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发光二极管( LED)是固体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全固体化、寿命长等优点,是21世纪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白光LED以其省电(为白炽灯的1/8,荧光灯的1/2)、体积小、发热量低、可低压或低电流起动、寿命长(120000h以上)、响应快、抗震耐冲、可回收、无污染、可平面封装、易开发成轻薄短小产品等优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白光LED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照明、液晶显示背光源、室内外普通照明等多种照明领域,被认为是替代白炽灯、荧光灯的新一代绿色照明光源。
1)获取白光LED的方法
获取白光LED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种。①利用三基色原理和已能生产的红、绿、蓝三种超高亮度的LED,按光强1:2:0.38的比例混合而成白色。但由于LED器件光输出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不同的LED下降程度差别较大,结果造成混合白光的色差,限制了用三基色LED芯片组装实现白光的应用。②蓝色LED芯片与可被蓝光有效激发的发黄光荧光粉结合,组成白光;这时LED用荧光粉吸收一部分蓝光,受激发后发射黄光,发射的黄光与剩余的蓝光混合,通过调控二者的强度比后,可以获得各种色温的白光。③采用发紫外光的LED芯片和可被紫外光有效激发而发射红、绿、蓝三基色的荧光粉,产生多色混合组成白光LED。此外,也可选用两基色、四基色,甚至五基色荧光粉来获得白光。
荧光粉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白光LED的性能。制备白光发光二极管大多离不开稀土荧光粉,主要有黄色荧光粉和三基色荧光粉等。因此获得化学性质稳定和性能优异的荧光粉是实现白光LED的关键。
2) LED用黄色荧光粉
蓝色LED芯片和一种或多种能被蓝光有效激发的荧光粉有机结合可组成白色LED。其中发展最成熟的是蓝色LED与黄色荧光粉的组合,一部分蓝光被荧光粉吸收后,激发荧光粉发射黄光,发射的黄光和剩余的蓝光混合,调控它们的强度比,即可得到各种色温的白光。这种方法驱动电路设计简易、生产容易、耗电量低。
当今使用最多的是InGaN蓝光LED,发射峰值450~480nm,采用蓝光LED激发黄光荧光粉获得白光。荧光粉使用的是三价铈激活的稀土石榴石体系(YAG)荧光粉,它的吸收和激发光谱与InGaN芯片的蓝色发光光谱匹配较佳,发射光谱覆盖绿一黄(橙黄光)的光谱范围,缺少红色成分,色调偏冷,不能达到室内照明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YAG黄色荧光粉中掺入适量的红色荧光粉。
上转换发光材料是一种吸收低能光辐射,发射高能光辐射的发光材料。上转移发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低能光子转换成一个高能光子的现象。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是由于双光子或多光子的耦合作用;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所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现象违背斯托克斯(Stokes)定律,因此这类材料又称为反斯托克斯发光材料。在一些文献中上转换发光材料特指将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材料。
上转换主要的应用领域有全固态紧凑型激光器件(紫、蓝、绿区域)、上转换荧光粉、三维立体显示、红外量子计数器、温度探测器、生物分子的荧光探针、光学存储材料等。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上转换发光材料以来,人们对上转换发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90年代后,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上转换发光的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特别是纳米微粒的上转换发光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内外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氧化钇为发光基质材料,掺杂稀土金属镱、铒等离子的纳米微粒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发光机制、发光效率改进等方面。
光的吸收和发射均发生在能级之间的跃迁过程中,都经历激发态,而能量传递则是由于激发态运动。激发光辐射的能量可直接被发光中心(激活剂或杂质)吸收,也可能被发光材料的基质吸收。在第一种情况下,发光中心吸收能量向较高能级跃迁,随后跃迁回到较低的能级或基态能级而产生发光。在第二种情况下,基质吸收光能,在基质中形成电子一空穴对,它们可能在晶体中运动,被束缚在发光中心上,发光是由于电子一空穴的复合而引起的。当发光中心离子处于基质的能带中时,会形成一个局域能级,处在基质导带和价带之间,即位于基质的禁带中。对于不同的基质结构,发光中心离子在禁带中形成的局域能级的位置不同,从而在光激发下,会产生不同的跃迁,导致不同的发光色。光致发光材料分为荧光灯用发光材料、等离子体显示平板( PDP)用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和上转换发光材料。
稀土材料是比较新的夜光粉。 还有比较早的(国内比较晚),氚光产品,既氢的同位素,他本身不发光,但他衰变产生的辐射可以让某些发光体发光,比如比较老的硫化物(硫化锌等)或新点的稀土材料粉。 ...
能够以某种方式吸收能量,将其转化成光辐射(非平衡辐射)物质叫做发光材料。 发光材料的发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类型有: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电致发光、热释发光、光释发光、辐射发光等。 无机材料 无...
高纯稀土氧化物Y2O3,Eu2O3,Gd2O3,La2O3,Tb4O7等制成的各种荧光体,广泛用于彩色电视机、投影电视、航空显示器、X射线增感屏、超短余辉材料以及各种灯用荧光粉等。半导体发光材料有Zn...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在自然光或人造光源照射下能够存储外界光辐照的能量,然后在某一温度下(指室温),缓慢地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是一种存储能量的光致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称做蓄光材料或夜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在弱光显示、照明、特殊环境(交通、航天、航海、印染、纺织、艺术品等)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稀土离子掺杂的碱土铝(硅)酸盐长余辉材料已进入实用阶段。市场上可见的产品除了初级的荧光粉外,主要有夜光标牌、夜光油漆、夜光塑料、夜光胶带、夜光陶瓷、夜光纤维等,主要用于暗环境下的弱光指示照明和工艺美术品等。长余辉材料的形态已从粉末扩展至玻璃、单晶、薄膜和玻璃陶瓷;对长余辉材料应用的要求也从弱光照明、指示等扩展到信息存储、高能射线探测等领域。长余辉发光材料属于电子俘获材料,其发光现象是由材料中的陷阱能级所致。由于能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受测试分析手段所限,长余辉材料的发光机理还没有十分清晰、统一的理论模型。比较典型的理论模型有空穴模型、电子陷阱模型和位型坐标模型等三种,其中位型坐标模型是得到较多认可的。
蓝色荧光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虽然已于1997年开始商品化,但是目前就全色显示来说,蓝色发光材料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故开发高效且色纯度高的深蓝光材料已成为本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蓝色磷光材料在色纯度以及稳定性方面离实用化还有一定距离,但是蓝色荧光方面已经有较多十分接近目标的工作发表。在这些材料之中,蒽以及螺芴的衍生物在材料的热稳定性及色纯度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而含氮化合物的特殊电子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根据分子结构,把蓝色荧光材料分为芳香烃类、含氮原子类和含其他杂原子类材料等。分析了各种蓝色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OLED蓝色荧光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ZnO-Zn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
ZnO-Zn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
无机光致发光材料,以无机材料作为发光基质的材料。包括氧化物荧光粉、卤化物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磷酸盐荧光粉、卤磷酸盐荧光粉、铝酸盐荧光粉、硼酸盐荧光粉、钨酸盐荧光粉、钒酸盐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等。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性文献和书籍,编著成本书。本书以晶体结构为基础,结合发光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测试方法、发光机理和发光过程,重点描述了光致发光材料在新型照明器件和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上的应用,并对长余辉蓄能发光材料和上转换发光材料进行了详细描述,对新型的发光材料合成工艺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全书共分9章,第1章系统归纳了典型的晶体结构和稀土离子能级的基础知识;第2章较全面地概括了发光材料的基本概念,并对典型表征手段进行了系统介绍;第3章概述了光致发光过程和影响发光性能的重要因素;第4章简述了光致发光的基本机理;第5章介绍了无机发光材料的新型合成方法;第6章归纳了新型照明器件的基本结构特性和发展状况;第7章从结构、驱动方法、材料组成和制备工艺等方面全面总结了发光材料在等离子体显示器件中的应用;第8章和第9章分别叙述了长余辉和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基本材料组成、性能和应用领域。
本书在阐明光致发光材料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发光过程和发光机理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无机发光材料各种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备工艺;全面介绍了各类新型照明器材的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重点叙述了PDP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和制造工艺,并对长余辉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本书融无机光致发光材料的结构、制备工艺和性能及应用于一体,既有一定理论性,又密切结合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生产实践。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发光材料与器件研发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融无机光致发光材料的结构、制备工艺和性能及应用于一体,既有一定理论性,又密切结合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生产实践。本书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发光材料与器件研发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