录实施措施的结果,主管领导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3)预防措施
充分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监理过程的数据及以往管理、监理服务中的历史经验,对潜在发生的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监理服务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对任何过程的控制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具体过程为:
①确定开展的预防措施并得到审批;
②有关部门依据预防措施实施;
③记录所采取措施的过程;
④预防措施的效果应进行评价,提供实施效果的证据。
CCAA遵照GB/T27024-2004,实施本准则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简称QMS)审核员注册制度,并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依据GB/T27024-2004实施的认可。
尽管,CCAA已尽力保证评价考核过程和注册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但如果某一注册人员提供的审核或其它服务,未能满足客户或聘用机构的所有要求,CCAA对此不承担责任。
1、各级别注册申请人应认真阅读CCAA-QMS审核员注册准则,了解各项注册要求。
2、申请人应提供真实、完整的注册信息、资料。申请信息、资料应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提供其他语言的信息、资料,应附有经聘用申请人的认证机构确认的中文翻译件。
3、申请人应使用CCAA统一的注册申请表格。申请表应填写完整,由申请人亲笔签字,注册担保人、推荐机构负责人签字并盖推荐机构公章,附上所有要求的证明资料,与注册费用一同递交CCAA。
注:申请表格可从CCAA网站下载后填写,同时在该网站的“注册申请”栏完成网上申请。
4、申请人应签署声明,表示同意遵守CCAA-QMS审核员注册准则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审核员行为规范的要求。
5、申请人提交完整的注册申请资料和注册费用后,CCAA方可受理申请,开始评价注册程序。注册费用见《认证人员注册收费规则》。
6、申请人如果对注册过程或注册信息发布方式、内容等有特殊要求,应在申请时书面说明。
1、教育经历
申请人应具有大专(含)以上高等教育学历(见1.3.8定义)。
2、工作经历
申请人应具有至少4年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工作经历。
注:业务操作人员(如:销售人员、医疗护理人员、财务出纳、设备操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事具体服务的人员等)其经历不能作为审核员注册时可接受的工作经历。
3、质量管理工作经历
4、申请人在全部工作经历中,应具有至少2年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经历。
适宜的质量管理工作经历包括QMS的实施、运作、咨询、审核和科研教学等经历。
注:“QMS的实施”经历指组织中业务管理部门的人员和组织中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部门的负责人具体实施管理体系的经历。“QMS的运作”经历指组织中最高管理层、质量主管部门的人员策划、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经历。
5、 审核员培训经历
申请人应完成符合GB/T19011-2003标准7.4条款相应规定的不少于40小时的QMS审核员培训;
审核员培训机构应经CNCA批准,并提供其培训符合GB/T19011标准7.4条款相应规定的证明或通过CCAA的课程确认。
CCAA确认要求和程序详见《CCAA审核员培训课程确认规则》。
注:申请人参加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按照CCAA与相关机构的互认协议处理。
6、QMS审核经历
实习审核员注册申请人无QMS审核经历要求。
审核员注册申请人QMS审核经历要求
以实习审核员的身份,作为审核组成员在高级审核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至少4次完整的QMS审核,总的审核经历不少于20天并覆盖GB/T19001标准所有条款,其中现场审核经历不少于15天。
所有审核经历应当在申请前3年内获得,并完成上述所规定的现场见证评价。
7、高级审核员注册申请人QMS审核经历要求
作为实习审核组长在高级审核员的指导和帮助下,领导审核组完成至少3次完整的QMS审核,且总的审核经历不少于15天,其中现场审核经历不少于10天。
所有审核经历应当在申请前2年内获得,并完成3.3.1所规定的现场见证评价。
审核中所需的指导和帮助由审核组长或高级审核员决定。指导和帮助并不意味着连续的监督,也不要求单独指定人员完成此任务。
8、 可接受的审核经历
A.第三方审核经历,应从CNCA批准的认证机构获得;境外的第三方审核经历,应从签署IAF互认协议的认可机构认可的QMS认证机构获得;
B.第二方审核经历,应从CCAA承认的二方审核机构获得;
C.认可、评审、评价经历,应从CCAA承认的认可、评审、评价活动中获得。
1、各级别审核员应具备下列个人素质:
a)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
b)思想开明,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
c)善于交往,即灵活地与人交往;
d)善于观察,即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
e)有感知力,即能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
f)适应力强,即容易适应不同情况;
g)坚韧不拔,即对实现目的坚持不懈;
h)明断,即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
i)自立,即在同其他人有效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用。
2、各级别审核员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工作:
a)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
对审核而言,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应是最基本的。
b)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应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报告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
c)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审核员应珍视他们所执行的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审核委托方和其它相关方对自己的信任。具有必要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d)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不带偏见,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保持客观的心态,以保证审核发现和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e)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审核证据应是可证实的。由于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审核证据是建立在可获得的信息样本的基础上。抽样的合理性与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