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绪论
1.1 实验的教学目的
1.2 实验的基本程序
1.3 实验的教学要求
1.4 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2 实验的设计
2.1 实验设计简介
2.1.1 实验设计的目的
2.1.2 实验设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2.1.3 实验设计的应用
2.1.4 实验设计的步骤
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2.2.1 均分法和对分法
2.2.2 0.618法
2.2.3 分数法
2.2.4 分批实验法
2.3 双因素实验设计
2.3.1 从好点出发法
2.3.2 平行线法
2.4 多因素正交实验设计
2.4.1 正交表与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2.4.2 正交实验分析举例
3 误差分析与实验数据处理
3.1 误差分析
3.1.1 真值与平均值
3.1.2 误差与误差的分类
3.1.3 准确度与精密度
3.1.4 误差分析
3.2 实验数据整理
3.2.1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3.2.2 可疑观测值的取舍
3.3 实验数据处理
3.3.1 方差分析
3.3.2 实验数据的表示法
4 实验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4.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4.1.1 水样的采集
4.1.2 水样的保存
4.2 气体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4.2.1 气体样本的采样
4.2.2 气体样本的保存
4.3 固体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4.3.1 固体样本的采集
4.3.2 固体样本的保存
5 水处理实验
5.1 常用指标及分析方法
5.1.1 表征酸碱性
5.1.2 表征感官性状
5.1.3 表征有机物类
5.1.4 气体类
5.1.5 某些特定物质
5.2 水处理实验
5.2.1 混凝实验
5.2.2 絮凝沉淀实验
5.2.3 成层沉淀实验
5.2.4 过滤实验
5.2.5 气浮实验
5.2.6 活性炭吸附实验
5.2.7 离子交换实验
5.2.8 加氯消毒实验
5.2.9 膜分离实验
5.2.10 电渗析实验
5.2.11 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5.2.12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
5.2.13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5.2.14 完全混合曝气池处理污水实验
5.2.15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实验
5.2.16 高负荷生物滤池实验
5.2.17 厌氧消化实验
5.2.18 酸性污水升流式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
*5.2.19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与研究
*5.2.20 工业废水处理试验与研究
*5.2.21 微电解处理制药工业废水的试验与研究
6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
7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
8 环境噪声控制实验
附录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全面介绍了环境工程实验技术,内容包括实验设计、误差分析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样本的采集与保存、水处理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环境噪声实验等方面。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实验教材,也可供环境工程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是指为适应和满足环境保护的特殊需求而设立的专项资质;取得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企业可以进行环境工程设计、提供施工和安装咨询、进行设备和工艺调试。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分为水污染防治工...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业务的单位必须持有《环境工程设计证书》(以下简称《设计证书》),凭证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比如:2、相关法律规定: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 2006年10月15日 ...
一、充分认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
环境工程设计型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
实验教学不仅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只是对学生在实验的基本技能上进行了简单训练,而没有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环境工程创新性实验教学实践系统地阐述了设计型实验的内涵、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指出设计型实验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的兴趣结合将是设计型实验的选题方向。
“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基于目前的教学经验,该课程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授课时间不合理、教材内容不全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与企业专家共建课程、修订培养方案、完善教材内容等改革措施。改革实践表明,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思维得到了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
研究性监测是为研究环境质量,发展监测方法学、监测技术和监测管理而进行的探索。是推动环境监测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
检验性研究也称假设检验。是指对所研究的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总体,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提出有待验证的假设,再通过分析研究对假设进行逻辑论证和事实证明,最后得出承认假设或推翻假设的结论的方法和过程。所谓假设是指以一定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来事实及其规律或科研目标作出的一种带理论色彩的猜测或假定性的理论阐释和说明。
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假设是开路的先锋。许多社会调研往往是以验证假设为明确目的展开的。这类调研活动对所要研究的社会事实及其性质、结构、相互关系等作出带有一定理论性的概括陈述和设想,然后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将收集的事实材料作逻辑证明和事实证明,充实假设的内容并整理假设的内部层次。同时,在检验过程中对假设进行不断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假设经过验证,如果是不成立的,就要大胆地否定。在检验性研究中,无论假设被证实,还是假设被否定,都是有重要意义的。检验性研究是调查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检验一种假设或一种理论是否为真理的手段。一种假设或一种理论是否是真理应当接受实践的检验。2100433B
①研究环境质量。如研究环境背景值,分析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鉴定污染因素,验证污染模式,为制定环境基准提供依据,为环境科研提示方向,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服务。
②研究监测方法,发展环境监测方法学,实现监测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如研究布点、采样优化方法,环境分析标准化分方法,监测质量保证方法,研制标准物质,研究监测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信息化程度及其应用价值。
③研究环境监测手段。主要是研制和鉴定采样与分析、在线监测与遥感遥测仪器,实现监测硬件系统标准化。
④研究和验证环境监测的管理方法。如监测网络管理方法,优化网络布局,建立和验证监测站的最大空间覆盖面和最合理的监测频率的数学模型;研究监测技术路线,确定监测设的近期对策和远期目标;研究信息传递技术、提供监测情报和数据库的运营技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