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据2021年8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建有10余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
级别 |
名称 |
设立时间 |
|
---|---|---|---|
国家级科研基地 |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3.04 |
|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2015.05 |
||
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2008.05 |
||
省部级科研基地 |
教育部输变电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2001.10 |
|
湖南省先进电力电子与电机技术及应用国防技术重点实验室 |
2006.12 |
||
机械工业配电网电气节能重点实验室 |
2007.11 |
||
机械工业先进制造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
2008.10 |
||
教育部视觉控制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2009.10 |
||
教育部电力推进与伺服传动重点实验室 |
2011.03 |
||
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 |
2016.09 |
||
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 |
2016.12 |
||
电子制造业智能机器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2017.09 |
||
能源互联网智能信息分析与综合优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2017.09 |
||
智能电气量测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2017.09 |
||
视觉感知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2018.08 |
||
参考资料 |
据2021年8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年科研经费突破7000万元。“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项, SCI收录论文数达到200余篇,获专利授权180余项;新增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8项。
年度 |
奖项 |
项目/团队 |
主持人 |
---|---|---|---|
2019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多模图像结构化稀疏表示与融合理论方法研究 |
李树涛 |
2019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大型低速高效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守道 |
2018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
湖南大学电能变换与控制创新团队 |
罗安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高端制药机器人视觉检测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耀南 |
据2021年8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先后与美国普渡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国际高校建立起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院每年承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1-2次,邀请海外教授讲学20余次。
1921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电机科。
1926年,湖南大学成立,设电机系。
1949年解放后,设立湖南大学电机工程系。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1953年,电机系被调整到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期间无电机工程系。
1958年,成立湖南工学院,恢复设立电机系。
1959年,湖南大学恢复,仍设立电机系。
1974年,增设电子工程系。
1980年,电机系和电子工程系合并成立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1999年,在电气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于武汉大学工学部,在工学部主教(俗称变形金刚楼)的旁边。如果从校内走:可以在武大正门(珞珈山站)进去约50米的马路右手边坐到工学部的车(还有一趟到文理学部的车,不要坐错),让司机...
重大电气现在综合排名是第五,仅次于清华、西交、华科和浙大(今年新来了一个加拿大工程院全职院士李文沅,搞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大相对于其他电气工程强校还是很容易考的。初始电路只要认真复习130+没问...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0%以上,具有正高职称者7人,副高职称者8人,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8名,省“333工程”培养人选5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
据2021年8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4个教学系,开设4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电气工程系、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科概况
据2021年8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3个。
学科名称 |
批准设立时间 |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01.03 |
|
电气工程 |
2003.08 |
||
国家重点学科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2007.06 |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培育) |
2007.06 |
||
湖南省重点学科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2001.11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2003.01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2007.07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07.07 |
||
博士点 |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 |
电机与电器 |
2003.08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1998.06 |
||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1990.06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2003.08 |
||
系统工程 |
2005.06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授权点) |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
2018.03 2003.08 2018.03 2018.03 |
|
硕士点 |
电气工程 |
电机与电器 |
1981.11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1986.11 |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2003.06 |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1996.04 |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1981.11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1981.11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2003.06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2003.06 |
||
系统工程 |
2003.06 |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2005.06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物理电子学 |
2003.06 |
|
电路与系统 |
1993.06 |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2005.06 |
||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
2005.06 |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2003.06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1990.06 |
|
精密仪器及机械 |
2005.06 |
||
参考资料 |
学科评估
2017年,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 ,全国并列第9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
据2021年8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77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
中国工程院专职院士:罗安、王耀南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曹一家 、李树涛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段献忠 、罗安、王耀南 、黄守道 、曹一家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刘敏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康旭东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段献忠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斌 、康旭东 、刘敏 、汪洪亮
注:名单不全
质量工程
截止2021年8月,学院建设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机学、电磁场工程运用、信号与系统
教学设施
据2021年8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实验室面积16000平米,固定资产总值约6000余万元,大型精密仪器80多台套。
学生成绩
据2021年8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学生近四年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亚军1项、一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1项;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奖项 。
院徽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院徽由中心图案、学院的中文名称(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英文全称(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和湖南大学前身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电机科的年份(1921年)构成。
院庆
2021年10月2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办学一百周年”庆典大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职务 |
名单 |
---|---|
院长 |
帅智康 |
党委书记 |
黄守道 |
党委副书记 |
张小刚、陈军 |
副院长 |
李勇、许加柱、刘敏、周莉 |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湖北省优势学科、“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军用电气工程”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博士点和“导航、制导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学科。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正>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湖北高校优势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湖北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导航、制导与控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机与电器"硕士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点;"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硕士点;"导航、制导与控制"硕士点;"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设有设有6个教学系,5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机械制造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工程力学系、车辆工程系、机械设计系、机电工程系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力学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力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力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机械、能源动力
重点学科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
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力学
学科评估
2013年,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在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6。
2017年,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力学”学科位列B-。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1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开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机械设计基础、机械CAD技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车辆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获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部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生成绩
2007年,由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学生研制的SAE方程式赛车赴美国参赛,使湖南大学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参加世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的高校。2014年,FSAE赛车队获得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冠军。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有教职工257人,其中教授73人,副教授7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入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专职)、钟志华(双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姜潮 、李光耀 、胡德安 、文桂林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丁荣军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特种装备可靠性技术创新团队
注:名单不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为“学院”)成立于2005年,源于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批准创建的长春水利发电工程学校的电力类专业。此后,在65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更名为“电力系”、“电气工程系”;2005年,学校将电气工程系和信息工程系合并,组建了“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并延续至今。
学院内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等机构;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余人;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高级实验师9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是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电工学》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是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基地35个,建筑面积61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200余万元,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是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15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国电双辽发电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基地被评为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院有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校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学院依托科研平台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与特色,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尤其在吉林省经济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政府科技项目112项,累计获得研究经费1200余万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等项目53项,累计获得成果转化及研究开发经费600余万元;在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9件,获得科技奖励12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学院以培养电气信息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持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曾主持获得近三届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建成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优秀课8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吉林省特色专业、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吉林省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实施专业。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近5年来,学院学生在吉林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等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中,有404人次学生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13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4项;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4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9项。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丹麦奥尔堡大学(AalborgUniversity)、美国德州A&M 大学(TexasA&M University)以及国内具有相关专业的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同时,与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加盟欧盟Erasmus计划INSPIRE项目,同欧盟8所大学联合培养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
学院党建工作深入扎实,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高,成为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障。2016年4月,学院党委被校党委推荐上报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委。
学院十分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三育人”活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和谐、创新、进取的工作氛围。2012年和2015年,学院先后两次被评为长春市“高校文明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学院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参与意识强,参与面广,师生在学校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竞赛和评比中屡获佳绩,连续在校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成绩前两名和精神文明奖。学院的工会、妇委会、团委、学生会尽职尽责,广泛开展活动。工会是校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团委是学校红旗团委,学生会是学校先进单位。学院有社团11个,群团组织活跃,积极健康,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和广泛的机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团队,多次受到省、市和学校的表彰和奖励。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速推进转型发展和“新工科”建设,不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持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力争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形象标识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院徽由外围与中心圆构成。中心圆内的图案类似转动的齿轮,中心圆的上方的数字“1908”和“2008”分别为湖南高等学堂机械科设立时间和机械院正式定名时间。正下方为湖南大学机械院的中、英文名称。院徽上的齿轮意为工科、机械,左侧的图案取自湖南大学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