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红地榆柔毛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壮,圆柱形,有时侧根较多。花茎直立或上升,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2-3对,常对生,稀下部小叶互生;叶柄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无柄或近无柄;托叶膜质,褐色,外被长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0.5-3cm,宽0.5-1.5cm,先端圆钝,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面被伏生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绒毛及柔毛,沿脉密生长柔毛;茎生羽状5小叶或掌状3小叶,形状与基生小叶相似,托叶草质,边缘齿牙分裂或全缘。
产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荒地、山坡草地、林缘及林下,海拔2000-3600米。丹、锡金有分布。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北方栽培幼龄植株冬季不需要覆盖防寒。生长季节4-11月,以7、8月生长最快。以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壤土及粘壤土栽培为好。种子发芽率约60%,如温度在17-21℃,有足够的湿度,约7d左右出苗。当年播种的幼苗,仅形成叶簇,不开花结子。翌年7月开花,9月中、下旬种子成熟。 栽培技术主要用种子和分根繁殖。
分秋播和春播两种。秋播多在8月中、下旬,春播多在3、4月播种。条播,行距45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cm左右,1h㎡播种量15-22.5kg。如遇土壤干旱需进行浇水,约2星期出苗。在早春干旱地区,亦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
早春母株萌芽前,将上年的根全部挖出,然后分成3-4株不等,分别栽植。每穴1株,株距35-45cm,行距60cm。田间管理直播,当苗高10cm左右,需间苗1次,株距35-45cm,在植株生长期间要注意松土除草,抽茎期注意追肥,以追施氮肥和磷肥为主,施用人粪尿、豆饼、过磷酸钙、草木灰等。抽花茎时要及时摘除。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白粉病,春季开始发生。主要以勤除杂草,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的方法来预防。虫害有金龟子,为害期间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浇灌防治幼虫。
红地榆 柔毛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壮,圆柱形,有时侧根较多。花茎直立或上升,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2-3对,常对生,稀下部小叶互生;叶柄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无柄或近无柄;托叶膜质,褐色,外被长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0.5-3cm,宽0.5-1.5cm,先端圆钝,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面被伏生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绒毛及柔毛,沿脉密生长柔毛;茎生羽状5小叶或掌状3小叶,形状与基生小叶相似,托叶草质,边缘齿牙分裂或全缘。花两性;聚伞状伞房花序,花少疏散;花直径1.5-2.5cm;萼片5,三角卵圆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副萼片5,披针形、长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比萼片短或近等长,外面被疏柔毛或白色绒毛;花瓣5,倒卵形,称端下凹,比萼片长1-2倍,黄色,稀白色;花柱近顶生。瘦果光滑。花、果期5-10月。
地榆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地榆升白片用于白细胞减少症。为糖衣片或薄膜衣,除去包衣显浅褐色至浅棕褐色;味微...
【通用名称】地榆【别名】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来源】蔷薇科植物地榆的根。【性味】性微寒,味苦、酸、涩。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地...
地榆产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甘肃、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生山坡草地、溪边、灌丛中、湿草地及疏林中,海拔100-3000米。苏联西伯利亚...
Pofen-tilla griffithii Hook f.
【药名】:红地榆
【拼音】:HONGDIYU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红地榆的根。
【功效】:行气止痛、清热活血。
【主治】:用于治疗食积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症,赤白痢疾。
【性味归经】:涩、微苦,温。入脾、胃、大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别名】:长柔毛委陵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天青、翻白叶、小管仲、地蜂(《四川》)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考证】:始载于《四川中药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600m的荒地、山坡草地、林缘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涩;微苦;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汤止痢,止带。主痢疾,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活血、行气止痛、收敛止血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根中含多种鞣质成分:地榆素(sanguiin)H-1、H-2、H-3,H-4、H-5、H-6、H-7、H-8、H-9、H-10、H- 11,1,2,6-三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6-trigalloyl-β-D-glucose)、1,2,3,6-四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3,6-tetragalloyl-β-D-glucose),2,3,4,6-四没食子酰-D-葡萄糖(2,3,4,6-tetragalloyl-D-glucose),1,2,3,4,6-五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D-glucose),6-O-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6-O-双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di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4.6-O-双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4,6-d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3,6-O-三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3,4,6-O-三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3,4,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3,4,6-O-四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4,6-tetra-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没食子酸-3-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甙[gallicacid-3-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3,4,3'-三-O-甲基并没食子酸(3,4,3'-tri-O-methylellagicacid),地偷酸双内酯(sanguisorbicaciddilactone)。还含有2种没食子酰金缕梅糖衍生物:5,2'-双-O-没食子酰金缕梅糖(5,2'-di-O-galloylhamamelose),2',3,5-三-O-没食子酰-D-呋喃金缕梅糖(3,5,2'-tri-O- galloyl-D-hamamelofuranose)。根中还含有多种黄烷-3-醉衍生物:右旋儿茶精(catechin),7-O-没食子酰-右旋-儿茶精[7-O-galloyl-(+)-catechin],3-O-没食子酰前矢车菊素B-3(3-O-galloylprocyanidinB-3),3-O-没食子酰前关车菊素C-2(3-O-galloyl-procyanidinC-2),棕儿茶素A-1(gambiriinA-1),棕儿茶素B-3(gambiriinB-3)。从根中还得到地榆糖甙(zigu-glucoside)Ⅰ及Ⅱ,地榆皂甙(sanguisorbin)A、B、C、D、E(其中,已确定结构的为B和E),甜茶皂甙R1(sauvissimosideR1),坡模醇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pomol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4-二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2,4-dihydroxy-6-methoxyacetophenone),3,3',4-三-O-甲基并没食子酸(3,4,3'-tri-O-methylellagicacid),3,4,4'-三-O-甲基并没食子酸(3,4,4'-tri-O-methylellagicacid),地榆皂甙元(sanguisorbigenin),胡萝卜甙(β-Sitostrol-β-D-glucoside),3-氢代-19a-羟基-12-乌苏烯-28-酸(3-oxo-19a-hydroxyurs-12-en-28-oicacid),3,11-二氧代-19a-羟基-12-乌苏烯-28-酸(3,11-dioxo-19a-hydroxyurs-12-en-28-oicacid),坡模醇酸(pomolicacid),2a-羟基被模醇酸(2a-hydroxypomolicacid)即是委陵菜酸(tormenticacid)。 根茎中分离到右旋地茶精,右旋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in)。茎叶富含黄酮甙,甙元为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mpferol)。还含白桦脂酸(betulicacid)。
凉血上血,清热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
①《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②《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③《药性论》:止血痢蚀脓。
④《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
⑤《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⑥《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⑦李杲;治胆气不足。
⑧《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⑨《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⑩《本草正》:清火明日。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⑾《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
⑿《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得发良。恶麦门冬。
②《本草衍义》: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
③《医学入门》:虚寒冷痢禁闲。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也。
④《本草经疏》: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法并禁用。
⑤《本草汇言》: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之。
⑥《本经逢原》: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悮服多致口噤不食。
①治血痢不止: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红地榆汤)
②治红白痢,禁口痢:红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查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滇南本草》)
③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全展选编·传染病》)
④治便血:红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沈氏尊生书》红地榆甘草汤)
⑤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活法机要》)
⑥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红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呕血。(《圣惠方》)
⑦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红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红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⑨治湿疹:一红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二红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三红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全展选编·皮肤科》)
⑩治面疮赤肿焮痛:红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⑾治烧烫伤:红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⑿治猘犬咬人:红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补缺肘后方》)
⒀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补缺肘后方》)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约10min,滤过,滤波滴加氢试液调节pH至8-9,滤过,德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滤去不溶物,取滤液5ml,蒸干后,加醋酐1ml与硫酸2滴,溶液显红紫色,放置后变为棕褐色。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水浴温热80min,滤过。滤液蒸干,加正丁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与地榆皂甙(Ziyu-glycosideI)作对照品,加正丁醇制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3:1,下层)展开10cm。取出,晾干。用碘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①治小儿肠伤寒
4~14岁小儿用红地榆1两,白花蛇舌草5钱,水3碗煎至60毫升内服,4岁以下减半。每日2~3次,待体温下降后改为每天服1次,至大便培养阴性为止。经治57例14岁以下的患儿,结果49例治愈,8例无效。治愈病例平均退热天数为7.3天,最短2天,最长19天。实验证明,1:5或1:10的红地榆汤均有抑菌作用。治疗中未见副作用发生。
②治疗烧伤
将红地榆焙干研成极细粉末,过筛;另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后迅速投入红地榆粉,搅拌使成糊状,盛于消毒缸内备用。用时将药糊直接涂于创面,可以很快形成1层厚厚的药痂,能起到预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进创面迅速愈合等作用。一般适用于一、二度烧伤、烫伤病人。红地榆含有大量鞣质,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亦可采用红地榆酒精液(红地榆洗净晒干,研粗末用70~75%酒精渗漉提取清液,煮至液面出现薄膜,冷却备用)涂布烧伤创面,每日2~3次,不包扎。涂布次数以创面形成干痂而不出现龟裂为度。对已污染的创面应先行清创处理。通过一、二度烧伤患者40例的观察,证明此法对浅度烧伤,特别对中小面积、污染较轻的烧伤效果较好,一般经12~24小时创面上可形成1层棕色保护膜,这对防止细菌污染、减少创面渗出,均有良好影响。
③治疗皮肤病
将红地榆,研细末过筛,以凡士林配成30%药膏,外敷患部。敷膏前依皮损的不同情况先以油类擦洗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经治湿疹及湿疹样皮炎,脂溢性湿疹,下肢静脉曲张性湿疹及糜烂感染型足癣等疾患共109例,结果治愈47例,显效及有效50例。平均治愈日数为8.3天。以湿疹及湿疹样皮炎的治愈率最高,脂溢性湿疹及下肢静脉曲张性湿疹共26例全部有效。实践证明,30%红地榆膏有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另有用生红地榆1两,加水约600毫升,熬成300毫升药液,冷却后湿敷患处流水部位(热湿敷可起反作用)。半小时后再浸再敷。每天3~4次,连用3~4天,直至不流水为止。适用于急性、亚急性、脂溢性湿疹,婴幼儿湿疹,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渗出较多时,待渗出减少后,可用地输20两、煅石膏20两、枯矾1两研成细末混匀,调制成40~50%软膏外敷,每日1~2次。如遇亚急性、慢性湿疹皮损浸润或轻度肥厚时,可用红地榆粉1.5两、密陀僧末3两研匀加凡士林调成50~60%软膏外敷,每日1~2次。
④治疗方法
用红地榆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2克,每日1次,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或用红地榆5%浓煎口服,每日1剂,小儿酌减。亦可肌注与口服交替进行。一般以1个月为一疗程。临床治疗4例结核性脓疡,2例慢性骨髓炎,结合外科常规治疗,均收到一定效果。
榆林市红绿灯路口设计方案20120725
红绿灯信号灯控制系统 设计说明书 榆林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1 2012 二○一二年七月 目 录 前端系统方案设计 ................................................................................................................................ 3 一、道路组织优化设计与道路智能信号控制系统 ............................................................................. 3 1.1、交通组织优化的基本思路 ......................................................................................
地榆的形态变异很大,有许多变种,如粉花地榆、腺地榆、长叶地榆、长蕊地榆等。。此外,尚有细叶地榆(产东北);小白花地榆(产东北);宽蕊地榆(产山东);矮地榆(产西南高山);疏花地榆(产西藏);高山地榆(产西北);大白花地榆(产东北)等。
地榆的根为止血要药。治疗烧伤烫伤也有效。根据产地及形态特征比较,长叶地榆为中药正品。其余各变种均可作代用品。
有些地区用以提制栲胶。
嫩叶可食,又可代茶饮。