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给排水百科

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

《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是2004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蒋军成、郭振龙。本书可供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安全评价人员参考,也可作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师生、工矿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教学参考书。 

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基本信息

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图书目录

第1章 安全评价概述

1.1 安全评价的目的

1.2 安全评价原理

1.2.1 相关原理

1.2.2 类推原理

1.2.3 惯性原理

1.2.4 量变到质变原理

1.3 安全评价的特点

1.3.1 权威性

1.3.2 科学性

1.3.3 公正性

1.3.4 严肃性

1.3.5 针对性

1.4 安全评价的定义与分类

1.4.1 安全评价的定义

1.4.2 安全评价的分类

1.5 安全评价内容与程序

1.5.1 安全评价内容

1.5.2 安全评价程序

1.5.3 各类安全评价之间的关系

1.6 安全评价导则

第2章 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模型简介

2.2 模型示例

2.2.1 轮廓模型

2.2.2 经济评价法中的盈亏分析

2.2.3 层次分析法中的结构模型示例

2.2.4 方框图

2.2.5 模拟

2.2.6 应用模型

2.3 评价模型的特点

第3章 定性评价方法

3.1 安全检查法

3.1.1 概述

3.1.2 安全检查方法

3.1.3 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3.1.4 方法示例

3.2 安全检查表法

3.2.1 方法的由来

3.2.2 方法介绍

3.2.3 方法的优缺点

3.2.4 应用示例

3.3 专家评议法

3.3.1 概述

3.3.2 专家评议法

3.3.3 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3.3.4 方法示例

3.4 专家函询法

3.4.1 概述

3.4.2 专家函询法

3.4.3 方法适用范围及缺点

3.5 预先危险性分析

3.5.1 概述

3.5.2 危险性等级的划分

3.5.3 预先危险性划分分析的步骤

3.5.4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及示例

3.6 如果……怎么办

3.6.1 方法要点

3.6.2 分析方法程序

3.6.3 方法特点

3.6.4 方法示例

3.7 危险性可操作研究

3.7.1 概述

3.7.2 方法步骤

3.7.3 应用举例

3.7.4 方法适用范围

3.8 原因结果分析

3.8.1 概述

3.8.2 原因结果分析法

3.8.3 应用举例

3.8.4 方法适用范围

3.9 人的失误分析

3.9.1 人的失误

3.9.2 实例分析

3.10 逻辑方法

3.10.1 逻辑思维方法概述

3.10.2 归纳法

3.10.3 类比法

3.10.4 假说

3.10.5 回溯推理

3.10.6 论证

第4章 定量评价方法

4.1 危险度分级法

4.1.1 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分级

4.1.2 应用示例

4.2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

4.2.1 概述

4.2.2 方法介绍

附录4-1 物质系数和特性

4.3 ICI蒙德法

4.3.1 方法的由来

4.3.2 方法介绍

4.3.3 补偿评价

4.3.4 方法评述

4.4 日本六阶段法

4.4.1 概述

4.4.2 评价方法步骤

附录4-2 易燃易爆物质

4.5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4.5.1 方法的由来

4.5.2 模糊综合评判法

4.5.3 方法的优缺点

4.5.4 方法示例

4.6 层次分析法

4.6.1 方法的由来

4.6.2 层次分析法概述

4.6.3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4.6.4 层次分析法应用示例

4.7 事故树分析

4.7.1 概述

4.7.2 FTA方法介绍

4.7.3 FTA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4.7.4 方法示例

4.8 事件树分析

4.8.1 方法的由来

4.8.2 方法介绍

4.8.3 方法特点及适用性

4.8.4 应用示例

4.9 机械工厂安全评价法

4.9.1 概述

4.9.2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

4.9.3 方法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4.9.4 方法示例

4.1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4.10.1 方法的由来

4.10.2 方法介绍

4.10.3 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4.10.4 应用示例

4.11 工业管道的风险分析

4.11.1 风险分析基本概念

4.11.2 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

4.11.3 管道“第三方破坏”因素评定

4.11.4 关于腐蚀方面破坏因素的评定

4.11.5 关于设计方面破坏因素的评定

4.11.6 关于操作方面破坏因素的评定

4.11.7 泄漏冲击指数的评定

4.11.8 管道评估举例

4.12 火力发电站安全评价

4.13 生活事件积分法

4.13.1 方法的由来

4.13.2 生活事件积分法

4.13.3 应用示例

第5章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5.1 物理爆炸模型

5.1.1 盛装液体的压力容器的爆破能量

5.1.2 盛装气体的压力容器的爆破能量

5.1.3 液化气体与高温饱和水容器爆破能量计算

5.1.4 压力容器爆破时冲击波能量计算

5.1.5 压力容器爆破时碎片能量及飞行距离估算

5.2 泄漏扩散及火灾爆炸模型

5.2.1 泄漏模型

5.2.2 火灾

5.2.3 爆炸

5.3 中毒模型

5.3.1 概率函数法

5.3.2 有毒液化气体容器破裂时的毒害区估算

5.4 应用实例

5.4.1 泄漏扩散事故后果分析

5.4.2 爆炸灾害模拟评价

第6章 职业卫生评价方法

6.1 职业卫生评价指标

6.2 有毒作业分级评价

6.2.1 依据的标准

6.2.2 术语

6.2.3 有毒作业分级法

6.2.4 有毒作业分级评价步骤

6.3 粉尘作业分级评价

6.3.1 依据的标准

6.3.2 生产性粉尘定义

6.3.3 粉尘作业环境质量分级法

6.3.4 粉尘作业分级评价步骤

6.4 高温作业分级评价

6.4.1 依据的标准

6.4.2 术语

6.4.3 高温作业分级法

6.4.4 定向辐射热的修正系数

6.5 低温作业分级

6.5.1 依据的标准

6.5.2 术语

6.5.3 低温作业分级法

6.6 噪声作业分级法

6.6.1 依据的标准

6.6.2 噪声作业分级法

6.6.3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6.6.4 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6.6.5 工作地点脉冲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6.7 振动评价

6.7.1 依据的标准

6.7.2 术语

6.7.3 振动作业评价

6.8 非电离辐射(射频辐射)

6.8.1 依据的标准

6.8.2 术语

6.8.3 非电离化辐射

6.9 激光辐射

6.9.1 依据的主要标准

6.9.2 术语

6.9.3 卫生标准限值

6.10 紫外辐射

6.10.1 依据的主要标准

6.10.2 术语

6.10.3 卫生要求

6.11 辐射

6.11.1 依据的标准

6.11.2 术语

6.11.3 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6.11.4 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的导出限值

6.11.5 辐射防护三原则

6.12 女职工保护

6.12.1 依据的标准和规定

6.12.2 妇女体格、生理机能的特殊性

6.12.3 对女职工保护的主要内容

第7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1 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7.2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

7.3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7.4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

7.5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几个主要方面

7.6 社会力量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7.7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要求

7.8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附录

附录1 常用的量及单位

附录2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附录3 常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附录4 基本物理常数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减压装置

  • DJYB-32
  • 广州兴进
  • 13%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JYB-40
  • 广州兴进
  • 13%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JYB-50
  • 广州兴进
  • 13%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JYB-80
  • 广州兴进
  • 13%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JYB-65
  • 广州兴进
  • 13%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N50
  • 湛江市2007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N100
  • 湛江市2007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N40
  • 湛江市2007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N65
  • 湛江市2007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减压装置

  • DN80
  • 湛江市2007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劳工安全卫生

  • 1.0项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04-09
查看价格

学生评价

  • 1.评价项目管理:可自定义学生评价项目,包括奖卡评价项目、指标评价项目等2.评价任务发布:支持发布评价任务,设置评价对象、评价时间,选择评价项目3.评价项目二维码:支持下载、打印评价项目二维码,方便
  • 11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23
查看价格

评价

  • 1.名称:评价2.型号:四键评价
  • 12台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10-30
查看价格

顾客评价IC卡

  • 评价器对讲系统 SD-2005-K
  • 2570张
  • 4
  • 来邦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01
查看价格

触摸评价

  • 10.1寸屏幕,高配版带网口,集成评价APP.
  • 8套
  • 1
  • 快优JC1013288/优胜/LDH-1001A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20
查看价格

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1999年版《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进行大量补充而修订的。

本书在介绍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相关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评价模型的建立与特点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安全评价各种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的内涵、步骤、应用范围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安全检查表法,专家评议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第七版),ICI蒙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法),机械工厂危险性评价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原因"sup--normal" data-sup="1" data-ctrmap="cAIoqyC:1,"> [1]

查看详情

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文献

西气东输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西气东输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西气东输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格式:pdf

大小:64KB

页数: 5页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自西北向东南,从戈壁荒漠、黄土高原到水网密集的江南水乡,影响工程安全的自然灾害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次生灾害因素复杂多样;另外,输送的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和易扩散性,且工程在国内线路最长、管径最大、设计输送压力最高、设计输量最大,自身也潜在较大风险。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全新评价模式的建立,系统安全工程、断裂力学知识、可靠性理论、PIRAMID软件及HSE管理体系的引入与应用情况。

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

格式:pdf

大小:64KB

页数: 30页

1.1 安全检查表法 1.1.1 方法概述 安全检查表( 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缩写 SCA)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 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 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为了避免检查项目遗漏, 事先把检 查对象分割成若干系统, 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 将检查项目列表, 这种表就称为 安全检查表。它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 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 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在我国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潜在的事故隐患, 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 1.1.2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 (1)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 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 特别是本企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简介

第一条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依据《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下列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一)属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中规定的大中型建设项目;

(二)属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三)属于劳动部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四)大量生产或使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规定的Ⅰ级、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五)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六)其它由劳动行政部门确认的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 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本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熟悉本行业和本建设项目技术特点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以下简称预评价单位)承担,并与之签订书面委托合同。

承担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进行预评价,提出明确的防范措施。

第四条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并通过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批。

第五条 预评价单位应编制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大纲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并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一)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公司及其它直属机构直接组织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大纲和预评价报告书经具有认可资格的专家评审后由劳动部审批。

(二)其它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大纲和预评价报告书的审批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六条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大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预评价的主要依据;

(二)建设项目概况;

(三)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

(四)预评价范围、预评价单元;

(五)预评价方法;

(六)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七)预评价工作的进度安排。

第七条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定量或定性评价;

(三)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包括建筑及场地布置方面的对策措施,工艺及设备方面的对策措施,劳动安全卫生工程设计方面的对策措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事故应急方面的对策措施及其它综合性措施);

(四)预评价结论和建议。

第八条 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应做到数据完整可靠,附图附表齐全,对策措施具体可行,评价结论客观公正。

第九条 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中,应严格遵守现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依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完善设计,编制《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设计负技术责任。

第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

工业窑炉燃烧节能评价方法编制进程

2015年9月11日,《工业窑炉燃烧节能评价方法》发布。

2016年4月1日,《工业窑炉燃烧节能评价方法》实施。

查看详情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简介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依据《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从事符合《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规定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单位,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从事符合《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规定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按本规则申请预评价资格,取得《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证书》(以下简称《预评价资格证书》)。

第四条 申请预评价资格的单位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有七名以上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含二名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专职人员,并且熟悉有关的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和劳动安全卫生评价技术规范;

(三)具有与开展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实验、测试分析手段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四)能够完成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中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和主要职业危险、危害程度的预测,对技术报告有分析审核能力并能独立编写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

第五条 《预评价资格证书》分为A类和B类:

(一)申请A类《预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经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的劳动安全卫生机构预审同意后,报劳动部审核发证;

(二)申请B类《预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预审同意后,报劳动部审核发证。

第六条 劳动部对获得《预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应予公告。

第七条 持有A类《预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可在全国承接《预评价资格证书》限定的业务范围内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

持有B类《预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可在《预评价资格证书》限定的行政区域内承接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

第八条 对获得《预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每两年进行一次年检,没有进行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不得开展预评价工作。

第九条 建设项目预评价单位应按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技术规范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并应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保密。

第十条 预评价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的,《预评价资格证书》年检为不合格:

(一)转借《预评价资格证书》的;

(二)转包预评价工作的;

(三)机构、人员、仪器设备发生变化已不适宜继续开展预评价工作的;

(四)在证书有效期内所完成的预评价报告书,连续二次不能通过专家评审的;

(五)利用不正当手段,迫使建设单位委托预评价工作的;

(六)有其它违法行为的。

第十一条 本规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