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淮河流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概论
第一节 淮河流域自然环境状况
第二节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第三节 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及治理状况
第二章 淮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重大事故分析
第一节 近年来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
第二节 1998年以来淮河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情况及其原因
第三节 水污染治理经济政策分析
第三章 淮河流域水污染对沿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第一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对沿淮地区居民健康影响分析
第二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对沿淮地区社会稳定影响分析
第三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对沿淮地区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第四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对沿淮地区工业发展影响分析
第五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对沿淮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分析
第四章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第一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淮河流域“三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第三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现状评价
第五章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主要问题分析
第二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第六章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研究
第一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
第二节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研究
第七章 淮河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第一节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
第二节 淮河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淮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建议
第八章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第一节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组成分析及其现状
第三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第九章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制建设研究
第一节 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制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 国外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
第三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现状
第四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
第十章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概况
第二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国外水资源管理体制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第四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
第十一章 淮河流域水资源产权与合理配置研究
第一节 水资源产权的界定与分析
第二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产权配置
第三节 淮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思路
第十二章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第一节 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
第二节 强化分区保护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建立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淮河流域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m3,属严重缺水地区。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瓶颈,成为沿淮地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对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五里湖谈太湖水污染防治 口 朱喜 摘 要 五里湖是太湖北部的一个湖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生活、工业污水入湖,湖水被严重污染。近年来,无锡市为治理五里湖水污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生...
先要实地考察淮河的水质和水量现状,停止破坏淮河生态系统和导致淮河生态恶化的一系列人为活动;再选取适当的修复技术,实施修复计划,逐渐恢复淮河各方面的生态功能,恢复淮河的自然生态系统。1、河道补水与生态防...
(三)全面治理泰晤士河 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淮河流域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一、淮河流域水资源节约与保护面临的难题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广、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区域以及粮食安全保障区域,其域内的水资源安全极为重要。近年来,淮河水利委员会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淮河流域的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出发,采用了熵值法和投影寻踪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趋势。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可靠,分析结果合理,评价结果可以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是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一种有效新方法。最后,提出了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以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为主线,阐明了尊重自然规律、建设生态农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破解我国粮食安全、水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关键。全书共六章,系统地介绍了生态农业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理论、技术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历史回顾;农业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水资源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保护和优化水环境,拓展生态农业的内涵;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技术。本本书旨在促进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农业水生态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夯实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并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本书适合长期从事农业、水利、环保工作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供相关院校的广大师生参考。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和对策研究》可供从事水资源管理的工作者,水资源管理、水利经济、技术经济、水文水资源、社会经济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普通院校师生参阅。
图书目录
第一篇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第一章绪论..........................................................................................(3)
第一节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勘查研究史简述................................................(3)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勘查研究技术方法进展................................................(5)
第二章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资源评价.........................................................(9)
第一节气象水文.................................................................................(9)
第二节地形地貌..............................................................................(10)
第三节水文地质分区及地下水资源赋存特征.............................................(11)
第四节水文地质参数....................................................................(15)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计算评价...............................................................(17)
第三章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前景...................................................(20)
第一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0)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第四章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26)
第一节海(咸)水入侵....................................................................(26)
第二节地下水超采漏斗...................................................................(30)
第三节地面塌陷..........................................................................(34)
第四节地面沉降............................................................................ 37)
第五节地裂缝..........................................................................(38)
第五章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41)
第一节山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实施水资源地下调蓄.................................(41)
第二节鲁西北平原:调控浅层地下水合理水位埋深...............................(48)
第三节鲁中南丘陵:增源增采,涵养水源...................................................(52)
第二篇市( 地)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分述
第一章济南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57)
第一节前言 .............................................................................(57)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57)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64)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67)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69)
第二章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72)
第一节前言..............................................................................(72)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72)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79)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81)
第三章淄博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86)
第一节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86)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90)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92)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95)
第四章枣庄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99)
第一节前言 .................................................................................(99)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99)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103)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07)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110)
第五章东营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114)
第一节前言.................................................................................(114)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114)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117)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19)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121)
第六章烟台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126)
第一节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6)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126)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9 )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33)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5)
第七章潍坊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138)
第一节前言...........................................................................(138)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138)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142)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47)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149)
第八章济宁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153)
第一节前言.................................................................................(153)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153)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155)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58)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160)
第九章泰安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163)
第一节前言...............................................................................(163)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163)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165)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68)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170)
第十章威海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174)
第一节前言................................................................................(174)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174)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176)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79)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181)
第十一章日照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184)
第一节前言.................................................................................(184)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184)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186)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89)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191)
第十二章莱芜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194)
第一节前言................................................................................(194)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194)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195)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98)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200)
第十三章德州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202)
第一节前言.................................................................................(202)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202)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206)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9)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212)
第十四章临沂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215)
第一节前言.................................................................................(215)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215)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219)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22)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226)
第十五章滨州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230)
第一节前言.................................................................................(230)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230)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2)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36)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239)
第十六章菏泽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242)
第一节前言.................................................................................(242)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242)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246)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49)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251)
第十七章聊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255)
第一节前言.................................................................................(255)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255)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258)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58)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259)
主要参考文献.......................................................................................(263)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