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轨道坡度是几何用语,常用于工程建设,轨道坡度是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即轨道延长方向两点间的高差与两点间的水平长度之比。
学科:坑探工程
词目:轨道坡度
英文:track grade
释文:轨道坡度是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即轨道延长方向两点间的高差与两点间的水平长度之比,以“‰”表示。它与巷道底板坡度一致。此坡度按空车上坡、重车下坡等阻力决定。一般坑道轨道的纵向坡度为3‰~7‰,巷道底板还应有横向坡度(应为2%),以利于涌水集入排水沟内。 2100433B
排水横管的标准坡度和最小坡度
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 50 0.026 0.012 150 75 0.026 0.007 1 90 0.026 0.005 1 110 0.026 0.004 1 125 0.026 0.0035 1 160 0.026 0.003 1 200 0.026 0.003 50 0.035 0.025 75 0.025 0.015 100 0.020 0.012 125 0.015 0.010 150 0.010 0.007 200 0.008 0.005 通用坡度 最小坡度 通用坡度 最小坡度 50 0.025 0.020 0.035 0.030 75 0.020 0.015 0.025 0.020 100 0.015 0.008 0.020 0.012 125 0.010 0.006 0.015 0.010 150 0.008 0.005 0.010 0.006 200 0.006 0.00
坡度的国家规范
道 路 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8.0.3 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 表 8.0.3 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最大纵坡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 ≥ 0.3 ≤8.0 L≤200m ≤ 5 L≤600m 非机动车道 ≥0.3 ≤3.0 L≤50m ≤2 L≤ 100m 步行道 ≥0.5 ≤ 8.0 ≤4 注: L为坡长( m)。 8.0.3.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 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 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 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 8.0.4.4 路面可酌情缩窄, 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 并应符
牵引坡度(pushergrade)用两台或多台机车牵引限制坡度上单机牵引的同一牵引质量,所采用的大于限制坡度的坡度 。
设计线的某些越岭地段,地面平均自然纵坡陡峻,采用限制坡度定线,会引起路线大量展长或出现很长的越岭隧道,使投资加大工期延长。在这种地段,可采用两台或多台机车牵引限制坡度上单机牵引的相同牵引质量,从而可采用较陡坡度定线,以减少展线降低造价。这种较陡坡度称为牵引坡度,它是在越岭地段克服巨大高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决策 。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很多干线的越岭地段都采用了牵引坡度,取得了减少展线降低造价的显著效果。
当然采用牵引坡度,也需要增加机车台数和运营中的行车费用;在加力牵引的起讫车站要增建补机整备设施,要增加补机摘挂作业时分、影响通过能力;牵引坡度太大时,对下坡运行的制动和限速也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其投资远远低于线路展长的土建造价,对运营的不利影响也随着电力、内燃机车的采用、列车联挂装置和制动性能的改善而显著降低。
最大坡度是一条铁路或其中某一区段采用的最陡坡度值。在单机牵引路段为限制坡度;在双方向限制坡度不同的路段为均衡坡度;在一台以上机车牵引路段为加力坡度,其中最常见的为双机牵引路段的双机坡度;在既有线上个别路段的坡度超过限制坡度。而可采用动能闯坡克服的,称为动力坡度。
设计曲线地段的线路坡度时,必须计算曲线附加阻力的折算坡度。线路设计坡度与曲线附加阻力折算坡度之和不得超过限制坡度值(在多机加力牵引地段,不得超过加力坡度度值),以保证列车在该坡度上的运行速度不低于规定的计算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