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给排水百科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是2014年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春笃、解清杰、陶明清 。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基本信息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目录

第1章 城市合流管网系统溢流污染问题分析

1.1 城市合流管网系统概述

1.1.1 城市排水系统

1.1.2 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分类

1.2 合流制排水系统共性问题分析

1.2.1 管网覆盖情况

1.2.2 合流制在国内城市管网中的比例

1.2.3 产污系数现状

1.2.4 截流倍数选取

1.2.5 合流管网的管理

1.2.6 合流管网维护措施现状

1.3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特征

1.3.1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1.3.2 城市雨水径流的污染特性

1.3.3 不同径流类型污染物浓度比较

1.3.4 城市合流管网溢流特征

1.3.5 合流制排水管网溢流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2章 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源解析

2.1 溢流口污染的产生特性

2.1.1 降雨过程中溢流口水质、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2.1.2 溢流口沉积物重金属指标监测结果

2.2 城市合流管网降雨过程中的排污特性

2.2.1 合流制管网系统初期雨污水水质

2.2.2 合流制管网系统降雨前后的初期雨污水水质变化

2.3 不同汇水区域面源污染物随降雨径流的变化

2.3.1 降雨监测

2.3.2 同一场次降雨地表径流水质变化规律

2.3.3 不同场次降雨事件对污染物输出的影响

第3章 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原理

3.1 溢流污染控制技术进展

3.1.1 城市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措施现状

3.1.2 城市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技术进展

3.2 合流管网系统动力学分析

3.2.1 污染源产生子系统

3.2.2 收集运输子系统

3.2.3 污水处理子系统

3.2.4 污水溢流子系统

3.2.5 受纳水体子系统

3.2.6 合流管网系统动力学模型

3.3 源一流一汇全流程控污原理

3.3.1 源一流一汇全流程控污理论

3.3.2 源一流一汇综合调控技术

3.3.3 源一流一汇综合调控模式

3.4 基于“清洁生产”原理的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

3.4.1 排水系统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内容

3.4.2 排水系统清洁生产分析框架

3.4.3 排水系统清洁生产策略

第4章 合流管网系统错时分流源头控制技术

4.1 错时分流技术的提出

4.1.1 技术的提出

4.1.2 技术的描述

4.2 错时分流系统的构建

4.2.1 系统运行思路

4.2.2 污水调蓄系统工作原理

4.2.3 无线控制系统

4.3 错时分流系统的设计

4.3.1 污水调蓄系统设计

4.3.2 无线控制系统设计

4.4 错时分流技术模块化分析

4.4.1 模块构成

4.4.2 污水模块

4.4.3 雨水模块

4.4.4 排放模块

4.4.5 模型参数推导

4.5 错时分流技术应用实例

4.5.1 工程概况

4.5.2 工程设计

4.5.3 施工控制

4.5.4 工程评价

第5章 合流管网分质截流过程控制技术

5.1 分质截流理论分析

5.1.1 分质截流概念的提出

5.1.2 分质截流系统的构建

5.2 分质截流模型的约束条件分析

5.2.1 分质截流模型的受纳水体约束条件

5.2.2 合流管网溢流污水水量与水质

5.2.3 分质截流模型的经济约束条件

5.3 分质截流模型构建

5.4 分质截流模型求解

5.5 分质截流技术应用实例

5.5.1 示范区概况

5.5.2 示范区污染负荷分析

5.5.3 古运河受纳水体水质现状分析

5.5.4 分质截流模型约束条件

5.5.5 分质截流系统设计:

5.5.6 示范工程实施效果

第6章 合流管网溢流末端控制技术

6.1 磁絮凝溢流污染控制技术

6.1.1 磁絮凝溢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开发背景与意义

6.1.2 磁絮凝装置的开发

6.1.3 磁絮凝反应器模拟与优化

6.1.4 反应器处理效果分析

6.2 多级吸附净化床

6.2.1 多级吸附净化床的开发背景与意义

6.2.2 多级吸附净化床的工作原理

6.2.3 多级吸附净化床处理溢流污水的效果

6.3 高速大通量溢流污染渗滤控制技术

6.3.1 高速大通量渗滤处理技术的开发背景与意义

6.3.2 高速大通量渗滤处理系统工艺原

6.3.3 高速大通量处理系统处理效果

6.4 水驱动生物转盘技术

6.4.1 水驱动生物转盘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6.4.2 水驱动生物转盘净化设备的结构与原理

6.4.3 水驱动生物转盘净化设备工艺特征

6.4.4 运行效果

6.4.5 运行管理

6.5 短时絮凝一高速磁沉降溢流污水快速处理装置

6.5.1 短时絮凝一高速磁沉降反应器的研制

6.5.2 除污性能分析

6.5.3 影响因素分析

第7章 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的规划与管理

7.1 基于源一流一汇综合控污的多级递阶智能控制规划方法

7.1.1 多级递阶智能控制规划方法概念模型的构建

7.1.2 多级递阶智能控制技术适合于形成管网溢流污染控制规划

7.1.3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由来及在多级递阶智能控制规划方法中的应用

7.1.4 多级递阶智能控制规划系统的构造和规划的运行步骤

7.1.5 多级递阶智能协调器

7.2 合流管网系统全流程监控技术

7.2.1 合流制管网监控的特点与要求

7.2.2 监控原理

7.2.3 监控策略分析

7.3 合流管网改造策略

7.3.1 实现途径

7.3.2 实现策略

7.3.3 保障措施

7.4 合流管网系统的规划管理

7.4.1 提高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规划的有效性

7.4.2 确保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规划的有效实施

第8章 合流管网系统溢流污染控制的案例研究

8.1 镇江市老城区合流管网存在的问题

8.2 镇江城市溢流受纳水体(古运河)现状

8.2.1 污水排口现状调查

8.2.2 各排污口水量、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8.2.3 断面水质评价

8.3 镇江市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示范工程

8.3.1 老城区雨污水管网源一流一汇综合降污改造技术示范工程

8.3.2 古运河中段合流制雨污水管网建设及运行调控示范工程

8.4 工程效益分析

8.4.1 旱流污染削减工程效果

8.4.2 溢流污染削减工程效果

8.4.3 溢流污染控制装置削减工程效果

参考文献

专业名词缩略语 2100433B

查看详情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排水系统模块

  • STR-TBA03类别:松大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教学考核培训3D仿真软件V1.0;
  • 松大
  • 13%
  • 深圳市松特高新实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虹吸排水系统

  • 品种:雨水收集系统;规格:14/110;说明:车库顶板零坡度有组织排水系统,首批入选住建部海绵城市先进适用性产品;系列:车库(种植)虹吸排水
  • m2
  • 沪望
  • 13%
  • 陕西畅兴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压力表(给排水系统)

  • PN1.6
  • 13%
  • 东莞市莞城恒达仪表电器经营部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无动力虹吸排水系统

  • 品种:雨水收集系统;规格:14/110;说明:车库顶板零坡度有组织排水系统,首批入选住建部海绵城市先进适用性产品;系列:车库(种植)虹吸排水
  • m2
  • 沪望
  • 13%
  • 陕西畅兴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直埋热管(给排水系统)

  • DN150
  • m
  • 格力斯
  • 13%
  • 深圳市格力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变频供设备

  • 主泵型号40DL10×6 功率4 主泵2 副泵1 (JWAA-□-□)
  • 江门市2010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变频供设备

  • 主泵型号40DL10×10 功率7.5 主泵2 副泵1 (JWAA-□-□)
  • 江门市2010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变频供设备

  • 主泵型号50DL12×6 功率7.5 主泵2 副泵1 (JWAA-□-□)
  • 江门市2010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变频供设备

  • 主泵型号50DL12×8 功率11 主泵2 副泵1 (JWAA-□-□)
  • 江门市2010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变频供设备

  • 主泵型号65DL16×4 功率11 主泵2 副泵1 (JWAA-□-□)
  • 江门市2010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排水系统

  • 铺设优质耐压PVC套管,主干电源线采用4mm2优质多芯铜质护套线,支干电源线采用2.5mm2优质多芯铜质护套线;所用电源线必须取得检测合格证,保证线路安全.此外,实验室电源布线系统应配备专用地线.
  • 1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5-26
查看价格

自动排水系统

  • SN-PS202
  • 1套
  • 1
  • 通八洲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1-07
查看价格

排水系统

  • 对给排水设备进行监测及预警
  • 1套
  • 2
  • 清华同方/西安协同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查看价格

排水系统

  • 排水管件选用PVC,Ф20/Ф32UPVC给管,Ф50PVC排水管,含控总开关.
  • 1套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8-09
查看价格

排水系统

  • 参照原表
  • 1.0项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5-31
查看价格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内容简介

本书著者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城市合流制管网系统源-流-汇综合调控技术,以期为我国城市合流制管网区域溢流污染控制提供一种集成解决途径。《城市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城市合流制管网的共性问题、溢流污染源解析、溢流污染控制原理、源流汇综合调控技术与方法、规划管理等,适合于我国城市情况、尤其是南方城市的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控制系列技术,以及该集成技术在镇江城市的应用实例。

查看详情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文献

合流制排水系统管网改造探讨 合流制排水系统管网改造探讨

合流制排水系统管网改造探讨

格式:pdf

大小:365KB

页数: 5页

该文依托上海某一合流制排水系统达标改造工程为背景,深入研究了该工程的特点、建设要求和现场情况。在收集分析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解决措施通过进行总结,并就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初期雨水污染提出解决方案,对调蓄池的运行方式提出适合的建议和措施。

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池的研究进展 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池的研究进展

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池的研究进展

格式:pdf

大小:365KB

页数: 5页

调蓄池能提高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最大限度地削减河流入湖污染负荷。该文在分析调蓄池的工作原理及不同调蓄类型组合技术基础之上,讨论调蓄池的功能应用、调蓄池的设计及优化,主要包括调蓄池容积设计、调蓄池冲洗方式的设计及调蓄池优化设计研究进展,突出了调蓄池在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的重要性。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内容简介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是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工程硕:十研究生教育核心教材之一。《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工艺、设备与应用实例。全书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危害、性质、迁移扩散,大气污染源控制的理论与方法,颗粒污染物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常见于业废气污染物以及主要气态污染物(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调试与运行管理;还介绍了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燃煤电站锅炉的烟气静电除尘、烟气脱硫、烟气脱硝等工程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兼具系统性、新颖性、工程性和实用性,可作为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研究、设计与运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查看详情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大气及大气污染

1.2 大气污染物及其对人的危害

1.3 我国大气污染简况

1.4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法规与标准

1.5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对策

1.6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信息与文献源

第2章 大气污染物产生量的计算

2.1 现场实测法

2.2 物料衡算法

2.3 排污系数法

2.4 类比分析法

2.5 通量产生量的估算方法

2.6 浓度反推法

第3章 污染物源控制

3.1 污染物扩散过程

3.2 降低污染物的方法

3.3 密闭空间污染物的气流控制法

3.3.1 密闭罩

3.3.2 柜式排风罩(通风柜)

3.4 敞开空间污染物的气流控制法——外部吸气罩

第4章 粉尘和烟气的性质及其影响

4.1 粉尘的基本性质

4.1.1 粉尘的分类

4.1.2 粉尘的粒径

4.1.3 粉尘物理化学特性

4.2 气体的基本性质

4.3 烟气理化性质

第5章 袋式除尘技术

5.1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5.2 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类型

5.3 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特点

5.4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

5.5 主要技术指标

5.6 袋式除尘器的选用步骤

第6章 电除尘器技术

6.1 工作原理

6.1.1 气体的电离

6.1.2 粒子荷电

6.1.3 荷电粒子的运动和捕集

6.2 除尘系统的设计

6.2.1 电除尘器的选择设计

6.2.2 排灰装置

6.2.3 电源的选型

6.3 设备与部件

6.3.1 电除尘器的基本类型

6.3.2 收尘极系统

6.4 粉尘比电阻

6.5 常见的几种电除尘器

6.5.1 管式电除尘器

6.5.2 敞开式抑制烟尘措施

6.5.3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6.6 电除尘器的运行管理

6.6.1 电除尘器的安装

6.6.2 设备管理

6.6.3 电除尘器运行操作

6.6.4 电除尘器的维护

6.6.5 电除尘器的检修

第7章 机械预除尘技术

7.1 沉降室

7.1.1 重力沉降室

7.1.2 惯性除尘器

7.2 旋风除尘器

7.2.1 旋风器的结构

7.2.2 旋风器的使用

7.2.3 压力损失计算

7.2.4 除尘效率计算

7.2.5 旋风器选用

第8章 吸收和吸附法控制有害气体原理

8.1 吸收和吸附法的适用范围

8.2 吸收法控制有害气体原理

8.2.1 吸收法基本原理

8.2.2 吸收工艺

8.3 吸附法控制有害气体原理

8.3.1 吸附原理

8.3.2 吸附剂

8.3.3 吸附工艺

8.4 吸收和吸附设备的选型

8.4.1 吸收设备

8.4.2 吸附设备

第9章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9.1 脱硫技术基本原理

9.2 燃烧前脱硫技术

9.2.1 物理法

9.2.2 化学法

9.2.3 微生物法

9.3 燃烧中脱硫技术

9.3.1 工业型煤固硫技术

9.3.2 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9.4 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

9.4.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

9.4.2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

9.4.3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

第10章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10.1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基础

10.1.1 氮氧化物的性质

10.1.2 NOx的形成机理

10.2 燃烧时氮氧化物减排技术

10.2.1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10.2.2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

10.2.3 高级再燃技术

10.2.4 烟气再循环技术

10.2.5 低过量空气燃烧技术

10.3 燃烧后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10.3.1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10.3.2 热力脱硝技术

10.3.3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10.4 其他氮氧化物处理技术

10.4.1 液体吸收法

10.4.2 吸附法

10.4.3 等离子体去除法

10.4.4 生物法

10.4.5 小结

第11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系统及设计

11.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概述

11.1.1 设计原则

11.1.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1.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内容与设计程序

11.2 高温烟气的冷却

11.2.1 高温烟气冷却方式

11.2.2 烟气冷却过程的计算

11.2.3 烟气冷却过程的设计原则

11.3 集气罩设计

11.4 除尘系统的设计

11.4.1 除尘系统的构成.分类及选择

11.4.2 除尘系统的设计程序

11.5 管道系统的设计

11.5.1 管道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1.5.2 管网的压力平衡

11.5.3 管网的布置

11.5.4 废气净化系统风量的确定

11.6 风机的选择.安装与运行调节

11.6.1 风机的类型

11.6.2 风机的性能参数

11.6.3 风机的命名

11.6.4 风机与配套电机的选择

11.6.5 风机的安装

11.6.6 风机的运行调节

11.7 烟囱的设计

11.7.1 烟囱直径

11.7.2 烟囱的高度

11.7.3 烟囱的设计原则

11.8 净化系统的防爆.防腐与防振

11.8.1 净化系统的防爆

11.8.2 净化系统的防腐

11.8.3 净化系统的防振

11.9 系统的调试及运行维护管理

11.9.1 调试

11.9.2 运行调节

11.9.3 日常运行管理

第12章 工业烟气污染物控制工艺及设计

12.1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电除尘

12.1.1 火电厂的燃料构成及特点

12.1.2 电厂粉尘污染治理

12.1.3 火电厂除尘设备的选择

12.2 矿热炉

12.3 水泥窑

12.3.1 回转窑

12.3.2 机械立窑

12.4 铸造

12.4.1 工艺简介

12.4.2 铸造车间常用参数

12.4.3 产生污染物的主要设备

第13章 垃圾焚烧过程大气污染物的生成和控制

13.1 二噁英的产生与控制

13.1.1 二噁英的产生

13.1.2 二噁英类毒性当量(TEQ)

13.1.3 二噁英的控制

13.2 HCl的生成与控制

13.2.1 HCl的生成

13.2.2 HCl的控制

13.3 垃圾焚烧过程中NOx和SO2的产生与控制

13.3 1NOx的生成

13.3.2 SO2的生成

13.3.3 垃圾焚烧过程中几种典型污染控制技术

13.4 垃圾焚烧过程中颗粒物.重金属的控制

13.4.1 颗粒物的产生机理与控制

13.4.2 重金属的控制

1.3.5 垃圾焚烧过程中CO的产生与控制

13.6 垃圾焚烧污染控制设计要点

13.7 垃圾焚烧厂实例

第14章 大气污染物的流动扩散

14.1 气象要素对污染物大气扩散的影响

14.1.1 风对污染物大气扩散的影响

14.1.2 湍流对污染物大气扩散的影响

14.1.3 大气稳定度对污染物大气扩散的影响

14.2 污染物的大气扩散模式

14.2.1 高斯扩散模式

14.2.2 有上部逆温时的扩散模式

14.2.3 熏烟扩散模式

14.2.4 扩散参数的确定

14.2.5 烟气抬升高度的确定

14.3 烟囱的设计计算

14.3.1 烟囱高度的计算

14.3.2 烟囱出口直径的计算

第15章 工业烟气污染物控制设计实例

15.1 案例1——电除尘器的选型计算和设计实例

15.1.1 设计依据和内容

15.1.2 电除尘器选型计算

15.1.3 电除尘器的保温和防腐

15.1.4 电除尘器的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

15.1.5 电气

15.1.6 工程概算

15.1."para" label-module="para">

15.1.8 劳动定员

15.2 案例2——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脱硫工程实例

15.2.1 概述

15.2.2 设计方案

15.2.3 设计计算

15.2.4 循环流化床系统的其他构件

15.2.5.系统阻力计算与风机的选择

15.3 案例3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实例——扬州发电有限公司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

15.3.1 概况

15.3.2 FGD系统设计依据

15.3.3 技术标准及脱硫系统性能指标

15.3.4 烟气脱硫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及其功能

15.3.5 项目实施情况

15.3.6 调试及效益分析

15.3.7 问题及解决方案

15.3.8 加强对脱硫系统运行的管理

15.3.9 脱硫系统主要设备及规范

15.4 案例4——燃煤电站锅炉烟气选择性触媒还原脱硝(SCR法)工程实例

15.4.1 福建漳州后石电厂概况

15.4.2 后石电厂烟气脱硝流程及设计参数

15.4.3 SCR法脱硝工艺设计中应注意的典型事项

15.4.4 SCR法脱硝工艺工程应用小结与展望

第16章 实验

16.1 实验1——环境空气质量测定

16.1.1 环境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测定

16.1.2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16.1.3 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16.2 实验2——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

16.3 实验3——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质量法)

16.4 实验4——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浓度法)

附录A 干空气的物理参数

附录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附录C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 高容许浓度

参考文献 2100433B

查看详情

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内容简介

《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城市面源污染的产生规律、污染源类型、污染负荷监测技术和预测方法、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适合于我国城市情况的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系列技术,以及在北京、成都、英国丹佛姆林东区、美国西雅图、新加坡等城市水问题的最新成果。《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基于武汉水专项“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城市水体的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探索经济、实用、可行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保护城市水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体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模式。

《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可供环境科学工作者阅读,也可为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城市水文与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以成为为环境类课程的试用教材。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