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汉代建筑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

汉代建筑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社会经济、文化首次得到极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汉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建筑科学上,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大木构架体系都己出现并趋于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布局和外部造型亦基本完备,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己基本形成和台基。台基是承受房屋整个荷载的基础,也是构成房屋比例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台基的产生最初是由于房屋建筑功能结构的需要,并逐渐渗入了人们一定量的审美及思想观念,进而甚至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等级身份及进行精神统治的一个重要标示。

一、夯筑技术及瓦的使用是台基的出现成为可能和必然。据考古发掘材料显示,我国早期的宫殿建筑出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晚期,尽管当时还处于"茅茨土阶"阶段,建筑装饰也仅"蜃灰垩壁"而己,却是我国原始建筑向传统建筑转变的一个关键时代。《世本·作篇》:"桀作瓦屋"。《淮南子·说山训》:"桀有得事"。高诱注:"谓若作瓦以盖屋遗后也"。但目前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尚末发现商代的用瓦实例。1976年,在陕西岐山、扶风两县的周原一带发现了两处西周建筑遗址,在其中较早的一处房屋堆积中发现了少量的瓦、瓦型较大,可能仅用于茅草屋顶的脊部及天沟。春秋时期,瓦的使用逐渐得到普及。夯土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历史上的又一件大事。

1977年,在河南登封告城王城岗遗址发现了东西骈列的两个小型城堡的夯土墙基,据对夯土中出土的木炭的年代进行测定,其结果为距今4010±85年(树轮校正为4415±140年),约相当或稍早于夏朝开国的年代。其实用夯技术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已在房屋的基槽及居住面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房屋建筑结构较为原始、材料较为简单,使这一技术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瓦的发明及使用,建筑结构及功能的进一步扩大,使建筑物的自重大大增加,借助于夯筑技术,利用便利的粘土来做房屋的台基和墙身就成为一种必须。

二、汉代及其以前的台基、基础和地面处理《周礼·考工记》:"殷人重屋,堂侑七寻,堂崇三尺","周人明堂……堂崇一筵。"(筵,《说文·竹部》:"筵,竹席也",是铺于下层垫底之竹席。筵不但是当时最重要的家具之一,还是宫室建筑的基本度量单位,其尺寸通常较大)。在陕西周原一带发现的两处西周宫殿建筑遗址也证实,其中心殿堂台基比庭院高出0.75米以上,比商代有了很大的提升。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的统治秩序得以确立,宫室的"规矩制度"也已有了明确的规定。《礼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使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大的艺术创造物首次融入了等级的概念,这一观念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营造实践,成为两千多年传统建筑活动等级制度的滥觞。

汉代的建筑,从现存画像砖石建筑图形和建筑遗址来看,大部分厅堂和楼阁都有较高的台基,单体建筑台基面积较小,宫殿区或多层连片建筑台基面积较大且分多个层次。在古代传统建筑技术条件下,大面积的基础连片同时夯筑,使之成为"一块玉儿",其效果同今天的"箱形"或"片筏"基础相类似。商周以后,特别是自春秋时期,在宫殿群中"殿基高巨之风"日盛的同时,又开始兴盛一种高台建筑。其实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建有"广三里,高千尺"的鹿台。春秋时期,在卿大夫的府宅中也建有高台,供平时游娱、战时避险。战国时,诸候竞相夸耀国力,纷纷建起规模宏伟的高台建筑,现齐都临淄故城内的"桓公台"仍保留有14米残高。到了汉代,高台建筑达到了其历史的高峰。元李好问曾述其所见曰:"

予至长安,亲见汉魏故址,皆因高为基,突兀峻峙,崒然山出……望之使人神志不觉森竦"。长乐宫内的酒池鸿台(据传为秦始皇所造),"高四十丈,上起观宇"。(按汉尺一尺等于24厘米计算,四十丈约为96米高)。武帝时,在建章宫内造有神明台以求仙者,高五十丈,上有九室,其上又有承露盘,高二十七丈,大七围。东汉末年,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和十八年先后在邺城修筑铜雀、金虎和冰井三台。"铜爵台高十一丈,有屋一百二十间……金虎台有屋一百三十间,冰井台有冰室三与凉殿,皆以阁道相通,三台崇举,其高若山云。今邺城北遗址中铜雀台残高4-6米,金虎台残高12米。从对秦汉高台建筑基址的解剖来看,当时的台基主要为土筑夯实成基。《考工记》中曾对这一技术有简约描述:

"凡任索约,大汲其版,谓之无任。……囷窌仓城,逆墙六分。"后世的大建筑学家李诫总结道:"筑基之制每方一尺,用土二担,隔层用碎砖瓦及石札等亦二担,每次布土厚五寸,先打六杵,次打四杵,次打两杵……"。其实这种方法早在十四世纪以前的商代建筑台基上就已使用了。与宫殿高台建筑相比,一般的单体及居住建筑基础的处理则没有那么恢宏。一般建筑其基础多为平地挖槽,槽的深浅不一,根据房屋荷载而定,宽同墙垣式略宽,槽底夯实后再在槽内夯筑墙基。最近,在福州新店古城的考古发掘中,清理汉初城墙一千余米,在其城墙的基础下还发现了一层厚约40厘米的纯砂层,砂层内有铁渣和陶粒,砂层直接铺在坚硬的鹅卵石自然地层上。

西汉时,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和穿斗两大结构体系日趋于成熟,梁架结构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室内空间,增强了室内采光,这也是建筑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两汉砖石画像及部分画像石墓的结构来看,独立承重结构的支柱在当时已被广泛采用,墙内柱及半附墙壁的附壁柱仍是支承屋顶整个荷载的主体。无论是独立柱、附壁柱、还是墙内柱,柱下都有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柱础石。柱础石有大有小,大者长宽分别在90及60厘米左右,小者长宽约30-50厘米不等。柱础石的埋深一般与槽基同深。古代的地面处理,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主要有夯筑、方砖墁地和彩绘地坪。自原始社会时起,人们就很重视室内地面的处理,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已普遍使用黄土或料礓筑成基层,以"白灰"抹面来处理居住面。江汉平原的大溪文化居住遗址中,人们除用近似膏泥的灰白色土筑基外,还普遍采用火烧技术使地面硬化,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1974年至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咸阳发掘了秦咸阳宫的一部分宫观建筑,"其一至七室的地面为光滑、平整、坚硬表面施朱红色的'丹池',其他室的地面则是用方砖铺成"。

汉长安城未央宫铺地的方砖还饰有回纹、小方格纹等几何纹样。在长安城的桂宫二号建筑基址中,考古工作者还清理出了原来的草泥地面,作者推测这也应该是所谓的"土被朱紫"地面。

三、汉代建筑科学在基础处理上的成就综上所述,到两汉时期止,我国的传统建筑在基础的处理上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主要表现在:

1、基础的处理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要和形态差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形式。

2、基础墙体的处理已有了收分的概念,增强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

3、基础夯土直接打破生土,说明汉代人们对地层耐力及土的物理性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4、砂垫层的使用,是古人对长期建筑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地层土壤性质尤其是砂的性质进一步认识的结果,进而也说明当时人们对地层应力及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开始有所研究。

5、柱和墙结合使用,是对原始木骨泥墙建筑结构的发展,也是后代砖木混合--"墙倒屋不塌"结构的基础。柱础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承重柱在结构上的稳定性,同时也减轻了地下土壤中的水分对柱根部的侵蚀。但是,由于受时代发展及建筑实践活动的制约,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活动还存在着重外部形态、轻内部结构的观念,对建筑活动本身还未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且缺乏灵活多变的具体措施,带有一种模式化的倾向。如砖的应用早在西周时就已开始,秦汉时期砖瓦的烧制技术及质量已相当成熟,"秦砖汉瓦"享誉中外。

西汉中期以后,在墓葬建筑中砖被大量地使用,但在居住遗迹中,当瓦被大量发现的同时,砖的大规模使用却严重滞后,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研究者的注意。由于受文献及考古发掘材料的限制,古人对浅层地下水及桩基础的处理,我们尚未找到详实的材料。但从汉代画像砖(石)图像来看,在桥的中央已有独立桩基的存在。随着以后考古发掘材料的日益丰富,我们对汉代及其以前在建筑基础处理方面成就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和深刻

查看详情

汉代建筑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地径15-18cm,高度2-2.5m,冠幅150-180c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地径21-23m,高度3-4m,冠幅2-2.5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地径18-20cm,高度200-300cm,冠幅150-200c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造型罗

  • 造型罗松;型号、规格:种类:造型罗松;规格:基径:10cm,造型片数:6-8片,自然高×冠幅:200-250cm×200-250cm,土球直径:80cm;品牌:绿态
  • 绿态
  • 13%
  • 深圳市宸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松球

  • 株高100m,冠幅80-100cm
  • 韶顺然花木场
  • 13%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韶顺然花木场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建筑杂工

  • 工日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围挡

  • 2厚热镀锌钢板机械冲孔,孔径φ10,100*100*5方钢防风斜撑,详见《中山市建设施工装配式围挡图集》
  • m
  • 中山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杂工

  • 工日
  • 深圳市2022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杂工

  • 工日
  • 深圳市2022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杂工

  • 工日
  • 深圳市2022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汉代画像砖套装

  • 材质:陶制尺寸:≥长310mm宽238mm宽30mm标配:4个/套用途:用于拓印、了解学习传统画像等
  • 1套
  • 1
  • 国产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8-09
查看价格

建筑模型

  • 1:110定制建筑模型3500×3500建筑用模型专用ABS跟进口亚克力制作,建筑与路网发光,环境淡雅写实制作.
  • 1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09
查看价格

建筑

  • 搭建一个建筑模型,底部放置有数块砖块,参观者可以拿砖块填补到建筑上,模拟砌墙,可以做出自己设计墙.以及有运输砖块装置,可以在地面以及高台之间运输.
  • 1项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0-24
查看价格

建筑

  • 搭建一个建筑模型,底部放置有数块砖块,参观者可以拿砖块填补到建筑上,模拟砌墙,可以做出自己设计墙.以及有运输砖块装置,可以在地面以及高台之间运输.
  • 1项
  • 1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14
查看价格

建筑

  • 搭建一个建筑模型,底部放置有数块砖块,参观者可以拿砖块填补到建筑上,模拟砌墙,可以做出自己设计墙.以及有运输砖块装置,可以在地面以及高台之间运输.
  • 1项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16
查看价格

汉代建筑特征

阶基

阶基为中国建筑三大部分之一。其在汉代,前殿,"疏龙首山以为殿台";"重轩三阶",文献可稽。川康诸阙亦有下以阶基承托,阶基四周刻作若干矮柱及斗者。画像石中,厅堂及阙下亦多有阶基,亦用矮柱以承阶面,柱与柱之间刻水平横线,殆以表示砖缝。直至唐五代,此法尚极通行。

柱及础

彭山崖墓中柱多八角形,间亦有方者,均肥短而收杀急。柱之高者,其高仅及柱下径之三点三六倍,短者仅一点四倍。柱上或施斗拱,或仅施大斗,柱下之础石多方形,雕琢均极粗鲁。孝堂山石室正中亦立一八角柱,高为径之三点一四倍,上下同径无收杀。其上施大斗一枚,其下以同形之斗覆置为础。出土汉墓砖中亦有上有斗下有斗形础之圆柱或八角柱,殆即此类柱之砖制者;但较为修长,其高可及径之五六倍。画像石中所见柱,难以判其为方为圆,柱下之础石,似有向上凸起而将柱底凹入,使相卯合者。汉代若果有此法,虽可使柱稳定,然若上面重量过大或重心偏倚,则易使柱破裂,故后代无用此法者。

门窗

门之实物存者唯墓门。彭山墓门门框均方头,其上及两侧均起线两层。石门扇亦有出土者,均极厚而短,盖材料使然也。门上刻铺首,作饕餮衔环图案,明器所示,则门框多极清晰,门扇亦有作铺首者。函谷关东门画石,则门之两侧,有腰枋及余塞板,门扉双合,扉各有铺首门环。明清所常见之门制,大体至汉代已形成矣。

窗之形状见于明器者,以长方形为多,间亦有三角,圆形或它种形状者。窗棂以斜方格为最普通,间有窗棂另作成如笼,扣于窗外者。彭山崖墓中有窗一处,为唯一之实例,其窗棂则为垂直密列之直棂。平坐与栏干画像石与明器中之楼阁,均多有栏干,多设于平坐之上。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直接与腰檐承接。后世所通用之平坐,在汉代确已形成。栏干样式以矮柱及横木构成者最普通,亦有用连环,或其它几何形者。函谷关东门图所见,则已近乎后世之做法与权衡矣。

斗拱

汉斗拱实物,见于崖墓,石阙及石室。彭山崖墓墓室内八角柱上,多有斗拱。柱头上施栌斗(即大斗),其上安拱,两头各施散斗一;拱心之上,出一小方块,如枋头。斗下或有皿板,为唐以后所不见,而在云冈石窟及日本飞鸟时代实物中则尚见之。拱之形有两种,或简单向上弯起,为圆和之曲线,或为斜杀之直线以相联,殆即后世分瓣卷杀之初型,如魏唐以后通常所见;或弯作两相对顶之S字形,亦见于石阙,而为后世所不见,在真正木构上究否制成此形,尚待考也。川康诸石阙所刻斗拱,则均于栌斗下立短柱,施于额枋上。拱之形式亦有上述单弯与复弯两种;拱心之上或出小枋头,或不出。斗下皿板则不见。朱鲔石室残址尚存石斗拱一朵,乃以简单弯拱托两散斗者,与后世斗拱形制较为相近。

明器中有斗拱者甚多,每自墙壁出拱或梁以挑承栌斗,其上施拱,间亦有柱上施栌斗者。"一斗三升"颇常见。又有散斗之上,更施较长之拱一层者,即后世所谓重拱之制。散斗之上又有施替木者。其转角处则挑出角枋,上施斗拱,抹角斜置,并无角拱。

画像石中所见斗拱多极程式化,然其基本单位则清晰可稽。其组合有一斗二升或三升者,有单拱或重拱者;有出跳至三四跳者;其位置则有在柱头或补间者。

综观上述诸例,可知远在汉代,斗拱之形式确已形成,其结构当较后世简单。在转角处,两面斗拱如何交接,似尚未获圆满之解决法。至于后世以拱身之大小定建筑物全身比例之标准,则遗物之中尚无痕迹可寻也。

构架

川康诸阙,在阙身以上,檐及斗拱以下,刻作多数交叠之枋头,可借以略知其用材之法。朱鲔墓址所遗残石一块,三角形,上刻叉手,叉手之上刻两斗。其原位置乃以承石室顶板者。日本京都法隆寺飞鸟时代回廊及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均用此式结构,汉代建筑内部结构之实物,仅此一例而已。

屋顶与瓦饰

中国屋顶式样有四阿(清式称庑殿),九脊(清称歇山),不厦两头(清称悬山),硬山,攒尖五种。汉代五种均已备矣。四阿,不厦两头,硬山见于画像石及明器者甚多。攒尖则多见于望楼之顶。九脊顶较少见,唯纽约博物院藏明器一例,乃由不厦两头四周绕以腰檐合成。二者之间成阶级形,不似后世之前后合成一坡者。此式实例,至元代之山西霍县东福昌寺大殿尚如此,然极罕见也。重檐之制,见于墓砖,其实例则雅安高颐阙。汉代遗物之中,虽大多屋顶坡面及檐口均为直线,然屋坡反宇者,明器中亦偶见之。班固《西都赋》所谓"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固以为汉代所通用之结构法也。嵩山太室石阙,将近角瓦陇微提高,是翘角之最古实例。

檐端结构

石阙所示,由角梁及椽承托;椽之排列有与瓦陇平行者,有翼角展开者,椽之前端已有卷杀,如后世所常见。

屋顶两坡相交之缝,均用脊覆盖,脊多平直,但亦有两端翘起者。脊端以瓦当相叠为饰,或翘起,或伸出,正式鸱尾则未见也。

汉瓦有筒瓦、板瓦两种,石阙及明器所示多二者并用,如后世所常见,汉瓦无釉,而有涂石灰地以着色之法。瓦当圆形者多,间亦有半圆者。瓦当纹饰有文字,动物,植物三种,当于雕饰题下论之。砖作汉代用砖实例,均见于墓中。墓壁砌法,或以卧立层相间,或立砖一层,卧砖二三层;而各层之间,丁砖与顺砖又相间砌,以保持联络。用画像砖之墓,则如近代用"面砖"之法,以画像之面向外。墓室顶部穹窿之结构,有以平砌之砖逐层叠涩者,亦有真正发券者,前者多见于辽东高丽,后者则中原及巴蜀所常见也。

砖之种类

有普通砖,通常砌墙之用;发券砖,上大而下小;地砖大抵均方形,空心砖则制成柱梁等各种形状,并长方条,长方块,三角块等等,其用途殆亦砌作墓室者也。

雕饰

崖墓门上,石阙檐下斗拱枋柱间,石室内壁面,为建筑雕饰实例所在,其它出土工艺品如铜器漆器等,亦可略窥其装饰之一般。建筑雕饰可分为三大类,雕刻,绘画及镶嵌。四川石阙斗拱间之人兽,阙身之四神,枋角之角神,及墓门上各种鱼兽人物之浮雕,属于第一类。绘画装饰,史籍所载甚多,石室内壁之"画像",殆即以雕刻代表绘画者,其图案与色彩,则于出土漆器上可略得其印象。至于第三类则如古籍所谓"饰以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之类,以金玉珍异为饰者也。

雕饰之题材,则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文字,几何纹,云气等。

人物或用结构部分之装饰,如石阙之角神,但石室壁面,则多以叙史纪功,武氏祠画像,图案多程式化,朱鲔祠则极自然写实。动物以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为最常见,川康诸阙有高度写生而强劲有力之龙虎、四神瓦当传世者亦多。此外如马,鹿,鱼等皆汉人喜用之装饰母题也。植物纹有藻纹,莲花,葡萄,卷草,蕨纹,树木等,或画之壁,或印之瓦当。文字多用于砖瓦铭刻,汉瓦当之以文字为饰者尤多。几何纹则有锯齿纹,波纹,钱纹,绳纹,菱纹,S纹等等。自然云气,见于武氏祠;董贤宅"柱壁皆画云气花卉",殆此类也。

查看详情

汉代建筑秦、汉建筑成就

一、秦王朝历史虽然短促,但在建筑上留下的彪彰业绩,却是千载以后仍为世人所仰叹的。阿房宫、骊山陵、万里长城,以及通行全国的驰道和远达塞外的直道,工程浩大宏伟,予后世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的礼制建筑,也都是十分宏伟壮丽的。这些大规模工程,在施工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必定十分复杂艰巨,然而又都能得到顺利解决,古人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和经验,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令人折服的。

二、中国的木框架建筑,特别是以抬梁式为主流的结构形式,到秦、汉时期已经更加成熟并产生了重大的突破。首先是在大跨度梁架方面,秦咸阳离宫一号宫殿主厅的斜梁水平跨度已达10米。可以想象,雄伟的阿房宫前殿的主梁,一定不会小于这个跨距。而千年后另一宏大建筑--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的主梁,亦未超过这一限度。这表明至少在秦代,对木结构梁架的研究和使用,就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高层建筑的木结构问题,到汉代也得到了解决(虽然西汉武帝时所建的井干楼结构是用大木套叠的井干)。抬梁式木构施于高层建筑的形象,可见于画像砖及陶楼建筑明器,其柱、梁、枋、斗拱的结构与组合形式已很清晰。因此可以断言,这类建筑的出现,不应迟于东汉中期。它们的产生和运用,使得中国建筑又有了新的突破,名噪一时的"高台建筑"退出历史舞台不是没有原因的。

三、陶质砖、瓦及管道的使用,到秦、汉时亦有了新的发展。陶砖不但用于铺砌室内地面,而且用作踏道,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还被用于贴砌墙的内表面。砖瓦的表面上,还要模印成纹样。汉代则大量用砖于地下工程,例如西汉长安城的下水道,以及许多空心砖墓和砖券墓的地下结构。它们是否也曾用于地面建筑,目前未见实物。但从少量陶楼明器中看到墙面有划为纵横砖缝的表示,而且至少还有两例陶楼下部已施用半圆拱券。此外,前述画像石中多次表现之弧状拱桥的形象,应非当时人所臆造。在某些画像砖和画像石中的建筑台基,似乎也是以条砖包砌其外表面的。若干建筑的正脊,亦有类似的砖砌现象。

四、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方式是柱梁或墙梁式,但从西汉初已开始使用正规的拱券结构了。这时以筒拱为主要结构形式,大量用于下水道及墓葬。为了加强拱券的承载力,使用刀形或楔形砖加"枞",叠用多层拱券,及在券上浇注石灰浆等措施。到东汉时才出现覆盖于方形或矩形平面上的穹窿。

五、在墓葬中大量使用画像砖和画像石,以代替容易朽坏的传统壁画与木雕。这些刻画在门楣、柱、墙、门扉等表面的形象,通过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墓主事迹、装饰图案等,表现了生者对神鬼的崇敬,对死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雕刻手法上,既有线刻,也有浅浮雕和深浮雕,甚至还有圆体的透刻。大概是为了造成似壁画的多彩效果,在某些画像砖和画像石上还涂上了红、绿、黑、黄、紫等各种颜色。这些都使我们得以更加形象地看到了当时世俗生活和社会思想的一个反映面,以及传统雕刻艺术所达到的艺术水平。此外,画像砖、画像石除了表现自身的艺术风格,还和其他墓中建筑构件如柱、梁、斗拱上的艺术处理(浮刻、圆雕、壁画等)相配合,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如山东沂南和安丘石墓及洛阳空心砖墓中所示。

查看详情

汉代建筑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汉代建筑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文献

对汉代建筑明器中屋顶特征形式的初探 对汉代建筑明器中屋顶特征形式的初探

对汉代建筑明器中屋顶特征形式的初探

格式:pdf

大小:318KB

页数: 2页

以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为例,就某些建筑明器中屋顶所表现出的特殊形式:屋面"反宇"及檐口形式进行阐述,介绍了这两种特殊形式的做法,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研究汉代建筑明器屋顶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论汉代建筑凤鸟脊饰的文化渊源 论汉代建筑凤鸟脊饰的文化渊源

论汉代建筑凤鸟脊饰的文化渊源

格式:pdf

大小:318KB

页数: 2页

汉代建筑盛行的凤鸟建筑脊饰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文章分析了汉代建筑凤鸟脊饰的文化渊源,并探寻在此文化背景下凤鸟的艺术形象处理,是对传统文化与建筑脊饰的再认识,强调了建筑装饰与文化间紧密的联系,为当前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秦汉建筑院落组群

汉代建筑组群多为廊院试布局,常以门、回廊衬托最后主体建筑的庄严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纵横参差的屋顶,以及门窗上的雨塔,衬托中央主要部份,使整个组群呈现有主有从,富于变化的轮廓。

查看详情

长乐未央 | 建筑史话04

王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第四课 长乐未央

大家好,前几讲我们讲了古罗马建筑的辉煌成就,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一讲和古罗马同时期的中国汉代建筑的大观。

正式开始讲之前,我给大家朗诵一首词,是李白的《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登临的乐游原是唐长安的制高点,一个高起来的台子。在关中平原有很多这种高起来的土平台,比如乐游原、白鹿原等等。像李商隐非常有名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登乐游原吟诵出来的。

李白、李商隐在乐游原上看汉家陵阙会是什么感觉呢?汉家陵阙在他们的西北边,隔着渭河,汉代的帝陵就像一座座黄土的金字塔一样一字排开。在唐朝的时候,汉长安已经灰飞烟灭了,确实,汉朝最辉煌的影像就浓缩在“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里了。

▲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左右滑动) ©王南 绘

如果要谈汉朝建筑,或者写关于汉朝建筑的书、开关于它的课,最痛苦的一点,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前几堂课我们讲古罗马建筑的时候是多么奢侈呀,同时期的西汉的建筑呢,地上建筑全部灰飞烟灭了。这件事情不太好讲了,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悲剧吧。

首先我们用木结构建造,我们就不够坚固和永恒。再一个,我们有着历史悠久的破坏大潮,从项羽一把火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开始,掀起了坏头。我们现在地上保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已经是中唐时期了,公元782年,和古罗马的建筑那真是没法比。

▲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还好,中国古代人有一个特殊的观念:事死如事生。汉代是一个非常讲究厚葬的年代,会想尽办法把逝者生前所享有的一切,都以某种方式,或直接或象征地放到他的墓里面去。这下很好呀,汉代建筑就有很多直接或者间接的材料在汉代的陵墓当中。

用今天的话说,好像汉朝建筑地上的不见了,可是地下还存着一个备份。木心写过一篇散文,叫《哥伦比亚的倒影》,我很喜欢,如果借他这个说法的话,我们今天用来讲汉朝建筑的,其实是它地下的备份,就像它的一个倒影一样,我们一起来欣赏辉煌的汉朝建筑的倒影吧。

今天大家一般去的西安古城在这个位置,它的西北边是汉长安城。隔着西安的母亲河——渭河,西汉帝陵一字排开,从阳陵、长陵一路到最西端的茂陵。

当然西汉有两个陵在白鹿原这儿,一个是文帝霸陵,一个是宣帝杜陵,但最主要的九座都在渭河以北,形成李白词中的景象。

▲ 西汉十一陵布局示意图

©《西汉十一陵》

还是一样,我们看一看那个时代生活的大舞台,和古罗马城一样辉煌的汉长安城。

汉代所有最杰出的建筑,基本上都汇聚在汉长安城当中。有的时候,我们会在汉长安城考古的遗址里发掘出这样的瓦当,写着“长乐未央”。这是汉长安城最重要的两个巨型宫殿,基本上可以用它们来指代长安。

▲ 汉未央宫椒房殿遗址出土“长乐未央”瓦当

©《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下册)》

这是汉长安城的平面图。汉长安城最先建造的是东南角的长乐宫,这其实是在秦代离宫的基础上建造的,刘邦常年居住在这里。长乐宫是一个什么规模的建筑呢,十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

▲ 西汉长安城示意图

©《汉长安城未央宫》

汉代第一个自己经营的宫殿是未央宫,七倍于今天的紫禁城。这两个宫殿基本占了汉长安城南半部的绝大部分地方,所以可以用它们来指代整个城。

汉长安城整个城墙里的面积是36平方公里,前几天我们讲罗马发展到帝国鼎盛时期有20平方公里,汉长安城几乎两倍于它。而且我们有非常规整的规划。

汉长安城少府遗址(摄影:苟秉宸)

还记得乱糟糟的罗马吧?各种大型的建筑和民居挤在一块。可是汉长安城首先是有完整的城墙,而且它有南北向的大街,基本是城市的中轴线,把汉长安城平分成左右两半。

从这个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整个城基本上是被宫殿笼罩了,有明光宫、桂宫、北宫,宫殿大概占了整个城市面积的7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宫殿的都城,也是皇权极致的一种体现。

▲ 西汉长安城示意图

©《汉长安城未央宫》

汉长安城长得有点怪怪的,对不对?东西这两条墙比较规整,南北这两条墙曲里拐弯的,斗折蛇行。后世有一种说法,说北城墙像北斗,南城墙像南斗,还称汉长安城是“斗城”。

当然也有当代的一些考古学者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这是牵强附会。不管是因为象天法地的原因,还是因地制宜的原因,其实整个汉长安城还是相当规整的,基本上在一个正方形的范围里,有明确的城门、城门对着的大街,棋盘式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了。

这和罗马这种自由生长的都城是有着非常鲜明的对比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都城规划其实是非常早熟的。这是今天能够看到的汉长安城城墙的遗迹。

▲ 西汉长安城南城墙遗址

今天我们可以来大谈一下夯土这件事情。中国古代人说中国建筑是土木之工,土对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我们文明的发源地中原地区到处都是黄土,所有重要的木结构建筑都建在一个夯土的台基上头,所有的城墙都是夯土的芯,所以夯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大工程。

夯土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一下,夯土,拆解开来就是“大”“力”“土”,用很大很大的力气来捶击土,使得台基、城墙非常坚固。

比如说要夯一个长方形的平台,我们撒了这么一块土,堆到一定的高度,一下,一下,一下——这些圆都要相切地夯过来,然后再一排一路夯过去。中间不是剩下好多缝吗,下一轮再夯的时候要这样夯,把它夯满为止,保证所有的土都被你这个大铁锭砸过。

这个事情要干多少回呢?看你这个建筑的重要程度。如果皇帝大殿的台基,要夯几十遍、上百遍,普通家里的宅子可能夯个几遍。

所以你想象一下古代营造的工地上,一个大宫殿里面千门万户,各种台基,工地上其实有很多人喊着号子,可能配一下秦腔是非常正确的。黄土满天,把它夯得很紧很实,到什么程度呢,千年不坏的程度。

考古学家们是非常爱这件事情的,看到夯土眼睛就放光。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李济说过一个事,说开始看到这样的土层,层层叠叠的,非常坚固,还以为是洪水冲积土,很长时间考古报告就这么写,直到后来发现原来这是建筑基址,中国古代人建造房子的方法。

所以只要是有夯土,就是有人工的痕迹,要么是城墙,要么是院墙,要么是建筑的台基,只要找到了这些夯土的边界,建筑或者城市的平面图就被勾画出来了。

汉长安断断续续的城墙就呈现为一截一截的夯土。还能找到城门,而且很清楚的完整的城门发掘出来,由三个门道对应进去三条大街。

▲ 西汉长安城门及街道示意图

©《中国古代建筑史》

这是城门的遗址,门洞地方的夯土都高出地面,还能看出中间的三条大道。这其实也对应了班固《西都赋》里面讲的“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整个汉长安城是四面,每面开三门,有十二个门,每个门对进去都有三条大路。

▲ 宣平门遗址

当然,也能挖出很多带风水纹饰的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实际上,这些饰物是古代人观天文对应的二十八宿,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北宫玄武,南宫朱雀。

▲ 宗庙遗址出土四神瓦当:1.青龙,2.白虎,3.朱雀,4.玄武

他们觉得天上有这些东西,地上就要有跟它对应的事物,所以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后来看风水的都讲这一套,其实是天文地理的一种对应。汉代又把它做成纹样装饰在瓦当上,可以看到汉代的建筑也好,城市也好,已经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汉朝开国的第一个重要建设是未央宫,而且在未央宫的建设当中,发生了一次刘邦和萧何的经典对话,被司马迁写进《史记》里,它可以看作中国历代宫殿营建的指导原则。

萧何自己在那儿哗哗做了很宏伟的规划,盖得特别特别壮丽。刘邦来视察,非常生气:前面秦始皇就是因为这样乱来亡的,你又给我搞这一套,我会被人骂的。甚怒。

萧何对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四海都是你家,宫殿当然要壮丽才能特别威严,而且让后面无法超越。结果龙颜大悦。

从此以后,这种过度的营建,把所有土木之工都集中在盖宫殿上具有了一种合法性。

当然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又很仇视这样,你搞得这么辉煌,我先把你弄掉。但是“非令壮丽无以重威”又可以再搬出来,我自己再狠狠地正当地来一遍,所以历朝历代这么干。

可惜的是,真正意义上代表了中国最高建筑技术、规模、艺术的典型宫殿,今天真正完整留下来的,只剩下北京故宫了,它大概是中国宫殿建筑史上中等规模的作品。汉代其实曾经达到过非常辉煌的高峰,我们刚才说长乐宫加上未央宫已经17个故宫那么大了,最小最小的桂宫也有两倍故宫那么大——盖宫殿狂人。

我猜测,当时宫殿里的交通方式是骑马或者乘马车,否则大家在里面就太辛苦了。

未央宫在整个汉长安的西南角上,《两都赋》里面讲过,“据坤灵之正位”,它处于坤位,八卦的坤位在西南角。这是当时天子的一种想法,天是乾,地是坤,我是地上的天子,我占据坤位就具备了合法性,所以把整个最重要的皇宫摆在长安城的西南角。

▲ 西汉长安城示意图

©《汉长安城未央宫》

未央宫一共有四个门,形成两条大道,也是《两都赋》里面写的,叫“经纬乎阴阳”,一经一纬。

它最主要的前殿,相当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在大道十字交叉口的西南边。最主要的后宫是这个二号基址,所谓的椒房殿。还有各种各样的亭台楼阁、沧池等等,大概是这么一个规模的东西。

▲ 未央宫平面示意图

©《汉长安城未央宫》

今天还能看到巨大的夯土台留在平原上,尤其是前殿遗址的夯土台。这个夯土台的面积大概是今天故宫三大殿所在的那个大台子面积的三倍,你想象一下,一个面积三倍于三大殿的台子,高度是两倍,非常壮观。

▲ 故宫三大殿全景

根据挖掘的遗址,也是前、中、后三大殿排开,可见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三大殿这种方式了。

▲ 未央宫及前殿遗址航拍(由北向南)

©《汉长安城未央宫》

早在《史记》里面就讲过,春秋战国时期大家其实就流行这么干,叫“高台榭,美宫室”。“台榭”这个词,我们经常会在古籍里看到的,什么是台榭呢?

中国用木结构建筑来盖房子,其实盖不了很高,尤其在早期技术还没那么发达,没有应县木塔这种技术,那怎么办呢?

刚才说的那个夯土呀,拼命往上堆,盖一个非常非常高的土台子,在那上面再盖木结构建筑,像天宫楼阁一样。你们都知道曹操有铜雀台,都是这个意思。可是现在基本上都只剩下大黄土台子了。

真正完整地堆了一个台榭,上面还能留下很美的木结构建筑的,是北京北海的团城。团城也是用夯土筑了一个城出来,然后上头盖很美丽的木结构建筑。

▲ 北京北海团城

就连团城这个台榭也差点没保下来,50年代修马路的时候差点就被拆了,梁思成先生花了很大力气,居然把它保下来了。这是梁思成保护北京为数不多的胜仗,是非常非常值得纪念的。大家下次去北海看一看,古代台榭的具体而微者,当然跟汉朝那些大的台榭是没法比了。

来看一下后宫的情况。远处这个是刚才说的前殿的大台阶,后寝是这一块儿,这就是皇后的椒房殿的遗址。从这个平面来推测,椒房殿更倾向于是大大小小的一些殿堂和廊庑、庭院组合得比较自由的一个布局。

▲ 汉未央宫椒房殿遗址航拍

©《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上册)》

椒房殿好玩的是它这个名字。我虽然是念建筑史的,但是不求甚解,很长时间我都以为是墙面涂辣椒或者是花椒,因为它说“以椒和泥,取其温而芬芳”。

后来知道是花椒树的花和到泥里面,涂到墙上是粉红色的,而且非常地温润。还有一种说法说花椒多籽,用来谐音“多子多福”,所以其实还是挺浪漫、美丽的一种涂料。

有的时候还会烧一些类似火炕的暖气设备,所以后宫还有温室殿。最厉害的是它还有夏天的清凉殿,通常是把很多冰块放在房间里,就是简易的空调,所以事实上未央宫应该还有冰窖。

很多皇宫里面有冰窖,这件事情是非常清楚的,今天故宫的冰窖还被改成了一个餐厅。金庸在《天龙八部》里写西夏皇宫也有冰窖,虚竹还在那里和西夏公主发生了爱情。当时宫殿里面想尽办法让四季过得舒适,在很多考古发掘或者文献当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事情。

▲ 故宫冰窖开辟为观众服务区

©京华时报-东方IC 图虫创意

前面的未央宫、长乐宫已经是这么辉煌了,可是汉武帝同志要为自己打造纪念碑的欲望简直就溢出汉长安的城墙去了,所以他在未央宫的西边,已经出了汉长安城,又建了更辉煌的建章宫,据说建章宫正殿的高台上可以俯视未央宫。

▲ 汉长安建章宫与上林苑示意图

©《中国古典园林史》

这样以后还不满意,把整个西南边更广袤的、比汉长安大得多的上林苑加以大肆营建。上林苑说是“周袤三百里,七十离宫别馆,皆可容千乘万骑”。

上林苑有一个非常大的水面,叫昆明池,在里面还操练水军,因为可能要跟粤国开战,这是它的实用功能。它最浪漫的一点,是用昆明池来象征银河,还摆了石头雕刻的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两岸。

最最神奇的事情是,牛郎织女被挖出来了。

▲ 上林苑遗址出土的西汉牛郎织女石刻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我实在不知道考古学者是怎么断定他们是牛郎织女的,听说好像这个是牛郎,她是织女。确实是在上林苑昆明池的遗址挖出来的,非常地写意。

这个传统一直传下来,今天还保留在颐和园里,所以颐和园也是拿昆明湖象征银河。这回牛郎织女不那样玩了,而是有一尊铜牛,用“牛”字来象征牛郎。你看这个铜牛深情地望向西北方,眼神含情脉脉,看着西北方的一个景区,叫“耕织图”。

▲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铜牛

整个上林苑里,或者武帝的营建,指导思想除了前面说的壮丽重威以外,又加入了一个更有趣的东西。

秦皇汉武都非常想成仙是真的,这时候就出来了很多《皇帝的新衣》里的骗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跟他说成仙的方法。方士说在海上会遇到神仙,但是要看有缘人才行。还说神仙好楼居,神仙在天上,所以你要盖很高很高的楼,但是也要看机缘,如果有机缘,你就能看到神仙降临了。

汉武帝他们这样的中国皇帝最后是会把这些骗子灭了的,但是因此在他的园林、在他的宫殿的营建当中,出现了很多浪漫的景象。比如说方士会说东海有仙山,蓬莱、方丈、瀛州,所以皇家园林里面就特别热爱一池三山这种模式,盖一个大水,中间摆三个岛来象征东海三山。

你看这还是颐和园,大家去看的话,今天还是三个仙岛在里面。

▲ 《都畿水利图》中的万寿山清漪园(今颐和园)昆明湖一池三山意象(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绘画卷·风俗画》

其实秦皇汉武都没有成仙,可是由于他们和方士之间这种有趣的互动,反而丰富了建筑学的观念,大家营造出像仙境一样的园林来,这件事情是很好的。

整个上林苑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园林,同时是一个大的动植物园,把各方的贡品、甚至抄家抄的奇珍异宝全部都填到这里面来,史书记载有白象、犀牛、能言鸟,夜晚会发光的巨大的珊瑚树等等,这么一来就更有仙境的味道。

这是大概的一个复原图,可以很好地说明建章宫和未央宫的关系。它们之间跨过城墙还用立交桥相连,古代叫复道。

▲ 建章宫与未央宫示意图

©《中国古典园林史》

另外一件事情,由于方士说仙人好楼居,所以他们盖了各种各样的井干楼、神明台、别凤阙,史书里记载全是五十丈高。如果真的按汉代的尺寸来算,五十丈高就是115米高——就算一半高都不得了了。

今天剩下一些遗迹,可以见到建章宫凤阙的遗迹,宫门边的一对大土墩,中间是大门。

▲ 建章宫双凤阙遗址

整个建章宫和上林苑的高潮是叫神明台的地方。如果记载正确,神明台本身已经115米高了,上面又摆了一个十几二十丈高的仙人承露盘。

是用来干吗的呢?方士教他,在这么高的地方承接到的露水非常好,和玉磨成粉,和在一起,喝下去,有点噎得慌,但是可以升仙。不知道武帝因此喝了多少玉粉,但承露盘变成一个非常非常精彩的景观。

今天在北海琼华岛的北坡上,能看到一个微缩版仙人承露盘,站在一个柱子上,一个仙人端着承露盘。可能怕鸟在里面干什么坏事,上面罩了一个铁丝网,但是是在模拟这件曾经在汉代宫阙里面非常辉煌的事物。

▲ 北京北海琼华岛仙人承露盘

李贺有首非常有名的诗描写这件事情,《金铜仙人辞汉歌》,名句我们大家都知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里面描绘说长安灭亡了,魏明帝要把仙人承露盘运到洛阳去,仙人居然潸然泪下,描绘了古都覆灭后的荒凉气氛。

本部分参考书目:

刘庆柱、李毓芳. 汉长安城.

[美]巫鸿著. 施杰译.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郑岩.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袁仲一. 秦兵马俑坑.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 汉阳陵.

何介钧. 马王堆汉墓.

郑绍宗. 满城汉墓.

王南.汉家陵阙.读库1304

来源:授权转载自一席公众号

查看详情

成都王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与项目

武侯水景剧场(建筑设计)——2010年根据建筑是实用的艺术这一理念创造出“再现三国”的汉代建筑风格剧场

锦里二期(园区规划、灯光设计)

三块砖·生活体验馆;

成都市川剧艺术中心(改造);

少城片区井巷子提档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琴台路(灯光设计);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