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建筑学系
建筑学本科专业于1991年创办,1997年调整为五年制本科。第一届本科五年制学生于2002年7月毕业。2008年至今,建筑学专业共招生215人,共毕业学生246人。这些毕业生除出国留学及考取研究生外,绝大多数就业于广东省内建筑行业相关单位,其中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骨干。
建筑学学科建设时间长,是该学院优势学科。学科教师数量充足,主要研究方向稳定,与广东省其它高校的建筑学学科人才培养形成互补,已具备较强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基础。建筑学本科专业分别于2004、2008、2012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于2002年被评为广州大学首批名牌专业,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6年评为广州市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广东省重点学科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建筑学专业2003年获准设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 2007年获准设立“建筑设计”工程硕士点;2008年获得“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方向)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同时,建筑学学科牢固树立“立足广州,面向广东,服务地方城乡建设”的基本定位,在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关于民生建筑类型的专题研究在省内有较高影响力;侧重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理论与实践,在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研究和岭南历史建筑修复技术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学科发展,在城乡关系和城乡景观生态的规划与设计方面取得一定突破;立足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和最新科技,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相关技术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
城乡规划系
该校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于1999年创办,学制5年,设置独立的专业培养计划。 2000年7月成立城乡规划系。城乡规划系基础好,发展快,是该院特色学科。 2005年城市规划专业被批准为广州大学名牌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广州市首届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1年通过国家住建部专业评估。2011年开始招收城乡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年通过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申报。
该专业研究方向特色鲜明,本土化、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十分突出,在广东的区域整合和创新城市体研究系、城市规划与住区规划研究、侧重近代城市历史和地方城镇史研究,地方性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与保护规划的研究、GIS技术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风景园林系
风景园林学科是该院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该院的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建筑学(环境设计)两个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本科专业自2002年以来已累计招生756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该学科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乡景观生态规划、风景旅游规划、景观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研究方向稳定。在侧重生态视角的景观生态性规划评估、景观生态定量评价、风景资源保护性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已获得较大进展。
基本情况
根据2019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该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3人、讲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具有硕士学位2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人。教学骨干主要来自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学缘结构合理。专业教师普遍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此外,该院长期聘请境内外客座教授28人,其中外籍客座教授4人。并聘请本地区一些有丰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和教学经历的建筑师等作为编外教师参与教学。
该院生师比为15.4。
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包括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州大学首届“师德标兵”1人,广州大学教学名师1人,广州大学首届“十佳教师”1人,广州市优秀教师3人,校级学术带头人1人,校级重点培养教师5人。
近5年来,学院派出4名教师赴英国、意大利等国大学做访问学者,师资队伍中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的老师占10% 。聘请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外大学教授4人为客座教授,师资队伍中外籍教师比例占8% 。
教师主要获奖情况
序号 |
获奖内容 |
教师 |
获奖时间及名称 |
---|---|---|---|
1 |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 |
汤国华 |
2012年法国艺术与文学一级骑士勋章 |
2 |
阡陌之间-传统商业空间再生策略 |
杨希文 |
2013年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学生组优秀奖 |
3 |
奔跑之回旋曲 |
赵阳等 |
2014年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学生组优秀奖 |
4 |
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 |
李雪 |
绿色建筑协会,2015优秀指导教师 |
5 |
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 |
李丽 |
绿色建筑协会,2015年绿色建筑杰出贡献奖 |
6 |
指导多名学生获得2015年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优秀学生作业 |
赵阳等 |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2015年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优秀作业指导教师 |
7 |
指导多名学生获奖 |
李雪 |
2015年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 BIM 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
8 |
BIM辅助设计和教学实践 |
罗志华等 |
中国建造师联盟,2015最佳BIM教育实践二等奖 |
9 |
指导学生参赛获奖 |
庞玥 |
2015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赛二等奖,2015广州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
10 |
建筑声学 |
古林强 |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14全国建筑类微课比赛二等奖 |
11 |
《建筑学专业穗港教学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
龚兆先等 |
2014年广州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12 |
《与技术科学融合的建筑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李雪等 |
2014年广州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13 |
指导学生参加2013年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获二、三等奖 |
李雪 |
2014年 2013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年度绿色建筑杰出贡献奖 |
14 |
指导学生获奖 |
李雪 |
2014年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 BIM 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
15 |
广州大学城"大学小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
宁艳 |
2013年人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环境金奖 |
16 |
第二届海南雕塑展荣获“优秀奖” |
许志强 |
2013年第二届海南雕塑展荣获“优秀奖” |
17 |
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 |
李丽 |
2013年年度绿色建筑杰出贡献奖 |
18 |
天轨 |
杨希文 |
2013年第三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深绿组)二等奖 |
19 |
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 |
李雪 |
2012年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年度绿色建筑杰出贡献奖 |
20 |
密语 |
王英文 |
2013年美丽中国.魅力海南'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第二届海南雕塑展 |
21 |
2011-2012年度广州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 |
宋琴夏 |
2013年 2011-2012年度广州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 |
22 |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设计教学改革 |
赵阳等 |
2012年广州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二奖 |
23 |
工程图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马彩祝 |
2012年广州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4 |
毕业设计创新奖指导 |
赵阳 |
2012年广州大学优秀毕业设计创新一等奖指导教师 |
25 |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广州大学获奖指导 |
李雪 |
广州大学校赛特等奖,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
该院组织机构分为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政机关、科研与实验机构和党团组织机构。
学院现设3个系、4个管理办公室、6个实验室。3个系即: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景观设计系;4个管理办公室是: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实验室工作办公室、学院综合办公室;6个实验室包括: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数字化实验室、城市信息处理实验室、风景园林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为促进资源共享,发挥整体优势,学院将6个实验室整合为1个综合实验室,依托实验室建立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岭南建筑研究所等一系列科研机构。
学院学术机构由以下5个分委员会构成,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以此保障学院的教学组织和科研工作有序进行。
(1)院学术分委员会
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7人组成。负责学科建设和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讨与咨询,对教学和科研报奖进行基层评议,对该院教师申报专业职称进行基层评审。
(2)院学位分委员会
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5人组成,负责对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以及导师遴选等进行基层评定。
(3)学院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9人组成,对该院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与发展进行指导,并负责院内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审查工作。
(4)学院教学督导分委员会
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7人组成,对该院各专业的教学过程实施督导和监控。
(5)学院教材建设分委员会
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6人组成,对该院各专业的教材建设进行计划和审查。
此外,为了有效实现办学面向社会,学院专门成立了“专业发展顾问委员会”、“实验室建设顾问委员会”等机构,吸纳包括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香港相关专业机构、其他高校专家教授、该院退休教师在内的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参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制订,为延续该校专业传统、与本地同类专业特色互补、关注人才需求、保持专业发展前沿性。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经学校批准,正式划归建筑学院管理。由学院副院长兼任设计院院长,1名副院长担任建筑设计院的常务副院长,为教师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2010年4月由南京大学建筑学院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合并组建而成。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是一所以培养高层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以及区...
不好意思,我看问题不仔细。我修改补充下我的回答: 1 看建筑学课程内容。基本的课程有;画法几何、建筑工程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这些有点点难.城市规划专业也应该学过了.还有建筑画法,建筑初步...
其实这俩学校的建筑和城规都很好,都是老八校,其实力也都是一个重量级的,没必要太深究强谁弱。比建筑的话,老八校间流传的说法是天大要稍强一些,我是同济的,以前我们老师说其实他们都是一个水平,风格不同罢了比...
建设局时期
文革期间,广州市建设局七二一工人大学创建(1981年前创建,但准确时间不明)
1981年广州市建设局七二一工人大学更名为广州市建设局职工大学
城建时期
1984年广州市建设局职工大学、广州市规划中专、广州市市园林中专合并组建广州市城建职工大学
1986年5月,广州市政府决定,在广州市城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广州城市建设学院。
1987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由广州市建委负责投资办学。
华建时期
199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与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筹)联合办学,成立华南建设学院。原广东省建设工程专科学校为华南建设学院东院,隶属广东省建委;原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筹)为华南建设学院西院,隶属广州市建委,广州市副市长戴治国兼任学院院长。
该院为省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兼招本、专科生,在学学生规模3000人。本科学制4年,专科学制3年。同年9月,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开始对外招收本科生。
该院设立院务委员会,由省高教局、省建委、市教委、市建委负责人及东、西两院院长组成,负责处理学院重要事务并协调东、西两院关系。该院开设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城镇建设、给水排水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等本科专业,以及建筑设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等专科专业。东院面向全省招生,西院面向广州市招生,亦可接受其他省市委托代培。
1995年4月,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华南建设学院西院成为学士学位(本科)授予单位。 1995年,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与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继续独立办学,挂靠广东工业大学招生。
广大时期
2000年7月,华南建设学院西院与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广州教育学院、广州大学(职业类)等合并成立广州大学(普通类)。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在原建筑系和环境艺术系的基础上成立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6年学院官网显示,近5年来该院建筑学专业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并顺利通过验收;城乡规划专业获得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专业获得3项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学院和土木学院联合申报省级校企协同创新基地获得立项。教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排名第四),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排名第四),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各专业分别在系主任的统筹下,由教研室和各年级组团队组织本科教学,由系和各年级导师组织研究生教学,全院教授百分之百参与本科教学。定时参加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教学研讨会。学院通过教学制度严格控制教学过程和作业水平,长期聘任设计院高工参与实践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课外实践活动,有力保障了教学质量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学生的科研和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好培养,学习满意度较高。学科培养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服务于广东地区,熟悉地方发展需要,是广东省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者,毕业生受到毕业单位的普遍好评。
该院科学研究紧扣城乡建设领域的重大问题(如建筑遗产保护、生态化设计等),精心组织团队开展科研创新。参与建设广东省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2013年联合申报获批广州市绿色建筑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广州市科信局绿色建筑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近5年来,该院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总额599.2万元。利用学科优势积极服务社会,社会反响好,业内认同度高。主持设计重要实际工程项目一批,涵盖城市设计和医院、住宅、学校、体育场馆等各类民生建筑类型。近5年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23项,经费总额5685.5万元。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1项。
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全院近5年共发表科技论文337篇,师均论文引用率19.3。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1项。获国家、省、市及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在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城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如对建筑遗产保护技术的研究直接应用于珠三角地区大量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近5年,学院承担测绘岭南传统建筑300座,古村落研究20处,历史街区研究10余条,文物保护工程100多项,范围遍及广东全境及香港、澳门等地,保护对象涵盖世界文化遗产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服务社会的研究项目产生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由于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突出成就,汤国华教授于2012年被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 文学与艺术一级骑士 ”勋章。美国亚洲文化协会也对该院学科课题进行了资助。
对外交流基本情况
近年来,该院努力探索建筑学教育改革,积极与国际接轨,尝试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教育培养和联合教学。自2010年起,每年派出研究生赴台湾高雄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进行半年到一年的交换学习。2013年该院开始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进行建筑学学士联合培养,2015该院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签署了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将于2016年开始招生。
自2011年开始,每年学院都积极与国外大学开展联合设计工作坊,参加学生包括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工作坊以广州市城中村更新为主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和教学实践:2011年,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联合工作坊,“广州小洲村更新城市设计”,参加学生15人;2012年,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工作坊,“广州荔湾区历史街区更新城市设计”,参加学生22人;2013年,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联合工作坊,“广州登峰村更新城市设计”,参加学生21人;2014年,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工作坊,“广州北亭村更新城市设计”,参加学生20人;2015年,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联合工作坊,“广州冼墩村更新城市设计”,参加学生24人;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工作坊,“广州广纺联地块更新设计——社区康复中心”,参加学生30人。联合工作坊采用全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还积极派出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包括已派出赴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大学做访问学者4人,赴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访问学者2人,赴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做短期学术交流18人次,有效地开拓了教师的学术视野。
该院建筑学专业还经常与国内外及香港建筑师同行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学院与香港科技教育服务机构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定期举行交流活动。自1994年起,香港房屋署的规划师、建筑师们每年定期来院讲学、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并每年接受建筑学学生赴港实习考察、访问、学习。此外,还与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文化局和其他一批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近四年来,国内外及香港建筑师、专家学者多次来该校与建筑学专业进行学术交流,作专题报告的有65人次(表5-9)。另外,建筑学专业教师、学生也广泛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气氛。
国外专家学者交流情况
近5年来国外部分专家学者来校学术交流情况一览表,截止至2015年。
序号 |
来校专家 |
单位 |
国家(地区) |
交流内容 |
时间 |
1 |
Holger Kehne |
Plasma Studio |
英国 |
新的现实:建筑和景观(场地)的悬接 ——西安世博园总体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 |
2011年 |
2 |
Manfredo Manfredini |
奥克兰大学艺术学院 |
新西兰 |
现代欧洲建筑(历史,理论,批判) |
2011年 |
3 |
赖德霖 |
路易维尔大学 |
美国 |
冯纪忠的空间与时间——方塔园的启示 |
2011年 |
4 |
Frederick A. W. Smith |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麦金托什建筑学院 |
英国 |
城市设计workshop |
2011年 |
5 |
伍志和 |
香港中文大学 |
中国香港地区 |
岭南中式古建筑的文化,以及相关民间习俗和仪式 |
2012年 |
6 |
雷蒙劳 |
扎哈事务所建筑师 |
英国 |
参数化性能结构 |
2012年 |
7 |
刘少瑜 |
香港大学 |
中国香港地区 |
绿色建筑专题 |
2012年 |
8 |
Manfredo Manfredini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学院 |
新西兰 |
城市公共空间的复杂性 |
2012年 |
9 |
Eddie Wang |
美国GLC建筑设计公司 |
美国 |
场所制造-商业空间设计之道 |
2012年 |
10 |
Alan Hooper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麦金托什建筑学院 |
英国 |
佛罗伦萨城市印记 |
2013年 |
11 |
Harry Phillips |
英国Holmes Miller公司 |
英国 |
绿色建筑设计体系比较 |
2013年 |
12 |
Tim Sharp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麦金托什建筑学院 |
英国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 |
2013年 |
13 |
易达威 |
Design Vision Architects Ltd |
中国香港地区 |
Environment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013年 |
14 |
刘少瑜 |
香港大学 |
中国香港地区 |
香港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2013年 |
15 |
Manfredo Manfredini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学院 |
新西兰 |
城市化与当代城市15:夸张时代的公众空间和公共领域 |
2013年 |
16 |
叶颂文 |
香港吕元祥建筑事务所 |
中国香港地区 |
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设计 |
2013年 |
17 |
蔡宽祥 |
广东省中建建筑设计公司 |
中国台湾地区 |
元素设计法则 |
2013年 |
18 |
刘一玮 |
美国德空建筑设计公司 |
美国 |
体验式建筑设计 |
2014年 |
19 |
陈晓 |
香港梁黄顾建筑师事务所 |
中国香港地区 |
商业建筑-设计实践经验与案例 |
2014年 |
20 |
黄存润 |
香港吕元祥建筑事务所 |
中国香港地区 |
关于未来城市的构想 |
2014年 |
21 |
Manfredo Manfredini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学院 |
新西兰 |
新西兰城市化理论与实践 |
2014年 |
22 |
张智栋 |
香港城设(综合)建筑师事务所 |
中国香港地区 |
国内外绿色建筑最新发展情况介绍 |
2015年 |
23 |
Enrico Pietrogrande |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 |
意大利 |
城市形态学-历史城市中的新建筑设计工具 |
2015年 |
24 |
金光裕 |
台湾金光裕建筑设计事务所 |
中国台湾地区 |
不可承受的轻与重 |
2015年 |
25 |
Alan Hooper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麦金托什建筑学院 |
英国 |
City and School |
2015年 |
26 |
Tim Masom |
英国罗杰斯事务所 |
英国 |
洞察:罗杰斯事务所的设计的实践、原则、方法论 |
2015年 |
27 |
黄佳武 |
香港吕元祥建筑事务所 |
中国香港地区 |
TOD建筑设计实践 |
2015年 |
该院师生对外交流情况
近四年来专业教师、学生对外交流情况一览表(包括展览,举办学术讲座,访问学者等),截止至2015年。
序号 |
姓名 |
时间 |
地点 |
交流内容 |
1 |
邓毅 |
2014 |
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UCL巴特雷建筑学院 |
访问学者,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
2 |
古林强 |
2015 |
英国Salford大学 |
访问学者,建筑声学 |
3 |
龚兆先、赵阳等 |
2012 |
香港 |
与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签署实习基地协议 |
4 |
张连浩、黄旻杰(学生) |
2013-2015 |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
联合培养 |
5 |
陈纪行(学生) |
2014- |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
联合培养 |
6 |
龚兆先 |
2014 |
英国伯明翰大学 |
建筑学专业交流事宜 |
7 |
龚兆先、沈粤等 |
2014 |
台湾东海大学、成功大学 |
建筑教学合作事宜 |
8 |
沈粤、赵阳、庞玥 |
2015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青年教师联合培养协议 |
9 |
蔡凌等 |
2015 |
香港中文大学 |
城市设计联合教学工作坊 |
10 |
吴薇、陈锦棠 |
2015 |
广州大学 |
指导意大利帕多 |
建筑学本科专业于1991年创办;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于1999年创办。建筑学学科于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广州市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预备站点。1998年,《建筑设计及理论》建成广州市重点课程;《岭南建筑(建筑测绘)》于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重点扶持实习基地。建筑学专业于2002年被评为广州大学首批名牌专业;建筑学专业2003年获准设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建筑学专业2004年通过了全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建筑学专业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该院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广州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等奖项;2002年以来分别获得全国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还获得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设计竞赛金、银、铜奖,广州市优秀勘察设计奖等多项奖励。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行政办公、本科生班级专绘室及图书室、图档室、咖啡厅等集中于广州大学理科教学北楼,该楼大部分归建院使用。部分教师办公室及实验室研究室分布于工程实验楼北楼及南楼。美术教研室及美术画室位于理科教学南楼的7楼。
广州大学-理科教学楼北楼
学院现用于本科教学的用房总建筑面积11483㎡,师生人均建筑面积15.5 ㎡/人。每个学生班级均配备专业教室。
为了加强建筑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学院与多家设计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现有校内教学基地2个,校外教学基地6个。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筑系教师的生产实践活动逐步得到了社会、同行的认同和好评。在岭南传统历史建筑的维修重建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在主持、参加的十余项重要的城市设计大型项目中,有的已被地方政府部门采用,有的已获奖励或通过评审。
学院还注重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美国GLC建筑设计公司等先后在该院设立了专业奖学金资助学生完成学业,与学院联合举办设计竞赛;在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立了学生就业创业基地。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自1992年起与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香港科技教育服务机构)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定期举行交流活动。此外,还与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文化局、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其他一批设计企业合作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该院近年来还注意与国外建筑学院、研究所等进行交流,寻求合作的途径。
该学院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毕业生98%以上均从事专业相关的城市管理、设计及房地产业工作。其中在各大设计院工作的学生占50%以上,建筑学专业占80%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较高。
据广州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该校2015届毕业生共74个本科专业。在入职平均月薪上,建筑学(五年制)排名第4(4886元),城市规划(五年制)排名第11(4465元),建筑学(四年制)排名第13(4330元),城市规划(四年制)排名第14。在初次就业率方面,城市规划(五年制)为96.15%,建筑学(五年制)为95%。薪酬及就业率明显高出一般学校同专业的水平。
在该校统计就业率时,很多四年制专业毕业生仍处于实习期或实习期刚结束,“就业率”从账面上看起来很低。
1995年,成立环境工程教研室(华南建设西院)、环境教育中心(广州师范学院),承担全校的环境教育课程;
1998年,成立环境应用化学研究所(广州师范学院);
2000年,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2001年,开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广州大学土木学院);
2003年,开办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2004年,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获得环境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成为广东省首批优势重点学科;
2015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区域水环境安全与水生态保护”核心学科群、广州大学高水平大学“5 2”建设平台“华南地理、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学科”;
2018年,成立大湾区环境研究院(I类研究机构);
2018年,“环境工程”列入广东省“珠江学者岗学科”;
2019年,“环境科学”列入广东省“珠江学者岗学科”;
2019年,“环境工程”列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2021年6月,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党支部被中共广州市委授予“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100433B
大学小筑的住宅楼位于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规划中心DS1401、DS1402、DS1403等3幅地块,大学小筑具体位置在广州大学城南区,它的南侧紧邻外环路,正对岭南印象园。
区域介绍
学校:大学城十所高校、广大附中、广大附小、大学城中心小学
商场:北亭广场医院:大学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银行:工商银行 饮食:麦当劳、肯德基
娱乐:岭南印象园
其他:大学城博物馆
大学小筑区位交通配置
地铁:4号线大学城南站;7号线大学城南站 公交车:大学城(广工)总站,途经线路310路; 自驾车:1、科韵路-琶洲大桥-南沙港快速路-大学城出口-外环西路-项目;2、华南快速干线-土华出口-南沙港快速路-大学城出口-外环西路-项目;3、番禺-金山大道七星岗收费站-南沙港快速路-大学城出口-外环西路-项目
置业理由
双地铁
大学小筑靠近地铁4号线和7号线大学城南站,从地铁B出口出来,往岭南新世界方向步行大约8分钟可到。
周边配套齐全
大学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麦当劳、肯德基 、gogo新天地购物广场、大学城博物馆等配套环绕项目周边,生活便捷。
居住环境佳
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坐拥市政公园,背倚近万平米绿化公园,正望广东工业大学绿化广场,岭南印象园就在斜对面,环境宜居。
自带幼儿园
项目规划包括10栋高层住宅、3栋低层住宅、带有1栋幼儿园,孩子可以在小区内入学幼儿园,家长可以放心。
大学小筑 :http://gz.milike.com/estate/1595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