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目 录
第一章 前人的思想和模式
1.1历史早期的情况
1.2非构造塌陷地震
1.2.1溶洞塌陷
1.2.2煤矿采空区塌陷
1.2.3构造塌陷的概念
1.3檀原毅的模式
1.4层间解缚模式
第二章 虚空区和虚空度
2.1唐山地震的宏观塌陷区
2.2静压力和虚空度
2.3岩层的竖直静力平衡
2.4地壳抗剪强度按深度的分布
2.5虚空区的最大规模
2.6潜在塌陷幅度和塌陷势
第三章 虚空区和膨胀
3.1低速层和低阻层
3.1.1低阻层
3.1.2低速层
3.1.3低速层与低阻层的一致性
3.2低速-低阻和空隙度
3.3膨胀和虚空度
3.4超深钻探的发现
3.5虚空区的压缩系数
3.6真空隙液压和视空隙液压
3.7考虑空隙液压的静力平衡
第四章 构造塌陷的孕育和发生
4.1竖直构造运动的原因
4.2虚空区形成的基本方式
4.3塌陷发生的基本方式
4.4构造塌陷的失稳
4.5初始破坏
4.6塌方和陷落
4.7升降转换带和深部倾滑断层
4.8侧向张裂
4.9空隙液压的作用
第五章 构造塌陷的震源机制
5.1重力与构造塌陷地震的能量变化
5.2断裂方式与应力张量点源
5.3一些简单塌陷的震源机制
5.4唐山地震的震源机制
5.5双力偶震源机制的局限性
第六章 唐山地震的成因
6.1水准形变
6.2地震序列的震中分布
6.3构造背景
6.4震害分布
6.5喷水冒沙的原因
6.6唐山―丰南地面裂缝带
6.6.1裂缝带的顺扭情况
6.6.2裂缝带的张性
6.6.3裂缝带的成因
6.6.4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较
第七章唐山地震的前兆现象
7.11970年丰南地震
7.2跨唐山断裂的水准形变
7.3地应力
7.3.1震前变化情况
7.3.2观测原理
7.3.3变化的原因
7.4地下水位的趋势性变化
7.5地电阻率
7.6重力
7.7波速比
7.8地下水位的临震变化
7.8.1临震回升
7.8.2饱和效应
7.8.3预位移
7.9其它临震异常
第八章 构造塌陷地震研究的发展
8.1其它震例
8.2诱发地震
8.3圣安德烈斯断层和地震
8.4地震成因的分类
参考文献
Abstract
2100433B
本书系统地论证了构造塌陷是地震的成因,从而提出了一个
新的地震成因理论。本书以地震研究人员为主要对象,同时对有
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各地均有不同,以江苏省为例:一、塌陷平均深度0.5米以下的,每亩5000元;塌陷平均深度0.5米至1米的,每亩6000元;塌陷平均深度1米以上的,每亩7000元。二、采煤塌陷地具备复垦条件并签订复垦协...
岩溶地面塌陷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性地面变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塌陷坑。 岩溶地面塌陷是地面变形破坏的主要类型,多发生于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可...
返工时,如果地面下面有淤泥,应该清理干净后,用继配砂夹石分层回填夯实,同时在清理地面的淤泥时,如果旁边有空洞,垃圾填埋都应该一并处理,不留后患,一步到位,为以后的质量奠定基础。
岩溶塌陷地基灌浆处理的工程实例分析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岩溶土洞和塌陷的形成条件,提出采用高压灌浆处理方案来达到加固效果。
塌陷地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境内,地处东经 117°14′ 04 ″—117°16′49 ″,北纬 34 °54 ′34 ″— 34 ° 57 ′11″,北至官桥镇后莱村农村道路,南至官桥镇十字 河,西到大康留村耕地,东至木石镇及十字河;项目总建设 规模为 640.23 公顷,共涉及官桥镇前莱、东莱、后莱、 良里、轩庄、前官庄、后官庄、王园、北辛、坝上、大康留 11 个行政村。 2、工程内容 本工程内容:第二标段工程。 主要内容: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 (2)《滕州市官桥镇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招标文件》; (3)现场实际踏勘情况; (4)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文件; (5)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当地政府有关地方性 法规和规定; (6)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相关现行的
传统的构造样式分类是T.P.Harding和J.D.Lowell (1979)根据其几何学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种又根据变形的力学性质和应力传递方式进一步细分为八种基本类型。前者包括扭动断裂构造组合、挤压断块和基底冲断层、拉张断块及翘曲等。滑脱型构造样式包括滑脱褶皱-冲断构造组合、滑脱正断层(生长正断层)、盐构造等。因为该分类方案不分挤压构造和伸展构造,难以区分构造性质,也难以揭示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另外,有的构造样式(披覆构造)与基底卷入和盖层滑脱无直接联系;而且不同盆地构造演化史各异,其构造样式亦各具特色,该分类方案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现代科学的构造样式分类方案是以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基础,其前提是构造样式与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的一致性。因此,可将其划分为伸展构造样式、压缩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三大系统和反转构造及比较少见的或是一般起作用较小的垂直构造,而后再按基底卷入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基底变形和盖层变形。2100433B
如果地堑中一侧断层发育,形成一侧由主干正断层控制的不对称构造,称之为箕状构造或半地堑。箕状构造可以单个产出,也可由几个箕状构造组成一个系列,类似弧形阶梯状断层。但是箕状构造规模大,主干断层一般为同沉积断层,而且可以呈独立单元产出。箕状构造在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中广泛发育,与油气储聚有密切的关系。
抬斜断块(tilted fault block)又称掀斜断块、掀斜构造,是断块在断层活动中,因刚体旋转而使一边翘起、另一边下斜而成的构造。其可能的成因解释:①断块沿上陡下缓的铲形断层面下滑;②断块呈书斜式倾斜。抬斜断块在地表可发育成半地堑或箕状构造。在阶梯式断层中,如果断块中的岩层倾向与断层面的倾向相反,则上盘的岩层倾斜表现出上翘的效应,故称之为抬斜断块。反向倾斜的岩层和断层面构成良好的圈闭、储油(气)条件。油田工作者称为“屋脊断块”。
半地堑英文:half graben,semigraben:
学科:构造地质学
释文:半地堑是指由一侧主干正断层控制的不对称地堑。基本同义词为箕状构造。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