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据我所知 湖北巨森钢化玻璃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百威路16号 湖北巨森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钢化玻璃、卫生洁具、厨具、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生产、批发、零售;仓储服务;货物进出口。 以上属于个...
1. 恒创·品艺装饰公司 2. 湖北盛唐艺风建筑...
湖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裕华区体育大街和槐安路交口东南角怀特陶瓷城505室 公交线路:45路 32路 844路 好多消费者...
湖北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范本
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章程范本 最新实用合同模板 湖北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 组织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和 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和其它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经 ________人民政府以鄂政函 (________)________号批准,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在 ________市 ________区________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 第三条、公司于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经中国证券监 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 ________月________日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 民币普通股 ________万股。其中 ________万股于 ________年________ 月
湖北华祥水泥有限公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个城市大比拼 4项核心指标居前列
全国“机遇之城”武汉排第四
智力资本和创新——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深圳
区域重要城市——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
健康、安全与治安——武汉、成都、杭州和广州、南京
经济影响力——深圳、广州、天津、武汉、杭州
昨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15》报告显示,武汉在国内20个“机遇之城”综合比拼中位居第四,排在深圳、广州和南京之后。在智力资本和创新,区域重要城市,健康、安全与治安,经济影响力等方面,武汉均位置靠前。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没有提及北京和上海,“两大国际性城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中国其他城市不在一个层面”。
与前三位存在一定差距
进入新常态,哪个城市更有“机遇之城”的气质?今年,报告选取的20个样本基本都是区域中心城市,包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福州、厦门、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深圳、南宁、重庆、成都、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
从“智力资本和创新”等10个维度58个变量考查,报告称,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排前四位。
报告认为,深圳、广州和南京等构成第一组城市,排名与上年相同。武汉及其后的6城构成“第二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位次未变,但武汉与前三位存在一定差距。
调研发现,在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方面,位于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排名普遍靠前,而东北及西部内陆城市的排名则普遍靠后。
对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不仅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更蕴藏着因为深刻转型带来的重大机遇和发展潜能”。
“政府服务能力”仅次于广深
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根基,“智力资本与创新”被作为首个考察指标。
报告显示,在“公共图书馆”和“创新城市指数”方面,武汉的排名较靠后,但其他各方面发展都较均衡,“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良好的就业人员教育水平和创业环境将成为武汉进一步推进发展开放的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的“医疗体系服务水平”在20城市中位列首位,拥有三级甲等医院的数量和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均排在第二位。
在“政府服务能力”这一维度上,武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变量“城市管理水平”位列20个城市中的第二名,而变量“信息公开指数”则有待加强,排第九位。
在“经济影响力”这一核心指标上,通过研究“知名企业数量”、“每万人金融从业人员”、“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武汉位居第四。
普华永道中国公共政策与监管事务主管合伙人吴卫军认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为区域内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刘晓杰)
来源:楚天金报
新华社合肥6月28日电 题:“转”出来的活力——“玻璃之城”蚌埠的创新实践
新华社记者王正忠、张紫赟
民间投资被业内视为“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发动机”。在安徽省蚌埠市,前5月民间投资增长37.6%,远高于全国8.1%的增速,并且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5%,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市场活力的加速释放,得益于该市转变发展方式,驶入了科技创新的快车道。
转产业结构 从“老工业基地”到“新兴产业高地”
蚌埠玻璃行业因毗邻优质的石英砂基地一度辉煌,享有“玻璃之城”美誉,随着传统玻璃业产能过剩,如今,一块块薄如蝉翼、可弯曲、可实现光电转化的新玻璃,正取代早年笨重、附加值低的建材玻璃。
继超薄电子玻璃、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相继刷新世界纪录,2018年超薄高铝盖板玻璃再次打破国外垄断……蚌埠玻璃在行业细分领域一次次攀上创新高峰,形成了从硅砂加工,到超薄玻璃基板,再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
玻璃业转型升级只是蚌埠壮大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1至5月份,该市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超20%。
“5月份签了200多台机器人订单,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量。”在安徽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区内,运营经理刘子雨指着大小不一的工业机器人说,随着产品自主化程度提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公司计划将年产2000台的生产线扩大到年产5000台。
唯有创新方能成为领跑者。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完成“国家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项目,推动了我国抗菌医药从仿制向创新的历史性转变,获得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药品解决了药物代谢活性弱、抗菌效果不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重大难题。”环球药业董事长王祥说,截至去年底,该品片剂销售额已达2.52亿元。
转创新路径 打破壁垒激活“一池春水”
在位于蚌埠市高新区的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内,董事长王小飞指着一款低压智能断路器说,它的体积比国内外同等产品缩小30%以上,并实现了框架电流等级达8000A的首次突破。“独创独有得益于产学研合作。”
据介绍,作为一家生产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科电力自2015年起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清华大学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创新“高校研发、企业买单、共享效益”的产学研模式,每年投入上亿元,短短4年时间便取得96项专利,且每年都有10多个新产品面市。
如何让曾经束之高阁的论文产生经济效益,如何激活人才资源?在蚌埠,越来越多企业家转变“等靠要”理念,探寻更多打破产学研壁垒的方式,发力创新。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医研产”新路。
“一线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清楚影响医疗设备使用效果的关键技术在哪儿。但过去这些宝贵经验在发了论文后往往便束之高阁,没有产生实际价值。”奥弗公司副总经理孙莉江说,通过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医院共建专利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奥弗以病人临床需求为方向,吸纳医生临床经验,将“论文”“一线经验”在与企业对接合作后转化为产品,实现了精准创新。
他举例说,去年6月,在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后,很快便完成三个接洽项目的试验等。目前,无喉发声管和气管狭窄扩张器两项产品已研制出样品。“为促进创新成果向企业集聚,我们给予专利贡献者最高达8%的收益回报。”孙莉江说。
“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之源,而产学研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分析说,蚌埠市这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有效激活了万众创新的“一池春水”。
转服务方式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是蚌埠市政府工作人员常挂嘴边的顺口溜。
如今在这里,得益于放管服改革,“不见面审批”或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已达90%以上。在大幅减少审批事项同时,该市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向企业提供从项目立项、征地、开工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跟踪帮办服务。
“我们决定在蚌埠投产之际,办事人员入驻企业现场办公,以往18个月才能办完的证照办理、用地审批、厂房建设等,我们在9个月之后便实现投产。”时隔4年,王小飞仍记忆犹新。正是因为看好蚌埠的创新环境,这家公司随后把位于江苏的研发中心和集团总部也搬迁至此。
在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的流水线上,每块玻璃经历上片、清洗、激光刻蚀、测试等20多道自动化生产环节。这里生产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高达15%,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政府前期参与投资入股,将在企业做大做强后退出,溢价部分用于奖励人才团队。这种激励方式有效增强了企业与人才的创新动力。”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根保说。
逐渐优化的创新环境令蚌埠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这个十年前每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不足百件的老工业城市,去年发明专利授权548件,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近3.2万户,比上年增长19.2%。
十堰工业新区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和生态园区建设—— “绿色行动”打造“生态之城”
近年来,十堰工业新区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和生态园区建设,结合“五城联创”工作,大力开展“绿色行动”,打造“生态之城”,一座规划布局合理、现代气息浓厚、生态景观悦目、基础设施完善的“西部现代新城”呼之欲出。
裸露山体披绿。自建设之初,工业新区就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在实施山地整理时,对所有永久保留的裸露山体,采取客土喷播方式绿化,临时保留山体挂三维网,边坡栽植灌木和播种草籽,防止水土流失。2014年,工业新区完成园区近30万平方米裸露山体客土喷播,今年6月对园区主次干道沿线裸露山体边坡实施防护覆盖,挂绿色三维网2万余平方米。如今的工业新区,放眼望去一片绿色。
生态景观扮绿。为打造生态环保绿色新城,近年来,工业新区引进国内知名园林绿化公司,设计并实施主次干道绿化景观工程。先后投入资金完成发展大道(园区段)、建设大道一期及二期、B园三条路(装备路、兴业路、风神大道)、生物产业园通车段绿化。今年以来,完成生物产业园2.4万平方米孵化中心广场景观绿化,在A园猛士路、福兴路、风行路全部栽种行道树,养护A园近12万平方米的绿化带。目前,工业新区条条大道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建设大道的万株樱花、发展大道(园区段)的“一线五园”、风神大道的火红枫叶、兴业路上的金黄银杏等。
保留山体增绿。为更好地落实碳减排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园区,工业新区积极争取,由东风公司捐助的十堰首个“碳平衡”生态保护林项目于4月在A园正式启动。根据规划,近200亩山地“碳平衡”生态保护林着重于自然、生态,以植树造林的方式,通过氧排量的增加来置换工厂的碳排放量,在强化自然环境固碳能力、增加林木资源的同时,构建绿色生态循环链,实现碳的平衡,以此发展经济,造福社会,美化环境。同时,在工业新区规划中,对每个园区都保留2个以上永久山体,按发展需要建设生态景观山体公园,实现生态平衡。
园区企业添绿。工业新区严格要求入驻园区的企业绿化率不得小于控制性详规要求的1.0以上,鼓励企业充分将可绿化面积进行绿化、美化,打造绿树成荫,草地、花坛、高矮树木错落有致,“绿、净、美、亮”的优雅环境,对绿化面积不达标的企业,严格要求还建绿地。通过各项有力措施,工业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花园式工厂”,B园动力总成、A园东风神宇等企业优美的厂区环境,不仅陶冶了员工情操,而且展示了现代化工厂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