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华北平原旱化农区防护林网土壤水文效应研究是游有林著马世骏,阳含熙研究员指导的图书。
副题名
外文题名
论文作者
游有林著
导师
马世骏,阳含熙研究员指导
学科专业
生态学
学位级别
d 1991n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学位授予时间
1991
关键词
防护林 土壤水文
馆藏号
S727.2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12002630538
馆藏目录
1999\S727.2\22100433B
这个是沿海的防护林。
【1】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减弱动力。虽然大气环流形成的大风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但是通过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可以减弱地表风速,达到减轻沙尘暴的效果。这是三北工程的直接功能。最根本的是通过...
沿海防护林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村庄免受或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为沿海居民提供用材、薪炭和经济林果等。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结构及水文效应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该区大面积柏木防护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稳定性差、产品产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进行结构调整。通过48个典型柏木纯林样地林分郁闭度与灌木、草本及枯落物盖度和生物量分析,提出了该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郁闭度为0.6—0.7。根据林分结构,将柏木纯林林分结构划分为5种类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决于林分枯落物存贮量,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它4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排序结果为适宜结构型(4.038±0.497)t/hm2>中低密度型(3.583±0.521)t/hm2>中高密度型(3.243±0.455)t/hm2>低密度型(2.841±0.656)t/hm2>过密型(2.272±0.580)t/hm2。(2)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180.59±14.83)mm>中低密度型(173.84±18.06)mm>中高密度型(169.27±13.20)mm>低密度型(162.57±8.79)mm>过密型(150.77±5.08)mm,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余4种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6次典型降雨产沙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360.07 kg/hm2)<中低密度型(577.08 kg/hm2)<中高密度型(625.98 kg/hm2)<低密度型(878.51 kg/hm2)<过密型(1026.74 kg/hm2),5种柏木林分类型产沙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通过采用野外定位观测法,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灌溉周期内与不同种植年限、不同立地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探讨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土壤水分在时间动态上属于灌溉周期型,且土壤贮水量与灌后干旱天数呈线性关系.在垂直变化上,可以将其分为水分速变层、中变层、弱变层以及土壤水分稳定层等4个土壤层次.不同种植年限防护林带土壤水分年动态监测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防护林带土壤水分含水率与土壤贮水量逐渐下降,相应土壤亏缺量成增加趋势.反映了在现有的灌溉制度下,防护林带越来越依赖于防护林带土壤累积的贮水量.同时还发现,同年种植的防护林带不同立地类型区,板结沙地的土壤平均贮水量最高,分别为沙垄、黏土地以及平沙地平均土壤贮水量的1.58,1.15和1.43倍,而土壤水分亏缺量都达到了900mm以上.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4 我国公路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3章 华北平原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立地因子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3 立地因子分析
3.4 立地因子评价
第4章 华北平原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植物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植物评价
4.3 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适用植物
4.4 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植物适应性实证评价
第5章 华北平原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植物配置评价
5.1 路体绿化常见植物配置类型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路体绿化常见植物配置评价
第6章 华北平原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景观特征评价
6.1 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景观单元概述
6.2 数据获取
6.3 评价方法
6.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5 指标的赋值与量化
6.6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7 评价分级
6.8 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景观单元实证评价
第7章 华北平原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综合效果评价
7.1 评价模型构建基本原则
7.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3 评价指标体系检验
7.4 评价指标体系
7.5 评价指标分级
7.6 评价模型构建
7.7 整体评价方法
7.8 高等级公路路体绿化整体效果实证评价
附表
参考文献2100433B
水文效应的研究与代表性流域和实验性流域的研究密切相联。水文效应中参数变化的定量问题,一般是通过代表性或实验性流域的手段解决的。现行的实验研究可以采用两个相似流域,即控制流域与处理流域进行对比实验。控制流域指保持原来的条件,不施加人为措施的流域;处理流域则指施加了人为措施的流域。根据有无施加人为措施的水文观测资料进行对比,以确定施加了某种措施后所表现出来的水文效应。另一种方法是在单一流域内进行研究,比较施加人为措施前和后的水文要素变化。以上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还可根据观测资料分析水文要素形成的规律性,以建立流域水文数学模型。这种方法的基本条件是假设用作于对比的参数都是“独立”的,这样才能把处理措施作为模型的一个“独立”的参数输入模型,再根据模型的输出来鉴别施加措施后的影响,从而进行水文效应的研究。这种方法适合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功能仿真模拟,但要求流域不能很大,即系统外部条件要相对稳定。
由于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类型盐渍土水盐运动的规律有所不同,所以水盐运动规律的研究近几年仍是盐渍化土壤理论研究的重点。其研究趋向于分区研究水盐运动,或是采用参数模型进行区域水盐均衡计算,及利用区域水盐运动分布参数模型作区域水盐平衡与产流的模拟,建立水盐均衡方程.但目前区域水盐运移的模型成果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区域的空间变异性大,直接受作物、土壤、气候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很显著。目前土壤的改良方法中,水利工程改良和通过土壤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施用农家肥和植物残体等改良土壤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广泛应用.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对于化学改良来说,虽然见效快,但容易引入新的离子造成二次污染,且资金投入和技术要求都很高,对大面积的土地修复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如何降低成本,使高效的改良剂能尽快的运用到实际中是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综合现有的治理措施不难发现,植物修复是盐渍化土地恢复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而且盐渍地修复最终目标也是实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有关抗盐碱植物耐盐碱基因的分离、提取、克隆已有所研究,以后还需要不断深入转基因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的结合,建立完善的植物耐盐体系,尽快运用到实际当中。建立区域水盐监测体系,寻求最佳的宏观生态调控模式和环境保护策略。开展区域水盐研究的各种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计算机决策自动化技术基础研究,治理
实践证明,改良盐渍土是一项复杂、难度大、需时间长的工作,应视各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措施。
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使地下水深度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前苏联科学院v.AKovda等专家认为,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的矿化地下水的深度平均为2.5~3m。采取平整土地,畦格化、田园化灌水,渠道清淤防堵等措施。?
①水平排水,主要以明沟、暗管的形式进行,既能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以排出土壤中的盐份;②垂直(竖井)排水,竖井排水价格低、不占地、水量大、水质好、控制调节性地下水位灵活、维修工作少,同时又可以和灌溉相结合,竖直设井以梅花型布井效果为最好。建立井沟渠结合的灌排工程系统,合理排灌。机井灌溉,淋洗土壤盐分,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地下库容,起到灌排调蓄等作用;井沟渠结合,加速水盐交换循环,使土壤脱盐淡化。
化学改良剂。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在盐渍土上,特别在碱土上施化学改良剂,如:石膏、硫酸、矿渣(磷石膏),因土地类型不同,施入量也不同,施用时间长短取决于当地的经验和资金的状况。施用改良剂后需用大量水冲洗,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应用困难,而且成本高。但是,用这种方法能使土壤积水从379天降到145天,渗水从292mm升到605mm。化学改良尽管成本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看是有益的。
有机肥料。盐渍土除了盐渍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约着农作物生长,并呈现着盐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趋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牧草、使用腐殖酸类肥料等改良盐碱土,都可收到脱盐与培肥的较好效果。
匈牙利、罗马尼亚、前苏联、泰国、中国都在大面积盐土上种水稻,取得良好的改土增产效果。匈牙利专家通过对中欧及东欧地区盆遗土的研究提出灌溉冲洗、施用化学改良剂和种稻改良三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这一措施为当前改良盐渍化的重点措施。但这一措施要求水平排水畅通。合理轮作,深耕、伏耕、秋翻、选育抗盐作物种类品种,采用密播作物倒茬套种,利用地膜覆盖,盖草改良盐斑地等。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向土壤中注入聚丙烯酸脂溶液,与土壤形成0.5cm的不透水层,从而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盐份随毛管水蒸发向表土累积,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伊拉克土壤学家研究将沥青混入表层5cm土层中,然后冲洗,可提高土温1.3-2.3℃,从而提高盐份的溶解度,增加淋洗效果。施用磷石膏等化学改良剂等进行盐碱地改良。也可使用硫磺、含钙质的水、各种酸性肥料、碳渣等改良盐碱地。应用"康地宝"节水型盐碱土壤改良剂。
咸水灌溉虽然能增加土壤中盐份,但也能增加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溶液中的浓度?。美国、突尼斯、意大利、中亚、阿拉伯和北非分别用小于1g/1或3-8g/1的咸水灌溉,印度还研究利用稀得了的海水灌溉。美国和前苏联为利用咸水灌溉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种植耐盐碱的树种特别是能固氮的耐盐树种和草木(绿肥)植物,既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防止土壤表面积盐,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盐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降低土壤pH值,从而彻底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开展土壤水盐动态监测,对土壤盐碱化进行预测预报,为改良利用盐碱地提供科学依据,为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